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孩子上私立了,離家較遠,學校飯菜也不行,有必要為了孩子租房嗎?

天很藍165494566



可能現在孩子生活條件好很多,家長都特別心疼,但個人感覺如果還是不是自律性特別差的,還是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成長,可以平時多聯繫,但不建議太保護。

說一件我身邊真實的事件,也是我親眼看著閨蜜一路走過來的,因為她父母都是醫生比較忙,家裡孩子也多,她是最大的一個,從小就去了私立學校上學,小學的時候就開始一個月回一次家,從小這種環境就讓她養成了獨立、懂事、能和身邊的人很輕鬆的打交道。因為從小培養出來的獨立、堅韌性格,也就為她後來的人生鋪墊了基石。


我們兩個同一個初中,在初中的時候一起進了學校還不錯的重點班,可能從小的生活就比較獨立,她真的屬於那種很聰明且情商很高的女生,可能是小時候在寄宿學校養成的好習慣,沒事的時候自己在家很喜歡看書打發時間。

小時候她父母一直處於放手讓她成長,尊重她的選擇和想法。可能叫是花自然香吧,初三的時候被別的班男生喜歡,老師知道了,她被叫了家長,班主任說了句:我看她來學校不是來學習的吧,來當交際花的吧,我看她能考個什麼成績。當時她媽被說的特別難堪,但她媽媽並沒有責怪她,她其實自己隱約感受到了老師可能說了很過分的話,從那個月開始每次月考幾乎都是班裡的前三名(最開始),中考的時候考我們這裡市一中超出分數線三十多分,從那之後可以說看她一路平順,大學考得北京師範大學,被報送清華分校,後又去英國留學2年,我想這些成就,都和她從小的性格分不開,如果她一開始被父母當溫室的花朵保護起來,她不會有這麼堅韌、獨立的性格。


同比我大學室友,家庭條件一般,從小爸媽不捨得放手,小學初中高中都在家門口上,上了大學不會洗衣服,每週帶衣服坐火車回家洗,在宿舍從不會打掃衛生,鞋子滿地都是,桌子永遠是亂糟糟的......遇到事情就是給家裡打電話......

我在這裡不是批判誰,是想說家長還是孩子吃些苦的好,你只有放手讓孩子去自己成長,他在自己面對生活的時候才不會不知所措,手忙腳亂,難以自立下去,家長不能永遠保護孩子。讓孩子從小養成獨立、堅韌的性格會對他今後的生活影響巨大。引用周總理說過的一句話:“逆境出人才”。適當放手其實更能激發孩子的各項能力發展。


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關注@福林媽咪,每天為您推薦落地實用的育兒知識,陪伴孩子一起健康快樂的成長。(注: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福林媽咪


關於租房陪讀正好有個例子分享一下,然後這位家長可以做個選擇。

例子

2018年高考,我媽廠裡有兩個男孩子一樣大,就是同時參加的高考,結果一個剛過二本,一個超一本幾十分。我們把剛過二本的孩子稱之為A,過一本的稱之為B。


A和B一樣大,兩個媽媽是同事,兩家人都比較重視教育,但是A家更誇張些,按道理他們上的是我們這的重點高中,無論是環境還是飯菜都是不錯的,跟家裡肯定不能比,但是也不會太差,現在教育局對於學校食堂抓得非常緊。


但是A家裡人覺得孩子上了重點高中,營養要跟上,晚上還需要安靜的學習空間,於是,在學校附近的小區租了房子,夫妻兩人開始陪讀,他們家住鎮上,孩子學校在市區,其實也談不上有多遠。但是因為有晚自習,晚上回來不太方便。就這樣陪讀了三年。一天四頓飯,因為下晚自習還要吃宵夜。


B家裡人對孩子學習也重視,但是父母覺得人家孩子能住校,我家也可以,大小夥子,怕什麼。於是乎,B就一直住校,在學校食堂吃飯,週末回家,爸媽給做頓好的補補。週日下午自己公交車去上學,沒人接送。


3年之後,B還是高高瘦瘦,A是高高胖胖,營養過剩。之後高考,B比A多了幾十分,江蘇高考,總分才多少,所以,B比A考得好的不是一點兩點,是好很多。妥妥985,211.

分析

我不是很清楚你家孩子多大,是上小學,初中還是高中?

如果是小學,我覺得可以去陪讀,花再多錢也要去,因為孩子的小學階段是形成學習習慣的重要時期,在父母身邊是最好的。

如果是初中和高中,完全沒有必要去陪讀。因為該形成的習慣已經形成,過分替孩子考慮只會讓孩子走不遠。

另外壓力的問題,就像上面的小A,他壓力肯定大呀,父母花了這麼多錢陪讀,他如果考不上一個重點大學,他就對不起父母呀。

所以,家長該放手時就放手,讓孩子自己闖,學校相對是個安全的小社會。家長把全部身心放在孩子身上,孩子也會有壓力的。相信孩子是可以的。

關於飯菜,我個人看法,衛生方面應該沒話說的,畢竟是給學生吃的。至於口味或者營養,跟家裡不能比,週末的時候可以給孩子補補。

相信你的孩子能克服一切困難,好好學習的!


汐汐媽說教育


孩子擇校,上私立學校,離家較遠,我覺得是住房的理由,學校飯菜不行,我覺得不是租房的理由。

為什麼這麼說?

我們都知道,現在孩子的學業都比較重,課後作業也多,如果在大城市的話,城市交通擁堵也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即便是父母有車,每天接送,浪費在路上的時間也非常多。

孩子上私立學校,如果小學的話就是六年,初中的話最少也得三年,如果每天要多花在路上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如果是在大城市裡面可能還不止,那麼這個時間,如果說節省下來給孩子學習和讀書,是一件非常好的事。

都說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效率,這句話永遠都有效,但凡能夠節省時間的地方節省時間,如果能用錢去買到時間,我覺得這都值得。

但是如果你說是伙食不行而選擇租房,我特別不贊同。現實學校裡面的伙食其實都還不錯,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樣特別差。而且,民辦學校的伙食費標準一般都不低,如果是因為這個心疼孩子吃不好,專門去租房的話就沒有意義了。我總說那個學校裡面食堂的伙食,別人能吃為什麼你就不能吃?憑什麼呢?現在大多數的孩子來說,他們並不存在營養不良的問題,而是很多孩子身上都有營養過剩的問題。

總結題主說到的兩方面的問題,很簡單,路遠,就租房,嫌伙食不好租房,沒必要!


蘇小妮


有沒有必要租房,首先就要看你們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和家庭條件了。

從你們孩子上私立學校來看,題主對孩子教育肯定是很重視的。因為私立學校額外要付出更多學費、贊助費等,相比公辦學校經濟負擔會大一些。好的私立學校,教學質量相對來說也比較好。題主選擇讓孩子進入這樣的學校,說明對孩子教育很重視。

但要不要租房,甚至陪讀,就要看你們家庭條件了。

家庭條件很好,經濟上完全沒有問題。

而且家裡父母雙方至少有一方有足夠的空餘時間,可以抽出時間陪伴孩子,早晚接送,做飯洗衣等,那麼租個房子陪讀未嘗不可。現在的孩子住校以後,親情方面可能會有所淡薄,因此,租房住也可以加強父母也子女之間的親情,對孩子性格、心理健康等都是好處多多的。

不知道題主的孩子多大,越小的話,越需要親情的陪伴與呵護。高中以後,孩子的獨立性有所發展,倒不一定要父母陪在身邊。

家庭條件不太好,或只是一般的。

父母雙方也沒有人能有足夠的時間陪伴孩子,負責接送、照顧孩子飲食起居,像問題中所講到的特別是燒飯菜類的,租個房子還會帶來壓力的。這樣就無須勉強了。

當然,網上有報道有父母為了陪讀孩子,不僅租房,還辭了原先的工作,全家全身心圍繞在孩子身邊,一切為了孩子的讀書大業。

因此,這樣的問題,別人其實是給不了答案的。究竟要不要租,還是要問問題主你們自己。


傾聽花開


你好,我不建議為孩子在外面租房,這樣的做法弊遠遠大於利。

在外面租房住的弊端

為孩子租房,就等於是把孩子推向了無人管理的環境,為孩子在心理和行為上放飛自我提供了條件,會產生各種問題。如:沉迷手機,晚上出去玩樂等。繼而也可能引發各種安全問題,如:交通安全問題、沾染惡習引發的人身安全問題。這些都是不可控的。

只要孩子一沾染上玩樂惡習和社會行為惡習,成績必然會下滑,嚴重時甚至無心向學,導致逃學逃課問題。

我讀初中高中時,就有同學是這種校外租房類型的。這些同學中的部分人因在校外脫離了家長的監管,心理和行為發生了變化,輕則沉迷手機電腦,重則跟著社會小青年混跡酒吧等地方。

所以,如果家長考慮為孩子租房時,還須三思,慎重決定。

可供家長解決問題的方案

1、孩子寄宿學校

這是最好的方案,孩子全天在學校的監視管理中。家長如果擔憂學校的飯菜問題,可以給孩子一週送餐一次或者兩次,這種做法足以保障孩子身體發育所需要的營養。

我侄女就讀的市第一中學也是封閉式管理,離家有三十多公里。我大嫂為了給孩子增加營養,會每週星期二殺個雞,煲個靚火老湯,打包頓豐盛的飯菜,然後交給的士司機送到學校門口給侄女。其實好多家長都是這樣的,都形成了產業鏈。

2、家長給孩子租房,自己搬過來陪讀

這個方案也不錯,一來能更好地照顧孩子身體成長;二來增加家長和孩子的感情;三來甚至可以輔導孩子學習。

不過這個方案要求家長作出比較大的犧牲,是否值得這樣做,見仁見智吧。

3、走讀形式

如果家離學校不是很遠,可以考慮為孩子提供電動車,過每天走讀的生活。

這種形式的侷限就是家不能離學校超過10公里,否則孩子會很累。而且,遠距離的走讀方式交通安全隱患比較大。

結語

每個家庭都有不為人知的難處,所以上面的解決方案僅供家長參考。但無論選擇哪種方案,目的都應該是為孩子學業著想。


小談教育


謝謝邀請。
只要想著給孩子陪讀的,通常是非常重視教育的家庭。首先就要考慮經濟和時間上是否合適,既然題主經濟能負擔,又能抽出時間陪孩子,是完全具備陪讀條件的。但我看了你的回覆,其實飯菜是一方面,另外你考慮更多的是你的選擇是否會影響孩子的性格發展,這確實讓人矛盾。

1.飯菜問題

孩子現在初一,即使高中,大學的飯菜,也真跟不上家裡的小鍋小灶,作為家長,我們自身也是這樣過來的,深有體會。一般情況,學校的飯菜都差不多,相比校門外的餐廳,更乾淨些。但不排除,一些學校為了追求利益,飯菜做的隨意,衛生質量跟不上。可以跟其他家長溝通下,是否也有這種情況;同時也可以讓孩子問下其他同學,如果不是這樣,是不是孩子太挑食或偏食;如果大多都是這個反應,家長可以聯合起來向學校反應,學校不處理,可以向當地工商反應。

2.住宿問題剛到一個新環境,肯定需要一段適應時間,而且也因人而異。住宿環境其實很多無法跟家裡比較,如果真的環境差到不行,家長們和學生們都曝出問題,可以向學校反應改善;如果一般,沒有想象中差,通常是接受的。主要看孩子們,能不能利用有限的資源,打造一個溫馨乾淨的宿舍。有些宿舍髒亂差,襪子內褲亂放;有些就乾乾淨淨。孩子們都是從一個小家,進入一個集體家庭,住在一個宿舍,免不了人際溝通。人在相互溝通、一起經歷一些事情,就會逐漸建立情感聯結,相互熟悉之後,會慢慢適應宿舍生活。其實,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成長機會,要看家長是否捨得放手。
3.租房陪讀
如果題主分析下上面兩個問題,能解決,建議讓孩子住校;如果孩子住校適應了一兩個月後,還是沒有改善,建議和孩子商量下,是否租房陪讀合適,租房其實也是一種新的環境,也需要適應。其實,有時候孩子們比我們想象中適應能力更強。就像我女兒上幼兒園,我總是擔心她是否吃好、睡好、玩好。她回來後,總是給我講很多學校開心的事兒,第二天又開開心去學校。我知道她在學校,一定過的不錯。現在題主孩子在初中,如果想著陪讀,以後高中也會考慮同樣的問題,這些不知道考慮過沒。
個人意見,供參考,決定權在您。祝您的孩子開開心心進入初一!

小談親子劇



大浪淘沙159609684


我做班主任時,特別反感學生藉口學校“食不好、宿不安”出去租房子住。一者,因為學生出去租房子,存在安全隱患;二者,學生自覺性有限,出去租房子的學生成績呈下降趨勢。

先說安全隱患。有一年我們縣內有一所中學管理較為鬆懈,學生出去租房子比比皆是,其中有一位高三女生出去租房子住,後來就出事了,最後家長到學校裡攪鬧,派出所出面才把這事解決好。

再說,出去租房子的學生自覺性。剛來縣城時,我也是租房子的,房東和我講了學校裡幾個租房子的學生,他們深深打麻將、打牌到深夜,房東還不能說,一說就退房走人!

現在學生基本上人人都有手機,一旦租房子出去住,那麼學生常常深迷手機,他們白天上課萎靡不振,昏昏欲睡,成績直線下降,所以說,如果學生沒有家人陪伴,那麼租房子還是要特別慎重。

學生在校吃的一般是大食堂。常言說,後孃難做,大鍋飯難吃,尤其是現在的孩子從小嬌生慣養,吃飯挑肥揀瘦。那麼家長可以學習安徽毛坦廠中學家長做法,把飯菜做好,用保溫瓶送到學校給孩子吃。

當然,如果家長有條件能夠來陪護孩子,那麼出去租房子還是可行的。現在許多學校管理比較人性化,學校裡都建有這樣的公寓,供家長寄居照顧孩子。我們市內一所中學就是這樣做的。他們把空出的、多餘的學生宿舍拾掇出來,進行簡單的裝修,然後租給家長來帶孩子。

讀書是很苦的,學校伙食眾口難調,並且普通中學食堂管理都是以承包為主,老闆要從學生口中獲利,有些學校監管不到位,還深深影響學生健康,如果家長能夠在食宿上給孩子更多一點關心,那也是父母能盡到的責任。

支持你給孩子租房子到外面住,但一定要監管好,如果放任自流,還不如在學校裡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