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在家是寶貝,在這是“保姆”,90後姑娘當起隔離戶的“勤務員”

“疫情結束後我要乾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好好吃頓火鍋,最辣的那種。”

見到陳旎時,她正在忙著去給幾家隔離戶倒生活垃圾。這位91年出生的鄭州女孩,作為惠濟區長興路街道的黨員志願者,負責利海托斯卡納小區大部分隔離戶的日常生活照料工作。“其實也就是跑腿給大家服務的。倒倒垃圾,買買東西,檢查隔離人員是否私自揭開封條外出。”

http://mengma.jinbw.com.cn/queryNewsStringById.do?flag=1&newid=12078000

在家是寶貝,在這是“保姆”,90後姑娘當起隔離戶的“勤務員”

雖然看似都是很日常的工作,但做起來並不輕鬆。托斯卡納小區共有25棟樓12000多人,分佈著約60戶居家隔離人員,隨著外來務工人員返鄭,數量還在不斷增多。

“以前小區全部的隔離戶都由我負責。前幾天又來了一位工作人員和我搭班,工作稍微輕鬆了一些,現在我自己負責的有四十戶。”即使這樣,單就每天固定的檢查封條工作,一趟下來就要一個半小時,而且還要檢查三趟。

我們要去的這家住在5樓,打開封條,接過隔離人員遞過來一大包生活垃圾,陳旎同時又接過來一個新活:接一桶飲用水。見陳旎一手垃圾一手水桶不方便,這家的男主人想要出來幫忙,被她阻止。“您趕緊進去,可千萬別出來。”

對一個女孩子來說,搬一大桶水並不輕鬆,隔一段就得放在地上歇上一會兒。“買東西、取快遞會集中在一起去,但倒垃圾、接水這些活沒法集中,只能東一家西一家跑。”她說。

“你在家經常做這些工作嗎?”記者問。

“也就偶爾倒個垃圾,誰在家還不是個寶寶。”陳旎一邊說著,一邊搬起了水桶。

在家是寶貝,在這是“保姆”,90後姑娘當起隔離戶的“勤務員”

上樓的間隙,她對電梯上的反光觀察起了自己的形象。“又沒來得及洗頭,平時這絕對不允許。”黨員志願者的工作時間是早上8點到晚上8點,從1月30日開始,陳旎已經連續20多天沒有歇過,也沒時間捯飭自己。

除了“90後”,陳旎身上還有另一個標籤:“拆遷戶”,家裡目前正在安置區過渡。但她說,自己並不喜歡這個稱呼。“我就是一個普通人,自己想要生活還是要靠自己的奮鬥。”

一線服務的這段日子還在持續,對陳旎這樣的年輕人來說,這樣的一次經歷既是責任,也是成長。“我們不是一線醫護人員,也做不了很大貢獻,但是有這樣一個機會為大家服務,我就覺得挺好的。”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宋迎迎/文圖 視頻 找俊鴿/剪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