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價值精選」鋼結構龍頭,有望迎來量、利齊升

近年來政策持續推廣鋼結構建築,加之人工成本不斷上升,促裝配式建築加快發展,鋼結構建築滲透率不斷提升,目前鋼結構市場規模已達 6700 億元,行業需求較快增長。鴻路鋼構產能位居行業第一,而且仍不斷擴產。隨著公司產能釋放、產能利用率提升,將深度受益行業崛起。

鋼結構製造長期發展空間大,未來7年有4000億元增量

我國建築鋼結構產量持續增長,18年達6874萬噸, 13-18年CAGR+13.5%。當前我國鋼結構建築佔比僅6%,遠低於較發達國家30%-40%的水平。

國家政策加速推行鋼結構建築,19年3月,住建部提出要大力發展鋼結構裝配式建築,6月發佈了《裝配式鋼結構住宅建築技術標準》。此外,砂石供給短缺,水泥價格上漲,得房率高等諸多優點,使得鋼結構建築應用大有可為。

從行業競爭格局來看,我國鋼結構行業集中度較低, 18年前五大上市鋼結構企業產量佔比僅為5%,集中度提升和專業化分工將成為行業發展的兩大趨勢。

2018年11月的中國鋼結構協會會議提出,將利用 5-10年時間使我國鋼結構用量佔鋼產量比例接近20%,達到發達國家水平,即鋼結構產量增長至1.5億噸,未來有4000 億元的增量空間。

鋼結構加工量全國第一

截止 2019H1,公司擁有安徽合肥、下塘、渦陽、金寨、宣城、潁上、蚌埠、河南汝陽、重慶南川以及湖北團風等十大生產基地,產能已經達 210 餘萬噸,位居全國第一。考慮到鋼結構產品的運輸半徑為 700 公里左右,公司產品運輸範圍可以到達我國的大部分地區。

「價值精選」鋼結構龍頭,有望迎來量、利齊升

競爭優勢顯著

1)成本優勢:10大生產基地7個在安徽,人工/土地成本較低;供應鏈管理+集採集調+價格預測能力強凸顯採購優勢;精細化管理;對部品部件實現細分跟標準化提高生產的專業性;

2)產業鏈優勢,半成品製造能力較強;產品線齊全優勢,覆蓋重鋼/空間鋼/橋樑鋼等;

3)規模化生產優勢,生產集中度高且協作加工能力強;

4)品牌優勢:已承建多個精度要求高/社會影響力較大的大型鋼結構項目,是首批國家裝配式住宅基地/參編國內首部裝配式鋼結構住宅標準/首批裝配式建築示範工程承建企業;

產能釋放

公司2019年新簽訂單149.6億元(+26.8%),其中製造類訂單138.1億元(+57.6%);隨產能擴張/交貨能力提升/利用率提升等可奠定訂單高增長根基。

未來產量及噸淨利有望雙升。公司在產能擴張情況下,2019年產量有望達200萬噸,2022年前有望達到400萬噸/年,隨著產能利用率提升,噸淨利亦有望從當前的150元左右上升至200元左右。

張順聰(執業編號:A0600619040001)編輯整理。本內容中任何內容僅供參考,不作買賣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