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馬皇后下葬當天一個和尚憑藉什麼話令朱元璋轉怒為喜?

Eliauk998


孝慈高皇后馬皇后與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早有耳聞,兩人的感情在歷史上可謂是人人稱道,甚至有人還曾說,要是沒有這位馬皇后,朱元璋或許一輩子都只能是那個窮困潦倒的朱重八。馬皇后自明太祖朱元璋還未稱帝之時便嫁給了朱元璋,算是見證了朱元璋從窮困潦倒到當上九五至尊。並且難得的是,即便是當上了皇帝、坐擁後宮佳麗三千的朱元璋,也仍然深愛著這個曾經與他共患難的結髮妻子。馬皇后死於洪武十五年(1382),下葬時大雨傾盆,朱元璋本就悲痛,見此景更是憤怒到想要大開殺戒,卻因為一個和尚的一句話放棄了這個想法,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馬皇后的本名在正史中並沒有明確的記載,根據民間傳說其原名叫馬秀英,馬氏的祖上曾是歸德府宿州(今安徽宿縣)富豪,與自幼就出身窮苦人家的朱元璋不同,馬氏便自幼豐衣足食並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後來馬氏的父親因為殺人避仇,選擇了逃亡他鄉,將女兒託付給了摯友郭子興,此後,馬氏便成了郭子興的養女。而此時的朱元璋剛好在郭子興的起義軍中當兵,就這樣,在郭子興的撮合之下,兩人便結為了夫妻。

朱元璋為人爽快耿直且才能突出,在外打仗總是能打勝仗,由此常常遭人嫉恨,郭子興就因為多次聽信他人讒言,常常無故刁難朱元璋。馬氏知道後,便用自己的錢去賄賂郭子興的妻妾,讓她們幫忙郭子興的面前說朱元璋的好話。此後還有什麼對朱元璋不利的事情,基本都是馬氏從中斡旋,幫助朱元璋化險為夷。

郭子興死後,朱元璋便接替了他的位置。而後朱元璋徵兵打仗,馬氏便總是穿著軍甲陪伴左右。在一次作戰中失利後人心浮動,她更是散發錢糧犒勞士兵,穩定軍心,這也為朱元璋後來的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馬氏還經常對朱元璋說,不要擾民,不要濫殺無辜,深得朱元璋的讚賞。

朱元璋登基後,便冊封了馬氏為皇后,冊封后的馬氏非但沒有恃寵而驕,反而一直保持著勤儉樸實的生活作風,平時也是粗茶淡飯,而且還親自帶領嬪妃公主們,刺繡紡織,縫補舊衣服。當他得知朱元璋登基後越發殘暴動輒殺人的性子,馬氏總是多次阻撓,許多功臣都是由於馬氏的勸諫才得以保全了性命。

洪武十五年(1382),馬皇后突然染了重病,尋遍良醫醫治都未曾有好轉的跡象。彌留之際,她對朱元璋說:“願殿下求賢納諫,有始有終,願子孫個個賢能,臣民安居樂業。”對於馬皇后的逝世,朱元璋悲痛不已,下令一定要厚葬馬皇后,誰知,下葬時竟然下起了傾盆大雨。失去摯愛的朱元璋本就十分悲痛,這場雨的到來更是令他心中憤怒不已,於是降罪於隨從大臣,想讓他們為馬皇后陪葬。

群臣都害怕不已,危急時刻,一位和尚站了出來,朱元璋一看,此人正是得道高僧宗泐,宗泐對朱元璋說道:下雨天哭泣,雷鳴地發哀,西方諸衲子,同送馬如來”。

大意就是:下雨是老天爺在哭泣,響雷就是大地在哀嚎雲端上的神仙都一起現身恭送賢良淑德的馬皇后了。聽了高僧的話,朱元璋覺得十分有道理,又想到了馬皇后生前常常跟自己說不要濫殺無辜,回憶起賢良淑德的馬皇后生前的種種作為。朱元璋便收回了自己的話,饒了眾人性命。

馬皇后死後,朱元璋便再也不曾立後,可見二人情深。馬皇后為人妻時,體恤丈夫,並一心為丈夫著想;馬皇后為皇后時,於內,對皇上,勸諫有方:於外更是母儀天下,慈德昭彰。如此一位賢良淑德的皇后,為後世所稱道也不無道理。


鄧海春


馬皇后下葬當天,大雨傾盆,朱元璋見此情此景大怒,怒言眾人陪葬。然而名僧宗泐一句話卻救了眾人,名僧宗泐說:“今天之所以下雨,那是完全是因為馬皇后的賢德感動了上天,就連上天都為皇后掉眼淚啊,各路神仙都來送皇后上路呢。”朱元璋聽了這話,念及馬皇后生平事,很是感動,便赦免了眾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