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每天3億條電力數據“畫”出四川復工復產態勢圖

四川在線記者 李欣憶

一塊巨大的橫屏上數據閃爍,柱狀圖、餅狀圖呈現出復工指數、復產指數、城市分佈、業態分佈、商業景氣指數……2月25日,走進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運營監測大廳,每天通過3億條電力數據分析得出的“復工復產電力指數”,勾勒出四川復工復產的態勢。

什麼是“復工復產電力指數”?

通過電力數據建立監測模型,客觀準確反映復工復產情況

作為先行指標,企業用電量是對企業生產運營情況全面、準確直觀的反映。安裝到戶的智能電錶,源源不斷地將電量數據彙集到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大數據中心,目前每天處理的數據量達到3200萬戶(其中企業11.31萬戶)、約3億條。

“將這些數據進行詳細分析,可以科學反映復工復產的態勢。”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營銷部副主任殷科介紹,疫情發生後,他們迅速設計了復工復產的監測模型——以2019年12月日均供電量作為基準電量,企業當日用電量超過基準電量30%視為復工,當日用電量與基準電量的比例得出復產率,“既能反映哪些企業復工,又能看出復工企業恢復了多少產能。”

其中,11.31萬戶企業數據,以10千伏以上高壓供電用戶作為指標,包括1.94萬戶大工業用戶、9.38萬戶一般工商業用戶。據介紹,電力復工復產指數,基本可以反映出全省企業的全貌,但基礎數據並非囊括所有企業用戶,也有一定侷限性。

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系統技術室副主任滕予非向記者展示了商業景氣指數的曲線圖,這是對成都平原經濟區成都、德陽、綿陽、眉山、資陽5市1168家大中型商業企業、31萬餘家小微商業企業跟蹤監測得出的指數。“城市商業作為經濟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疫情防控期間經濟恢復和發展的重要體現。商業景氣指數為政府瞭解商業恢復情況,可針對性地為制定促進發展政策提供支持。”滕予非說。

從2月3日起,復工復產電力指數及商業景氣指數,每天上報給省市相關部門作為決策參考依據。

“復工復產電力指數”能看出什麼?

復工率攀升至近期高點,未來兩週是重要觀察窗口期

“你看,24日復工率不錯,達到75%,環比上日增長3%。”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大數據中心)調控中心主任呂磊指著橫屏上的曲線說,24日復產率也達到67.44%,環比上日增長3.92%,呈現較好增長的態勢。具體到單日數據看,24日復工的企業數量達到8.48萬戶,與23日8.15萬戶相比,增加3000多戶。

從2月3日以來的走勢看,藍色的復工率曲線和紅色的復產率曲線基本一致,都是從2月3日開始快速爬升,到2月12日之後平穩增長,24日又有了明顯抬升。呂磊分析,企業復工率和復產率近日升速有所加快,24日達到近期高點,能否持續快速回升,未來兩週是重要的觀察窗口期。

復工復產電力指數還可通過不同維度分析。對鋼鐵、電解鋁、水泥、氯鹼、電子、醫藥、食品等行業分類別分析,電解鋁、氯鹼、電子行業恢復較好,鋼鐵、水泥行業受本次疫情衝擊較大,復工復產率偏低。“電解鋁行業的復工率達到100%,產能恢復到133%,態勢非常好。”呂磊說。

通過對重點行業頭部用戶(行業排名前十)電力復工復產情況分析,醫療衛生行業頭部用戶復產率較為穩定;住宿餐飲行業、批發行業、零售行業頭部用戶復產率不樂觀。

分地區來看,廣元、攀枝花、阿壩、宜賓等市州復工復產率均處於較高位置,目前已無復工率、復產率同時處於低位的市州。“值得注意的是,甘孜、廣安、遂寧、資陽、南充的復工率雖然較高,但復產率仍然較低,產能恢復不足,需相關部門關注。”呂磊說。目前,復工復產電力指數目前已在全省21個市州供電公司推廣,以輔助地方政府開展疫情防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