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在2016年給女兒買了一份太平洋保險狀元紅分紅保險,交18年,一年交3066,這個到底划算嗎?

該用戶名早已被佔用了


我特意搜索了你的這份保險,研究了下,感覺不算很划算。

這份保險保障項目有三個,分別是教育金,創業金,身故保險金和全殘保險金。

一、18年後收到的回報不高

你一年交3066元,交18年,成本總金額為55188元。

而保障項目如下:18週歲合同到期日得到19000元左右,此外從18週歲至21週歲,這四年得到保額的30%,也就是說總共得到保險金額的120%。

而創業金總共得到所交保費的50%+8500元左右,身故金太少,這個先不考慮。

這些費用加在一起,總共得到基本保險金額的170%+27500元。

不知道你的基本保費多少,但看投保案例,應該不高於5萬元。暫且按5萬元計算,

最終你得到11.25萬元。

按年化收益率來計算大概為4%,可能還不到。

二、我們買保險的實質為避免疾病帶來的降低家庭財務風險

如果我們還有些獲得稍微高收益的方法,都不建議購買分紅型的保險,買這種保險獲得額收益可能還跑不贏通貨膨脹。

即使我們購買相對風險比較低的債券,長期持有,我們每年都可以達到6%左右的收益率。

再說買保險的實質,是為了防止發生家裡一旦有人有了大病,我們的經濟狀況就一下子大幅度額的降低了。

也不建議購買保險公司給我們設計好的綜合險,包含意外險,壽險,醫療險等,天上不會掉餡餅,保險有很多坑,不注意我們就會掉進坑裡。

按知道最基本的目的,我們就可以避免掉坑。

三、如何買保險?

我們經常看到有人得了癌症,全家賣房治病的新聞,這非常常見,而癌症就屬於重疾,因此買重疾險就可以化解這個風險。重疾險優先保金額,後保時間,也就是如果我們的金錢有限,我們需要優先用3000元錢去買50萬,保到70歲的重疾,而不是用3000元買30萬,保終身的重疾。

年紀越大,得重疾可能性越高,因此保費越貴,保額月底,因此不再建議給55歲以上老人買重疾險,不划算。

買保險先買家裡主要勞動力,再去給小孩買,老人買。我們家我先給我和老公配製重疾險,意外險,壽險和醫療險。壽險是為了防止意外發生後,家裡人無力償還房貸購買的保險。

所以小孩子和老人不要購買壽險(限於條件有限的情況),可以給他們買意外險,醫療險,都不貴,一年幾百元。

小孩子再補充一個重疾險。

四、保險購買注意事項

買保險要趁早,過了三十歲和二十九買,差別一年可能就是上千元。

買保險的渠道太多了,線上線下都可以,貨比三家,同樣的重疾,不同的保險公司也相差幾百元,但只要是大型的保險公司,一般都沒有問題,因為受保監會的監管。

總結

牽住牛鼻子就可以掌控力大無窮的牛,因此掌握自己需要保險的目的,就會買對保險,其他的花哨的保險不看也罷。


白掌心


大多數人對保險有一種莫名的不信任感!這是那些保險銷售人員和辣雞保險公司(比如平安)欺騙消費者導致整個行業遭到大眾誤解!

你投資分紅型保險,第一要看你的收益,第二要看是否滾動分紅!比如你一年交5000元,分紅的年息是5%,那麼到明年這個時候你的分紅金額就是250元,滾動分紅就是你不取出你的分紅金額,那麼你的本金就變為了5250,再加上你那個時候又要交的5000一共是10250元,到後年計算分紅息就是10250*1.05=10762.5,然後每年你不取出利息,就每年計算複利!

因此,保險分紅年息越高越好,你需要錢的時候利息能隨時取出來也是最好(取出來就無法計算複利了)!還有的分紅保險,是連本金都能取出一部份!另外你的保險交到一定金額是可以貸款的(低於商業貸款高於公積金貸款),這個也是根據不同的保險公司政策!

最簡單的一句話:

商業保險的用處就是抵消通貨膨脹,你交給國家的五險一金,它是跑不過通貨膨脹的,你把錢存進銀行更加跑不過通貨膨脹,但是商業保險就有可能和通貨膨脹持平,甚至超過一點!這樣你的錢就有保障!

另外,買商業保險一定要看合同,老人一定要給你家裡的年輕人看一看!有些險種是不退本金的,只是提供一份保障,這種險不如分紅險和單純的每年都交的醫療險!

為什麼單獨說平安保險!因為我所瞭解的,平安保險為了市佔率一般是欺騙客戶,靠嘴巴說的天花亂墜,忽悠客戶簽字(根本不考慮客戶的收入佔比能不能買那麼多保險)然後客戶拿了合同回去仔細一看,想要退保(有一個反悔期,在這個反悔期內退保不扣錢),就各種理由:沒時間啊,今天系統有問題!今天客服休息!把客戶拖過反悔期,要退保就要扣錢,沒辦法客戶只有忍了!

所以建議大家購買保險一定要找好的保險銷售人員,根據自己的收入定製一套合理的商業保險!

第一:我不是賣保險的,而是買了保險!

第二:分紅型保險預期的收入在合同裡面已經寫了,如果保險公司不按合同給錢可以起訴!

第三:不要視保險為洪水猛獸,你多問問你認識的有錢人,他們買了保險沒!

第四:合同,注意看合同!保險公司的合同是格式合同,但裡面有些是有貓膩的,有些險種就是為了把你套進去,也有些險種不適合年級大的!特別是醫療保險,大病保險!有良心的保險公司的銷售人員根本就不會給超過一定歲數的老人保醫療險,而有些保險公司的銷售人員就隨便賣了,你給錢就行,不管這個險種適不適合你!


用戶5388837364


不請自來,如有冒犯,敬請原諒。


本人非保險從業人員,自己買過保險,也是分紅險,根據它給我的每年的保單價值表,推測了一下他們的精算邏輯,不一定可靠,畢竟不是專業的精算人才,但基本能看出一定問題。


根據測算結果,以及與零存整取的年金形式收益,結論如下:

1、保險最後的現金價值基本會與你總的保險支出打平而略有盈餘,因此保險不是用來投資的,即便與銀行零存整取的年金形式相比,也不具備可比性。

2、劃不划算主要看保障的內容,我的建議是同樣價格的,如果保障的範圍越廣、理賠效率越高肯定是越好的。

3、最好是買那種純保障的保險,保險畢竟姓“保”,它的主要功能是防範重大人身風險的,還會要回歸到保險的本質,基於這個原因,險資也不能投高風險的資產,屬於保守型投資,收益率不會高到哪裡去;如果理財,你可以專門找專業的理財師,或者你自己比較專業,買點股票或者銀行理財什麼的,比分紅型的保險可能會好些。


附:報表的數據基於自己的假設,你們可以根據現金價值去自己重新設置一下相關的比例再來根據實際情況測算。


以上自己的一點拙見,如有謬誤,敬請原諒!


謝謝!


和光同塵一小學童


樓主問的這個問題,是財務計算問題哈!

普通人在意買保險劃不划算,其實本質是在問題收益好不好。

那我可以肯定地回答你,保險的收益一般,談不上划算,跟國慶節商場打折的划算比,差得太遠了喂。

具體展開來解釋:

第一,狀元紅分紅保險,是一款年金+分紅的理財產品,沒啥保障功能,算不上真正意義的保險,你當它是個理財就好了。

第二,理財的目的是什麼?樓主是為女兒買的,自然想著攢下來給女兒未來用,那這個錢會比存銀行好嗎?這就要簡單算一下,看下圖,這個錢,如果存銀行,按定期最高3%的利率算,

等女兒25歲結婚時,可以取出8萬塊,看到這個結果,你就有對比了吧,回家翻出你家的合同,打電話給太平洋的客服,問客戶查一下你的年金和分紅具體是多少,你自己做個加法,一算便知,保證沒有誤導。這樣你就知道你的這份狀元紅划算不划算了。

(我不能幫你算,因為你的信息太少了,我不能瞎說哈。)

第三,你掌握的理財渠道有哪些?

市場上用錢生錢的理財工具很多,如果你只認識銀行和太平洋的業務人員,那你選擇這兩個渠道存錢,兩者在安全性上都沒問題。

雖然擴展開來看,有很多類型可以選擇,但今天我們就談論分紅年金險,

關係到理財收益的有兩部份:

一部份是年金。年金是寫進合同的,不懂看,就打太平洋客戶問到數額,做到心裡清楚哈。

一部份是分紅。分紅是個不確定的東西,和公司的發展相關,因為沒有寫入合同,所以沒有標準,估且用廣告上說的5%,此時莫高興,因為計算5%收益的本金,不是你的所交保費,而是你的年金賬戶餘額(如果不懂看合同,也可以打電話問太平洋客服要數據哈),這個賬戶金額,數據就不會很大了,所以實際年化收益,追不追得上銀行的定期,不好說哈。


所以,帶分紅的年金產品,安全,收益可以期待,但不能過分期待哈。

也許你會問我,有沒有確定的、簡單的、也跑得贏銀行定期的保險理財產品?

有的,有的,有接近4%的保險年金產品,此處不做詳細說明。

如果你感興趣,再來提問哈。


叨叨叨


前幾年也有打算給孩子買一份分紅保險,當時的金額比你的要多很多。我記得是每個月就得一兩千,說是強制儲蓄,等孩子以後出國或者上大學就可以用了。那個時候還真的想買來著,年化收益率3個多點,肯定是不到4%的,但真的沒有錢,每個月根本拿不出一兩千出來買分紅險,這事也就擱置了。

這兩年接觸指數基金以後,逐步開始定投指數基金,每個月發了工資定投一筆。比分紅險好的一點是,定投金額不是合同約定的固定金額,而是想投多少就投多少。閒錢多了就多投一點,閒錢少就少投一點。

定投指數基金也有缺點,指數基金盈利也好,虧損也好,買賣都很方便。要是受不住或者想用錢了直接贖回,強制儲蓄的希望也就落空了。分紅險雖然收益率不高,但是每個月都會固定扣款,管不住自己的手又想存錢的,這樣的穩定收益產品是不錯的選擇。

單從收益率來看,您提到的分紅險並不是上上之選,但是如果這款產品適合您,那就是合算的。


墨非鳴


作為一個老保險,我要提醒你1點的是,保險沒有划算不划算一說,只有合適不合適。

我為女兒選擇的就是兩個險種,一個是健康險一個是教育年金險。而你說的險種具體我不是太瞭解,但是看名字應該是教育年金險一類的險種。

女兒的教育費用是必須要為他準備的,那麼準備有兩種方式,一種就是存在銀行,每年為她存,到時候取出來給她教育所用。

另外一種就是存在保險公司,那為什麼我要存在保險公司呢?是因為它有一個豁免責任,就是作為投保人的我,如果遇到意外,導致身故或者是高殘,從而喪失繳費能力的時候,保險公司會豁免保費,讓保險責任繼續有效。

這就是我為什麼選擇存在保險公司的最關鍵的原因。

所以說保險公司的資金安全性是排在第一位的。

家庭理財工具無非就是三種重要的指標。分別是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動性。每一種工具都有它的優勢。而保險作為理財工具,它的優勢就是保障性和安全性,所以請不要把他的短處和別的理財工具的長處去對比,這樣沒有任何意義。

就猶如家裡的冰箱和家裡的彩電對比一樣,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險道求生的野豬


瞭解了一下太保的這款狀元紅分紅保險,實際就是一款帶生存金返還和分紅的教育金保險。我想說的是,買保險不能用劃不划算來衡量。保險的首要功能就是保障,而像這種基本不具備人身保障功能的產品,它的意義在哪裡呢?就是給孩子建立一個專款專管專用的賬戶。保證孩子在上學的對應年齡段一定有一筆教育基金可以提供,或者換句話說,就是投入一筆錢,在保險公司建立一個教育基金賬戶,保證孩子在上高中和大學時一定有一筆錢可以用,而且這筆錢只能到孩子相應的求學階段才能使用。

選擇以保險產品為孩子做教育儲備,這種模式本質上和通過銀行儲蓄或者基金定投等方式並沒有本質的不同。關鍵在於幾種產品的優劣。

  1. 分紅險保險。收益由兩部分構成,一是高中階段和大學階段固定返還的生存金,二是每年的分紅,分紅收益不確定,具體取決於保險公司的經營能力。當然一般建議書上的中檔水平基本還是可以實現的。

  2. 教育儲蓄。可以選擇當前利率最高的5年期定存,到期結轉後可以繼續再定存,具體再選擇哪個期限,取決於孩子的年齡。因為銀行最多隻能提供5年期的存款品種,利率也存在變化可能,很難測算出究竟有多少收益。這種最適合的是一次性投入。

  3. 基金定投。基金定投的好處就是能夠攤平牛、熊市變化帶來的波動,使得收益較為平穩,但因此也需要一個較長的時期內才能見效。

教育金保險的特性就在於通過逐年的小額投入和積累,幫孩子建立一筆教育基金,而由於保險繳費帶有一定的強制性,能最終實現的概率就比較高;而教育儲蓄和基金定投則由於比較靈活,不容易長期堅持,這個資金是很容易挪作他用的。因為長時間的投入非常考驗人的耐性和毅力。

所以,你要單純的計算收益也是很難計算清楚的,幾種工具各有各的優勢和劣勢,想清楚你當初為孩子買這份保險的目的是什麼,就可以知道答案了。不忘投保初心,方得保障始終!


獨孤求白先森


朋友們好,非常明確的講:這款保險,或者說這一類的保險,主要以保障為主,兼顧收益,分紅是不確定,因此需要從多方面來分析,到底划算不。


首先,最簡要的瞭解,分紅類保險:

1,分紅:簡而言之就是分享紅利(浮動收益)。

所有的保費,在保險期間,由保險公司進行投資理財,如果有收益會按一定比例和規則進行分配,如果沒有,甚至投資失敗虧損,那就不分。是浮動的。但是,根據目前實踐,大多年化在1%~3%之間。

2,保障:這一類保險,一旦正式生效,出險越早收益越大。例如,生效後第1年出險,保險公司按合同給予賠付,保險合同終止,而實際上只交了一年的保費。如果沒有出險,基本上可以拿到本金(合同上的現金價)十無法確定具體金額的分紅。

小結:這類保險主要以提供保障(主要是人身保障)為主,兼顧收益。分紅不確定。

其次,來分析划算不划算:

1,從人身保障的角度來看,對受益人划算。

2,從本金(現金價值)的安全性上來看,風險較低。

3,從投資理財的角度來看,極不划算。目前一些保本保息的理財,年化收益率已經達到,固定的,4.5~4.88%。

4,從流動性上來看,極不划算。保險屬於要約合同,一旦成立中途退保,會扣除相當比例的現金價值例如30~60%。畢竟有18年時間。而普通的理財或者存款通常在一個月至5年之間,更靈活。

小結:既有划算的地方,又有不划算的地方。

最後,來總結分析:

這一類的保險,主要是提供人身的保障,積累本金。期望通過浮動分紅,得高收益,對抗通脹,是很難實現的目標。

因此,是否划算,需要看購買者的需求點。需要保障積累本金,划算。想要賺錢,得好收益對抗通脹,不划算。



理財迦


划算,真的划算,不過不是你划算是保險公司划算,保險公司笑得合不攏嘴了,首先合同上有這兩個字(分紅)那麼恭喜你入坑了,合同並沒寫固定每年要給你分多少,公司想給多少就多少,發言權在它那裡,公司就希望你退保,不退每年要交那麼多,退又要損失一多半,讓你騎虎難下,不信你走著瞧。


傷心欲絕76263503


多數人對保險有一種莫名的不信任感!這是那些保險銷售人員和辣雞保險公司(比如平安)欺騙消費者導致整個行業遭到大眾誤解

你投資分紅型保險,第一要看你的收益,第二要看是否滾動分紅!比如你一年交5000元,分紅的年息是5%,那麼到明年這個時候你的分紅金額就是250元,滾動分紅就是你不取出你的分紅金額,那麼你的本金就變為了5250,再加上你那個時候又要交的5000一共是10250元,到後年計算分紅息就是10250*1.05=10762.5,然後每年你不取出利息,就每年計算複利!

因此,保險分紅年息越高越好,你需要錢的時候利息能隨時取出來也是最好(取出來就無法計算複利了)!還有的分紅保險,是連本金都能取出一部份!另外你的保險交到一定金額是可以貸款的(低於商業貸款高於公積金貸款),這個也是根據不同的保險公司政策!

最簡單的一句話:

商業保險的用處就是抵消通貨膨脹,你交給國家的五險一金,它是跑不過通貨膨脹的,你把錢存進銀行更加跑不過通貨膨脹,但是商業保險就有可能和通貨膨脹持平,甚至超過一點!這樣你的錢就有保障!

另外,買商業保險一定要看合同,老人一定要給你家裡的年輕人看一看!有些險種是不退本金的,只是提供一份保障,這種險不如分紅險和單純的每年都交的醫療險!

為什麼單獨說平安保險!因為我所瞭解的,平安保險為了市佔率一般是欺騙客戶,靠嘴巴說的天花亂墜,忽悠客戶簽字(根本不考慮客戶的收入佔比能不能買那麼多保險)然後客戶拿了合同回去仔細一看,想要退保(有一個反悔期,在這個反悔期內退保不扣錢),就各種理由:沒時間啊,今天系統有問題!今天客服休息!把客戶拖過反悔期,要退保就要扣錢,沒辦法客戶只有忍了!

所以建議大家購買保險一定要找好的保險銷售人員,根據自己的收入定製一套合理的商業保險!

保險裡面最好的,是安心住院,消費型重大疾病,學平險,意外險,這樣的交的少,相對來說保的多,一年如果沒有賠付保費就消費掉了。為保險公司基本上是沒有什麼盈利的,保險銷售人員也沒有什麼提成,但確實是這一類的保險最必須

我為我愛人投保的也是太平洋的消費型的樂享百萬。

分紅型的保險實際是最不好的,基本上收益應該在1.4左右,30年的也不過在1.5幾不到1.6,也就是說,十萬,30年分紅收益應該在158000左右,且分紅型的合同裡面應該都有當期分紅可能為零的條款。而且分紅也不是公司的盈利而是公司的三費差,死差,費差,利差。

基本上是連通脹也抗不過去的。而且分紅型的賬戶,如果投保人年齡比較大,要收取一筆風險管理費(每年),如果追加萬能賬戶資金還需要收取資金管理費(每年)。

目前社會上的保險公司其實每家的各款產品差距都不大, 某一類的產品如果不好,此類的產品,各家保險公司的設計都不會很滿意

國外保險保險公司一年的保費撥備率大概是70%到80%,國內保險保險公司保險保費率只有30%到40%,中國的保險公司能在短短几十年內成長到現在的地步。是有多少我們應該拿到手的保險沒有拿到手。

希望某一天,我們保險公司的社會責任感能夠更多,而不僅僅是公司看起來更大。

體展開來解釋:

第一,狀元紅分紅保險,是一款年金+分紅的理財產品,沒啥保障功能,算不上真正意義的保險,你當它是個理財就好了。

第二,理財的目的是什麼?樓主是為女兒買的,自然想著攢下來給女兒未來用,那這個錢會比存銀行好嗎?這就要簡單算一下,看下圖,這個錢,如果存銀行,按定期最高3%的利率算,

等女兒25歲結婚時,可以取出8萬塊,看到這個結果,你就有對比了吧,回家翻出你家的合同,打電話給太平洋的客服,問客戶查一下你的年金和分紅具體是多少,你自己做個加法,一算便知,保證沒有誤導。這樣你就知道你的這份狀元紅划算不划算了。

(我不能幫你算,因為你的信息太少了,我不能瞎說哈。)

第三,你掌握的理財渠道有哪些?

市場上用錢生錢的理財工具很多,如果你只認識銀行和太平洋的業務人員,那你選擇這兩個渠道存錢,兩者在安全性上都沒問題。

雖然擴展開來看,有很多類型可以選擇,但今天我們就談論分紅年金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