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為什麼有些小孩子可以說出很討厭惡毒的話?

司尚慶


孩子天生是不會說話的,都是通過耳聞目染,所以孩子那麼小,根本不懂什麼叫惡毒!

他能那樣說,那說明他的生活環境,和扶養他的人是有問題的!必須從大人身上找原因。


蘇州小遇見


我認為和孩子所在的環境有很大的關係,這個環境包括:

1、一同居住的人

一個家庭如果父母、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都出口成“髒”,是不可能培養一個談吐儒雅、品德高尚的孩子。

特別是嬰幼兒時期,孩子正好是學習和模仿的階段,家長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一些長輩也要自覺一些,遇到不自覺的家長父母一定要及時糾正,這個時候就不要礙於面子不敢講了,是孩子成長重要,還是面子重要。

2、同學、社區裡的同齡小孩

孩子的成長除了家庭以外,還有他的同學和玩伴,如果同學和玩伴整體素質比較差,你的孩子也很難出淤泥而不染的,想要獨善其身,得要多高的自律性,小孩子很難做到,這也是為何很多父母都竭盡所能將孩子送到好一點的學校、搬到好一點的小區居住的原因,教師資源是一方面,成長的大環境才是最重要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3、電視

電視本身並不壞,壞的是沒有好好利用。有些動畫片裡面的語言比較過激,小孩子的辨別能力有限,好的東西學不會,壞的東西一點就著。所以家長在給孩子看電視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好。


喬治和小花生活研究所


小孩子說話大多是模仿的,很多時候並不能判斷話語本身的意思.所以家長切忌過分緊張.那麼既然是模仿的,家長要從自身找原因.做到以下幾點:

1、給孩子一個良好的環境。

有一些家長說髒話比較嚴重,可能自己感覺不出來,經常帶著一些口頭禪。對於孩子來說,他們不懂,只是在不斷地模仿中成長,如果家長中有人說髒話,孩子可能也就會說髒話。所以作為父母,一定要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讓孩子在一個良好的環境中成長。

2、不要過度關注孩子說髒話。

孩子們特別會察言觀色,是個交際小能手。很多時候父母根本不是孩子的對手,在孩子面前容易憋不住。可能在孩子說髒話之後,父母去批評,假裝生氣,但是可能只是一個眼神的閃躲,孩子就能看出來父母的心思,逗逗父母,可能就會笑了。時間長了,孩子就會有一套自己的辦法,根本不害怕,反而還會覺得很好玩。所以在孩子剛說髒話的時候,先不要過分的關注,說過去可能就忘了。

3、讓孩子學會控制和找方式發洩。

很多孩子在吵架或者生氣的時候就會罵人說髒話,只是覺得罵髒話會讓自己的情緒得到宣洩,讓自己感覺到放鬆了。其實在這個時候,父母要做的就是先讓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讓孩子要學會去寬容別人。如果擔心孩子憋著難受的話,可以讓孩子發洩出來,比如在不影響別人的情況下,大喊幾聲;或者去做個運動。



木寶日常生活


轉自網絡:

最近剛出一個新聞,關於童言無忌的事情。這則新聞表明,有一個4歲多的小男孩在罵爸爸,說:“你不給我買玩具,我就把你切片,讓你疼”。說到這裡,你們應該知道為什麼孩子會說出這麼“惡毒”的話了。這個小男孩的爸爸並沒有在意這句話,只是一味地哄孩子說下次買。這則新聞在網絡上引起爭議,網友們紛紛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有人說,這孩子還小,不用計較;也有人說,孩子也太不懂事了,這不是童言無忌,這是教養問題。這些網友基本上分為兩派,在新聞下面開啟了評論之爭。接下來就談談這個童言無忌的問題。

網友@如意表示,別再說童言無忌了,這不是年齡問題,而是教養問題。你看看現在新聞裡,有多少青少年把父母當人看,甚至會有很惡劣的事情發生。這種現象必須改正,不能任由孩子說不該說的話。

網友@相冊留在緣表示,孩子年齡小,大人們不要給他們加上標籤,都是天真可愛的小孩子,說的話也不是真實想法。大人們著急的時候,也會說一些不好聽的話,何況小孩子呢。

網友@享悅自在表示,現在留守兒童越來越多,很容易缺乏管教。爺奶對孩子又是千般寵萬般愛的,不可能因為孩子的一句話就打他。就算不是留守兒童,爸媽的寵愛也足以讓寶寶發生變化。因為一點小事,就說出“惡毒的話”。雖然是情急之下說出的,但也需要爸媽更多的管教。

以上這幾個評論只是點贊最高的,目前為止,已有過萬的轉發、過千的評論。在我看來,孩子說出來的話,很體現家庭教養。當你家孩子說出髒話或者一些惡毒的話時,可能就表明家長的教育失敗。一般家庭的小孩是不會說出“把你切片,疼死你”的話,如果你家娃出現這種情況時,爸媽可以先反思一下自己犯了哪些錯誤。比如:語言環境、管教。

在與孩子相處過程中,爸媽儘量注意自己的用詞,不要爆粗口。孩子的模仿能力太強,一不留神就被學了去。不管孩子出現什麼問題,家長們最好先檢查自己的錯誤,然後幫助孩子糾正語言。你家娃曾經說過那些讓你驚嚇的話呢?不妨分享一下你糾正他的方法吧。

想要教寶寶學漢字的看過來~安利這款非常好用的識字軟件【貓小帥學漢字】,將識字當做遊戲,讓寶寶輕輕鬆鬆學會漢字!


可愛的嚶嚶醬


為什麼有些小孩子可以說出很討厭惡毒的話?

孩子的生長髮育過程是會隨著外界環境產生變化的。他們的每一個行為舉止都有一定的起因。我們不能只看到孩子表面的變化,不去深究產生這種變化的原因。特別是對於幼齡寶寶自己本身沒有是非對錯的分辨力,所以我們不能單憑一個行為的對錯去定義孩子的好壞。

一、長期撫養人的影響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模仿能力有多強,他們對外界的認知都是來自長期撫養人。應該先從周圍觀察,看是否是大人不經意間影響了孩子。之前有一次開車,就爆了一次粗口,就被三歲的孩子聽了去,之後他就會在同樣的場景下說出跟我一模一樣的話。孩子是父母的鏡像,孩子更是父母的老師,可以及時通過第三角度反應出家長的行為對錯。孩子就像生活在我們身邊的錄像機,從周圍獲取信息,然後加工成自己的行為,這根對錯沒有關係,只是出於天生的模仿能力。

二、長期得不到滿足

我們只知道不能事事都滿足孩子,不知道的是面對孩子的慾望,不能簡單粗暴的去壓迫,而是要讓孩子自己學會剋制,在不影響身心健康的情況下讓他自己做出正確的判斷,長期以往孩子的自控力就會大幅提升。長期被壓迫的慾望容易促使孩子變得躁動易怒,所以就會不受自身控制,說出一些不合時宜的話。做出一些出格的行為。

三、足夠重視孩子的需求

孩子小的時候最需要的就是身邊人的重視與愛,還記得某個綜藝節目裡,戚薇的女兒因為自己的爸爸誇獎了同桌的小朋友而送給爸爸一個白眼嗎?對於大人來說心裡裝著全世界,對於小孩來說,心理只裝著父母。他們對尊重的理解來自父母的反饋。我們也都見過孩子通過各種方式來引起家長的注意,所以父母對孩子需求足夠的重視會有利於孩子學會自控,因為內心滿足了才能降低物慾需求。

總結:在孩子成長早期,不能單靠我們淺顯的觀察去評判孩子的對錯,他們的是非觀都來自家長。出現問題都引導,讓正向引導代替說教。引導孩子建立自己的是非觀。


你好,我是欣若繁花,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感謝關注。


欣若繁花


這肯定跟家庭環境是息息相關的,孩子從一張白紙到滿篇論文,這有家長的影響也有老師的知識傳授還有社會的實經驗踐與影響。孩子最先接觸的是自己的父母家人,家長說什麼,孩子學什麼,當然這也跟孩子看電視也有關係。我發現現在很多孩子從小就開始迷手機,看抖音,看小視屏。繼而生活中也把視屏中學到的東西運用到生活中來,特別那些不文明語言,脫口而出


葫蘆勺子


所有的寶寶剛出生是都是一張白色,孩子的不良習慣和言行大人對他的教育有很大關係。首先 孩子喜歡模仿,這就導致大人的言行會很容易影響到孩子的言行。第二點 長輩的過分溺愛,育兒沒有原則。很多長輩溺愛孩子嚴重,就算孩子做出罵人,打忍的行為也是會笑著容忍,這就導致孩子永遠不知道罵人打人是一件錯事。久而久之,就會變得越發猖狂。



恩咕vlog


您好,惡語也是語言學習

3歲之後,寶寶的語言詞彙量飛速上升。這個時候他們對語言的學習能力很強,不管善言還是惡語,都是他們在學習語言。

模仿

我們會發現,如果寶寶身邊的人沒有說髒話或惡語的,那麼,這個寶寶的語言一定是乾淨的,甚至他長大了,也不會罵人。

但在這麼幹淨的語言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很少,即便是身邊的親人都彬彬有禮,但這並不能保證幼兒園的小朋友或同學不會說髒話或惡語。

語言的模仿也是寶寶在學習語言,所以,有一天如果寶寶突然說了一些平時家裡人沒有說過的難聽的話,那麼,我們就該想想是不是外界給了寶寶模仿學習的機會。

發洩

寶寶在成長過程中,對情緒的發洩從哭聲開始,到有時候用肢體語言——動手打人,再到惡語,甚至說髒話。當寶寶情緒失控的時候,他還沒有學會用恰當的語言來表達和發洩,因此,他會出言不遜:“我討厭你”“不要你管”“你是壞媽媽”“我不要你這個爸爸”“我要把你丟出去”……

耍個性

太小的寶寶說不雅的語言還是無意識的,沒有目的性。但大一點的寶寶,特別是學齡前後的寶寶說不雅的語言有時候就是為了耍個性。如果他在以前說這些話沒有得到及時糾正,甚至還博來大人的歡笑,那麼,他就會把說不雅語言當成吸引他人關注目光的工具。

想象力

寶寶這個時期的想象力是無限的,而語言是表達想象力的工具之一。

壓抑

我們會發現,在外人面前或在 幼兒園和學校都很乖巧的寶寶,為什麼只在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面前出言不遜,惡語相加呢?這樣的情況,爸爸媽媽該瞭解下寶寶在幼兒園或學校是不是太壓抑了,才會有這樣的表現。

怎麼辦?

生氣不如淡定

當我們聽見寶寶說出惡語或不雅的語言時,通常都會暴躁起來,很難接受自己像天使一樣的寶寶怎麼能說出這樣的話來。但是,對於這件事來說,就那一時刻的反應,我們生氣不如淡定。

冷處理就是最好的教育

寶寶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也是學會思考和邏輯思維的過程。有時候,寶寶冒出一兩句不雅的話來,我們不如裝作沒聽見。有的寶寶說髒話或惡語,如引起了大人的過激反應,他若希望得到他人的關注可能就會再次說這樣的話。

教訓不如道歉

寶寶如果氣急敗壞的時候說出“你是個壞媽媽,我討厭你”之類的話,我們與其批評和懲罰他,不如平靜地說:“請給我道歉,因為你這句話讓媽媽傷心了。”一方面讓寶寶知道了這句話的殺傷力,這句話給對方帶來的感受是什麼,另一方面,讓寶寶也知道了這樣的話是不能隨便說的,知錯就改。如果寶寶道歉了,媽媽一定要擁抱他,因為道歉也是需要勇氣的。

告訴他正確與錯誤

有的時候寶寶說出一句不雅或惡毒的話來,其實他並不知道這句話的含義。可能只是學舌過來的,比如聽見幼兒園的某個小朋友說過,好奇就學會了。爸爸媽媽聽見了一定要立刻告訴他,這句話不能說,寶寶可能會追問,為什麼不能說,爸爸媽媽可以告訴寶寶,別人聽了會不舒服,就像我們說你是個壞寶寶,你聽來會不舒服一樣。

理解他,擁抱他

我們成年人也會經常有心情不爽,感覺壓抑需要釋放的時候,孩子也是一樣的。

如果平時很乖巧的寶寶,突然有天口出惡言,我們可以在他平靜下來後和他談談。但我們不是訓斥,而是抱著用心瞭解他,理解他的心態傾聽。寶寶可能說不出所以然,但沒關係,我們可以擁抱一下他,告訴他,如果心情不好可以聽聽音樂,看看動畫片,也可以和媽媽聊聊。讓寶寶明白,情緒宣洩的方式可以有多種選擇。

中國有句老話:樹大自然直。在寶寶口出惡言這件事上,我們的重視也是需要有個度,沒有必要大怒,也不必大笑,相信如果我們能夠在家裡給寶寶創造一個文明禮貌的語言環境,那麼,他長大後一定不會變成一個“出口成髒”的人。





鄭堃育兒經


人總是在懷孕的時候注重胎教,聽一些古典音樂,看一些胎教動畫希望給孩子好的心態,卻又在孩子出生後做出一些行為讓孩子認為這就是對的,耳燻目染之後,父母是怎樣的人,孩子就會成為怎樣的人。

孩子不知道什麼是惡毒的話,只知道這句話是有人說過的,並且沒有人告訴他這句話是不能說的,所以逐漸就成了一個言語惡毒的小孩


精緻影視剪輯


小孩自己不懂得說話,太小了,不必要介意啊。

小孩子的是非觀、道德觀還沒有形成,媽媽說的太多,孩子聽不明白,終究是無用,也會影響以後親子溝通的效果。

人際交往最忌硬碰硬,針尖對麥芒,教育孩子也是如此,強硬的管制只能加劇孩子的叛逆。唯有尊重孩子,善待孩子,傾聽孩子的心聲,我們才能給孩子的行為下一個正確的結論,找出其行為的最終心理動機,進而採取正確的引導行為,幫孩子安全走出叛逆期。

說到底,教育孩子,最終還是要靠兩個字——“用心”,願我們都能在教育上做到“用心”,教出優秀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