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咱們街道抗疫前線打勝仗,還靠“後勤部長”馬主任的全力配合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戰線上,回興街道黨政辦主任馬成瑤同志主動擔當,默默奉獻,精準預判需求、快速響應調配、即時供應到位、靠前跟蹤服務,築牢阻擊疫情的堅固防線。同志們都說,咱們抗疫前線打勝仗,還靠有“後勤部長”馬主任的全力支持和配合。

咱們街道抗疫前線打勝仗,還靠“後勤部長”馬主任的全力配合

1月24日,除夕夜,忙碌了一整年的馬成瑤,此刻正在她聯繫的科蘭路社區值守煙花爆竹。年終工作任務重,為了不影響她的工作,父母在12月就把她1歲的女兒帶到了老家,她已經1個月沒有見到孩子了,她憧憬著忙完除夕夜的值守,大年初一可以回四川老家與親人團聚。然而,晚上9點半,剛剛開完疫情防控緊急會議的單位主要領導來電“戰鬥來臨,全員回崗”,“收到,馬上落實!”簡短的對話,預示著嚴峻的形勢。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馬成瑤立馬趕往辦公室,迅速發通知,機關幹部、社區幹部、網格員、食堂、物業甚至網管,點對點通知到位。大年初一早上,全體工作人員450人悉數到崗,分工明確,即刻投入戰鬥。

咱們街道抗疫前線打勝仗,還靠“後勤部長”馬主任的全力配合

她緊急協調食堂工作人員到崗,供應食材到位,食堂從大年初一,克服重重困難,開始正常運轉,適逢春節,又疫情當前,生鮮食材的供應鏈瀕臨崩潰,庫存頻頻告急。150人三頓飯的供應,每天需要上百斤蔬菜,近百斤的肉類、糧油,為保障不斷線的供應,她每天帶著工作人員去各個超市採購,來回驅車2個小時去對口扶貧村收購農產品。千方百計聯繫打包飯盒、塑料袋、擦手紙、餐廚垃圾桶等配套物資的供應。這看似平常的飯菜背後,匯聚馬成瑤帶領的黨政辦工作人員無數的淚與汗。

作為街道指揮部後勤保障組組長的她,馬不停蹄地協調機關辦公用房佈置,立即安排騰出2個會議室,佈置成指揮部綜合辦公室和人口排查組辦公點,立即改造街道值班室增加床位,在極短的時間內做到了傢俱到位、設施到位、通信網絡到位。

咱們街道抗疫前線打勝仗,還靠“後勤部長”馬主任的全力配合

防控工作開展以來,馬成瑤同志認真細緻排查在機關工作的人員行蹤,做好湖北旅居史或與湖北人員、異常人員有接觸史職工信息統計,並根據統計情況及時採取措施。切實保障辦公陣地安全。嚴格按規定做好辦公區消毒,在辦公區每個出入口設置消毒地毯,每層樓配備免洗洗手液、廢舊口罩專用回收垃圾桶,電梯按鍵處配備衛生紙,每天對街道公共設施、公務用車等消毒2次。每天對食堂進行紫外線消毒3次。嚴格執行進入辦公區體溫監測,嚴格控制、進出辦公區人員,詳細登記來訪人員信息。著力保障飲食安全。飯菜保質保量,營養衛生,提升幹部免疫力。不斷改進食堂用餐方式,嚴格落實分餐制,每天分科室統計需在食堂就餐的人數,在食堂人手不足的情況下,為及時供應餐食,讓前線的同志們吃上熱乎的飯菜,馬成瑤同志帶領黨政辦幹部每天到食堂抓緊時間打包,分裝給各個科室。所有的分發有序完成了,自己常常都是最後一個吃飯的。

咱們街道抗疫前線打勝仗,還靠“後勤部長”馬主任的全力配合

回興街道不僅有450名工作人員每天工作在一線,隨著防疫工作的深入,還有43個卡點安排了志願者值守,500多人需要防疫物資的重擔壓在了馬成瑤的身上。她每天多方聯繫採購、調入防疫物資,認真細緻管理防疫物資,堅持“手續完備、專賬管理、專人負責、賬目清楚、賬實相符”,嚴把入庫、出庫、安全存放關。定時定量把需要的防疫物資發到前線工作人員和轄區群眾手中,5萬餘隻口罩、1000餘瓶酒精、1000餘斤消毒液準確無誤、公平公正分發,沒有發生任何因物資緊缺、物資分配不均導致的負面輿論,真正做到了“後方有、送到手”。

咱們街道抗疫前線打勝仗,還靠“後勤部長”馬主任的全力配合

而這一切的平穩有序都是馬成瑤帶領的後勤保障組默默的付出和擔當。物資保障總體是緊平衡的,有時候能保障這頭就不能很好的保障那頭,她總是能妥善權衡,合理分配,把最好的口罩留給最需要的值守點的工作人員用,把有破損殘缺的留給在後方的自己。為了物資的及時發放,她總是加班到很晚,帶著後勤保障組清點物資、分裝物資,確保不重不漏。

儘管困難重重,儘管人手緊缺,儘管疫情嚴峻,可後勤戰線從未退卻,堅強有力地為前線溫暖護航。正如馬成瑤所說“我是一名黨員,不負重託,這是艱鉅的任務,也是光榮的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