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臨產陣痛是哪個位置疼?即將分娩,準媽媽如何緩解陣痛?

yuuuu_蕭蕭


菁媽有個親戚說,你們為什麼說生孩子覺得疼了,我都不覺得疼,我只是覺得好像有點想大便的感覺,沒多久就生出孩子了。天賦異稟沒辦法。

菁媽另一個朋友因為懷孕的時候經常出差,所以體質還是比較好的,她一直到開了三指都不是特別疼,發現見紅後去醫院,掛號後說想上廁所,結果到了廁所就出不來了,打電話讓老公讓護士進來扶到門診的人流床上把孩子生了下來。醫生說再慢點就直接生廁所了。

她說覺得當時覺得下腹痛,感覺也痛了好久,老公說只在外面等了半個小時,孩子就生下來了。這些天賦異稟的人宮縮疼時間短,一痛就是下腹痛了。

一般我們生產時分為三個產程,第一產程就是宮縮痛,第二產程就是十指全開就等娃生出來了,第三產程是除了娃之外的胎盤娩出期。

而第一產程是最折磨人了,也是最久的。前面就是規律的陣痛一般要隔5分鐘左右痛個30秒,慢慢間隔時間越來越短,到隔個2分鐘就開始痛了,到宮口全開時甚至要持續痛上近1分鐘。

肚子的疼痛是怎麼轉移的

疼痛就是子宮在收縮,一般來說剛開始是腹部中間疼痛慢慢的下腹部更痛一些,因為胎兒在向下頭下降時宮頸消失。後面也會有腰痠的感覺。

而腰痠之外慢慢的感覺到了宮口可能還會有想大便的感覺,因為胎頭到宮口時也會壓迫到直腸的位置。

怎麼轉移疼痛

1、老公轉移法

現在有些醫院可以陪產了,這時候老公就可以做一邊事情給老婆轉移注意力了,比如前不久一位老公看老婆生的時候太痛了,就在產房裡跳舞。

當然也有一些老婆一口咬到老公的手上的。

2、拉瑪澤呼吸鎮痛法

而媽媽也可以學習拉瑪澤呼吸鎮痛法,菁媽自己試過也是很有效的。建議孕晚期就要學習一般大醫院的孕婦學校都有這樣的課程,或者看網上的教程也可以。

宮口開3公分之前

胸部呼吸:由鼻子深深吸一口氣,隨著子宮收縮就開始吸氣、吐氣,反覆進行,直到陣痛停止才恢復正常呼吸。

子宮開3-7公分

嘻嘻呼吸:準媽媽用嘴吸入一小口空氣,保持輕淺呼吸,讓吸入及吐出的氣量相等,呼吸完全用嘴呼吸,保持呼吸高位在喉嚨,就像發出“嘻嘻”的聲音

子宮開7-10公分

淺呼吸法:最疼的階段到了,胎兒馬上就要臨盆,準媽媽先將空氣排出後,深吸一口氣,接著快速做4~6次的短呼氣,感覺就像在吹氣球,比嘻嘻輕淺式呼吸還要更淺,也可以根據子宮收縮的程度調解速度。

3、坐瑜珈球鎮痛法

有些媽媽覺得坐著瑜珈球會讓自己舒服一些,建議一邊有家屬在一邊。

話題:你分娩時用哪一種方法來鎮痛的。

我是菁媽,一個女孩的媽媽,母嬰行業培訓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混跡育兒界的醫師,藥師,營養師,心理諮詢師,為上千家長提供育兒諮詢。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菁媽育兒


臨產陣痛是哪個位置疼,其實每個準媽媽的感覺不同,有些準媽媽說腰疼、有些準媽媽說肚子疼、還有一些準媽媽說胯骨疼。

臨產陣痛是哪個位置疼


我生過兩個寶寶,我感覺兩次分娩疼痛的地方好像都不一樣,我生我家大寶的時候,感覺腰部特別疼,而生我家二寶的時候卻感覺下面很疼。

其實臨產陣痛的時候,是孕媽咪宮頸口擴張的階段,從開一指到十指,準媽媽要承受的痛苦會越來越劇烈。到疼得時候,大部分孕媽咪都顧不上究竟哪裡疼了。

準媽媽如何緩解陣痛

準媽媽想要緩解陣痛,一般需要在懷孕期間就開始做一些針對性的鍛鍊。

  1. 嘗試最舒服的姿勢:分娩時準媽媽可以變換自己的姿勢,直到找到最舒服的那個姿勢並保持一段時間。
  2. 坐分娩球:分娩球不僅可以有效緩解陣痛,還可以縮短產程,減輕準媽媽的痛苦。
  3. 無痛分娩:這是最有效且比較安全的一種方法,只是費用較高。

除此之外,適當分散注意力、爬樓梯、散步、家人有效陪伴也可以緩解陣痛。



學而時習之育兒


臨產陣痛是哪個位置疼?即將分娩,準媽媽如何緩解陣痛?

大家多知道順產要經歷陣痛,但是陣痛到底有多疼,疼在什麼地方呢?其實剛開始宮縮的時候並不是很疼,等到開宮口的時候疼痛感會慢慢加強,隨著宮口開到1cm2cm到10cm,疼痛感越來越強烈!等到開到10cm的時候,胎兒就可以出生了。

陣痛是哪個位置疼?

剛開始陣痛的時候,疼痛感比較低,每個人的感覺不太一樣。有的可能只是一點點疼,連生理痛都比不上,有的可能已經很難忍受的,主要得看個人的忍受程度。剛開始痛的時候,一般在腹部,隨著宮縮越來越嚴重,疼痛感越來越強烈,疼痛位置開始發生變化,由腹部轉移到腰部,逐漸降低,到腹部中間,腹部下面,腰部,恥骨。


一般等宮口開到2釐米的時候,就可以去醫院待產了。此時疼痛越來越強,間隔時間越來越短,不僅是腹部疼痛,腰部也特別疼,有種針扎的感覺,隨著時間增加,胎兒下降,壓迫到恥骨,疼痛感也由上腹部轉移到下腹部,整個人都疼到虛脫。

對於產婦來說,陣痛估計是最難熬的階段,疼痛感強,時間久,有種無窮無盡的感覺。不過每個產婦的體質不同、忍受力不同,對陣痛的感覺一不一樣,看看大家怎麼說:

  • A:感覺宮口從開到2釐米的時候,陣痛就很厲害,吃不下飯,睡不著覺,一直努力的熬著,痛不欲生。到宮口都打開要生孩子的時候,已經疼到麻木了,感覺死了好幾回,再也不想生孩子了。

  • B:感覺從鬼門關裡走了一趟,渾身都疼的厲害,恨不得死掉!不過生完以後所有疼痛都不見了,還挺舒爽的,即使如此也不想再經歷一遍了。

  • C:聽很多朋友說順產疼,我自己也是順產,真沒感覺疼。我兩胎都是先破水的,第一胎從破水到生花了不到4個小時,第二胎時間更短,才花了2個多小時,我婆婆說我生孩子跟老母雞下蛋一樣,特別快。

如何緩解陣痛?

剛開始陣痛的時候,疼痛感不強,不需要緩解,可以直接忽視,等再疼點,可以通過看電視,逛街來轉移,具體看個人。我當時是去逛了個超市,傍晚回家看電視。到了晚上10點多疼的厲害才去的醫院,當時宮口開了2cm左右。


  • 宮口開到2cm前,疼痛感不是很強烈,可以通過通過轉移注意力,老公幫忙按摩腰部,跨坐在椅子上、趴在椅子上,或者扶著牆把體重負荷在牆上來緩解疼痛。

  • 宮口開2cm以後,準備去醫院待產,在開到4-5指之前,可以通過走路、爬樓梯等辦法緩解疼痛幫助分娩順利;

  • 宮口開4cm的時候,可能已經去待產室待產了,此時護士可以幫助緩解疼痛,沒有幫助的話,只能自己轉移疼痛的注意力。

最後,陣痛的感覺因人而異,就連位置也有所不同,大家不要緊張,到了醫院醫生會幫助你緩解的,等孩子生出來,疼痛會立即消失的!

大家好,我是叮麻育兒,經驗豐富的育兒達人,多平臺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孕育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叮麻育兒


臨產陣痛不是一下子突然來的,而是一點點逐漸加強,給分娩的媽媽一個適應的過程,經常聽媽媽們涼痛了一天一夜,其實整個分娩所有疼痛加起來大約有2個小時,媽媽感覺的時間長,是以為疼痛的間隔和強度拉長了。

關於陣痛的位置。不同的人痛的位置不一樣,疼的時間長短和強度也不同。

一:陣痛的位置

1:有的人是肚子一陣一陣收縮疼,我就是感覺肚皮那不停的收緊了,感覺像孫悟空的緊箍咒一樣,越來越緊

2:有的人是腰痠的要斷了。一個媽媽說感覺腰痠的無法形容的難受

3:有的人是恥骨疼

二:時間和強度

1:有些媽媽陣痛的時間短,但是疼痛的強度高。這樣會比較快把孩子生出來

2:有些媽媽陣痛的時間更長,但是疼痛的強度輕些。這些媽媽卻需要更長的時間來才能把孩子生出來。


三:緩解陣痛的方法

1:放鬆心情,

保持平靜的心態來迎接陣痛的到來。這就要像題主一樣事先多學習。多瞭解,心理有準備,自然就更有勇氣了。

2:調整呼吸,

呼吸可以運用在整個分娩的整個階段。我當時用這樣的呼吸法,被護士說你能不能正常點呼吸,要知道我練習這個呼吸法練了整整一個月呢。

①:每次陣痛開始和結束都用全胸式 呼吸,即用力深呼吸,先用鼻子深深地 吸一口氣,然後慢慢用口呼出

②:中間部 分用上胸式呼吸,口微微張開,用口輕 吸氣,然後輕吹氣。只用肺上半部像吹 小蠟燭,不需太用力,以便儘量放鬆 下腹部減低痛楚

3:按摩

①當子宮收縮時,就用兩手輕輕按摩下腹部,或者雙拳緊緊壓迫腰部,與深呼吸運動相配合,減輕子宮收縮對大腦皮層的刺激,從而減輕痠痛感覺。

②吸氣時,兩手由腹部兩側向小腹中央慢慢移動;



③呼氣時,兩手再從小腹中央向腹部兩側逐漸分開。每分鐘按摩次數與呼吸相同。

4:冷敷或熱敷

子宮收縮時用冷水或熱水敷在背部或腰部,具有鎮定作用,可緩解緊張情緒,還可以減輕背部疼痛或痙攣。

5:活動

在子宮收縮間隙,活動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減輕背部疼痛,同時也分散對疼痛的注意力。我痛的時候,起來走動下,感覺會舒服一些。

6:打麻藥,也就是大家說的無痛分娩。

但這種麻藥也要等開三指以後才能用的。並不是全程無痛。

如果能讓家人陪產,心理上有個依靠,感覺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也會覺得疼痛少很多。

最後祝大家生產順利!


郭郭親子


我是Mr禾,專注自我成長的的倆娃媽,感謝悟空的邀請。

我們常聽到孕媽們在看了一些影視劇裡撕心裂肺的生孩子場景,都會害怕;又有些於媽看到朋友生孩子很順利,沒經歷多少痛苦,心裡也會去想:產痛原來並不是那麼可怕。

其實每個人的產程和產痛都是不一樣的。生孩子疼已經不是秘密。因此你應該對分娩和產痛有一個充分的思想準備和全盤的考慮。

預產期的臨近,不少孕媽們會經常感到肚子一陣陣地發緊變硬,有類似來姨媽時的疼痛,或者腰痛,這種宮縮醫學上簡稱為“假性宮縮”,它並不是分娩的徵兆,一般休息,或著變換體位後就會消失。


到臨近分娩時,胎頭下降的牽拉刺激,”假宮縮”會變得更為頻繁。如果頻繁出現假宮縮,或出現持續時間較長的強宮縮,或出現明顯的規律宮縮,自覺一陣陣腰痠感、下墜感,或便意感;又或者有陰道流血,或破水等情況,就應該儘快到醫院待產。因為您可能即將或者已經,不知不覺進入了產程,當然,至於生孩子是如何啟動、什麼時候開始,誰也不知道。

產程開始了。接下來我們聊一聊,到底什麼是產程?產程,通俗的說就是分娩的過程。醫學上把分娩過程劃分為三個階段及三個產程,每個階段所佔用的時間也因人而異。

第一產程,也叫宮頸擴張期

它是指,從規律宮縮、宮頸管消退、宮口擴張開始,到完全張大 10 指(即 10cm)。這段時期是所有產程中最長的,一般持續數小時至十幾個小時不等。第一產程本身,又劃分為兩個期: 宮口擴張速度十分緩慢的潛伏期,和宮頸口擴張迅速的活躍期。

第二產程:叫胎兒娩出期

指宮口開全到胎兒娩出,又稱生產、屏氣、用力階段,這一階段需要幾分鐘至數小時不等,這個階段的宮縮會變得更為頻繁活躍。

第三階段叫胎盤娩出期

是指胎兒娩出到胎盤娩出這個階段。這個階段是產生中時間最短的,常持續不到十分鐘。當然也有個別人可能會有 30 分鐘,胎盤的娩出一般不需要花太大的勁,也不會太疼。

第二方面,我們來聊一聊產痛是怎麼樣的?是不是每一個產程的產痛是一樣的?

產痛,是人類本身最正常最普通不過的繁衍後代的一個經歷。他是一種很獨特的疼痛,和其他類型疼痛明顯不同,它不是毫無徵兆的一下子劇痛,它有它的時間性和特徵性:啟動、持續、終止。

產痛通常由輕中度疼痛開始,持續幾個小時,逐漸過渡到劇痛難忍,這是你從來沒有經歷過的痛。研究表明,有 15% 的產婦疼痛是輕微或能忍受,他們的產程進展相對比較順利,有 60% 的產婦是屬於中重度的疼痛,還有 25% 劇痛,難以忍受,痛不欲生的。

一般,隨著產程的進展,宮縮的強度會表現為逐漸增加,越來越密、持續時間越來越長,而疼痛,也會像浪潮一樣湧來,越來越痛。

第一產程的宮縮

一開始一般是 3~5 分鐘一次,每次持續 30 秒左右。在宮口近開全時宮縮可密集到 1-2 分鐘一次,每次持續 45-60 秒。

第一產程的產痛是由於宮頸擴張的牽拉和下降抬頭的壓迫引起的,你的產痛一般不只限於下腹部,會放射到腰骶部、盆腔及大腿根部,那種痛常常是隱隱的痙攣性的疼痛,而且會隨著宮縮的力度加大而逐漸加劇。同時子宮收縮常會有一個短暫的停頓,間歇期讓你稍作休整,為下一次宮縮做準備。

但是如果您有胎位不正,如枕後位,那產痛主要在腰骶部,而不是腹部。這是一種持續性的壓迫痛,宮縮間歇期也不緩解,也就是說你可能連喘口氣的機會也沒有。這種十分劇烈難忍受的一個經歷,我們稱之為腰痛性分娩。

和通常的產痛不一樣的是,哪怕你做了無痛分娩,此時的產痛可能也會恢復,而且可能需要加大麻醉藥物的使用量。

臨近第二產程時

宮口近開全,胎兒從產道下降,推送到會陰區,這時,您會有急著要"解大便"的感覺。

在第二產程中,隨著胎兒在產道的下降所產生的壓力和產道的擴張,疼痛往往會變本加厲,最後隨著胎兒的娩出,疼痛漸漸緩解。

另外一些產婦可能需要修補胎兒娩出造成的陰道撕裂,或有指正的會陰側切的傷口,也會有一定的疼痛,這就需要局部麻醉或者無痛分娩額外的藥物追加。

說到這裡,大家是不是清楚了些大致的產程和產痛?其實產婦的分娩經歷各不相同,即便是同一個產婦在不同產次的經歷也會是不同的。下面我們來羅列下,具體非藥物性鎮痛的鎮痛方法,您只要充分地體會、勤加練習,相信大家都會有所收穫,在您生孩子的時候會起到作用。

呼吸法減痛

你知道產程中正確的呼吸配合,是可以緩解產痛嗎?當然,也有些媽媽說”都痛得死去活來了,怎麼呼吸根本顧不上,也不管用啊……”那我們該如何正確運用呼吸法減痛呢?

呼吸減痛法,它是通過對(神經)指令肌肉控制運動、放鬆、產前體操以及呼吸技巧的訓練,讓您在分娩時將注意力集中在呼吸控制上,緩解產痛,並協助分娩用力。

第一產程是承受產痛最漫長的階段,所以您千萬不要因為疼痛而大喊大叫,因為這樣只會浪費更多的體力,也不利於產程的順利進展。

那麼我們該如何應用呼吸法?

您可以根據產程的進展、宮縮變化的特點,來調整呼吸的方式及速度,使得宮縮頻率和呼吸頻率相一致,也就是說,當宮縮加強、間隔縮短時,您的呼吸速度要相應變快,呼吸深度要相應變淺。

呼吸法專業上的說法應包括:廓清式呼吸、胸式呼吸、淺而慢加速呼吸、淺的呼吸、哈氣、屏氣/閉氣運動。

可以從懷孕 7 個月開始,您可以選擇安靜舒適的環境,如柔和的燈光、輕柔的音樂,在瑜伽墊上,保持愉快輕鬆放鬆的心情,也可以邀請您的老公陪同參與。

是在宮縮時,能夠主動地運用上述呼吸技巧,放鬆肌肉,找到使自己舒服的一個方法:比如行走、擺動您的身體、改變體位、產球上的運動,也可要求您的朋友、家屬,或者助產士的陪產關懷(聊聊天、按摩背部、或者呼吸的指導協助等等),呼吸法聯合以上的多種方式,來緩解宮縮引起的不適。

產球與自由體位

首先,我們來認識下,什麼是產球。

產球:就是大家在健身房,或者體操房裡看到的充氣,有彈性的塑料球。

產球是讓您分娩時坐在上面,方便您改變體位和運動。它是坐著或者躺在床上無法做到的。

那麼坐在產球上的好處:

他可以緩解會陰部的壓力、能幫您找到舒適的體位和最合適的活動方式,使得您的骨盆肌肉充分地放鬆擴張,這樣,有利於胎頭的下降並縮短產程, 也可以減輕產傷會陰的撕裂程度,同時可促進產後盆底肌的一個恢復。

您可以產前訓練,或者在產時,配合自由體位,多多進行產球孕婦操練習,來促進自然分娩,比如坐姿下進行旋轉和彈跳。再比如貓式前傾,或者站立前傾的前傾姿勢的訓練。

我們要提醒您的是,產球的注意事項是要預防跌倒,您得有手扶,或者有人幫您保持平衡

第二方面,我們來看一下自由體位。

自由體位:即靈活的、針對性的一個自由體位。

它可以幫您增大骨盆經線、糾正異常的胎位,有利於您的產程進展。比如採用前傾、胸膝、側臥位來糾正胎頭位置異常、減輕宮頸會陰的水腫,再比如通過走、站、坐、跪、趴、蹲等方式來加強宮縮,如站立後傾位、半臥位來糾正骨盆傾斜度。

下面簡單舉例如何做一些常用的體位:

  • 站位:您身體前傾、趴在陪伴者/產床扶手/產球上,同時搖擺您的骨盆。

  • 坐位:您坐穩,兩腿分開,身體前傾,膝蓋低於骨盆,雙臂自然放在大腿上

  • 跪位:您可以跪在有瑜伽墊的地板上,身體前傾靠在床頭/產球上

  • 胸膝位:跪在有瑜伽墊的地板上,胸部緊貼墊子、臀部抬高

分娩關懷

助產士一對一導樂陪伴指導:

她會根據孕婦的產痛和產程進展情況,給予孕婦心理與情感上的支持,幫準媽媽找到適合自己的舒適體位,給你按摩,輔助身體擺動,指導如何呼吸法減痛、同時她可以幫助記錄宮縮和宮口擴張情況,能及時發現並處理各種情況,如胎心監護異常、胎位異常、產科大出血等等,助產士的陪伴往往比家人的陪伴更為專業,她能科學指導產婦如何加快產程,以及第二產程如何用力、能更大程度地保障母嬰安全。

家屬陪產(尤其是老公的陪產):

在您被一波又一波的產痛折磨時,這個階段是非常需要老公寸步不離的鼓勵和安慰的。

比如給您按摩後背和小腿,引導您進行正確的呼吸減痛,也可以通過輕撫您的頭髮和臉頰,握著您的手,按摩您的身體來傳遞關懷和愛意。

另外可以協助您進行適當的運動,如扶著您來回散步,也可以讓您趴在他的肩膀上擺動骨盆。

另外,宮後開全後的丈夫陪產的優點:

一來可以鼓勵妻子,一同見證寶寶的出世,產後 2 小時的觀察也可以一家人溫馨地度過。

二來也可以讓老公明白妻子的付出,明白懷孕和分娩的辛苦,那他更體貼更珍惜更愛你和你的孩子,增加老公的家庭責任感。

分娩催眠

分娩催眠:說白點呢就是”洗腦”, 抹掉先前對生孩子的如恐懼壓力,害怕難產、產傷等等負面消極的東西,以正面積極的取而代之。

您可以選擇專業的催眠師,或者您的朋友、家人,或者專業的助產士的陪產,又或者事先自己自學 ”自我催眠”的方式。

您可以通過深呼吸、舒服的體位來呼吸練習,來達到放鬆。

您也可以通過聽一些柔和優美的音樂,玩玩手機遊戲,追追劇,或者聞喜歡的香味來分散您的注意力。

您也可以通過遐想和自我暗示來減痛:

比如放空您的思緒、想象自己身處海灘、溪流、或者空曠的山頂上,想象自己的寶寶馬上即將順利分娩,想象寶寶多麼地美麗聰明、活潑可愛。

分娩催眠的侷限性是:

它需要專業的催眠師,需要一筆花費。得有決心和恆心,以及產前幾周或者幾個月反覆練習才能達到分娩催眠的效果。

水中分娩

國內開展水療、分娩池的地方很少,因為它有一定的侷限性。它對設備以及人員的要求較高,不允許單獨待在池中,也必須有水中分娩專門培訓的助產士的協助,另外很多情況是不能水中分娩的,如有生殖器的感染,如破水,如產程進展異常等等。

具體方法有,如站在溫水中淋浴,或者浸泡在分娩池(中),或者溫水浴盆中分娩。

水中分娩的優點是:

水可以帶來的放鬆、安撫和寧靜感,能讓您的注意力更為集中。

水的浮力,可以減輕腰部的負重,您可以更加地容易活動、變換舒服的體位

聽到這裡,您已經基本熟悉了常用的 6 種非藥物性鎮痛方式。


綜上,非藥物性鎮痛也是一項非常有效的一個輔助方式,充分了解,並有效地訓練地使用,將對您的順產是非常有益的。這些都是存在個體差異的,所以減痛的效果也是各有差異的。至於在具體產程中,您想選擇什麼方式鎮痛,您可以根據自己的產痛程度、產程的進展,以及自己的意願來。

我是Mr禾,專注自我成長的的倆娃媽,也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在育兒過程中遇到的任何問題都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幫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煩惱與困惑。

Mr禾


分娩有三個產程,每個產程的疼痛部位和疼痛感是不一樣的。臨產陣痛主要是指第一產程階段內臟疼痛,包括下腹部、背部、腸部、大腿部的疼痛。


分娩的三個階段

在分娩時準媽媽通常需要經歷三個重要的階段:

第1個階段:是漫長的生產前奏,在這個過程中準媽媽會出現子宮收縮的情況,子宮口隨之慢慢擴張,直到宮口全開。

第2個階段:是從子宮口開全到胎寶寶娩出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宮縮加強,迫使胎寶寶從母體中娩出。

第3個階段:是從胎寶寶出生到胎盤排出陰道的這個階段,在這個過程中,隨著宮縮的進程,胎盤逐漸脫出母體。

不同產程疼痛部位及緩解方法

伴隨著這三個重要的產程,準媽媽會產生疼痛的感覺,但是在每個階段準準媽媽疼痛的部位是不盡相同的。

第一產程:內臟疼痛。

以子宮為主,這是由於子宮平滑肌收縮、宮頸擴張等所引起的。主要表現為下腹部、背部和腸部的疼痛。後期由於產道的伸展擴張,還有可能出現直腸、下骶和肛門的疼痛,甚至是大腿部的疼痛。這時候需要產婦自己運用調整呼吸、分散注意力、改變體位,自行或者準爸爸幫助按摩等方式來緩解疼痛。

第二產程:陰道和會陰疼痛。

通常這是由於陰道和會陰的擴張或器械的助產所致,這時往往需要藉助醫學方法來減輕疼痛,如使用分娩陣痛或局部麻醉來減輕疼痛。

第三產程:子宮收縮和會陰創面的疼痛。

在經歷了前兩個產程的疼痛之後,這時的疼痛往往就顯得輕了很多。子宮收縮疼痛,在胎盤娩出後仍有20%的產婦存在,但多數是不需要處理的,2~3天可自行緩解。而創面的疼痛可以利用局部物理治療,如激光、紅外線等照射緩解,一般不需要藥物治療。

心理原因導致的疼痛及緩解方法

當然除了這些生理方面的原因會導致疼痛的發生,準媽媽其他的一些心理因素還會加重分娩時疼痛的感覺。這也是為什麼一些準媽媽感覺疼痛非常強烈,而有些準媽媽卻沒有體驗到那麼強烈的疼痛的原因。

通常來說會加重準媽媽產痛感的心理因素,主要是有自我感覺孤獨、精神過於疲勞緊張和急躁的情緒,所以準媽媽在分娩前一定要儘量避免這些不良情緒的影響。

其他緩解疼痛方法

另外,準媽媽還應該瞭解一下舒緩疼痛的方法:

  • 比如準媽媽在疼痛的時候要放鬆心情,保持深呼吸或者變換一下體位。

  • 準媽媽可以讓別人按摩,使勁擠壓後背部或通過含冰塊、後背放冰塊的方式來緩解疼痛。


  • 準媽媽可以通過和人聊天、聽音樂等方式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減輕疼痛的感覺。


疼痛是每個準媽媽在分娩時必然要經歷的過程,所以準媽媽應該提前做好心理準備,儘量用平和的心態來看待。要知道盡管會感覺到非常疼痛,但疼痛卻並非像人們常說的那樣會痛到死,在無意外的情況,這種疼痛並不會給自己和寶寶帶來任何危害。而且在經歷疼痛之後,準媽媽就可以和自己的寶寶見面了,這是一件非常值得高興的事情。

我是@然然媽咪育兒,很高興能夠為你分享孕產、育兒、餵養、產後恢復知識和經驗,希望能夠幫助到您,歡迎點贊/轉發/關注,謝謝!!!


然然媽咪育兒


分娩時哪個位置疼,對於初產婦來說會有非常多的疑惑。臨產陣痛是胎兒在娩出前,孕媽媽由於子宮收縮帶來的陣痛感。



臨產陣痛是哪個位置疼呢?

拉扯肌肉產生的疼痛:胎兒在往下降,然後拉扯著子宮周圍,產道,會陰等,這些位置會有拉扯肌肉產生的疼痛感。

子宮收縮帶來的疼痛感:子宮收縮的越來越快,促使胎兒往下降,子宮口開得越來越大,這時疼痛感會非常劇烈。

腰部、臀部的疼痛:胎兒往下降,會壓迫骨盆的神經,孕媽媽會感覺到腰部,臀部,有非常疼的感覺。孕媽媽會感覺雙腿雙腳甚至全身都會疼。



孕媽媽如何緩解分娩陣痛?

轉移注意力:如果孕媽媽一直想著疼痛,那麼這種疼痛感會越來越敏銳。可以轉移一下注意力,大腦裡想一些其他的事情,想想寶寶出生後可愛的樣子等。

跨坐在椅子上兩腿張開 :孕媽媽跨坐在椅子上,有利於產道擴張,同時可以讓椅子來承擔孕媽媽整個身體的重量,減輕腰部負擔。


大聲喊出來:很多人一定見過,即使沒有見過,也一定會看過很多影視劇中,女人生孩子時,都會伴隨著嚎叫的聲音。千萬不要覺得這不可理喻,這可以從精神方面緩解難以忍受的疼痛感。

選擇其它的分娩方式,比如水中分娩或者無痛分娩,可以大大減輕孕媽媽順產時,產生的臨產陣痛。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七蒙育兒,多平臺原創撰稿人,經驗豐富的育兒達人,我會持續分享更多的育兒知識,歡迎大家關注。

筍亦竹


很多媽媽們都知道,臨產前主要有三個徵兆,分別是破水見紅和宮縮

這三個徵兆有的時候,會出現兩個,或者三個一起出現,抑或者是隻出現一個。不同的媽媽們表現是不一樣的,但是不管怎麼說,宮縮都是必須的。只要媽媽們感覺到自己已經有了規律性的宮縮,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規律性的陣痛,那就代表著要進入到第一產程了,距離真正的分娩時期也不遠了。

不過很多媽媽也僅僅只是知道有陣痛這麼一回事,至於具體的陣痛是哪裡痛,太痛了該如何緩解等問題並不是十分的清楚。但是這些問題其實還是很重要的,要是普通的假性宮縮,媽媽們卻認為是陣痛的話,那隻能是白跑一遍醫院。

那麼今天開心爸爸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陣痛這個話題。

陣痛主要是哪裡痛

一般來說,陣痛主要是下腹部痛,當然有的媽媽們腰那裡也會被牽引著很痛,還有一些媽媽們背也會很痛,這都是有可能的。

之所以會陣痛,主要是因為媽媽們為了接下來的分娩,宮頸口需要擴張到可以容納寶寶通過的程度。也就是從不到2mm的小縫隙,需要一直擴張到10cm左右,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十指。而宮頸口位於下腹部,所以正兒八經的來說,陣痛主要是疼下腹部的位置。

當然隨著宮頸口的張開,媽媽們的骨盆也會被逐漸撐開,儘管有激素軟化肌肉,但是這種疼痛也是及其難忍耐的。

所以陣痛主要是宮頸口和骨盆的疼痛。

陣痛是一種怎麼樣的痛呢

醫學上把陣痛分為三個時期。

前期的話,只是輕微的疼痛,而且間隔時間也比較長,大概有10分鐘左右,每次疼痛持續的時間也很短,最多也是20秒左右。據經歷過的媽媽們形容,好像就是那種吃壞肚子的疼,有的時候還有咕嚕嚕的感覺。

中期的話,就比較規律也比較明顯了。這個時候的疼痛感覺就比較強烈了,就像是有人用鞭子打肚子一樣,一抽一抽的疼,間隔時間會縮短為5分鐘左右,而且每次疼痛持續的時間也會達到40秒左右。

後期,幾乎就是接近於宮口全開的程度了。這個時候的疼痛感覺已經不好形容了,反正就是那種有人要把自己 肚子撐開的感覺。這個時期間隔時間已經短到2分鐘左右,而且持續時間也將近1分鐘了。實際上如果媽媽們到達了這個程度的話,就是需要進產房的時候了。

如何緩解陣痛呢

實際上陣痛對於孕媽媽們來說是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當然,是可以通過這幾種方式來緩解一下的。

呼吸

這個應該是醫生都會說,那就是當宮縮到來前大口的吸氣,然後在宮縮時緩緩的吐出去。讓整個氣流順著疼痛緩緩吐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疼痛。

轉移注意力

如果媽媽們實在是疼得厲害的話,醫生們會和媽媽們說幾句別的話,用來轉移媽媽們的注意力,當自己的心思不全是在陣痛這件事情上的話,對於疼痛 也是一種很好的緩解。

合適的姿勢

有的時候合適的姿勢也可以幫助媽媽們緩解陣痛。比如背後靠著枕頭,將上半身微微挺起來一些,對於陣痛也是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最後

當然如果媽媽們實在是疼的不行的話,也可以要求使用無痛分娩,對於陣痛的緩解來說,效果很顯著的。

那麼您生孩子的時候,是怎麼度過陣痛這段時間的呢?留言一起來聊聊吧!


開心爸爸的日記


很多人生孩子的時候宮縮一來疼痛就大喊大叫,其實這是最錯的,把自己的體力消耗掉了,久了自己沒力氣,也更忍受不了這種疼痛。當宮縮來的時候可以深呼吸,用力吸氣哈氣,保存體力。宮縮過了後,馬上閉目養神。

如果醫院有無痛分娩最好就用上,無痛分娩不是一肚子痛就可以打上的,是需要宮口開到3-5公分才打上的,能打上無痛分娩可以很大程度的減輕疼痛跟保留產婦體力。無痛分娩很多醫院都沒有普及,能夠普及的話真的是女性的福音。母體情況允許順產的情況下,堅持是使準媽媽熬過陣痛的很大動力之一。順產是一個漫長的過程24-72小時不等,家人的關心很重要,在自己能承受的範圍之內選擇順產或者剖腹產。以母子平安為第一!


銳寶媽的小發現


第一次生時疼的亂喊亂叫,疼的死去活來。第二次生寶寶時,隨著陣痛呼吸。這個很重要,它可以很大程度上緩解疼痛。陣痛長,呼吸長。陣痛短,呼吸短。陣痛難以忍受就大口大口好像,一定不要緊張。陣痛越是難以忍受,越是快要見到寶寶。為了寶寶一定要堅持,加油!祝您一切順利,平平安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