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2020,再生鋁行業的“多事之秋”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2020,再生铝行业的“多事之秋”

再生鋁行業作為綠色/循環經濟的代表,本應是處於高速發展的快車道,屬於可持續發展經濟中的朝陽產業。但傳統行業中因終端需求領域過於集中,原料端廢鋁回收產業不健全,加之突發的疫情影響,2020年的再生鋁行業面臨各種新的挑戰,是謂行業的“多事之秋”。

01

傳統再生鋁行業的困境

因目前國內約80%廢鋁均流向鑄造鋁行業,一般市場對於再生鋁行業的稱呼的俠義再生鋁行業,實質是指再生鑄造鋁合金行業。作為一個在上世紀80年代就在國內發源的行業,歷經30-40年的發展,無論是體系還是技術都已經相對成熟,已有最初的“新格/怡球”兩家獨大的局面,逐步發展成各大品牌林立,整個市場諸侯並起的局面。

同時,因2010-2018年間以來,國家高速發展的經濟紅利刺激,所有再生鋁企業幾乎都賺的盆滿缽滿。這也使得再生鋁行業備受資金青睞,據SMM統計,自2019年起申請及審批的新增再生鋁產能總計高達666萬噸,約佔目前再生鋁行業建成產能的2/3。

煌的背後也暗藏危機,因終端需求幾乎80%集中於汽車行業,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當國內汽車行業發展進入瓶頸期,新能源汽車青黃不接階段,再生鋁行業中各種潛藏問題逐一爆發。

首先便是產能過剩問題,因汽車行業淡旺季分明,為應對傳統旺季“金九銀十”的旺盛需求,再生鋁行業平均產能利用率多在65%附近。且隨著環保壓力增加,再生鋁行業產能准入門檻在2012年後提升為10萬噸,中小企業搬遷被迫擴產更是使得再生鋁產能利用率逐年降低。除此以外,龐大的新增產能立項也成為懸於整個行業頭上的一把利劍。

除卻產能過剩問題,廢鋁回收體系的不健全,特別是發票問題也困擾著整個行業。目前廢鋁發票主要來自於進口廢鋁,工廠邊角料,拆解廠等,而社會舊料因多為個人或小型回收站富集得來並無大規模合規的票源,並且隨著國產廢鋁的結構中社會舊料比例不斷增加,發票緊缺的問題將愈發嚴重。目前再生鋁企業迫於困境解決問題的辦法主要是與當地政府協商給予相應的稅務政策,然而這又產生了新的問題,各地政策不統一甚至是返稅政策差異巨大也影響了再生鋁企業的發展。

正如不少再生鋁行業人向筆者的訴苦,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卻有說不盡的心酸。不少行業專家均認為2-3年內再生鋁行業正在進行殘酷的洗牌。

02

2020年再生鋁行業面臨各項新的挑戰

隨著近年來環保壓力的逐年增大,進口廢鋁的限制政策逐年升級,然而具體的季度批文發放量卻無跡可尋。從2019年Q3過渡階段超預期的放鬆,到Q4超預期的大限,到2020Q1又放鬆,那麼到底2020年Q2-Q4批文量如何呢?這其中又因《壓鑄用鋁合金原料》即進口廢鋁的新標在7月1日執行,又會如何落實執行?若按市場流傳的2020年進口廢鋁批文僅為2019年的50%去考慮,Q1進口廢鋁批文30萬噸,後續Q2-Q4批文量平均將不超過15萬噸。

此外,因進口廢鋁受限,在2019年年底出現大規模的變相廢鋁進口——鋁合金錠進口量屢創新高。再生鋁行業除卻國內外,同樣需要考慮進口貨的衝擊。Q2若進口廢鋁批文再次銳減,進口鋁合金錠的衝擊將不可避免。

最後,考慮到疫情影響,整個市場消費後置,預計3月市場方開始出現復甦。Q1季度大量進口廢鋁批文並未受到疫情影響,可能會出現集中於3月到貨情況出現,致使國內廢鋁受到衝擊,3月再生鋁價格可能出現小幅走弱。同時考慮的是,GPD增速放緩疊加疫情影響,終端消費政策,特別是針對汽車行業的刺激政策會不會有時間上的提前,力度的提升?

2020年傳統再生鋁行業除面臨趨勢性問題產能過剩,發票緊缺外,還將受廢鋁,消費端各項不確性的政策影響,再加上疫情的突如其來,2020年對於再生鋁行業可謂“多事之秋”。

03

新興產業發展的勢不可擋

傳統再生鋁行業的困難仍不能掩蓋新興再生鋁行業的光芒,新興再生鋁產業將勢不可擋。GDP增速的下滑以及鋁加工行業產能的擴張,使得鋁加工行業同樣面臨產能過剩問題。相信鋁加工企業很難像前幾年一樣,可以明言不關注鋁價,因為利潤太高。產能過剩,內外需求下滑,降本成為大多數傳統制造業的訴求,鋁加工行業也不例外。並且經濟形勢越差,降本需求就越強。

而對於鋁加工行業,增加廢鋁使用比例是最直接的降本方式。從當前廢鋁流向來看,新興再生鋁行業主要在於變形鋁合金中的鋁棒及鋁板領域。且從技術難度以及廢鋁來源考慮,鋁棒因對應廢鋁資源多,技術門檻低,將成為當下再生鋁發展最為迅猛的板塊。而鋁板則將成為未來幾年內發展空間最大的板塊。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