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第三代i-MMD的進化 年輕技術粉怎能不愛皓影

本田的緊湊型SUV一直是消費者心中的寵兒,在東風本田的CR-V熱銷多年後,廣本也推出了CR-V的兄弟車型皓影。這填補了廣汽本田在緊湊型SUV市場的空白,皓影會通過與CR-V的差異化互補來進一步打開緊湊型SUV市場,從一定程度上來說,皓影需要站在CR-V的對立面,相對於CR-V偏向家用的定位,皓影則是一款更面向年輕消費群體的車型。

第三代i-MMD的進化 年輕技術粉怎能不愛皓影

從外觀來看,皓影與CR-V採用了不同的設計風格。這款車的前臉設計有很大的改變,CR-V標誌性的六邊形設計已經被淡化,同時新車兩側大燈更加平直狹長,帶來了更強的層次感。前包圍增加了仿開孔設計,霧燈處也增加了黑色飾條,更突顯運動。

第三代i-MMD的進化 年輕技術粉怎能不愛皓影

內飾設計部分,皓影在很大程度上維持了CR-V的造型,如果再設計一套全新的內飾,明顯會提高很多成本,但在部分用料、細節方面,皓影進行了一些調整。高配車型會搭載Honda CONNECT 2.0智導互聯繫統,不過該系統並不支持Carplay連接,對於習慣手機導航的消費者來說可能不太方便。

第三代i-MMD的進化 年輕技術粉怎能不愛皓影

動力系統部分,混動車型(第三代i-MMD雙電機混合動力系統)綜合最大功率215馬力(158千瓦),其中2.0L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46馬力,峰值扭矩175牛·米;電機最大輸出功率為135千瓦,峰值扭矩為315牛·米。

第三代i-MMD的進化 年輕技術粉怎能不愛皓影

這套i-MMD系統由採用了ERT(EARTH DREAMS TECHNOLOGY)直噴技術和DOHC i-VTEC技術的使用阿特金森循環的汽油發動機、內含有發電機、驅動用電機和動力分離裝置的e-CVT電氣式無級變速箱、PCU(Power Control Unit,動力控制單元)、鋰電池組等部分組成。

第三代i-MMD的進化 年輕技術粉怎能不愛皓影

但e-CVT電氣式無級變速箱其實是不存在的。換句話說就是,i-MMD根本就沒有嚴格意義上的變速器。因為它在電機驅動的時候,採用的是一個齒比,然後發動機驅動的時候,採用的是另一個齒比,兩個齒比都是相對固定的。在中低速狀態下,驅動全部由電機完成,單一傳動比足以勝任。而對於發動機,則只提供了一個高速小齒比(相當於沒有常規的一二三四擋,而是隻有一個最高擋)以應對高速駕駛工況。此時如果因為速度降低導致發動機扭力不足時,系統會自動讓電機跟進,無形中實現了動力從低速到高速各個範圍段的無縫連接,達到了"e-CVT"的效果。

第三代i-MMD的進化 年輕技術粉怎能不愛皓影

第三代i-MMD系統和第二代i-MMD系統其實在結構以及工作原理上是沒有變化的,同樣都是使用2.0L阿特金森循環發動機+雙電機+鋰離子電池組。只是在第三代的i-MMD系統上本田優化了2.0L阿特金森循環發動機,使得發動機的熱效率達到了40.6%,高於上一代雅閣混動的38.9%。並且動力單元(IPU)比上一代雅閣混動體積減少了32%,同時還使用了本田開發的不含重稀土磁鐵電機。

第三代i-MMD的進化 年輕技術粉怎能不愛皓影

新款阿特金森循環發動機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提升了EGR廢氣循環閥的流量,使得EGR效率可以提升。通過增大直接提升氣流流動順暢度,使得EGR的通道內壓力損失降低了70%。EGR廢氣循環加大好處是能夠提升部分負荷下發動機的燃油效率,並且還能夠降低排出氣體中的氮氧化物。

新款2.0L發動機進氣門使用了鏡面拋光,進氣門表面如鏡子般光滑,相比於現款傳統的進氣門,好處是減少了進氣門在缸內表面積,並且可以減少缸內熱量傳遞至進氣門,這樣可以減少熱損失、降低進氣門溫度,最終有利於進氣溫度的降低,減少爆震的出現。

第三代i-MMD的進化 年輕技術粉怎能不愛皓影

本田這套重度混合的動力系統,採用以電動機為主,汽油機為輔的設計,混合模式下啟動汽油機為的只是給電機充電,再讓電機驅動車輪,而汽油機真正與車輪連接只在高速巡航的時候,這不僅能大幅降低油耗,還能擁有強勁的動力。

總結

可以得見,皓影作為CR-V的兄弟車型,其整體架構與CR-V一脈相承,產品素質過硬,只是相對於CR-V,皓影更加傾向年輕群體,這也很好的迎合了當下90後為主要消費群體的市場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