02.25 你讀過最悲涼的一句古詩是什麼?

古今譚


《慘淡天昏與地荒,

西風殘月冷沙場。

裹屍馬革英雄事,

緃死終令汗竹香》。

這是明朝抗清英雄張家玉(1615――1647)寫的一首極為悲壯的詩章。詩中結尾的"汗竹香"的汗竹,意指史冊。古代沒有紙,字要寫在竹簡上面,書寫前先把竹簡放在火上烤,讓竹中水分蒸發掉。水分蒸發時,竹簡好像在出汗,所以把書寫的竹簡叫做汗竹。"縱死終令汗竹香",意思是,就是戰死,也會青史留名,流芳百世。這首詩抒寫英勇的愛國壯志,戰場雖然那樣殘酷,荒涼,但只要死得有價值,就是死得其所,雖死無憾。在戰場上,馬革裹屍本來不就是英雄應有的歸宿嗎?何等的氣魄!何等的英雄氣概!又何等的悲壯!


hushouchang


你好,我是山今,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中國古詩多,悲涼的古詩也多。

我分享一首最近讀過的最悲涼的詩歌《和李秀才邊庭四時怨·其三》。

<strong>

《和李秀才邊庭四時怨·其三》

八月霜飛柳半黃,蓬根吹斷雁南翔。

隴頭流水關山月,泣上龍堆望故鄉。

白話文:八月的霜就開始飄飛,柳樹已經黃了一半了,蓬的根都讓(我)吹斷了,大雁已經開始往南飛。(我)看著隴頭流動的水和關山上的月亮,留著淚登上龍堆遙望家鄉。(可是哪裡看得見!)

這首詩歌寫得是秋天的邊塞生活。

<strong>

邊塞的八月已經有飛霜,柳樹都黃了,柳在古代文學中也是表示思念的意象,而半黃的柳,給人一種更悲的深入的思念之感,比新柳、綠柳枯柳給人感覺更悲。“蓬根吹斷”,說明(我)吹的時間長,這吹斷的豈是蓬根,而是思鄉愁腸。大雁已經南飛了,我什麼時候可以回家呢?

這首詩歌中的這位將士可能從傍晚一直呆到了夜晚,看著隴頭流水,感慨時光流逝,他是否是已經從青壯之年到垂垂老矣?他抬頭看著關山上的月,思鄉之情似乎溢滿了夜空。他一個人站在月光下,登上龍堆想要試試看能不能望見家鄉,但是哪裡能夠看見!只能自己獨自哭泣。

《增訂評註唐詩正聲》評價這首詩歌:“落句爽朗,直而多情。”“爽朗”我沒有讀出來,但對家鄉的思念的表達確是“直而多情”,正如蔣一悔評價“讀之可涕”

每當反覆吟詠這首詩歌的時候,我都有一種幾欲“斷腸”的感覺,戍邊的將士太難了!思鄉真的是一種最悲涼的情緒。

和李秀才邊庭四時怨》是一組邊塞詩,寫了春夏秋冬四季邊塞戍邊將士的生活,表達了將士的艱苦以及濃烈的思鄉之情。

我曾寫過一篇文章賞析這組詩歌——《盧汝弼:帶你體驗邊塞四季生活》。

以上是我的回答。

我是山今,歡迎關注@山今書院,瞭解更多。讀書使人明智,山今與您一起讀中外好書,比較中外文化,領略文學之美。


山今書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雨農520



我把讀過的悲傷古詩詞大概都列了一下,不是很多,有關於愛情的;有關於人生的;有關於興亡的;有關於家國的。但我覺得,最讓我悲傷的,也是我最希望大家能去讀的,是最後一首。

那是《桃花扇》中的一段唱詞,正是讓梁任公先生讀之流淚的那一段“高皇帝,在九京,不管……”

《述國亡詩》

(五代)花蕊夫人

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

十四萬人齊解甲,寧無一個是男兒。

《隴西行》

(唐)陳陶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裡人。

《行宮》

(唐)元稹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白頭宮女在,閒坐說玄宗。

《遣悲懷三首·其二》

(唐)元稹

昔日戲言身後意,今朝都到眼前來。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尚想舊情憐婢僕,也曾因夢送錢財。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遣悲懷三首·其一》

(唐)元稹

謝公最小偏憐女,自嫁黔婁百事乖。顧我無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釵。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營齋。

《歌》

(西漢)李陵徑萬里兮度沙漠。為君將兮奮匈奴。路窮絕兮矢刃摧。

士眾滅兮名已隤。老母已死雖欲報恩將安歸。

《六州歌頭·長淮望斷》

(宋)張孝祥

長淮望斷,關塞莽然平。征塵暗,霜風勁,悄邊聲。黯銷凝。追想當年事,殆天數,非人力,洙泗上,絃歌地,亦羶腥。隔水氈鄉,落日牛羊下,區脫縱橫。看名王宵獵,騎火一川明。笳鼓悲鳴。遣人驚。 念腰間箭,匣中劍,空埃蠹,竟何成。時易失,心徒壯,歲將零。渺神京。幹羽方懷遠,靜烽燧,且休兵。冠蓋使,紛馳騖,若為情。聞道中原遺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憤氣填膺。有淚如傾。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宋)張元幹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崑崙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殘月,斷雲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肯兒曹恩怨相爾汝!舉大白,聽《金縷》。

《念奴嬌·避地溢江書於新亭》

(宋)王瀾

憑高遠望,見家鄉、只在白雲深處。鎮日思歸歸未得,孤負殷勤杜宇。故國傷心,新亭淚眼,更灑瀟瀟雨。長江萬里,難將此恨流去。 遙想江口依然,鳥啼花謝,今日誰為主。燕子歸來,雕樑何處,底事呢喃語。最苦金沙,十萬戶盡,作血流漂杵。橫空劍氣,要當一洗殘虜。

《酹江月·秋夕興元使院作用東坡赤壁韻》

(宋)胡世將

神州沉陸,問誰是、一範一韓人物。北望長安應不見,拋卻關西半壁。塞馬晨嘶,胡笳夕引,贏得頭如雪。三秦往事,只數漢家三傑。試看百二山河,奈君門萬里,六師不發。閫外何人回首處,鐵騎千群都滅。拜將臺欹,懷賢閣杳,空指衝冠發。闌干拍遍,獨對中天明月。

《即事》

(明)夏完淳

復楚情何極,亡秦氣未平。雄風清角勁,落日大旗明。縞素酬家國,戈船決死生!胡笳千古恨,一片月臨城。

《桃花扇•哭主•勝如花》

(清)孔尚任

高皇帝在九京,不管亡家破鼎,那知他聖子神孫,反不如飄蓬斷梗。十七年憂國如病,呼不應天靈祖靈,調不來親兵救兵;白練無情,送君王一命。傷心煞煤山私幸,獨殉了社稷蒼生,獨殉了社稷蒼生!


柳下留下


不是古詩,而是主席寫的一首詩,《蝶戀花》

答李淑一

一九五七年五月十一日

我失驕楊君失柳

楊柳輕颺直上重宵九

問訊吳剛何所有

吳剛捧出桂花灑

寂寞嫦娥舒廣袖

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

忽報人間曾伏虎

淚飛頓作傾盆雨


叢中笑6603


"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蝶戀花,花辭樹,紅顏老去,摯愛難留...

這首王國維的《蝶戀花》,是他漂泊多年,回到家中看到已然衰老的妻子,痛心時光的逝去所做的詩。嚐盡了離別的苦楚,沒想到相逢時的人物皆非更加悲不自勝。

人的長大成熟似乎都是在一生中的幾個瞬間。

在某個瞬間,我們意識到了自己無心的一句話,可能會給聽的人帶去傷害,於是開始謹言慎行;在某個剎那,我們意識到自己有那麼多的臭毛病,但有人肯無條件包容了那麼久,於是懂得了珍惜,也懂得去體諒他人;在某個時刻,我們意識到父母不可能永遠都像以前一樣,衰老一天天在逼近,於是懂得了及時盡孝,和時間賽跑。


人世間,最無奈的莫過於追不上時間,留不住容顏。時光,賦予了我們日益豐盈的靈魂,卻也帶走了我們青春年少的熱誠。

願你快一點長大,這留不住的時間,和愛的人們一起,相擁相守吧!


夕嶼Nicole


東漢末年,政治黑暗,黨爭頻發,加上戰爭饑荒,社會動盪不安,致使民不聊生,哀鴻遍野。

而在這種背景下,所創作的詩,相信大多是富有現實意義,而又最悲涼的詩。《古詩十九首》是指流行於東漢末年的一組無名氏“古詩”,共十九首,因而得名,是由南朝梁武帝蕭衍的長子蕭統整理而成,詩的意境極其悲涼,猶如“冷水澆背,卓然一驚”。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在黑暗的政治背景下,詩人發出悲涼的感慨

能寫出詩的,非知識分子莫屬,正如文章開頭所說,在那個黑暗的年代,知識分子為了尋求人生的出路,謀取功名富貴,因此背井離鄉,遠走他鄉,而當時遊宦之風極為盛行,但是真正能進入官場的畢竟是少數的,在選集中的第一首《行行重行行》便說出了這種遠走他鄉,遊宦的悲慘生活。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相去萬餘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行行重行行》

詩中寫出了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的走,就這樣活生生分開了你我。你與我兩人相距千萬裡遠,我在天這頭你就在天那頭的悲涼感嘆,而隨著朝廷政治的腐敗,這些知識分子甚至遭到了禁錮和殺戮,這是下層文人的悲涼,給詩人的心靈深處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在黑暗的背景下,人民發出悲涼的感慨

戰爭是殘酷的,洪荒饑饉,給人民帶來了無窮的災難,詩人在發出自己悲涼的人生感嘆的同時,面對滿目瘡痍的社會現實,詩是他們最好武器,所以他們將人民的悲涼感慨也書寫了下來。

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親。出郭門直視,但見丘與墳。古墓犁為田,松柏摧為薪。白楊多悲風,蕭蕭愁殺人。思還故里閭,欲歸道無因。——《去者日以疏》
詩人走出城門,來到郊外,放眼望去,只見遍地荒丘野墳。甚至墓地都被犁成了耕地,而墓地中的松柏也被摧毀而成為柴薪,白楊樹在秋風吹拂下發出悲涼的感嘆。世態炎涼,人民死傷無數,詩人把自己比喻成白楊樹,發出了悲涼的感嘆,這種環境下,作為讀者的我們怎能不動容。

《古詩十九首》是一個極富悲涼色彩的古詩集

《古詩十九首》的悲涼色彩,首先表現為生命無常的憂患主題,生與死自古就是文人寫詩的意境,文人們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已不復存在,他們不得不借詩來諷刺當時的政治,比如在《東城高且長》中:

東城高且長,逶迤自相屬。 迴風動地起,秋草萋已綠。 四時更變化,歲暮一何速! 晨風懷苦心,蟋蟀傷侷促。 盪滌放情志,何為自結束!

詩人無法排遣心中的憤慨,於是他仰天長嘆:“四時更變化,歲暮一何速”,這是懷抱理想的人的寂寞情懷的書寫,也是對生命無常的無奈悲訴,在自然面前,生命是偶然的,死亡是必然的,社會的動盪,人生的磨難,不知犧牲了多少生命,又泯滅了多少人的理想.

結語:歲月無常,無處話淒涼

我認為《古詩十九首》的主題雖然是及時行樂和盡情享受,但是卻極致的表達了

歲月無常,無處話淒涼的情緒,它的不滿和憤慨代表著當時大部分人的心態,既然人生無望,面對苦難又無力支撐,於是只有做個墮人,珍惜“夢中”的物質享樂,這是詩人對社會對人生的哲理思考。


潭水之下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這是蘇軾紀念結髮妻子王弗去世十年的詞句,中學第一次讀到這首詞的時候非常感動,那種悽慘悲涼觸動心絃,當時一下就背過了。附上全文: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每日一句智慧語


“你讀過最悲涼的一句古詩是什麼?”

一步到位——回答:“早衰因病病因愁,五十不休何時休!”

詳細說來,羅唣一點點:這是我若干年前比較感慨的一句詩。那時還比較年輕。不能說是不諳世事,起碼不太“老道”或者悲觀(悲觀看世或者悲世)。

建議年輕小夥不要往下看了。

到此為止。

“五十”者看過來。放馬一搏。

在我們的人生當中,有人波波坎坎,有人一帆風順簡直春風得意永遠不知“愁滋味”——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恭喜您,甜水之中長大,溫室以內蹭蹭蹭(往上躥)。

一般人是平平淡淡——也往往是不知幸福作何言。哎,等到不幸福,才知道幸福是什麼。反過來講,知道幸福,其實是因為不幸福——經歷的多了,躲開鹽窩(黃連水中更好)才知道糖甜。

在我不到三十歲吧,那時候,工人一個,也有幸經歷過不少——這一點,也必須感謝工廠、領導、同事還有“外援”什麼的。外援是誰?簡言簡言——一句話:大部分省內或者具體指向萊蕪(那時還是泰安市轄下)為主、還有泰安、新泰、沂源以及本地(滕州)的父老鄉親暨工友為主(其實還有牟平發動機廠個別人為主以及濟南個別人為主)。現在這個年齡了,應該實事求是或者反思過來,其實是很多領導包括大我不多即幾歲十幾歲的哥們居多,他們對我愛護有加!頓首。叩首不必,還是鞠躬吧。抱拳!

回說——當我看到“早衰因病病因愁,五十不休何時休!”這句話時,咦!怎麼說得這麼直接了當、明明白白,一點彎子都沒有?我——此時三十歲不到,正在迷迷茫茫,還有一點點“內傷”,正在感世或者慨世呢,他老先生怎麼如此悲觀、厭世或者“如此悲涼好個秋”!

一看作者,唐人哇!好厲害。一步到位——心裡話一言抖盡。

我(此時)雖沒有五十,也沒有早衰——那時候還挺硬朗的,但是內心卻是“想法頗多”——我一貫想法多多卻在年輕時別人一般看不出來,我此時已然“經歷頗豐”簡直“閱人無數”,幾年的“閱歷”吧,一點點,也就是:往事與往人——“萊蕪為主”與“牟平發動機廠個別人為主以及濟南個別人為主”還有我的同事即供銷亦稱經營系統等等等等的人與事經常浮上心頭或者“翻滾”。還有,我此時雖然三十不到而且也不小了,在原先即二十一歲多開始“供銷”的以後,經常想:我的(人生)路是什麼?雖然單位對我不薄(我原先是工人即操作工後來以工代幹吧即“幹供銷”),但是我經常想法多多呀,還有,我曾經提過建議等等的,我簡直“有才”的呀?我以後怎麼辦?現在還有點“憂傷”——應該是抑鬱吧?……2020年2月22日 11:59:22

述說歷史太過了吧?打住。

那時候,我剛看此詩,一個是他怎麼如此悲觀喪氣?他怎麼了或者罷免了?一個是我應該怎麼即五十會不會到來時一無所成?應該確定什麼目標?怎麼辦?……一句話回答:不知道。其實,應該是,我是怎麼感冒這句詩的:因為剛剛或者近幾年遭遇近同於罷免,還有憂思及思考以後怎麼辦。因為當時年輕時身在供銷沒有考慮這些。現在閒下來可以考慮將來路了——當然還談不上“抬頭望天”。

其時是憂傷與迷懵。

好像還要知道:“五十不休何時休!”——五十以後,古人工作能力大減,我也要考慮“退”了。那麼,現在話說,問題來了,我應該怎麼辦?(類似哲學三問的“我要到哪裡去”)。現實情況是(那時)糾結與迷茫。

還好,我現時(那時候)有一點點“抓手”。“抓手”——我在二千年以前取得了自學考試的“書法”專業的“文憑”(自考大專證書)。雖然不值錢。對自我有交代和一點點“成績”。我曾在沒有(部分)課本的情況下(取得)四聯(合格證)單。

我三十歲之前取得了“大專證書”。一點點的“階段性勝利”。聊以自慰。但是太微渺。

距離“早衰因病病因愁,五十不休何時休!”憂心,還是很遙遠。

哦,補一下:“早衰因病病因愁,五十不休何時休!”,是(唐代)白居易同志說的。(原文:“自問——黑花滿眼絲滿頭,早衰因病病因愁。宦途氣味已諳盡,五十不休何時休!”)而我的記憶是:昏花滿眼淚滿頭。我一直記憶這樣——“昏花滿眼淚滿頭”。人太頹廢了。

以後(那時以後),每每我不如意(一點點累啊不如意啊什麼的還有找不到方向吧),就會想起“昏花滿眼淚滿頭”。當然,現在想來,是“五十不休何時休!”居多,因為兩手攥空拳——一無所成之故。

我既有“昏花滿眼淚滿頭”之警省,但,仍然是敗績累累。好像我所成功的——止有“屢敗屢戰”!

歲月督促我,已然“昏花滿眼淚滿頭”!

我的遠方,依然遙不可及。但又好像若隱若現!

(作者“我魚日南三四水”2020年2月22日 12:42:10)


我魚日南三四水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讀著讀著就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