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一些旅遊景區開放了,在這特殊時期,景區和遊客為什麼要冒那個險?

繡花枕頭lyz


關於疫情特殊時期,景區和遊客為啥冒那個險?

小飛俠猜測原因可能有下面幾點:

1.景區其實也怕出問題,也怕被問責,所以在開放之前,應該是經過深思熟慮和安全評估,他們經過仔細研判,考慮到所處地區的疫情形勢、以及景區是否是戶外式自然景觀,然後再輔助以一定的限流、限制人數、遊客體溫監控、遊客防護措施檢查、室內區域保證通風和消毒等措施,恢復開放。這也是為啥,恢復開放的大多是一些戶外景點。

2.景區開放冒風險,為啥還要開?成本壓力使然。景區運行,有很多硬性開銷,尤其現在疫情期間,對旅遊業衝擊很大。景區的工作人員的人工成本,是一筆不小的數目,疫情期間景區停業但員工工資是照常支付,再加上很多其他成本,景區迫於成本壓力,也想早日開門迎客。

3.遊客心裡咋想的?我覺得其實遊客也會糾結,但是在家裡憋了一個月,身體和心靈都蠢蠢欲動,眼看著外面陽光明媚,春意盎然,出行的小火苗被點燃。但遊客心裡肯定也是經歷一番思想鬥爭,一番權衡,還是按捺不住出門的心情。遊客肯定是覺得,這個區域的疫情相對較輕,景區是開放式自然景觀,戴好口罩做好防護,不扎堆不聚集,應該就沒啥問題;再加上看到景區也做了一些措施,所有人都戴著口罩,然後就出現了思想上的鬆懈。

4.還存在一個可能,現在是學校不開門,單位不上班,孩子大人都處於休假模式,一家人竟然遇到難得的假期。很多人捨不得這個假期,或者有可能是不想浪費出行的機會,再加上高速不收費,必然有一部分人坐不住,一家子都出了門。

以上純屬個人判斷,還是呼籲大家儘量少出門,不急這一時。


愛旅行的小飛俠


釋放壓力



笑一笑更味道


本身不是冒險!目前景區是限制性入園,控制人流量,遊客體溫檢測健康情況排查等措施,確保景區無病毒,病毒不入園。遊客外出旅行遊覽也是個人興趣愛好和自身素質決定。對於經常戶外旅行的人群,他們都有基本且相對更有效的保護措施,保護方法,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達到實現旅行樂趣的目的。


快樂一家壘哥


情況還未完全控制,希望大家還是按兵不動,經濟損失不可避免,景點在那兒它不會走,人心在這兒,也看不穿。

前面已經做出了這麼多努力了,有犧牲的,援建醫護仍在繼續,這麼多人都還在努力著,別讓前線的勇士們寒了心。

加油,偉大出自平凡,我們能夠勝利的!


紫羅蘭大笨熊


我的理解:因為疫情這個事情,國家號召少出門,別扎堆,春節到現在將近一個月了,經過將士們的英勇阻擊,疫情有所好轉,天氣也不錯,景區方面想,開園吧,人員上崗,該乾點什麼啦,反正也不會來的人多,公園地方大,空氣流動好。在家悶了快一個月的人,疫情好轉點了,人和車該活動活動了,找個人不多的公園轉轉,我想你想都這想,可不就出現了當前的情況了。


自己找樂173


都是金錢啊!


茅庵靜閒


一些旅遊景區開放了,在這個特殊時期,題主認為“景區和遊客是在冒險”,有這種擔心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我認為不必過於憂慮,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吧。

一、多為開放式景區

現在已經開放的景區多為開放式自然景區,這種景區不屬於封閉式空間,位置也往往在“偏遠”的郊外,遠離市區,人流分散,而像博物館之類的景點暫時不會開放的。

二、開放景區是經過論證和審核的

一個景區是否能夠恢復開放,是否具備對公眾開放的條件,肯定是經過審核驗收的,比如是否存在安全隱患,是否有預防措施,管理措施是否有安全保障,這些條件在開放前肯定經過一定程序和論證的。

三、防護措施的提升

現在無論是遊客,還是景區的管理方在安全防護方面都不會掉以輕心,現在都具有防護意識,比如遊客會根據景區人流情況選擇出入,在做好自身防護的情況下,不會扎堆,景區管理方也會在出入景區人流集中的情況下,控制人數。

四、國內疫情的改善

就目前而言,國內絕大數省份的疫情已經得到很好的控制,真正前往景區旅遊的人是很少的,即使一些景區宣佈開放,也是“門可羅雀”,像題主一樣,很多人在心理上還是有顧慮的,所以不用擔心景區的安全性。

有疫情,我們要重視防護,科學防護,謹慎的心態要有,但要保持健康心態,不能草木皆兵,造成心理負擔和壓力,當然旅遊業的回暖也是一個慢慢的休養過程,遊客也會有觀望、嘗試,逐漸適應和接受的過程。


全球漫遊友


首先,應該相信近期部分景區恢復開放是當地政府和景區根據本地區疫情控制形勢、發展趨勢,在充分論證評估基礎上做出的理性決策。目前全國大部分地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在昨天(22日)的統計中巳有10省區連續三日無新增病例,西藏、青海兩個省區和20多個城市疫情清零。長期的封城封路對老百姓生活和經濟運行造成了極大不便和巨大影響,時間越長影響越大,甚至遠遠超出疫情造成的損失和影響。在這種形勢下,黨中央、國務院權衡利弊,審時度勢,不搞一刀切,允許各地區根據自身疫情控制情況,逐步降低疫情響應等級,企業有序復工,景區逐步開放,充分體現了各級黨委政府的擔當。如果對疫情已經得到控制的地區繼續粗暴地採取一刀切手段,公園、景區繼續關閉,老百姓也不會答應,也是另一種不擔當行為。

其次,從遊客來講也完全可以採取有效的識險、避險、化險措施,既實現旅遊需要也不用冒險。一方面允許具備條件的景區開放後,只要全國疫情沒有宣佈結束,各地的防控措施就不會停止,重點地區如機場、車站、碼頭、酒店及景區的檢查消毒措施就不會放鬆,景區也會有序控制客流量,安全防護會有基本保障。另一方面作為遊客,出行目的地應儘量選擇疫情病例清零的地區,出行方式也儘量選擇自駕,或者本地包機、包車不需轉換交通工具的旅行團,儘量不去熱門景區,儘量避開人群聚集場所。當然,如果不能做到上述的識險、避險、化險措施,還是儘量把你的旅行計劃推遲兩三個月吧。





人文尋夢之旅


這個時候為什麼要開放景區呢?我們應該是把人流量分散開,而不是集中人流量,國家應該繼續封鎖景區,直到疫情結束,因為景區人們不是非得去,但是一開放,就會吸引人們的愛逛之心,所以封鎖到最後,不開展人流量大的活動。


小暢2282


對一些旅遊景區的開放,不能簡單地用是否冒險來衡量。

如果大家關心時事,關心這次新冠肺炎的適時變化情況,大家應該注意到,國家層面近期一直在強調在不放鬆疫情防控的同時,也要統籌做好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恢復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的積極變化和經濟現實的刻不容緩迫切需要啟動經濟play鍵。

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國上下的經濟活動基本上是同時按下了暫停鍵,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貿易國,製造業大國,經濟全面暫停一個月的損失絕對不是一個小數字。這還涉及到國際大環境、整個國際產業鏈等等。

在此情況下,隨著疫情防治工作不斷向好,迫切需要逐步恢復經濟活動,不僅要重啟play鍵,甚至要啟動快進鍵。這樣才能保障全年經濟目標的實現。

各地的疫情防控業已呈現多層次的變化,有些省份已經多日零新增,而具體到各個地、市一級,縣、市一級,更有很多地方已經多日零新增。

河南省雖然為疫情的重災區,但各地、市的風險也呈現不同的狀況,其中三門峽市已經實現了疫情清零,所有患者全部治癒出院,整個三門峽地區已無新冠肺炎患者。

有序、逐步恢復經濟活動,儘快促進復產復工風險可控。

2月17日,國務院印發《關於科學防治精準施測分區分級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各地以縣一級為評估單位,劃小管控單元,區分不同的疫情風險,精準施策,分類指導,統籌疫情防控與恢復經濟工作。

其實,《意見》講得很明確,也有很強的可操作性。不但將疫情劃分為四個風險等級,還對各個風險等級規定了切實可行的工作措施:

低風險地區,疫情防治重點是“外防輸入”,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中風險地區, 疫情防治重點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儘快有序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高風險地區,疫情防控重點是“內防擴散,外防輸出,嚴格管控”,根據疫情態勢逐步恢復生產生活秩序。
對疫情的重點區、核心區的湖北省、武漢市,繼續採取“最嚴格的防控措施,堅決防止疫情擴散”。

同時,《意見》明確要求“動態調整轄區內低、中、高風險縣名單,動態研判分地區降低或終止應急響應”。

既然規定的如此明白無誤,大家應該對各地的防控形勢和採取的工作步驟應該有清晰的瞭解了吧!

旅遊經濟作為我國重要的經濟活動內容,有序恢復開放,既是形勢所需,也是結合疫情防控形勢作出的正確判斷,其風險可控,不存在冒險問題。

各地的疫情防控形勢不同,各地政府採取的復工復產也是有序推進的,作為復工復產的一部分,達到復工條件的景區逐步有序開放,完全可以。

三門峽所屬的景區已經部分開放,首先是在本縣內開放,然後面向全市開放。在恢復開放前,根據當地疫情防控指揮部的統一要求,開展必要的消殺工作,防護工作。達到復工開放條件的,經過驗收同意,面向一定範圍內的遊客逐步開放。

在開放期間,同樣要做好售票、遊客進入、遊覽消費等各方面的防護工作,包括防止人員聚集、擁擠、集體用餐等等。

根據已經開放的景區情況來看,遊客也有一個逐步恢復、漸進的過程,遊客也是來自低風險疫情的地區,完全可控、可防。

現在外出旅遊,去開放景區遊覽注意的事項。

對於已經開放的景區,遊客完全可以在做好防護的情況下,放心進入遊覽、消費。

對於喜歡自駕遊的遊客,在出發前或者前往途中,一定要提前諮詢好自己前往的景區是否已經開放,開放後進入遊覽有沒有特殊的要求,是否需要網上購票,是否需要攜帶有關健康證明等。

購票、進入時有序進行,不要擁擠。遊客與遊客之間防止密切接觸,互相謙讓。人多的地方要戴好口罩,不聚集,勤洗手,不集體用餐等,都是安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