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小米公司近兩年有哪些能拿出手的專利?

莫名1221


SIM卡與存儲卡合二為一

2020年小米一項關於存儲卡的專利曝光。

專利顯示,這種存儲卡同時擁有SIM卡功能,這種存儲卡正面為存儲卡形態,背部為SIM卡形態。

就在去年年底,紫光國微與聯通合作打造了5G超級SIM卡。相比普通SIM卡,它擁有最高128GB存儲容量,支持數據備份和恢復,擁有金融級安全。

如圖所示,這種存儲卡正面為存儲卡形態,背部為SIM卡形態。一張卡片同時擁有了通信和存儲兩種功能。

據悉,超級SIM卡在存儲卡形態基礎上增加了SIM觸點,是一款同時支持通信功能和大容量存儲功能的新型SIM卡,適配“二合一卡槽”的手機,能夠很好地滿足用戶雙卡雙待和增加存儲的雙重需求。

目前來看,內存卡+SIM卡二合一可能是未來SIM卡和存儲卡的發展趨勢。

尚不確定小米是否會將專利應用到消費領域,值得期待。

太陽能充電

2019年,小米手機全新設計專利曝光,支持太陽能充電。

根據曝光的專利圖,這款支持太陽能充電的小米手機正面採用真全面屏設計,配合超窄邊框,極具視覺衝擊力,而且手機頂部並沒有升降式攝像頭開孔,或許有可能搭載屏下攝像頭;該機後置雙攝,並在手機背部集成太陽能電池板,用戶可以利用太陽能隨時隨地為這款手機充電。

雖然這款小米手機的發佈日期並沒有曝光,但是就技術而言,太陽能充電完全是可以實現的。除了太陽能充電板,這款小米手機依然配備了常規充電接口。

就專利而言,小米確實沒有什麼拿的出手的,小米公司也認識到了這個問題,已經開始大量的買入專利進行先期儲備,然而研發專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要想拿得出手的更是難上加難。


科技雲談


我感覺實事造英雄,要說拿的出手。我就認為是這個。

這是什麼,可能大家看不懂。《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在2月18日通過了小米提交的“智能口罩”專利申請》。

乍一看,大家浮想聯翩。其實我也是。但是,再告訴大家: 該專利實際上是小米於2016年申請,近期剛獲得授權,目前尚未應用到實際產品上,屬於預研性佈局。USPTO的專利頁面發現,該口罩專利在2016年6月15日提交,並在今年2月18日正式獲批。

既然我們搞清楚,小米並不是在蹭熱度。那就要說下這個專利:我們認為口罩不是很普通嗎,這個專利又怎麼拿的出手了。

首先,它不同於普通口罩的原因:

佩戴者的總佩戴時間、吸收的汙染物數量,所收集的數據會發送到相應的手機應用上並進行分析。佩戴者可以通過該款智能口罩獲得所在地的空氣質量、資深的呼吸量、呼吸次數等情況。

這麼一看,的確符合小米的物聯網計劃範疇。所以,在這個時候說他拿的出手也不為過了,畢竟現在還沒人這麼幹嘛。

最後呢還是要感謝下小米。也作出了讓我們尊敬的事:

儘管小米方面並沒有明確宣佈開設口罩生產線,但近日一則“50億疫情專項貸款申請”的消息同樣引發關注。在央行3000億“戰疫”專項再貸款落地後,有媒體報道小米申請了50億抗疫專用貸款用於生產口罩和溫度計等防疫物資。

對此,小米方面在2月16日發佈聲明稱,“小米並未或得網傳的貸款,也未完成相關的申請,更無確定的申請金額數字。”央行方面則確認了小米集團並未直接列入專項再貸款名單,但其下屬子公司正在向當地發改委、工信等部門提出相關申請。

在此希望小米能把口罩做好,造福於老百姓。同時,價格不要定的太高。依然走你的路線,在此感謝了🙏


好奇豬Vlog


截止 2015 年 10 月 30 日,小米申請的總數超過 6000 件,僅 2015 年,小米發明專利申請就達到 3738 項,相比成立初期申請的 35 項專利,增幅超過 100 倍。對於目前的發展現狀,林斌也提出了未來的專利發展計劃,並信心滿滿的表示小米2016年的專利申請總數目標為10000項,“明年突破10000件不成問題”。 » 小米自曝申請專利超6000項,我們生活中常看到的,水滴屏,全面屏,曲線屏都是小米公司發明的。其實還有好多專利。就不一一列舉啦。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ad93b5ce52db4802996fb5e6a5395d7c\

貴州冰冰


2019年的小米已經開始東山再起了

上的20w無線快充如今依然無人能敵。有很多人怎麼喜歡無線充電,不如大電池。

不過對於我來說無線快充實在是太方便了,而且功率足足有20w!!!比三星蘋果有線還快。無線充最早是三星做的,當時候功率才5w,(更早的有Lumia,最早的是palm pre,謝謝!)和主流的18w快充差距太大了。

小米去年的研發經費達到了58億,已經超過了OPPOVIVO,未來還會繼續加大投入。拿小米去和世界巨頭來比的確是黯淡無光的,不過小米還是很重視研發,在哪些可能影響用戶體驗的地方去下功夫。(比如dc調光,MIUI的各種細節等等)效果怎樣還是用戶去評價,反正我知道小米有這個決心就好了。

希望中國的廠商都能更加重視技術吧,世界是競爭的世界,國與國的競爭說到底還是科技的競爭。看每年在自然裡被引用的專業論文,一大半都來自美國。中國還是任重而道遠啊。


風中的俠客


全球專業信息服務提供商科睿唯安日前發佈了《德溫特2020年度全球百強創新機構》報告。報告依據發明專利數量、質量、成果影響力、全球化保護等指標,遴選全球最具創新力機構。小米憑藉近年高速增長的專利申請,已經第二次入選該榜單。

包括小米在內,今年僅有三家中國內地企業入選該榜單,分別為小米、華為、騰訊,騰訊為今年首次上榜。三家企業,分別代表中國企業在三大專利領域的頂級成就。小米與華為、騰訊一同取得全球頂級創新水平。

科睿唯安表示,評選上榜的機構,在過去五年獲得授權的發明專利至少達到100件(且申請的總數不少於500件)。創新成果必須擁有足夠的下游影響力,被其他機構頻繁引用。同時還要具有全球化的專利運營。

科睿唯安認為,上榜機構在技術創新及專利保護方面成績斐然,同時這些專利擁有廣泛的市場覆蓋面和眾多的衍生發明機會,商業前景廣闊。

近年來,隨著國內新經濟企業不斷出海,自主技術創新與專利搭建愈加重要。為解決該風險,小米不斷促進豐富全球化專利儲備。

根據目前已披露的數據,自2019年初開啟“手機+AIoT”雙引擎戰略以來,小米2019年前三季度的研發開支為53億元。

2019年其他數據顯示,全球AI相關專利申請最多的15家企業中,中國佔據六家,小米位於第十一位,華為緊隨其後。截至2019年底,小米的AI領域專利申請數量,已完全進入全球互聯網企業第一陣營。

不久剛剛發佈的小米10手機,不管是個性化語音合成服務、一鍵換天、vlog自動字幕、掃描文檔等AI助力的具體功能,還是通過採集真實數據訓練模型的AI研發思路,都充分體現了小米在自研AI技術上的實力。

評選機構非常看好小米技術創新成果對產業上下游及全球用戶的影響力,在AI、5G、IoT、雲計算、大數據、影像、語音等領域的技術創新,小米始終以用戶體驗相關的場景落地為出發點,讓技術創新能找準用戶的實際需求、提升用戶體驗。




Wan科技


真要拿得出手的沒有

就算把oppo vivo 小米 榮耀 華為手機的專利全加起來

也不如高通 華為海思 華為通信 谷歌隨便拿出一個專利


時光之心15


小米最牛的專利就是,碰瓷營銷!!!前無古人,後面會不會有來者就不知道了!但是我估計2050年之前應該是不會有哪個公司好意思這麼搞了!!


魯本科斯塔


專利這個東西是個很寬泛的東西,很大一部分專利是沒有價值的。現在國家評定科技型企業,每個科技型企業都有20來個專利,哪怕是個貿易公司。所以只要想申請,幾百個幾千個專利無非就是花錢的事。專門有人幫你申請專利。

對於一個生產型企業來講,申請幾千個專利不難。難的是能否申請到某個行業的必要專利。可以說5G的一個必要專利比某些小企業申請幾百個專利要強的太多。

小米申請幾千個專利,要想體現專利的價值就必須讓手機廠商使用自己專利,想要使用就必須制定自己的標準。顯然小米做不到這點。所以小米這幾千個專利的價值並不高。


逸凡1


沒用過小米手機對這個不瞭解,也沒興趣瞭解。也就知道最近上熱搜的小米10。之前的飢餓營銷跟現在的懟營銷確實挺高了小米的知名度,可能會增加一些人購買小米手機吧,不過我只會從對小米從無感變為反感甚至是厭惡。


午夜勾你魂


小米的智能口罩專利、小米個性化語言合成服務專利、小米拍文檔功能專利。還有在AR、5G、LOT、雲計算、大數據、影像、語音等方面的100多項專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