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膽結石1.5釐米需要吃藥嗎?如果需要,吃什麼藥好呢?

霍長迎


我是醫者良言,是一名住院醫師,專為普及醫學知識造福人類健康,若想了解更多,請關注我,有疑問可留言,必回應!


膽結石1.5cm需要吃藥嗎?如果需要,吃什麼藥物比較好?

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膽結石的發病率也在增加,很多人不注意規律飲食、運動減少、熬夜等習慣的改變增加了膽結石的患病率。今天我來聊一下膽結石的相關知識。

1.膽結石的原因有哪些?

任何影響膽固醇與膽汁酸磷脂濃度比例和造成膽汁淤積的因素都可以導致結石的形成,常見的原因如雌激素的增多、肥胖、妊娠、避孕藥、高脂飲食、糖尿病、高脂血症、胃切除、肝硬化、溶血性貧血、熬夜、運動減少等因素;

2.膽結石1.5cm需要吃藥嗎?

這種情況一般不建議吃藥,因為藥物效果比較差,如果非要吃一點你可以口服一些熊去氧膽酸、利膽片、雞骨草膠囊等,這些藥物無法使膽囊結石消失,按時可以讓它們變小;


3.我這1.5cm的膽結石應該怎麼治療?

  • 如果沒有症狀,可以觀察和隨訪;
  • 如果有明顯的症狀,應該手術切除;

4.膽結石的手術指徵是什麼?

  • 膽結石合併併發症;
  • 膽結石有明顯症狀;
  • 結石數量多,且結石≥3cm;
  • 膽囊癌鈣化或者瓷性膽囊;
  • 膽囊息肉≥1cm;
  • 膽囊壁增厚>0.3cm。

最後小結:膽結石沒有症狀可以不用吃藥,可以觀察和隨訪。

以上是我對該問題的解答,純屬手打,實屬不易,若覺得寫的還可以就賞個讚唄,如有疑問可在下方留言……


醫者良言


膽結石一般是指膽囊結石,直徑1.5cm的單發膽結石一般是膽固醇結石,質地較硬。 膽囊管直徑<0.4cm,膽囊管和肝總管匯合形成膽總管,膽總管長7-9cm,直徑0.4-0.8cm。

直徑1.5cm的膽囊結石通常不會進入膽囊管或膽總管,但在體位改變或膽囊劇烈收縮時可嵌頓在膽囊頸部,引起突發性膽絞痛。 若體檢時發現有直徑1.5cm的單發膽囊結石,但無如何症狀或未發生過膽絞痛時暫不進行手術治療,平時在生活中少吃高脂肪食物(肥肉),避免喝酒,並服用去氧膽酸、檸檬烯及中成藥消炎利膽片、膽石通等治療,可抑制結石增大、增多,減輕膽囊壁的炎症和損傷,至少半年作一次膽囊B超,觀察病情變化,病情穩定時可繼續服用藥物治療,若結石增大超過2cm,並伴有膽囊慢性炎症、膽囊息肉時必須進行膽囊切除手術治療,以免發生其他併發症而影響健康。


關注小克,瞭解更多健康知識。


小克大夫


一般情況,對於能夠適合手術的患者,不管選擇什麼手術方式,都建議儘早處理,因為一旦它急性發作,這個疾病的性質就變了,處理起來風險也大,病人也會承受更多治療上疾病造成的痛苦。

而藥物治療這種方法,在臨床上我們多用於身體條件較差、較弱,或者老年人等患者。


膽結石醫生沈章義


建議儘可能早的到醫院接受手術治療,現在有一種經臍無痕保膽取石手術,保留膽囊的同時取出結石,患者術後三天就能出院,而且幾乎看不到任何傷口。


外科醫生老汪


單純吃藥絕對不能消滅這麼大的結石,最好的辦法是先微創取出結石,然後用一段時間藥物預防結石復發。保膽之前要明確二件事,一是膽囊功能狀態,二是取石後是否容易復發或是否有防止復發的措施。


膽石王胡海


膽結石的形成過程

作為結石形成的一般規律,它們具有膽汁成分的析出、沉澱、成核及積聚增長等基本過程。主要發病原因包括幾種要素,首先,膽汁中的膽固醇或鈣必須過飽和;



其次,溶質必須從溶液中成核並呈固體結晶狀而沉澱;第三,結晶體必須聚集和融合以形成結石,結晶物在遍佈於膽囊壁的粘液,凝膠裡增長和集結,膽囊排空受損害有利於膽結石形成。

目前溶石治療的藥物主要是鵝去氧膽酸和其衍生物熊去氧膽酸。

1.膽囊結石直徑在2cm以下;

2.膽囊結石為含鈣少的X線能透過的結石;

3.膽囊管通暢即口服膽囊造影片上顯示有功能的膽囊;

4.病人的肝臟功能正常;

5.無明顯的慢性腹瀉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