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農村生產經營模式怎樣做,能夠促進農民增收、農村健康發展?

草原那一泓水


農村、農業、農民“三農”問題一直是國家最關心的問題。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如何讓農村,農業有更大的發展,從而促進農民增收是廣大農民所期盼的。市場是無情的,當農民種植的農產品如果供大於求,或品質不好,就會出現豐產不豐收,賤賣傷農從而影響農民務農的積極性。農民要增收就要做到1:務農信息最重要,農民最需要的是精準信息!缺啥種啥。2:糧食種植最重要,家裡有糧心裡不慌,不要讓別人掐著脖子過日子。3:統籌合理,不要看到別人賺錢了就一窩蜂的上。信息要精準,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快捷優勢。4:現在的散戶種植、養植模式已沒有市場競爭優勢,政府要加大整合力度,力求改變這種小打小鬧的種植、養植模式,增強市場的競爭能力,從而促進農民增收。


虛竹0316


本人就是從小在農村長大的,小時候家裡種水稻 花生每年夏天都得下地幹活,大部分的農村都屬於小農經濟餓不死也富不起來,真要種地發財真的很難首先你得有一定的規模 還得保佑沒有天災最重要的是政策輔助,現在的幹部對農村大多實行一刀切,今年豬少了鼓勵大家養明年豬多了就讓你拆豬圈,其實農民辦點事情很苦的,種水果的收成好了賣不出去,就算規模起來了一路都得打點特別畜牧行業,要是給農民一份保障你種的東西能賣出去 養的東西能安全出欄農村富起來其實不難,大部分農民不缺項目就是沒有銷售路子。






江西老表小艾


這個啊很頭痛啊,但是還是有辦法的,形成循環機制,比如,當地糧食多,就搞養殖,不管豬雞都可以,把糧食變成豬或者雞,然後雞加工,這需要肉聯廠,食品廠,批發出去,在農村這樣產銷一條龍,從最原始的到商品,不管內銷還是出口都可以,這樣的方式才是良性的,但是目前我國幾乎都是雞貴都養雞,豬貴都發展養豬。這種發展誰都不好過,混亂不堪,所以這個我認為可以搞什麼聯盟,或者就是華西村路線。也只有這樣才可能穩步,健康的發展,良性的發展。


莫江柏


農業事關經濟和整個社會發展的產業前途;農民是次級問題,講從業人員問題、農民收入和社會地位問題;農村是從屬問題,是發生的場所,是基礎建設和環境問題。

最核心的是農業問題,因為農業不發展,農民就沒有收入,農民的社會地位就無法保證。所以拋開農業問題談農民問題,是談不出結果的。同樣,如果農業不發展,農民沒有地位,農村問題也無法解決。

我覺得農村將來的發展,無非兩條路,大農業或小農業,也可能分片區,有的地方大農業,有的地方小農業。無論哪條路,機械化、集約化是必須要走的路。

通過資源配置、科技進步、組織效率、金融和數據的滲透,追求效率最大化,這是大農業,代表國家是美國、澳大利亞。

另外一種“小農業”,它的目的不是為了保障供給、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而是為了滿足個性化消費的需求,表現為特色、綠色、有機、精品農業、可追溯,代表國家是日本、荷蘭。

所以大農業的出路在效率,小農業的出路在價值。

今後農業發展的方向是要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培育越來越多的新型經營主體。我國人多地少的現狀也決定了我們不可能像美國、加拿大那樣,以大農場為主,這條路在中國很難走通。我覺得目前農村的著力點更多的應該放在農業經營方式的創新上,通過經營方式的創新,充分挖掘小農戶的生產潛力和增收的潛力,通過多種形式發揮好我們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帶動作用,強化服務和利益連接,把千家萬戶的小農帶起來,使其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受益者,而不是把他們擠出去。要通過增加技術、資本等現代要素的投入,促進小農生產向採用現代科技和生產手段轉變,提升小農生產的集約化水平。

通過引導扶持小農生產,發展綠色優質生態農業,提高產品檔次和附加值,擴大經營容量,增強小農的增收潛力。特別是要大力發展專業型、合作型的社會化服務,包括積極培育區域性的農業公用品牌,提高農民參與市場競爭的組織化水平。

農業形成產業化,能夠解決分散的農戶適應市場、進入市場的問題。以特色農產品、主導產業為重點,集中資源有規模地佈局建設主導產業,形成生產加工專業化、配套支持系列化、經營體系社會化,種養加、產供銷、農工商、農旅文一體化的良性發展的現代化經營方式和產業組織形式。


漁人草舍


因地制宜,報團取暖,標準化生產,走綠色農產品路線。

1、充分發揮合作社的優勢,因地制宜,開展種植養殖旅遊等形式,制定標準,報團取暖對接市場

2、走品牌化路線

3、充分利用電子商務、新媒體,做好市場規劃


郎山牧羊人


現在農村生產經營模式,還是農村家庭承包經營責任制。一家一戶的從事生產經營,由於地塊零碎,產出低收入少。留不住人,絕大部分年輕人都進城打工去了。為改變這種狀況,儘快實現農業現代化,國家修改了《土地法》,正在推行兩權分離,即承包權和經營權分開,去年全國土地確權已基本完成,為推行土地規模經營,奠定了基礎,現在全國農村正在搞規模經營 ,家庭農場或農業經營公司。根據農業先進國家的經驗,農業現代化必須走規模經營的路子。也是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王西真


在農村農業發展的模式多種多樣,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方法。但是都有共同的目標,如何把經營做到效益利潤最大化。

現在為什麼很多人感覺到在農村發展比較困難,賺錢難!特別是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企業和個人,我的認為是最主要是由於農村行業同質化非常嚴重,雖然農村市場廣闊但是從事者也非常多,跟風的現象很嚴重。

在農村比如老王今年種植西瓜賺到錢了,到明年會有更多的老王和老李都跟風種植,這樣一來就造成供大於求。所以在農村發展生產經營一不能跟風,二要對市場需求和自身的優勢有一個清楚的認識。也就是說根據實際情況利用好自己的資源優勢做擅長做的事情,這樣成功的機率就會更大。從而能夠很好的良性運營發展。

總之在農村發展想要得到增收,必須要從實際出發,科學合理的規劃自己所要從事的行業和方向。


三農開拓者


鑑借國外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