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這篇養生方案,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

  多睡覺


這篇養生方案,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

  睡眠到底對身體健康的恢復有多重要?來看下面這個案例。

  一個同事,感冒發燒流鼻涕,喝了藥,鼻子是舒服多了,但是還是咳嗽、嗓子不適,身上並沒有徹底感覺輕鬆。

  加之工作勞累,感冒症狀拖了三四天還沒好,後來決定先放下手裡的工作,好好休息休息,早睡晚起後,感冒症狀大大緩解。

  睡覺本身是一個養神的過程,只要神足了,身體的敦敏型提高,能幫助我們把病邪排出去。

  而且睡眠本身是一個為身體減少消耗的過程,能量消耗的少,節省下來更多的能量也能幫助我們去祛除病邪。

  這也是很多人喝了經方湯藥後,會感覺特別想睡覺、特別困的原因。

幫助睡眠小方法:

  ①睡前泡腳,腳暖了,充在頭上的血就流下來了,能讓你睡個安穩覺。 泡腳的時候可以加一些生薑、艾葉。注意微微出汗就好。

這篇養生方案,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

  ②睡覺前簡單的壓腿,然後在床上自然盤坐,自然呼吸,感覺全身毛孔隨呼吸一張一合,若能流淚打哈欠效果最佳,到了想睡覺時倒下便睡。

  ③仰臥,自然呼吸,感覺呼吸像春風,先融化大腳趾,然後是其他腳趾,接著腳、小腿、大腿逐漸融化。如還未醒著,再從頭做。

  ④入睡快的人可右側臥,右手掌託右耳。右掌心為火,耳為水,二者形成水火即濟,在人體中形成心腎相交。久之,養心滋腎。

保胃氣,存津液

  根本大法:保胃氣,存津液

  《黃帝內經·素問·平人氣象論》有言: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

  可見胃氣是可以決定人的生死之關鍵!(中醫的胃指的是有消化吸收功能的一套系統,不指解剖學上的具體器官)

  胃氣,簡單地理解,就是脾胃對飲食水谷的消化吸收能力。

  《皇帝內經·靈樞經·經脈第十》又云:谷入於胃,脈道乃通,血氣乃行。

  也就是說,五臟六腑皆依賴胃氣才能發揮其正常的功能,才能保持人體陰平陽秘的健康狀態。

  胃氣直接關係到正氣的強弱,影響人體的防病抗病能力,也就是大家俗稱的“免疫力”——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由此可見,胃氣的充盈與否決定著人體免疫力的強弱,那麼聰明如你一定就知道了,想要提高免疫力,肯定要從胃氣入手!

  而“脾統血”掌管血液質量,所以高血脂、高血糖,高轉氨酶......歸根到底都是脾胃的問題。

  而且脾胃還最怕寒涼。

  所以那些生吃茄子,涼拌木耳降血脂,芹菜汁洗腸胃,綠豆湯降血糖的。。。簡直就是南轅北轍。

  真正想要血糖、血壓、血脂都正常,還是要從恢復脾胃功能入手。

  附子理中丸,金匱腎氣丸,大米湯!恢復脾腎功能加上津液的補充,這套裝備,夠用了!

  那身體好了,人就可以提高生活質量了?當然不夠。

身心合一,缺一不可

這篇養生方案,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

  我們的身體,是受我們的精神支配的,情緒是會影響我們的身體的。

  提高生活質量,不僅是在身體上做文章,更加離不開在自己的心理做文章。

  《黃帝內經》第一篇《上古天真論》中有一段話是這麼說的:“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這實際上是治療當代人心靈疾病的一個良方。

  什麼是恬淡虛無 ,就是一個字“靜”,要靜,要虛靜。這是《老子》的一種思想,後來老子大量引用:“至虛極,守靜篤”。

  為什麼現代的人那麼浮躁?這個浮躁不是說現在競爭壓力大,而是因為心不靜。恬惔虛無是一種平和的心態,這個是最重要的。

  比如性理療法,就是是從情緒入手,跟你“聊聊天”就能讓你恢復健康。(想要深入瞭解的可以優酷搜索《劉善人講病》)

  情緒裡面對生活質量影響最大的就是心氣。

  心氣足,那麼人就自然心態積極向上,遇到困難也會積極面對,即使身體有些不舒服,也是往好處想,就是咱們經常說的正能量滿滿。

  心氣不足,那麼就容易消極悲觀,遇到問題逃避的心情多一些。現今的抑鬱症患者越來越多,跟心氣不足有很大的關係。

生命在於運動

這篇養生方案,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

  除了在身體,心態,還要注意運動,畢竟“生命在於運動”!

  平時運動較少,體力偏差的童鞋可以選擇瑜伽這種舒緩情緒,緩解壓力的以養為主的運動;

  也可以學習站樁:

  站樁動作要領:兩腳平行站立,與肩同寬,頭正、身直、沉肩、垂肘、虛腋,膝蓋微彎,微微內扣,大腿內側稍用力,全身放鬆。

  推開尾閭,眼平視(視而不見)或微合,口微閉,舌舐上顎,面帶笑容,自然呼吸。

  站樁的關鍵是推開尾閭,也就是腰椎要頂出來。

  更可以用祝總驤教授推薦的312保健法:

  “3”是指3個穴位合谷、內關和足三里,當然左右各一,所以一共6個穴位;

  “1”是指意守丹田的腹式呼吸方法。即用鼻子吸氣,然後把氣壓到小腹。吸氣的時候可以鼓起腹部。憋住3-5秒。然後用口慢慢把氣呼出來;

  “2”是指進行以兩條腿為主的、力所能及的、自覺的體育鍛煉,主要是雙手平舉做下蹲運動,也可以是慢跑、散步等運動。

  平時就比較愛運動,體力尚可的除了上述運動之外,還可以選擇每天跑步的方法。

  |中醫食療養生|

  最好的醫生是自己,最好的醫院是廚房。

  最好的藥物是飲食,最好的療效是堅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