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2020年新模式高考(山東卷)高三模擬試題語文

2020年新模式高考(山東卷)高三模擬試題

語文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和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後,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塗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乾淨後,再選塗其它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後,將答題卡交回。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材料一:

在《論語》裡孔子被描寫成一個教育家。從某種觀點看來,也的確如此。他期望他的弟子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成人"(《論語·憲問》),所以教給他們以經典為基礎的各門知識。作為教師,他覺得他的基本任務,是向弟子們解釋古代文化遺產。《論語》記載,孔子說他自己"述而不作"(《論語·述而》),就是這個緣故。不過這只是孔子的一個方面,他還有另一方面,這就是,在傳述傳統的制度和觀念時,孔子給予它們的解釋,是由他自己的道德觀推導出來的。例如在解釋"三年之喪"這種古老的禮制時,孔子說:"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論語·陽貨》換句話說,兒子的一生,至少頭三年完全依賴父母,因此父母死後他應當以同樣長的時間服喪,表示感恩。還有在講授經典時,孔子給它們以新的解釋。例如講到《詩》,他強調它的道德價值時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無邪'。"(《論語·為政》)這樣一來,孔子就不只是單純地傳述了,因為他在"述"裡"作"出了一些新的東西。

這種以"述"為"作"的精神,被後世儒學傳之永久,經書代代相傳時,他們就寫出了無數的註疏。後來的《十三經注疏》,就是用這種精神對經書原文進行註釋而形成的。

(摘編自馮友蘭《孔子:第一位教師》)

材料二:

"述"的內涵非常豐富。《說文解字》將"述"解釋為"循";在現代漢語中,"述"可以理解為"敘述""陳述""講述""論述"或"闡述"等等。

在《中庸》中,儒家德性"孝"的定義和"述"是相關的。《中庸》:"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如果我們將"孝"的這種解釋和孔子在《論語·述而》第一章中的自我描述聯繫起來,"述"的深層含義便躍然紙上,也就是"述"表達了"孝"的德性。

孔子踐履"孝"這種德性的對象是天。《論語·八佾》講到,"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孔子道德追尋的是天的使命。對於孔子而言,他的工作就是傳天道,興天道。在《論語·陽貨》第十八章中,孔子說他不想再說話,但是他的弟子子貢說:"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孔子回答:"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從這段話中可以得出兩點:第一,孔子述的是天道,天是最終的創造者;第二,孔子認為自己是天道的述者,子貢則將自己看作是孔子思想的述者。孔子踐履德性的活動表達了對天的"孝",而子貢踐履德性的活動則表達了對孔子的"孝"。

因此,孔子將他對經典的傳承比作一個孝子做的事情。兒子對父親最大的孝是對父親志向、事業、夢想的繼承、實現和發揚光大。同樣孔子述的天道也是對天的孝。對於孔子而言,他的智力活動是恢復天道,這就是對天盡孝。在孔子那裡,"孝"的含義涉及了延續文化傳統和歷史傳承的義務。

孔子不是唯一把哲學活動與"孝"聯結起來的人。孔子與柏拉圖早期的作品《遊敘弗倫》對"孝"的定義殊途同歸。蘇格拉底的詰問對象遊敘弗倫得出"孝"是公正的一部分,"孝"是人類對上帝的侍奉。蘇格拉底認為自己的哲學活動就是對神靈的侍奉,自己的問答法就是對神靈的侍奉。基於蘇格拉底對上帝侍奉的論證,蘇格拉底提供的答案就是進行哲學活動是對上帝真正的"孝"。對哲學活動與孝的密切聯繫,亞里士多德也有所表述。他在《尼各馬可倫理學》中說,"孝"要求更加尊重真理而不是尊重你的朋友。他認為"孝"的對象是真理,而不是上帝。踐行"孝"這一德性活動是追求哲學的嚴肅義務,因為追尋哲學是為了探尋真理。

孔子、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都把哲學活動和"孝"聯結起來,儘管每一個人對"孝"的理解不同,這也反映了他們做哲學的方法不同。蘇格拉底通過詰問的方式審查人的信念;亞里士多德更多地是通過對前人理論的考察、批判發現真理;孔子則認為從事"孝"的活動就是對天道的傳承。

(摘編自餘紀元金小燕韓燕麗《"述而不作"何以成就孔子?》)

材料三:

"述而不作"的信條影響深遠,達兩千年之久,成為風氣。自孔子以後,儒家教育多遵從這一原則,以傳授、註解經典為己任。要從事這一學問,必然熟記經文才能言而有據。因而,熟記經典成為學生的基本功。

孔子教育弟子是為了讓他們從政,用子夏的話說是"學而優則仕"(《論語·子張》)。隋唐以後,科舉盛行,官方明確規定了讀書人的出路,只有為官一途。學校成為向科舉輸送考生的途徑之一。科舉使用八股文體,專以四書五經命題,以儒家經典考學生,答案闡釋以經典為準,不允許有超出範圍的見解。

可以說,孔子"述而不作"的信條,使得他在教學中有偏重繼承、輕視創新的傾向;倫理關係與師生關係的結合,造成學生對教師的依賴,這使人們從青少年時代起就減少或部分失去了探索未知的興趣。這樣使得傳統教育以教師解釋、學生背誦為基本方式,因循以往,缺乏創新精神。

(摘編自李楊《"述而不作"與傳統教育》)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論語》中雖然記錄孔子說自己"述而不作",其實孔子在傳述文化遺產的同時,也"作"了一些新的東西,後孔子時代的儒學都長期傳承並發展著這種精神。

B."述而不作"中的"述"內涵非常豐富,在古代辭書中解釋為"循",但在現代漢語中這一含義被"敘述"陳述""講述""論述"或"闡述"等含義所取代。

C.在儒家經典著作《中庸》一書中,認為"孝"應包括"善述人之事也",也就是說,"述而不作"中的"述"與"孝"是統一的,這種理解恰好切合孔子的觀點。

D."述而不作"的信條,後來成為儒學教育的一條重要原則,熟記經典成為學生的基本功,這一傳統一直影響到後來的科舉考試,並且命題答案均以四書五經為限。

2.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作為第一位教師,孔子期望把學生培養成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作為偉大的思想家,他認為從事"孝"的活動是對天道的傳承。

B.孔子認為,兒子出生的頭三年完全依賴父母,故父母死後孩子應以同樣的時長服喪以表感恩,於是提出了"三年之喪"的禮制。

C."孝"在儒家思想學說中佔有著重要的地位,在孔子看來,"孝"不僅限於父母,也體現在對歷史的傳承和對文化傳統的延續。

D.孔子、柏拉圖、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等人都將哲學活動與"孝"聯結起來,因做哲學的方法不同,對"孝"的理解也有差異。

3.下列說法中,可以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二主要觀點的一項是(3分)

A."上帝為每個人靈魂提供了選擇機會:或是擁有真理,或是得到安寧。你可以任選其一,但不能兼而有之。"

B."倘若沒有天地,哪裡會有人類生存發展的空間。因此,敬天祈福正是對天地自然獻上的一份崇高敬意。"

C."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

D."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

4.材料二在論證上有哪些特點?請簡要說明。(4 分)

5.對影響兩千年之久的孔子"述而不作"的信條,你是如何看待的?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認識。(6 分)

(二)現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6~9題。

復活的土地

艾青

腐朽的日子

早已沉到河底,

讓流水沖洗得

快要不留痕跡了;

河岸上

春天的腳步所經過的地方,

到處是繁花與茂草;

而從那邊的叢林裡

也傳出了

忠心於季節的百鳥之

高亢的歌唱。

播種者呵

是應該播種的時候了,

為了我們肯辛勤地勞作

大地將孕育

金色的顆粒。

就在此刻,

你——悲哀的詩人呀,

也應該拂去往日的憂鬱,

讓希望甦醒在你自已的

久久負傷著的心裡:

因為,我們的曾經死了的大地,

在明朗的天空下

已復活了!

苦難也已成為記憶,

在它溫熱的胸膛裡

重新漩流著的

將是戰鬥者的血液。

1937年7月6日,滬杭路上。

6.下列對本詩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腐朽的日子/早已沉到河底",作品開篇語出驚人,腐朽的生活即將結束,表達了對民族美好的未來充滿信心。

B."春天的腳步所經過的地方/到處是繁花與茂草",通過寫河岸上欣欣向榮的春景,表達對民族覺醒的樂觀態度。

C."播種者呵/是應該播種的時候了",詩人呼籲播種者及時播種,就是呼籲人民大眾為了民族的復興而奮起抗爭。

D."在它溫熱的胸膛裡/重新漩流著的/將是戰鬥者的血液",寫出了詩人為了民族的奮起不惜獻出自己生命的決心。

7.下列對本詩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整首詩的語言是素淨的、莊重的,雖然沒有用到形容詞,但卻讓讀者強烈地感受到震撼心魄的藝術魅力。

B."為了我們肯辛勤地勞作/大地將孕育/金色的顆粒",運用比喻的手法,暗示大地即將復活,照應標題。

C.第二節運用了視聽結合的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詩人看到春天到來大地充滿生機時的激動與喜悅。

D."就在此刻/你一悲哀的詩人呀",通過聲音的延長,節奏的變化,情感得到釋放,增強了抒情效果。

8.如何理解"你悲哀的詩人呀,也應該拂去往日的憂鬱"兩句詩的含意?(4分)

9.法國散文家蒙田把預兆或預言稱為"內心騷動的影像"和"神聖的靈感",艾青也說"預言是'照亮靈魂的火花'"。有人說艾青就是一個偉大的"預言家"。本詩以"復活的土地"為題,有何妙處?請結合詩歌簡要分析。(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房玄齡,臨淄人。開皇中,皆謂隋祚方永,玄齡密白父曰:"上無功德妄誅殺攘神器有之不為子孫立長久計淆置嫡庶競侈僭相傾鬩終當內相誅夷"年十八,舉進士。吏部侍郎高孝基名知人,日:"僕觀人多矣,未有如此郎者,當為國器。"太宗以燉煌公徇渭北,杖策.上謁軍門,一見如舊。公為秦王,征伐未嘗不從,眾爭取怪珍,玄齡獨收人物致幕府,與諸將密相申結,人人願盡死力。居府出入十年,軍符府檄,或駐馬即辦,文約理盡,初不著稿。高祖曰"若人機識,是宜委任。每為吾兒陳事,千里外猶對面語。"隱太子將有變,王召以方士服入,夜計事。事平,第功班賞,功第一,食邑千三百戶。淮安王神通曰:"義師起,臣兵最先至,今玄齡以刀筆吏居第一,臣所未喻。"帝曰:"叔父兵誠先至,然未嘗躬行陣勞。今玄齡有決勝帷幄、定社稷功,此蕭何所以先諸將也。"居宰相積十五年,自以權寵隆極,累表辭位,詔不聽。帝遣使謂曰:"讓,誠美德也。一日去良弼,如亡左右手,毋多讓!"會伐遼,留守京師。詔曰:"公當蕭何之任,朕無西顧憂矣。"玄齡數上書勸帝,願毋輕敵,久事外夷。晚節多病,玄齡顧諸子曰:"今天下事無不得,惟討高麗未止,上含怒意決,群臣莫敢諫,吾而不言,抱愧沒地矣!"遂上疏,帝得疏,曰:"是已危懾,尚能憂吾國事乎!"玄齡當國,夙夜勤強,任公竭節,不欲一物失所。無娼忌,聞人善,若已有之。明達吏治,議法處令,務為寬平。不以己長望人,取人不求備,雖卑賤皆得盡所能。治家有法度,常恐諸子驕侈,乃集古今家誡,書為屏風,令各取一具,曰:"留意於此,足以保躬矣!漢袁氏累葉忠節,吾心所尚,爾宜師之。"

(選自《新唐書·房玄齡傳》)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上無功/德妄誅殺/攘神器有之/不為子孫立長久/計淆置嫡/庶競侈僭/相傾鬩/終當內相誅夷/

B.上無功德/妄誅殺/攘神器有之/不為子孫立長久計/淆置嫡庶/競侈僭/相傾鬩/終當內相誅夷/

C.上無功/德妄誅殺/攘神器有之/不為子孫立長久計/淆置嫡庶/競侈僭/相傾鬩/終當內相誅夷/

D.上無功德/妄誅殺/攘神器有之/不為子孫立長久/計淆置嫡/庶競侈僭/相傾鬩/終當內相誅夷/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進士,中國古代科舉考試中,通過最後- -級中央政府考試的人,即殿試及第者。

B.幕府,古代君王或軍中將帥處理政務之地,用帳幕搭建,故稱之,也泛指衙署。

C.刀筆吏,指文職官員或掌管文案的官吏,因為古代讀書人常用刀和筆修改文字。

D.夷,古代泛指華夏民族以外的各族,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統稱蠻夷或四夷。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房玄齡深得太宗信任。太宗巡行渭北時,房玄齡與太宗就一見如故;後來凡有戰事房玄齡就一定跟隨。

B.房玄齡為國盡心竭力。他不愛奇珍異寶,一心廣攬賢才,為國效力;即使病重,也不忘為國事上書進言。

C.房玄齡才能卓爾不群。年輕時就被高孝基譽為國家的棟樑;在秦王府任職達十年之久,展現了他的才華。

D.房玄齡注重家風建設。房玄齡注重自身修養,見賢思齊,寬以待人;收集古今家訓,警示子女遵守法度。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若人機識,是宜委任。每為吾兒陳事,千里外猶對面語。(4 分)

(2)留意於此,足以保躬矣!漢袁氏累葉忠節,吾心所尚,爾宜師之。(4 分)

14.文中唐太宗兩次把房玄齡比作漢朝名相蕭何,各有怎樣的目的? (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

江上

杜甫

江上日多雨, 蕭蕭荊楚秋。

高風下木葉,永夜攬貂裘。

勳業頻看鏡,行藏獨倚樓。

時危思報主,衰謝不能休。

[注]這首詩為杜甫五十五歲滯留夔州時所作。據《戰國策·秦策》載,蘇秦遊說秦王"書十上而不行,黑貂之裘敝,黃金百斤盡,資用乏絕,去秦而歸"。

15.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聯點明瞭時令,突出風雨淒冷,奠定了全詩的感情基調;"荊楚"二字暗含飄零之意。

B.頷聯"永夜"表明了深秋時節白天、黑夜的時長變化,"攬貂裘"則表現了天氣的寒冷。

C."頻看鏡""獨倚樓"等細節描寫生動表現了作者對自己年事已高,卻功業未成的無奈。

D.時局危急的背景下,詩人年老體衰,漂泊江上,但報效國家的信念卻沒有因此而改變。

16."高風下木葉"一句有怎樣的作用?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澤東主席有詩云:"無限風光在險峰。"《遊褒禪山記》中" , "兩句,也說明了這種道理。

(2)《歸去來兮辭》中" , "兩句,表現了作者對自己過去生活的否定,對未來充滿希望。

(3)《春江花月夜》中," , "兩句運用典故,描寫月光清澈無邊,又暗含魚雁不能傳遞音訊之意。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

①中秋前後是北平最美麗的時候。天氣正好不冷不熱,晝夜的長短也劃分得平勻。沒有冬季從蒙古吹來的黃風,也沒有伏天裡挾著冰雹的暴雨。天是那麼高,那麼藍,那麼亮,好像是含著笑告訴北平的人們:在這些天裡,大自然是不會給你們什麼威脅與損害的。西山北山的藍色都加深了一些,每天傍晚還披上各色的霞帔。

②在太平年月,街上的高攤與地攤,和果店裡,都陳列出只有北平人才能一一叫出名字來的水果。各種各樣的葡萄,各種各樣的梨,各種各樣的蘋果,已經叫人夠看夠聞夠吃的了,偏偏又加上那些又好看好聞好吃的北平特有的葫蘆形的大棗,清香甜脆的小白梨,像花紅那樣大的白海棠,還有隻供聞香兒的海棠木瓜,與通體有金星的香檳子,再配上為拜月用的,貼著金紙條的枕形西瓜,與黃的紅的雞冠花,可就使人顧不得只去享口福,而是已經辨不清哪一種香味更好聞,哪一種顏色更好看,微微地有些醉意了!

③那些水果,無論是在店裡或攤子上,① ,有的擺成放著香氣的立體的圖案畫,使人感到那些果販都是些藝術家,他們會使美的東西更美一些。況且,② _ ! 他們精心地把攤子擺好,而後用清脆的嗓音唱出有腔調的"果贊":"唉——一毛錢兒來耶,你就挑一堆我的小白梨兒,皮兒又嫩,水兒又甜,沒有一個蟲眼兒,我的小嫩白梨兒耶!"歌聲在香氣中顫動,使人們的腳步放慢,聽著看著嗅著北平之秋的美麗。

18.文中第①段使用了哪些修辭手法(3分)

A.比擬、比喻、誇張

B.比擬、比喻、排比

C.對偶、借代、排比

D.對偶、借代、誇張

19.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可改寫成:"各種各樣的葡萄、梨、蘋果,已經叫人夠看夠聞夠吃的了。"從語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達效果更好,為什麼?(4分)

20.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4 分)

21.下面文段有四處語言表達的問題,請指出有問題句子的序號並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4 分)

①近年來,我國不少城市控煙力度加強,公共場所吸菸現象得到有效遏制。②根據調查數據顯示,北京公共場所違法吸菸現象的比率由34. 4%下降到4. 9%。③不過,各地監督違法吸菸仍主要依靠公共場所工作人員和其他公眾。④為了彌補傳統控煙手段的不足,⑤近日,深圳啟動"電子眼"控煙試點。⑥深圳市控煙辦選取禁菸區域測試點安裝控煙環境監測器,24小時監控公共場所吸菸行為。⑦從某種程度上說,控煙環境監測器是一種"控煙神器",可以有效防止在禁菸區域內違法吸菸。⑧從提升城市文明、捍衛法制公信、保護公眾健康等角度來說,各地都應採用"電子眼"控煙措施。

22.請對下面這段新聞報道的文字進行壓縮。要求保留關鍵信息,句子簡潔流暢,不超過50個字。(5 分)

2019年12月16日15時22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五十二、五十三顆北斗導航衛星。經過3個多小時的飛行後,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後續將進行在軌測試,適時入網提供服務。至此,所有中圓地球軌道衛星全部發射完畢,標誌著北斗三號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這將進一步提升系統服務性能和用戶體驗,為實現全球組網奠定堅實基礎。

四、作文(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作文。(60 分)

①"快樂教育"概念的創造者斯賓塞說:"教育的目的就是讓孩子成為一個快樂的人,應該讓孩子在快樂的狀態下學習。"

②現如今,有很多父母都崇尚"快樂教育"。他們認為,孩子的感覺最重要,應該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如果孩子對學習感到痛苦了,那麼就不要逼著孩子學習。

③郎朗在他的自傳裡,記錄下了父親小時候逼他練琴的樣子……成功後的郎朗回憶說:"那是一段殘酷的歲月,但如果沒有我父親的那種逼迫,也許就沒有今天的自己。"

④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任何國家都一樣,精英教育從來就不是放養出來的!"

⑤清華教授就曾憤慨地說"中國教育最大的騙局就是,快樂教育,釋放天性和學習無用論。"

請結合材料內容,在班內以"快樂教育真的是騙局嗎?"為辯題舉行一次辯論會,請你選擇其中一方,寫一篇發言稿,闡述你的觀點與思考,表達你的態度。

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

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1.D 解析:A項,材料- -第二段原文說"這種以*述'為作'的精神,被後世儒學傳之永久",並非"都""發展";B項,材料二開頭一段原文僅僅對"述"的古今含義做了客觀摘錄,並未說古代的含義被現代含義"所取代";C項,材料二第二段在對《中庸》中這句話的分析闡述時只是說"述'表達了'孝'的德性",但這句話並不包含這兩者"統一"的意思。

2.B 解析:"三年之喪"是古代禮制, 早於孔子,只是孔子對這-禮制作出了相應的解釋,並非是他提出來的。

3.C 解析:要正確選出支撐材料二主要觀點的語句,首先要明確材料二的主要觀點。從閱讀材料二不難發現,這段材料主要是就孔子的"孝"展開論述的,而論述的中心就是延續文化傳統和歷史傳承。因此,該題提供的四個選項只有C項可以作為這一論點的論據。A 項,強調要擁有真理;B項,表達對天地自然的敬畏;D項,只是就孝順父母宗親而言的。

4.①緊緊圍繞中心論點展開論述,主要以孔子的言行為論據;②採用遞進式的論證結構,層層深入,邏輯嚴密;③論證綜合運用了多種論證方法,如引證法、例證法、類比論證等。

評分標準:答出- -點給1分,答出兩點給2分,答出三點給4分。如第①點只答出"主要以孔子的言行為論據",第②點只答出"遞進式的論證結構"也算對;第③點必須答出具體的論證方法.答出兩種方法也可,但必須包含"類比論證",否則不給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給分。

5.①"述而不作"有其積極的一面,孔子向弟子們解釋古代文化遺產,對文化經典的傳承以及要求學生熟背文化經典都是值得提倡和繼承的;②但教學中偏重繼承,限制學生探索未知的興趣和創新精神,又有侷限性。

評分標準:答出一點給3分,答出兩點得6分。兩點必須是從"積極"和"侷限"兩個方面來回答。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給分。

6.D 解析:"獻出自己的生命"錯,這裡表現的是"戰鬥者"因土地的復活而產生的情感激盪、熱血沸騰的高昂情緒。

7.A 解析:"雖然沒有用到形容詞"錯,本詩雖不像一般的詩歌那樣大量運用形容詞以描述景物、抒發情感,但也運用到"高亢""辛勤""明朗""溫熱"等少量形容詞。

8.①水深火熱的生活即將結束,詩人勉勵自己拂去往日的憂鬱;②"悲哀的詩人"就是指作者自己,作者讓希望在自己久久負傷的心裡甦醒,也就是暗示光明即將到來;③詩人也是民眾的一部分,詩人所體現的情感,就是民族的情感,所以也可以理解為借勉勵自己來勉勵人民大眾。

評分標準:答出一-點給2分,給滿4分為止。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給分。

9.①"土地"貫穿全詩,從眼前所見的大地想到播種者、詩人和戰鬥者,使詩歌渾然一體;②"復活的"指看到春回大地,萬物復甦,充滿生機之時,詩人發現了別人還沒有看見的新事物,聯想到了苦難即將過去,發現了曙光似的預兆;③多年鬱積在胸中的傷痛、憂患和期待,使詩人全身心體驗到了歷史的風雲變幻;④"復活的土地"採用了象徵的手法,詩人預言偉大的抗日戰爭即將來臨,並表達了自己對國家、對革命、對人民美好前景的嚮往,對中華民族的覺醒充滿信心;⑤"復活的土地"中的"地"與整首詩的韻腳更和諧,讀起來琅琅上口。

評分標準:每答出一點給2分,給滿6分為止。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10. B

11. B 解析:不包括"君王"。

12. A 解析:"後來凡有戰事房玄齡就一 定跟隨"錯,文中有"會伐遼, 留守京師"。

13.(1)這個人機敏有學識,是應當委以重任的。每次替我的兒子陳述事情,即使遠在千里之外也好像是面對面說話一樣。

評分標準:語句大意1分,"若""委任""面"各1分。

(2)對這些多加用心留意,就能夠保全自身了!漢朝袁氏幾代忠誠守節,我內心很崇尚,你們也應該效法學習他們。

評分標準:語句人意1分,"躬"累葉""師"各1分。

14.第一次是為了突出房玄齡的功績,第二次是為了突出房玄齡的才能,由此可見唐太宗對房玄齡的器重和信任。

評分標準:答出一點給1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給分。

參考譯文:

15.B 解析:對詩句的理解表面化,"永夜"暗示詩人因憂慮國事難以人眠,因而感覺夜長。

根據註釋,"攬貂裘"喻指渴望為國效力。

16.①與"永夜攬貂裘"構成對仗,合乎律詩領聯對仗的要求;②承接首聯,通過描寫落葉紛飛飄零的場景,具體表現秋天淒涼、蕭瑟的景象,為後面的抒情營造氛圍;③落葉紛飛飄零的場景寓意時局動盪不定,由此引發作者強烈的報國之情。

評分標準:每答出一點得2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17. (1)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 常在於險遠

(2)悟已往之不諫 知來者之可追

(3)鴻雁長飛光不度 魚龍潛躍水成文

評分標準:每答對一空給1分,有錯別字該空不得分。

18.B 解析:"天是那麼高,那麼藍,那麼亮,好像是含著笑告訴北平的人們"這一-句中就綜合運用了排比和比擬(擬人)的手法;"披著各色的霞帔"運用了比喻的手法。

19.①原文"各種各樣的葡萄,各種各樣的梨,各種各樣的蘋果",句式整齊,構成工整的排比句,加強了語氣語勢;②突出了北平秋天水果種類豐富,各類水果本身的品類樣式之多起到了強調作用;③"各種各樣"反覆出現,增強了語言的節奏感和音樂美,讀來琅琅上口。

評分標準:答出一點給1分,答出兩點給2分,答出三點給4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20.①都擺列得那麼好看 ②他們還會唱呢

解析:每一處 只要根據後面的文字,即可得出空白處應填語句的大意。

評分標準:每答出一處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字數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21. (1)第①句"加強"改為"加大"; (2)第②句"根據"和"顯示"刪掉其一;(3)第⑦句在"防止"後添加"菸民";(4)第⑧句將"保護公眾健康"放在"提升城市文明"前面。

解析:(1)第①句中"力度"和"加強" ,搭配不當;(2)第②句中"根據"與"顯示"用在同一句中造成句式雜糅;(3)第⑦句缺少必要的兼語成分,""防止"缺少賓語,"在禁菸區域內違法吸菸"缺少主語;(4)第⑧句語序不當,三個角度缺乏邏輯性。

評分標準:每改對一-處給1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表達準確、協調,可酌情給分。

22.①2019年12月16日,②兩顆北斗導航衛星發射成功,③北斗三號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

評分標準:寫出一個關鍵信息給1分,寫出兩個給2分,寫出三個給4分;句子簡潔流暢給1分。意思答對即可。字數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23.作文等級評分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