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粘人、不會自己玩的孩子,都是因為父母無意中掉進了這些坑

疫情將我們的生活按下了暫停鍵,孩子沒有戶外時間和同齡玩伴,相比之下娃擁有獨立安排時間的能力就顯得十分可貴

所以今天就想跟大家聊聊關於孩子獨立玩耍的能力。

因為養第一個孩子的時候,也誤入過很多坑。

沒有獨立玩耍能力的孩子,小時候不明顯,但是越大越艱難,沒有人永遠是小娃娃,等長大卻還像小時候一樣依賴大人時,大人就會覺得他們神煩,而他們則會因為自己的玩耍無能而不自信,並因此亂髮脾氣。

後面我花費了N倍的時間和力氣才糾正過來,娃才成了現在這個比較讓人欣慰的樣子。

所以這次養老二,這方面,我格外注意。

粘人、不會自己玩的孩子,都是因為父母無意中掉進了這些坑

你知道嗎?其實每個孩子天生都具有獨立的玩耍能力

就像剛出生的老二,如果睡夠了醒來他自己可以盯著床鈴玩很久,現在會吃手後,自己躺著一根手指頭都能啃上半小時。

但是,這個天生自帶的好品質又太脆弱了,經常還沒機會萌芽長大,就在無意間被大人的“無意”甚至“好心”破壞掉了。

如果你覺得娃太粘人,不妨先自查一下你的養育過程有沒有掉入過這幾個坑。

01

你捨得讓娃自己孤單地一個人玩嗎?

如果這是你的第一個孩子,而家中能幫襯你的人手又足夠的話,想必孩子也是很難有這個機會的。

就像我前面說到老二狀態,老大小時候幾乎是不可能的。

剛出生時,姥姥跟奶奶就紛紛表示:讓娃一個人玩太可憐了。你們小的時候我們是沒辦法,又要持家又要帶娃,難免顧不過來。

現在我們有的是時間跟精力,可不願孩子受到丁點兒的冷落。

而作為新手媽媽,我們對這個神奇的小生命正也抱著無限的熱情。

即便不需要時刻抱著,也必定寸步不離的守著,從她醒來睜開第一眼開始,就不停的有人在逗她玩。

粘人、不會自己玩的孩子,都是因為父母無意中掉進了這些坑

如果你家執行的也是這樣的範本,那就別再奇怪,為什麼最後自己收穫的,是一枚愛粘人、暴脾氣、高需求、超敏感、嚴重分離焦慮的小孩兒了。

如果孩子沒有學會如何自己一個人玩,通常都是因為他的父母認為陪玩是他們的職責。

在早期就剝奪了孩子獨立玩耍的能力,孩子沒有獲得足夠的自己安靜玩耍的機會,以此也沒有足夠自我安撫的能力。

02

你培養孩子獨立玩耍的“套路”對嗎?

很多媽媽看到孩子粘人、不能獨立玩耍之後,便急於修正——逼著娃自己玩,並強迫自己不去打擾。

獨立玩耍並不是靠“逼”就能有的,相反,獨立玩耍是一件很溫暖的事。

硬性的“置之不理”,只會讓孩子有被遺棄的感覺,反而會破壞他的安全感,迫使他更粘人。

粘人、不會自己玩的孩子,都是因為父母無意中掉進了這些坑

一個捷徑就是,給孩子準備值得他專注的、適齡的開放性玩具/活動

獨立玩耍的前提,一定是有值得去專注力的遊戲。

所以,可以結合娃的興趣,給他們準備一些適齡的,簡單而開放的“活玩具”,或者是可以開動腦筋思考的“開放遊戲”

比如最近我跟娃翻出來的這套益智教具,她自己就能玩上1、2個小時。

最開始用它“玩”幼兒園的數學作業。

玩完了作業,就開始自己的創造性遊戲:

搭個機器人?

又搭一個機器人。

讓倆小人打架。

粘人、不會自己玩的孩子,都是因為父母無意中掉進了這些坑


粘人、不會自己玩的孩子,都是因為父母無意中掉進了這些坑

幹打不過癮,又開始造玩具:

你拿個大錘子(你以為你是雷神嗎?)。

我戴個X射線眼鏡(你以為你是五竹嗎?)。

粘人、不會自己玩的孩子,都是因為父母無意中掉進了這些坑

粘人、不會自己玩的孩子,都是因為父母無意中掉進了這些坑

過完打架的癮,倆小人又開始友好的過家家。

在一旁工作的我都被吸引走好幾波注意力。

這只是其中的一天,其他的日子她玩的項目包括但不僅限於:

毛絨玩具過家家。

橡皮泥/動力沙玩廚房遊戲。

積木搭小房子。

粘人、不會自己玩的孩子,都是因為父母無意中掉進了這些坑

剪紙、摺紙。

粘人、不會自己玩的孩子,都是因為父母無意中掉進了這些坑

最初培養她獨立玩耍能力的時期,我都會根據平時陪玩觀察到的她的興趣點,每天提前抽出10來分鐘為她準備材料。

到現在,我完全不用管,她自己就能搗鼓到自己的興趣點。

最近迷上了《開心娜娜》,每天都要剪無數的碎紙片假裝是信,認真的寫好,疊好,寄給月亮寶寶,居然也能一玩個把小時。

有次結合《螞蟻吃西瓜》的故事竟然用卡紙撕成了西瓜,用黏土做螞蟻,將近做了一小時!

所以,不管此刻孩子從事的活動在你看來多麼無趣,都請不要隨意打斷,那正是他們注意力高度集中和發展的好時機。

更不要隨意中斷寶寶那些“沒意義”的,拉他去玩某些你覺得“有意義”的。

03

你確定能分清需要干預的時機?

培養獨立玩耍,並非置之不理,而是“隱形參與”。

教育家蒙臺梭利說:“除非你被孩子邀請,否則永遠不要去打擾孩子。”

不去打擾,他們可以最大限度地自由探索,而不是在大人的幫助和指導下玩耍,孩子通過內驅力而產生的獨立玩耍能力是最珍貴的。

但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沒有陪伴,並不安全。

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在場,不打擾,他有需求時,你能第一時間滿足他

粘人、不會自己玩的孩子,都是因為父母無意中掉進了這些坑

沒有大人的干預,孩子可以自然而專注地獨自玩耍。

但當他需要陪伴時,抬頭四下觀望,就會發現父母在不遠處關注著他。當父母和周圍的環境值得信任時,孩子才能痛快地去探索。

所以最初“放手”時,爸爸媽媽要默默觀察孩子的狀態

拿搭樂高舉例子,之前娃用大顆粒的樂高自己獨立拼搭基本無障礙,但是玩小顆粒的就需要仔細看說明書,一步都不能搭錯。

因為沒有經驗常常因為搭錯發脾氣,這時我就會留意她的狀態,再決定要不要干預。

如果她發完脾氣,自己還能重新投入,我就不會幫忙和插嘴;

但如果她已經氣急敗壞到摔玩具,或者主動請求我幫忙,我會跟她一起搭,把錯誤的拆下,耐心的讓她知道搭錯了哪個位置,然後重新組裝。

粘人、不會自己玩的孩子,都是因為父母無意中掉進了這些坑

及時發現孩子的需求,並提供幫助,能有效避免寶寶受情緒影響讓本次活動提前結束,就能延長獨立玩耍的時間。

04

你知道孩子準備放棄時,其實還可以玩更久一點嗎?

除了及時觀察狀態,還有一些小手段可以幫孩子“延長”獨立玩耍的時間,如此下去孩子可以玩得原來越久 。

01

沙漏“神器”

很多時候,一旦有了可視化的目標表,會更容易延長等待的時間。

當我需要做一些高效的工作,不希望來打斷時,我會準備一個沙漏。

粘人、不會自己玩的孩子,都是因為父母無意中掉進了這些坑

約定,媽媽現在的任務很重要,打斷我就闖關失敗了得重來,你願意幫媽媽完成任務嗎?

沙漏完成之前,彼此互不打擾,如果能做到,就獎勵一個好的陪玩遊戲

往大了做,就可以給孩子做份合理的生活規劃。

讓娃清楚家庭成員有一起的遊戲時間,也有每個人的工作(學習)時間,每位成員在固定時間都有自己獨立做的事。

02

採用積極的干預手段

如果是孩子喜歡的遊戲/玩具,玩了一會兒玩膩了,不再感興趣了,咱們也可以適當介入,改變一下游戲方式或者增加一下難度,延長投入時間

比如,當寶寶在紙上作畫已經15分鐘了,不想畫了,可以試試在葉子上,或者用手指畫畫來繼續?

粘人、不會自己玩的孩子,都是因為父母無意中掉進了這些坑

每個娃都有自己的特點喜好,咱們就可以借這一點,漸漸找到和娃平衡共處的方式。

03

基本動手能力平日就要注意培養

如果你希望孩子可以更順利地獨立遊戲,而不用總是需要求助於成人,平時一定要多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

粘人、不會自己玩的孩子,都是因為父母無意中掉進了這些坑

尤其是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使用剪刀、開啟/關閉容器、收納玩具等,這樣他就不會一遇到困難就來“打擾”你了。

04

給孩子創造獨立玩耍的時間和空間

有些時候,孩子可能有獨立玩的能力,但沒有獨立玩的環境。

給孩子提供一個簡潔安全的獨立環境,玩具只放幾個就好,不然很容易把好奇寶寶的注意力吸走。

其實,每個粘人的娃都能做到獨立玩耍,任何時候開始培養都不算晚。

現在每個家庭中,最不缺的,就是人手,每個人都有大把的時間,時刻都能有人在孩子身邊“陪玩”。

想提醒大家的是,一定要記得給孩子“留白”,讓孩子學會“自己玩”

在這過程中他們會提升自我認知,學著心無旁鶩的做自己想做的事,從而變得更加專注和豐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