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你覺得哪部國產的電影可以在全球電影比賽中拿獎?

玉樹中公教育


中國國產電影火不火主要和票房掛鉤,而在國外對電影是否能獲獎是對電影的藝術價值,拍攝等等方面的來判定的。

1、中國電影的上映審核和國外不同。中國對電影的審核分為可播出,修改後才能播出和禁播。中國的審核標準:

一、主題:不可偏離國情

標準:一部影片的主題應該宣揚正確的價值觀導向,不能跟國情脫離太遠。即便是商業電影必然涉及的正反對立元素,也絕不可以搞出邪能勝正這樣的主題,這似乎會引起觀影不適。

二、血腥:不能拍特寫 標準:究竟什麼樣的血腥場面才叫尺度範圍內?電影局在審查時也會犯難,但會有一些模糊的標準,比如最好拍全景,不要有血淋淋的特寫。

三、鬼戲:只可心中有鬼 標準:所謂“鬼片”其實無鬼已經成了所有內地恐怖片的共識。但“鬼”又實乃製造恐怖氛圍的絕佳工具。於是,基本上所有驚悚恐怖片導演都學會了這件事,那就是隻在心中有鬼。

四、涉警:須模糊作案細節 標準:我國的涉警作品,在交給電影局審查之前,還得先通過公安部這一關,需要獲得公安部的批文方可拍攝和上映。相較於其他電影,涉警戲的審查細緻到案件在哪一個地區、哪一個時間段發生,甚至辦案手段是否符合國內情況等等。

因為一些電影在國內並不受歡迎而且會受到限制。所以一些導演在電影投放時就會選擇海外市場。

而國外是按照限制來劃分的。比如英國 英國電影分級制度 “U”級:普通級——適合所有觀眾。在此級節目中只能偶爾使用“damn”(該死)、“hell”(見鬼、混蛋)這類輕微的咒罵語言,極少使用其他溫和的咒罵語言; “Uc”級:特別適合兒童觀看; “PG”級:家長指導級; “12”級:適合12歲以上及成人觀看; “15”級:適合15歲以上及成人觀看; “18”級:適合18歲以上及成人觀看。所以一些國內不能播出的電影可能在國外就能獲獎,比如《十七歲的單車》。

2、電影類型和電影受眾。電影是一種大眾文化商品,其首要功能是娛樂。觀眾通過從電影影像和故事中獲得某種心理上的替代性滿足來逃避日常生活的壓力,以放鬆情緒和實現精神的愉悅。一般票房高的商業電影,符合大眾口味,但電影藝術價值就不一定高。當然也有可能有新鮮這個成分。

而在中國的電影受眾主要以年輕人為主,而去影院看電影也主要是抱著娛樂的心態。當一部電影成為熱點話題時,它就具備了滿足人們社會交流的功能,成為大家生活中茶餘飯後的談資,而那些還未關注該電影的人因為無法產生共同話題便會有一種交際危機感,因此有些觀眾哪怕對電影本身的內容不感興趣,但為了獲得談資解除社交危機,獲得社交互動的滿足感,他們也會走進影院貢獻票房,成為票房飆升的助力。所以一些藝術價值高的電影可能並不能滿足受眾的心理需求,而影院會根據售票來安排影片場次。當某部影票受眾不多時,場次就會減少或者下映。票房自然也不會高。


深刻電影


額你說的是什麼時候的?哪個國家?

中國很多電影在國際國際上拿過大獎。

像《臥虎藏龍》《英雄》 。廖凡還憑藉《師傅》拿過柏林電影節的最佳男主角,中國還有很多電影在柏林電影節拿過大獎 比如王小帥《地久天長》 的王景春 詠梅 分別獲得最佳男女主角獎。 還有張曼玉 、 李安 等等也獲得柏林電影節的 女主角和最佳導演

《英雄》還獲得奧斯卡和金球獎提名,獲得柏林電影節最佳影片 ,雖然沒有獲得奧斯卡大獎,當年時代週刊評為 年度最佳影片第一

今天就重點說說《臥虎藏龍》吧 這部電影算中國電影史上最濃墨重彩的一部,是中國電影歷史第一部獲得最佳外語獎

當年的《臥虎藏龍》獲得奧斯卡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 最佳外語片獎 最佳原創劇本等在內的10項提名。

《臥虎藏龍》最大對手是《角鬥士》獲得11項奧斯卡提名。 但是那屆又一批黑馬殺出來《毒販網絡》6項提名斬獲最佳導演和 最佳改編劇本在內的四項大獎

《角鬥士》獲得 最佳影片 最佳男主角在內的5個大獎

而《臥虎藏龍》 獲得最佳外語片獎 最佳攝影 最佳藝術指導 最佳原創配樂 是個大獎

當時《臥虎藏龍》在奧斯卡獲獎後 在西方的影視界引起了巨大的轟動,也讓西方一個世界多中國的電影刮目相看 開始瞭解和關注中國的電影。


電影看客Bing


1、《霸王別姬》是湯臣電影有限公司出品的文藝片,該片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由陳凱歌執導,李碧華、蘆葦編劇;張國榮、鞏俐、張豐毅領銜主演。

影片圍繞兩位京劇伶人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展現了對傳統文化、人的生存狀態及人性的思考與領悟。1993年該片在中國內地以及中國香港上映,此後在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公映,並且打破中國內地文藝片在美國的票房紀錄 。1993年該片榮獲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金棕櫚大獎,成為首部獲此殊榮的中國影片。

2、《大紅燈籠高高掛》是由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出品的劇情片,由張藝謀執導,鞏俐、何賽飛、曹翠芬、金淑媛等主演。

該片改編自蘇童的小說《妻妾成群》。影片圍繞封建禮教展開話題,講述了民國年間一個大戶人家的幾房姨太太爭風吃醋,並引發一系列悲劇的故事。1992年3月13日,該片在北美上映,以260萬美元的票房創下當時華語電影在北美的最高票房紀錄。1991年,該片獲得第4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銀獅獎1992年,提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3、《一個都不能少》是1999年上映的一部劇情片,根據施祥生小說《天上有個太陽》改編,由導演張藝謀拍攝。該片使用一班非專業演員製作一出像紀錄片的電影,故事主題是關於農村、貧窮及文盲的問題,在該片中張藝謀保留了演員本身的名字。本片獲得十項國際電影獎項,包括金雞獎、聖保羅國際電影節和威尼斯電影節的金獅獎。

4、1987年,在加拿大第11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上,《大閱兵》獲評委獎。

5、《紅高粱》是由西安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文藝片,由張藝謀執導,姜文、鞏俐、滕汝駿等主演,於1987年在中國上映。影片改編自莫言的同名小說,以抗戰時期的山東高密為背景,講述了男女主人公曆經曲折後一起經營一家高梁酒坊,但是在日軍侵略戰爭中,女主人公和酒坊夥計均因參與抵抗運動而被日本軍虐殺的故事。1988年,該片獲得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成為首部獲得此獎的亞洲電影。



東方劇好看


我想題主這個排名應該不是讓我們給出國際電影節的排名,畢竟有好多國際電影節,排名太多,題主應該是想要一些能在國際電影節上出名的中國好電影吧?以下為大家介紹一些出現在國際電影節上的中國電影。

首先是張藝謀導演的電影。1991年,張藝謀的《大紅燈籠高高掛》在威尼斯電影節上獲得銀獅獎。一年後,張藝謀的《秋菊打官司》獲得電影節最高獎——金獅獎,女主角鞏俐獲得最佳女演員獎。鞏俐成為中國大陸第一位國際電影節影后。

1999年,張藝謀導演的電影《一個都不能少》再次獲得金獅大獎,威尼斯可謂張藝謀的“福地”,兩尊金獅,一尊銀獅,鞏俐最佳女演員……張藝謀成為威尼斯電影節上獲獎最多的導演之一。

此外在國際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上,還有許多大家熟悉的電影。比如《陽光燦爛的日子》。雖然影片本身沒有獲獎,卻造就了華人影壇第一位威尼斯影帝——夏雨。當時夏雨還不滿21週歲。

此外還有戛納電影節。最著名的中國電影應該就是霸王別姬了。

1993年,第46屆戛納電影節上,陳凱歌的《霸王別姬》驚豔世界,一舉奪得金棕櫚大獎。那屆戛納電影節上,臺灣導演侯孝賢的《戲夢人生》還獲得了評委會獎。

《霸王別姬》在戛納,還流傳著一個說法:當年張國榮僅以一票之差落選最佳男演員,因為一位意大利評委給他投了“最佳女演員”一票。


曉飛講電影


2020年奧斯卡沒有中國電影名單,韓國一部電影入圍。

2019年可以說中國的小電影年,好多口碑很好的電影扎堆,從年初至今上映的國產電影超過10億元的總票房的國產就有15部,分別是《哪吒之魔童降世》49.34億元,《流浪地球》46.18億元。《我和我的祖國》29.7億元。《中國機長》28.47億元《瘋狂的外星人》21.83億元《飛馳人生》17.03億元《烈火英雄》16.76億元。《少年的你》15.32億元《掃毒2天地對決》12.85億元《攀登者》10.73億元,總計高達約24,800,000,000人民幣,這是往年沒有過的成績。

但是這些優秀的國產電影放到國際上會如何呢?今年國場電影報名參加2020年奧斯卡最佳國際電影獎三部電影均未入圍。




楠楠帶你看影視


要說在全球電影比賽中拿獎,我認為最應該得獎的應該是徐崢主演的《我不是眼神》,這部電影非常值得我們去觀看,如果還沒看的真的值得你去看一看,為什麼呢?我來告訴你。

法與情,理性與感性,主觀與客觀,天生是一對矛盾,相互對立,但在一定程度上又能得以轉化和相互作用。

  情,是人類作為動物所有的天然產物。在母系社會,因為血緣,母親與子女必然成為一個親密的小團體。因為這份血濃於水的感情,在生存問題上考慮的不再僅僅是個人。由此沿襲,因情感聯繫在一起的部落、社群、集體不在少數。當然,在這一過程中,為了維持不斷擴大的集體,需要用理性的規則加以維護。這裡,就開始了法與情的相愛相殺。

  不可否認,毫無人情的法在治理中的作用。但是,我們先要明確法產生的邏輯起點。當感性無法解決集體中的衝突時,就需要具有統一標準的規則介入,化解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人情所產生的衝突。因此,法在情無法解決問題的情況下產生。

  這裡,就有一個疑問,法能否完全替代情來解決集體生活中出現的一切問題?我想,是不能的。至少,人無法成為完全沒有感情的動物。失去主觀意識,僅憑強大的理性來生活、生產,那就失去了人之為人的意義。

  在影片中,展現的是人間百態。為了生存,為了苟且存於世,有些人買藥品,有些人賣藥品。求生的本能是法所無法控制的。

  主人公的轉變和心路歷程。何嘗不是理性和感性的對抗。為了籌集老父親手術的錢,他走上了泰國買藥的路。進價500元的藥,他賣5000元。當有人提醒他賣假藥會被判刑,他選擇了保全自己。這一切,無疑是人性使然。男主也擔心自己家人的身體健康,他也希望自己過上有錢人的生活,他也不希望自己的後半生在監獄裡度過。他將個人的名利置於最高位置,用理性戰勝來自白血病人的乞求和不幸。

  但後來,當他直面白血病人的死亡和家庭破裂,當他看到那些依靠他而成功活下去的病人,他選擇500的進價賣出藥品。在面對供藥的危機時,他依舊選擇用500的價格賣2000的進口藥。在面對警察的追捕時,他試圖拯救那幾個白血病人。這一切,依舊是人性使然。他看到了這些努力活下去的人的不易,他的同情戰勝了為了個人私慾的理性。

  影片中另外一個主角,無疑是那個個面帶口罩的白血病人。他們無疑是遊離在法理之外的人群。他們對天價藥的無能為力,讓他們路上購買印度格列寧的不法之路。面對奸詐無良的黑心藥商,最終仍將其出賣。面對幫助他們的男主,他們選擇保護他。正如影片中,在派出所裡那一位老奶奶的一番話所講,“不要再追究印度藥了,因為他在救我們的命。”活著,對他們來說,就是最大的希望。在這裡,活下去遠比賣假藥要被判刑來的重要。

  影片結尾,男主被判刑前說的那段話,大概講到,他服從法律對他的審判,但是希望,天價藥的現狀,有所改變。在這裡,法與情有個和解。法仍然是維持社會秩序的基本,但此之上的情,卻是推動法得以進步的動力源泉。

  我不是藥神這部影片,平鋪直敘的劇情,毫不尷尬的笑點,令人淚目得細節處理,成功撐起了中國電影的口碑。商業電影,不再是小鮮肉愛情片為主打。走進人情冷暖,深入社會百態的影片,才是引起世人共鳴的佳作。

最後,我認為這部電影最應該過得電影比賽最後的獎項, 好了,今天的回答就到這裡,如果手機前的您覺得我說的有道理,可以關注我哦,也歡迎大家一起在評論區留言,說說看了以後對這部電影的好受,同時我會給大家帶來更加精彩的影視視頻,謝謝啦!我們下次再見!


權威影視


1、《霸王別姬》是湯臣電影有限公司出品的文藝片,該片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由陳凱歌執導,李碧華、蘆葦編劇;張國榮、鞏俐、張豐毅領銜主演。

影片圍繞兩位京劇伶人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展現了對傳統文化、人的生存狀態及人性的思考與領悟。1993年該片在中國內地以及中國香港上映,此後在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公映,並且打破中國內地文藝片在美國的票房紀錄 。1993年該片榮獲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金棕櫚大獎,成為首部獲此殊榮的中國影片。

2、《大紅燈籠高高掛》是由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出品的劇情片,由張藝謀執導,鞏俐、何賽飛、曹翠芬、金淑媛等主演。

該片改編自蘇童的小說《妻妾成群》。影片圍繞封建禮教展開話題,講述了民國年間一個大戶人家的幾房姨太太爭風吃醋,並引發一系列悲劇的故事。1992年3月13日,該片在北美上映,以260萬美元的票房創下當時華語電影在北美的最高票房紀錄。1991年,該片獲得第4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銀獅獎1992年,提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3、《一個都不能少》是1999年上映的一部劇情片,根據施祥生小說《天上有個太陽》改編,由導演張藝謀拍攝。該片使用一班非專業演員製作一出像紀錄片的電影,故事主題是關於農村、貧窮及文盲的問題,在該片中張藝謀保留了演員本身的名字。本片獲得十項國際電影獎項,包括金雞獎、聖保羅國際電影節和威尼斯電影節的金獅獎。

4、1987年,在加拿大第11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上,《大閱兵》獲評委獎。

5、《紅高粱》是由西安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文藝片,由張藝謀執導,姜文、鞏俐、滕汝駿等主演,於1987年在中國上映。影片改編自莫言的同名小說,以抗戰時期的山東高密為背景,講述了男女主人公曆經曲折後一起經營一家高梁酒坊,但是在日軍侵略戰爭中,女主人公和酒坊夥計均因參與抵抗運動而被日本軍虐殺的故事。1988年,該片獲得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成為首部獲得此獎的亞洲電影。


獨活I刷劇I


金棕櫚獎

可以這麼理解:一個導演要是能拿到金棕櫚,那他的職業生涯就圓滿了。

由此你可以看到,能拿到那根棕櫚枝的電影,基本個個都是全球現象級的佳片大腕兒,每一部拎出來都是相當能打的。

不過遺憾的是和所有世界頂尖電影獎項一樣的是,在戛納,你幾乎看不到亞洲人,更別說是中國人的影子了,幾乎清一色的“白皮膚”。

令人欣慰的是,今年戛納有一部國產電影《南方車站的聚會》成功入圍。《南方車站的聚會》是由刁亦男執導,胡歌、桂綸鎂、廖凡、萬茜等主演的犯罪題材電影,於2019年5月在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首映。

影片講述一位面對誣陷及通緝的逃犯,將求生的逃亡變成求死的折返跑,並自我救贖的故事。

近年來國產電影的確佳作不斷,《我不是藥神》、《無名之輩》等叫好又叫座的電影逐漸登上熒幕,如今有了入圍戛納電影節的國產電影,著實令人感到驕傲。





慵懶的荷爾蒙


我相信,《戰狼2》這部電影大家都應該熟悉吧!

《戰狼2》主要講述了一位雖然脫下軍裝,卻依然是一腔熱血的戰士——冷鋒在非洲的遭遇。

冷鋒原本是戰狼中隊的一名戰士,卻因為自己的衝動而被開除軍籍。冷鋒本是要找殺害龍小云的兇手來到了非洲,但是卻突然被捲入一場非洲國家的叛亂。

殘忍的紅巾軍和僱傭兵聯合起來,打破了非洲的和平。震耳欲聾的炸彈聲和極其危險的傳染病一直流向非洲,使冷鋒嚴重地感染了傳染病,但仍然堅持了下來。看到這裡,我想到了那一次:我正在做一道數學題,想了半天也沒有想出來,就把那道題扔下了不管了,直到現在,那道題我還不會做。看看作文https://Www.ZuoWEn8.Com/人家冷鋒,在戰爭中都那麼頑強,那種持之以恆、無艱不催、知難而進得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冷鋒拿起槍,向敵人以及向全世界人民發出倡議: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就像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上所講:當你在海外遇到危險,請不要放棄,記住在你身後有個強大的祖國。聽了這兩句話,我的心怦然一震,順間明白了一個道理:“每當我們遇到危險,都不要放棄。”

激戰完之後不久,全部倖存下來的非洲人民,歡呼起來:“勝利了!勝利了!”

《戰狼2》所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一個故事,而是作為中國人民應有的一腔愛國熱血!讓我們每一個都擁有這一腔熱血,為偉大的中國夢實現而努力吧!





凱莎拉蒂


您好,我是小高聊電影,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

要在全球電影比賽中拿獎,那就不僅僅看的是票房,還要看它的藝術價值以及深淵影響。所以我認為能拿獎的應該是《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由郭帆執導,吳京特別出演,屈楚蕭、李光潔、吳孟達、趙今麥領銜主演。

該片講述了在不久的未來太陽即將毀滅,太陽系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而面對絕境,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的新家園的故事。

2019年9月4日,教育部辦公廳、中共中央宣傳部辦公廳印發《第39批向全國中小學生推薦優秀影片片目》。該片推薦為中小學生觀看的影片。2019年11月23日,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典禮暨第2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閉幕式在福建廈門舉辦,《流浪地球》獲最佳故事片獎,王丹戎、祝巖峰、劉旭憑藉《流浪地球》獲金雞獎最佳錄音獎。

之所以能拿獎,理由有如下兩點:

  1. 流浪地球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對於中國電影在科幻這個板塊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它拾起了國人對於拍科幻電影的影響,認為科幻不再是美國大片的專利。它具有很高的現實作用。

  2. 《流浪地球》不同於外國的個人英雄主義精神,它體現了中國的集體主義精神,是一種“一個都不能少”的精神,是一種“容納百川”的精神,是一種團結的精神。這部電影有助於外國人更好地理解中國人特有的精神內涵。建立了外國人更好理解中國的橋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