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有人說“現實是:大多數的獨生子女過得都很幸福”對此你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我覺得前半生是這樣。因為是獨生,積萬千寵愛於一身。父母的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愛。

至少在物質上會過得寬裕。在學習和結交朋友上,多一些機遇。

但長大成人以後,獨自在社會上打拼,獨自面對婚姻家庭的時候,獨生子女就不一定比多生子有優勢。

我女兒第一次到女婿家去的時候,女婿父母就對我女兒是獨生女有些許的遺憾。

因為獨生子女多嬌慣任性,還有點自私。不怎麼會打理家事,不怎麼會禮讓別人……

曾經看過一部韓劇,主人公就擔心她的獨生女嫁人後難有幸福。因為她女兒是在蜜罐中長大。她說;從不哭泣過的也不會為別人擦拭眼淚。

所以,獨生子女的後半生是否幸福,還看她/他們自己的修為了。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65941880704784142"} --}

一葉草73


我女兒今年26歲,我問過女兒,媽生你一個,你感到孤獨嗎?,你希望有兄弟姐妹嗎?,她說不,我說,給個理由,她說,第一點,我小時候,需要愛的時候,你全身心地愛我,關心我,你上班,有實力為我找保姆,保姆婆婆白天和我在一起,帶我出去玩,我很開心,晚上你和爸回來了,我也很高興,別的小朋友有的玩具和吃得我能得到,爺爺奶奶,外婆外公也喜歡我,如果你再生一個,你的愛和錢都會分出去大半,搞不好長輩還會重男輕女,我就會象你小時候一樣淪落變成一個幫爹媽帶孩的小媽,弟妹有錯你會先怪我,啥事都叫我讓著弟妹,雖然我還是小孩,在媽媽你這裡我己經找不到關心和理解,你又要上班掙錢,又要管弟妹做家務,到那時,你只會希望我幹緊長大,少麻煩你,你希望我為你分憂帶好弟妹,你甚至忙不過來會找爸爸吵架,嫌爸掙得少,最後把氣撒我身上,外婆就是這樣對你得,你非常痛恨你小時候所受的這一切,你還想讓我重過一遍,你腦子是否有病。我爸掙再多,你多生孩子,到時還是不夠。第二點,我是獨生女,我長到四歲左右,我就要上幼兒園了,我有小朋友作伴,有男有女,我還可以找喜歡的小朋友玩,不像兄弟姐妹,再討厭也得再一起直到成家,今後為爹媽養老的事,財產繼承的事也許還會有紛爭。這有什麼好得。第三,你和爸都是普通人,能為有限,多生一個孩子,除了對國家有利,這對你們自身有什麼好處?孩子不成材你焦慮,孩子找不到理想工作你焦慮,孩子找不到好對象你焦慮,孩子成家錢不夠你焦慮,孩子生了下一代你沒能力幫忙帶時,以你的責任心你還會愧疚,你的老年生活還有質量嗎?你連這個都想不通,我看你離老年痴呆不遠了。第四,至於你到老年,我如果忙不過來時,只要有錢,我們親子關係不錯,你不用擔心我會不孝把你扔了,我希望你和老爸互相關愛,別吵架,保持身體健康,你們有退休金,相信晚年不會差到哪裡去的,至於我的老年,你就別管了,那是大遙遠的事。記住,操心大多容易老啊。


手機用戶51095679918


我是姐妹兩個,還有個妹妹,從小就羨慕獨生子女羨慕的要命,從來沒覺的兩個孩子可以互相有個伴,這全是大人想像的,我妹妹也是,我們現在都只有一個孩子。我覺的孩子不在多,但質量要高,一個孩子父母的重心全在孩子身上,可以讓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畢竟已經過了吃飽穿暖的年代了,教育成本高的嚇人,農村多的是一家生多少個最後老人反而沒人養,我以後找親家也傾向獨生子女,少太多麻煩事而且兩個大家扶持一個小家,孩子們工作也好生活也好,不要太舒服,至於養老什麼的,真心不指著孩子,我生他又不是養老用的,中國已經老齡化了,養老措施越來越完善到時候志同道合的幾家選個風景優美的地方抱團養老,絕不給孩子添麻煩


vera


是七十年代的人,家裡有好幾個孩子,但是,也有很多同學就是獨生子。他們也曾羨慕過,你家孩子多,有人玩。可是,慢慢的長大了,你真的會發現,他們過得有多爽。

首先,就是在成長過程中,他們完全就是父母的全部心血完全集中在他們一個人身上。

我記得我有個同學,當年學習並不好,但是,在那個年代,她父母就為她請了家教,後來高考不理想,她父母就堅持讓她復讀,後來,考取了一個非常好的大學。在分配時,和我們不一樣的是,我們父母對我們的工作分配是聽之任之。人家就選擇了一個很遠但非常發達的城市。父母支持她,後來,她父母也跟著她到大城市去啦。

再就是,結婚成家時,真的太爽。

我有個同事,是獨生女,嫁了一個獨生子。雙方父母都有工作,都對小倆口全權負責,買房買車,平時不但全力以赴地幫忙,還不停地給他們花各種錢。包括物業費取暖費等等。

有人感嘆他們好像負擔很重,其實他們的父母也生過病,但是都有醫保,也有經濟能力,並不需要子女多麼付出。

所以,真的感覺是,有能力就多生,沒能力還是儘量不要跟風生起來沒完。


Longsuixinyuan


我和老公都是獨生子女,我們生完老大以後,他總是想要二胎,美其名曰給老大找個伴。我問他,如果讓你選,你當初會讓你爸媽給你生個弟弟妹妹嗎?他說不會,我說我也不會。你自己都不想要弟弟妹妹,那為什麼要給你孩子生一個,所以果斷不要二胎,所有的愛和財產以後都留給一個孩子挺好。


流影46


有人說“現實是:大多數的獨生子女過得都很幸福”對此你怎麼看?這句話我是不認可的,下面我詳細回答:

少了兄弟姐妹的童年是不完整的

我有一個姐姐,小時候我就是姐姐身後的跟屁蟲,她玩什麼我就玩什麼,她吃什麼我就吃什麼。姐姐只比我大三歲,但是卻像媽媽一樣照顧我,我的童年幾乎都是和姐姐在一起。我被別的小孩欺負了姐姐會替我出頭,我看上了別的小孩的零食姐姐會給我買,姐姐對我的關心是與其他童年玩伴根本不同的。因為我們是親姐妹,我們有同一個媽媽,這種聯繫是其他的童年玩伴無法替代的。獨生子女童年也許有很多玩伴,但是他們並不是親人,他們也許今天跟你玩在一起親如姐妹,明天就可以因為一個屁點小事就跟你反目再也不來往了。但是有親的兄弟姐妹則不會這樣,因為就是再爭吵,我們還是親人,有著剪不斷的聯繫在我們身上。獨生子女的童年僅僅是他們個人的童年,而我的童年是我們姐妹一起的童年。

現實這麼浮躁,找個真心的朋友太難

現在這個社會生活節奏太快,燈紅酒綠的誘惑太多,想要找個真正可以交心的朋友太難了。你永遠不知道你的朋友在背後怎樣說你,你永遠不知道你的朋友對你的真心有多少,你永遠不知道你的朋友會不會永遠幫你保守你的秘密....但是如果你有一個親姐姐,你永遠不用擔心她會對你有異心,你永遠都不用擔心你會不管你,你所有的秘密都可以放心地告訴她。有了一個親姐姐,無論社會變得多浮躁,你都有一個安心的港灣。

父母年紀大了,一個人照顧太難

第一批獨生子女的父母到現在基本上都退休了,老人年紀大了身體就會有各種毛病。作為獨生子女,一旦老人有什麼問題,你就得一個扛著。給我印象很深的一張非常有名的照片就叫《獨生子女》,它的畫面是在一個病房內,一箇中年男人坐在中間,他的左右兩側各一張病床分別躺著他的父母,他的雙手垂在兩側分別牽著他的父母的手。這張照片當時衝擊了一代人的心靈,隨著父母逐漸老去,獨生子女的難處漸漸地顯露出來。他們遇到父母生病的情況,只能一個人去照顧,沒有人可以幫他們分擔。而獨生子女與獨生子女的結合則是,兩個人要照顧四個老人、二個或以上的小孩,經濟和時間上都無法承擔這種壓力。

獨生子女是80年代生的這一代人最大的不幸,是當時特殊的歷史原因造成的。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獨生子女這種特有現象將會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叄貳貳


大多數獨生子女過得都很幸福確實不假。

我是東北的,就拿吃什麼飯、怎麼吃來說吧。

東北的孩子怎麼吃?

物質豐富的當今社會獨生子女們日常都吃些啥呢。

訂外賣是肯定的了。

學校門口超市、漢堡店、水果撈、雞蛋餅、進口零食店、燒烤店等生意如此興隆,就知道是孩子們的胃口在支撐著店家運轉呢。

問一位接寶寶放學的奶奶平時給娃吃些啥,奶奶侃侃而談“做飯可愁人了,外面的各種小吃已經吃夠了,這幾天給她在家煎肉呢,不知道過幾天要吃啥。”

我兒子這些80、90後們下飯店、吃燒烤的頻率可勤了,因為是獨生子女,與朋友們相處得就跟親兄弟一樣,飯局是他們見面必不可少的儀式。

“喂,忙啥呢,A一把不,晚上吃東坡唄。”

在東北誰家住一樓,到週末就是冬天鐵鍋燉大鵝,夏天小燒烤,哥幾個帶著孩子、老婆,可以從上午吃到天黑。

小孩子們吃一會兒就樓前樓後打鬧嬉戲去了,小媳婦們吃差不多了就坐在一起嘮嗑。只有男子漢們從頭吃到尾嘮到尾,回頭一瞅空啤酒箱套已經兩個了,空易拉罐、飲料瓶可以裝半編織袋子。

真佩服孩子們的胃口,同時對他們的體重有點擔心。

獨生子女們真幸福。











小鴿子的奶奶


我不知道獨生子女是否過得都很幸福,我不是獨生子女,還有個弟弟。

從小到大一直吵吵鬧鬧,以前老打架,現在我打不過他了,改用智取。成大事者都不靠拳頭,靠大腦。對付他我就當是練手,實操出真理。

我影響中有次我倆吵得挺嚴重的,具體因為什麼不記得,吵完之後又開始冷戰,我爸又開始給我做思想工作了,反正每次都是這樣的,因為我是姐姐,從年齡上來說我應該比他更懂事些,所以思想工作這個東西每次都是對我做。那次我爸很嚴肅地和我說,“你要知道啊,這輩子你就只有一個弟弟,以後就只有你和你弟弟兩個人的。”

那次的思想工作很成功,至今我都沒有忘記那次思想工作的主題。我知道,現在不是因為打不過他就不和他打架了,是他長大了,輪到他讓著我了。成長地路上,有他的陪伴,我很幸福,現在有他的分壓,我也很幸福,我不是獨生子女過得很幸福。

我有個同事,他是獨生子女,從小到大家裡人對他的愛都是飽滿地,至今他都覺得他過得很幸福,但是他說,他是丁克,他說太孤獨了,儘管在滿滿地愛意下長大,過滿則溢。他說不知道怎麼和小孩相處,也不懂怎麼教,不願意自己的小孩過他的童年。

我不知道獨生子女的父母會不會過得很幸福,我想我爸媽過得應該是幸福的,每次我們籌夠4人時就開始打牌了,打牌是我們流傳的家庭娛樂節目,沒有之一,而且是剛好4人才完整。

我的上司,只有一個女兒,現在她小孩成家了,嫁到離她很遠的地方,平時就只有她和老伴兩人,加上家裡養的狗狗,就她仨。平時沒事她也不下班,在辦公室和我們一起吃吃喝喝,我們私下唱K/、擼串什麼的她都積極參加,她說我們鬧騰,喜歡和我們待在一起。當然,她女兒回來她就拋下我們了,黏在女兒的身邊了。

其實我覺得不管是不是獨生子女,只要你想,都是可以過得很幸福的。決定不了的事,就欣然接受,能決定的事,就選擇往幸福的方向奔去。


閒人雜想


孩子父母帶,房子N套,沒有太大的經濟壓力,這是很多蘇州90後年輕人的現狀。所以,我認為蘇州本地年輕人確實比較幸福。我是蘇州月老,根據我跟蘇州年輕人牽線搭橋打交道的經驗看,對於這個問題,我有4點看法:

1.房子車子是現成的。

90後蘇州郊區年輕人,很多家庭都已經拆遷,3套房打底,男女兩方都是獨生子女,一結婚意味著有6套房,然後集兩家之力再買一到兩套房,這種配置下的婚姻結合,沒有經濟壓力。而人的一生中,一旦經濟壓力輕了,生活質量就比較高。

試想兩個體制內的蘇州本地90後,一年一到兩次的國外遊,平時時興什麼就吃什麼,想買什麼買什麼,這樣的生活質量能不幸福嗎?

2.孩子由爺爺奶奶帶。

蘇州的90後年輕人,結婚後生了孩子,孩子可以由父母幫著帶,這樣的現象很多。90後的父母才50出頭,年紀輕,身體棒,體力跟得上,帶孩子綽綽有餘。

這就意味著能夠解放90後獨生子女的部分業餘時間,並不影響享受他們的業餘生活以及專注於工作發展。女生不用像父輩那樣不得不做家庭主婦,男生也不用必須一個人掙兩份錢,所以,相比於父輩的壓力,現在的蘇州90後獨生子女過的確實比較幸福。

3.獨生女孩,可以繼承一份家業,所以家庭地位高。

蘇州90後獨生女孩很多,能夠像男生一樣繼承一份獨立的家產,所以家庭地位跟男生一樣高,有時候因為家境優越,反而在家庭生活中佔據主動地位。

所以現在蘇州郊區流行“兩家並一家”的婚俗,女生不用跟男方要彩禮,但是要求婚後生一個孩子跟女方姓。這種由“嫁娶”演變的“兩家並一家”婚俗,在某種程度上推進了男女平等的步伐,蘇州的重男輕女現象真的比較少。

總結:財務相對自由,時間相對自由,在經濟獨立的基礎上,配以優良的教育背景,不管男生女生,能夠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人格獨立。所以,現在的蘇州本地90後,確實大都獲得比較幸福。


蘇州月老賜婚


我和老公都是獨生子女,因為從小就沒兄弟姐妹的陪伴,有孤單感,但是還挺習慣。長大了,結婚了,不論老公那邊父母,還是自己的父母,一切物質條件都是給予我們的,包括我們自己也工作努力,很少感覺到有壓力,感覺不到家裡人口多的各種壓力,長輩都是想玩就玩,全世界都走了個遍,我們自己也是,一有空就世界各地旅遊潛水去了,說到幸福感,我和老公都覺得從小到大,到現在,獨生子女因為受到獨寵,有很優越的感覺,自我幸福感還是挺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