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學生對老師說出:“我學不學和你什麼關係”時,老師應該怎麼做?

耍劍的詩仙


綜合學生的表現和學生用正確的方法溝通一下,告訴學生學習的重要性。


易查分


老師這個時候應該理直氣壯地回答學生:你不學習和我關係老大了。你不學習,我就辜負了你的家長;你不學習,將來你沒有出息,做你的老師我會感到恥辱的;你不學習,我的班級平均分上不來,校長就要扣我的工資;你不學習,就有可能無事生非,影響其他學生……所以,我必須管你的學習!


中考語文高分


學生可以這樣說,但老師絕不能因此而放棄這個學生。我曾親身經歷,學習作業對差生要求太嚴,學生指著我的鼻子:老子不上了,學不學和你有什麼關係。邊說邊跑出校園,大聲吆喝,再來學校再來上你課我是某某動物等等過激言語。隨後是家長賠禮道歉,小傢伙鬥敗小公雞一樣耷拉這腦袋。還得讓他來呀,當然批評教育少不了,收你作業更是必不可少。學生現在都結婚了,挺好的。年少輕狂,也要有人欣賞啊。


心若浮塵43


如果我的學生對我說“我學不學和你有什麼關係"時,我一定會冷靜下來。情緒容易激動的孩子一般都是他習慣了這種說話方式,回頭他該怎樣又怎樣了,真的不能當真生氣。我會這樣告訴他:

這話讓我很傷心。我一直認為你和我是有關係的人,你和其他老師和同學也是有關係的人。我們不只是會相處三年,我們都還會成為彼此心中的回憶,我希望彼此的印象是美好的。你父母和身邊的成年人也都有同學聚會,有時他們也會喊著自己的老師,就是因為他們之間是同學關係、師生關係。所以作為和你有這麼親近關係的人,我們都希望你生活得好。作為一個學生就是要好好學習,力爭學得好。你想想如果幾年後同學們都大學畢業了,你還只是初中畢業,你心裡舒服嗎?

之後,我會給他提出建議。1不要衝動,一般情況下只有老師和家長會原諒孩子衝動之下說的話。長大後步入社會會讓自己碰壁。成長是長智慧,不是長暴脾氣。2做錯了事不是你說了對不起,別人就得原諒你。別人可以選擇不原諒,那你就只能承擔自己做事的結果。3老師是長輩,你要懂得長幼有序;老師關心你的學習,是在關心你的未來,你要讀讀《送東陽馬生序》,懂得刻苦勤奮、懂得感恩國家和老師。4別提什麼青春期這樣不靠譜的藉口,青春是用來激發你理想和鬥志的,用來拼搏的。用在這裡當藉口,"青春"這個詞都嫌害臊。

之後,我會在他學習上、情緒管理進步時鼓勵他、幫助他。

連嬰兒都能分辨誰對他好,只要老師對他好,他是能接受老師的批評和教育的。


時空福祿元


俗話說的好,狗急會跳牆,兔子急了會咬人。如果有學生能夠在你面前說出“我學不學和你有什麼關係”這種話,說明他的思想波動已經到達了一個極限。這類話對老師的殺傷力是非常強的。沒有經驗的或者剛踏上講臺的老師,往往在這個時候會手足無策。但對於經驗豐富的老教師來講,應對的方法非常多。

1、實話實說型。這一類的老師往往會說些大實話卻能收到奇效。比如說:“你學不學習當然與我有聯繫了。你如果不好好學習,成績就會差;成績一差,就會拖咱們班的後腿;期末評比校長就會扣我的工資和獎金。你說關係大不大?”

2、強勢粗暴型。這一類的老師,平時在班裡邊說話就比較強勢,極具威嚴,學生也對他比較害怕,充滿了敬畏感。這種類型的老師會這樣說:“怎麼和老師說話呢?反了你啦!明天把你家長叫過來!現在搬上凳子到教室後邊兒,把勸學抄十遍!”但說這話的對象必須是你能捏的住的學生。

3、故意示弱型。這一類的老師往往會從正面避其鋒芒,不在學生面前火上澆油,等事情冷卻以後再行處理。大概會說:“好好好,是老師多管閒事,自作多情啦。你以後學不學,老師都不會再管你啦!”

4、轉移視線型。這一類的老師比較聰明,他往往會把學生單獨喊到辦公室,然後會說:“你先坐在這裡等一下,我去教導處辦個事,很快就回來。正好趁這個時間,你也可以思考思考。”或者說:“我們先不談這個問題,你幫老師搬個東西吧。”等到學生躁動情緒平靜下來以後,再來討論之前發生的問題。

5、曲線救國型。這一類老師不會與學生髮生正面的衝突,而是會通過周圍的同學或其家長了解學生近段情緒不穩的原因。然後再採取針對性的措施解決問題。這種方法往往能夠從根源上解決問題所在,也是實踐中很多老師都採用的一種方法。

6、苦口婆心型。這一類老師口才非常好,她可以從一粒塵埃說到整個宇宙,直到把學生說得天花亂墜,毫無脾氣,不服不行。當然,這種方法還得需要有良好的外部環境襯托,比如和學生一起到操場或花園散步,邊走邊說。通過雙方耐心細緻的溝通,從而化解矛盾。

所以,如何來處理這類事件,得看你屬於哪一個類型的老師,還得考慮學生屬於哪一種類型的學生,對症下藥,方為上策。


振東老師


學生說這話時心裡肯定是充滿怒氣的,這也是孩子不成熟的典型表現:口無遮攔,隨心所欲。

那麼,教師面對這樣的學生該如何做,筆者給出幾點建議。

  • 認識到這是孩子不成熟的表現,不要動怒。

我們在做教師以前就係統學習過教育心理學,孩子的這種反應,是和他的年齡和閱歷有關係的,是不成熟的表現。俗話說“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就是這個道理。

如果教師因為這樣的一句話就和學生髮脾氣,爭執下去你一定是輸的,因為孩子巴不得看到你生氣自己心裡爽一把呢,就想看看你發脾氣了能咋滴!

  • 拿出成年人的姿態,教師的專業來處理。

如果這事發生在課堂上,多半是老師當眾批評他了,要面子和你頂撞幾句,就是氣話,說不定剛說完他就會後悔了。

教師應該瞭解孩子此時的心理狀態,避其鋒芒,挫其銳氣。即使心裡萬般的想罵娘,也要壓抑怒火,誰讓你是孩子的老師呢😄

你可以這麼做:

1.沉默一會,給自己個微笑,好了同學們, 我們繼續上課。

2.告訴他,看來是老師錯怪你了,下課後我們一起到外面聊聊,瞭解一下具體情況。

  • 和孩子單獨溝通,解決問題。

下課後,你和孩子的怒氣都消的差不多了,心平氣和的、和藹可親的溝通一下。記住,站在大的方面和孩子溝通,比如老師看好你,希望看到一個優秀的你;父母那麼辛苦工作培養你,你要爭氣等,因為這些老生常談的話永遠都不會錯。

當孩子離開時,可以拍拍孩子的肩膀,說幾句鼓勵的話。從心理學上來說,任何人都需要鼓勵和肯定,一定要做,效果會很好。

小結:教師面對孩子當面頂撞,多半心裡會不舒服,因為教師的尊嚴被侵犯了。這時應該理性的去處理,切不可怒氣沖天的和孩子理論或動手。順便也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對孩子的心理把握不夠好,專業性欠缺,才導致這樣的情況發生。


教育仨倆事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說:“真的有很多學生這樣做過,有更多的學生這樣想過!

作為老師,也作為班主任,我遇到過很多次這樣的狀況了,我覺得可分兩種情況來分析:

學生被逼無奈,說出此話

有些家長、老師對學生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可以說到了“嚴苛”的地步!

而有一部分學生會出現一種他們自己都鬱悶頭頂的情況——自己真的很努力,但就是學不會!

如果這樣的學生遇到了這樣的家長、老師,孩子長時間的壓抑得不到理解,完全有可能說出如此叛逆的話!

我覺得,如果是這樣的情況,我們要讓自己冷靜冷靜,好好想想平時孩子的表現,綜合一下自己對學生的要求,該交流的交流,該改變的地方就得作出改變!

學生認識問題,說出此話

孩子在這個年齡階段,很大一部分都認識不到學習的重要性!他們甚至會把老師、家長的管教看做是一種束縛,認為多餘!

出現這種情況,也不難理解!什麼叫愣頭青啊?這就是!但是作為老師,我們總是要儘自己的一份職責,不能放任不管!

  • 耐心一點,不要激動!老師能跟這樣的學生一般見識嗎?更不能跟這樣的學生較勁!
  • 跟孩子多角度的溝通溝通,沒準你會發現孩子很多優點,也可能說通孩子,成為其偶像也是可能的!
  • 必要的時候也可以跟其家長交流交流(不是告狀哦),雙管齊下,爭取改變孩子的認知!
  • 還有可以發揮班委、該學生好朋友的作用,耳濡目染,循序漸進,孩子總會有所改變的!

有時候覺得做老師真的不容易,孩子是多變的,要有耐心,更要細心!但一個好老師終歸是偉大的,因為他會在孩子內心留下重要的一筆!


薄期


遇到學生這樣的問題,君山給你幾條參考意見。

1、學生說這話時,肯定是在盛怒之下。極有可能老師隨之也會因為學生的這句話,變得下不來臺,怒不可遏。這時,考驗一個老師專業素養的時候到了,我們一定要學會“理性制怒”,用我們的理性來控制住我們的憤怒。可以在心裡面默唸,“我們是老師,他是學生,我不應該生氣!”“我是大人,他是小孩兒,我不應該生氣!”“我要是發怒了,我就處於被動地位了,所以我絕不能發怒!”如果還冷靜不下來,就想一想那些因為師生衝突而受到處分的老師,你就會意識到,一到師生髮生衝突,教育部門、學校、社會,大概率會把矛頭指向老師。這樣一想,你是不是就冷靜下來了?

2、冷靜下來之後,最好的做法是無視這個學生的這句話。可以當做沒有聽到。如果他氣沖沖地還要強調自己的這句話。你可以鄭重的告訴這個學生,“有什麼疑問的話,可以下課解決,我們現在要先完成上課任務,全班這麼多同學都等著呢?”如果這樣還是不行,你可以讓學生找其他老師幫你帶一下課,離開教室迴避一下。總之,底線是不能在公開場合與學生髮生口角上的爭執,因為在有觀眾在場的情況下,學生會因為面子問題,把自己槓到下不來臺的地步。

3、等到下課之後,你可以再找這個學生了解情況。要注意一下幾個內容。單獨和學生聊,不要有他人在場。要主動示好,表示你上課時的失當之處(如果有的話)。意識到他已經接納你的致歉之後,開始從關心的角度詢問學生的近況,旁敲側擊一下看,最近他最近是不是發生了不尋常的事情;最後,幫助學生解決引起學生情緒如此反常的原因,然後引導學生認識到,“賭氣說話是引起誤會的重要原因,以後應當注意一下自己的講話方式”,“學習是為自己而學,要樹立正確的學習觀”等等。

總結一下:學生的這種說話方式,大部分是氣頭上的話,過後就會好了。最重要的就是當時千萬不能與學生在公眾場合發生衝突,而應該私下進行解決。


君山老師


我在工作的近20年中,也遇到過很多這樣的學生,我通常會在班會或課堂上,不厭其煩,多次表達我的教育觀點,讓我的觀點深入人心,其實主要目的就是講給這部分聽的。

第一,學不學是你的事,教不教是我的事。

我努力教育你,並不因為你的頹廢而影響我的敬業。我會盡力勸你,說服你,挽救你,這是我的責任。

第二,我做好我的本職工作。如果你努力學習,有什麼不學不會,我可以免費為你補課。但是,如果你消極學習,浪費時間,有一天你因為種種原因,人生有了夢想和目標,後悔了,突然想回心轉意,想從頭學起,我只能說抱歉,你錯過了最好的時間,我不可能做重複勞動,我不會為你當初的頹廢埋單。

第三,我會不停的對你進行本職內的教育,或許不能轉變你,但是,至少我不會讓自己後悔,也通過我的努力,在你的心裡留下教育的烙印,同時也請你記住我所做的一切,如果將來每一天,你想起我們師生相處的高中時光,你可以後悔當初沒有聽從老師的教育,但是我絕對不接受你的任何不滿和埋怨,因為在當時我已經盡力挽救你,而你不接受而已,全班同學就是人證,而我的工作日記就是物證(我有記錄日常工作的習慣,每天發生的事情都有記錄。)

第四,調整好自己的工作心態。

作為一線教師和班主任,請消除內心的完美思想,你不是神仙,你不可能改變每所有人,讓每個人都成才。如果心態錯了,你將感受不到教育的幸福,因為你的眼裡看到的都是不滿意。

盡力改變你能改變的,努力接受你不能改變的,這才是正常的人。


無畏無爭的平凡人


當學生說出這這些話的時候,其實是在釋放兩個基本信號:1.學生有厭學情緒,當下的學習熱情不高,2.學生對這位老師的認可度,信任度,尊重度不夠。作為老師其實聽到這些話是很常見,也是覺得最無奈的,我們會覺得,我這麼勞心勞力,用心良苦,換來的竟然是一句“與你無關”,內心確實憋屈,進退兩難。所以我們必須要理解孩子說這些話的背後所釋放出來的信息,然後去對症下藥。

首先,針對孩子的厭學情緒,我們應該先了解孩子的情況,看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厭學,可能是成績進步太慢了,得不到肯定,也可能是青春期心理叛逆,不懂舒緩,還可能學習目地不明確,家長給的壓力太大等等,找到原因就好對症下藥了。

其次,如果是針對老師的問題,那我們就要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自己批評教育的時候言辭過於犀利了,是不是和孩子之間有什麼誤解,平時碰到這些問題的時候,我都會等雙方冷靜下來,然後,通過多方渠道去了解事件發生的來龍去脈,再想辦法和孩子進行溝通解決。這樣的方式效果一直來還是不錯的,化干戈為玉帛是最令人開心的[呲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