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灑脫喜一週評

寫在前面:上週,關於“比特幣增發”以及“以太坊改用 ProgPoW算法”的傳聞又被拿出來誤導大家,所以本期內容,我們先對這些事進行一下澄清,告訴大家到底發生了什麼,以及過去的一週,這些項目真正的開發進展。

而在學術內容部分,上週末舉行的斯坦福區塊鏈大會上,來自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大學、普林斯頓大學、以太坊基金會等知名機構的學者,分享了很多有意思的研究成果。

另外,bZx協議攻擊,Fcoin事件以及鯨魚被盜事件,也引發了一波關於智能合約安全以及私鑰保管方面的討論。

洒脱喜一周评

(圖片來自:tuchong.com)

先從比特幣開始吧。

1、1 關於“增發比特幣”的傳言

近期,前Bitcoin core開發者Peter Todd再次提出了增發比特幣的想法,他表示:“2100萬的供應上限實際只是一種宗教式的信仰。”

然後,這句話傳到國內之後,就被改編成了“為什麼Core鍥而不捨地企圖增發BTC?”

這裡的關鍵點是,Peter Todd實際早就失去了比特幣開發者的身份,他最後一次為core項目貢獻代碼,是在2017年2月份。

這就好比一家公司的員工在3年前辭了職,其當前的言論只能代表他自己,談不上是這家公司的內部提議。

那真正的Core成員,對增發比特幣到底是持什麼態度呢?

在上一次被“傳言要增發”後,core項目組現任首席維護者Wladimir van der Laan不得不闢謠道:

“這是胡扯,可悲的是,這是必須要說明白的,頭腦正常的人都不會提議改變比特幣的貨幣政策。 如果一個軟件自稱是‘bitcoin core’提出了這一點,我建議您運行無此更改項的軟件,因為它已經被破壞了。”

而另一位core維護者Peter wuille,也是持同樣的態度,所以類似的傳言,切記,不要信。

1、2 真正的比特幣開發者在討論一些什麼?

那上週,真正的比特幣開發者們在研究些啥呢?
  1. 閃電網絡客戶端C-Lightning升級到0.8.1版本:這一版本增加了幾個新功能,並修復了多個漏洞,有關更新的詳細列表,請參見更改日誌。
  2. 關於taproot 與備選方案的討論:一組匿名開發人員(我們稱他們為Anon)寫了一篇關於taproot的批評文章,將其和在比特幣中啟用MAST和schnorr簽名的備選方案進行了比較。Anon用五個問題來結束他們的批評,而幾位比特幣開發者則分別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回覆,有興趣的可以看原討論貼;
  3. 閃電網絡開發者正致力於詳細說明一個用於交互式融資交易的協議。上週,Lisa Neigut發表了她對PoDLE交互式融資理念的分析,她還描述了一種攻擊方式,並提出了緩解措施;
  4. 關於誘餌節點和輕量級rendez-vous路由的討論,有關更多信息,請參閱Teinturier的方案文檔;

顯著的代碼和文檔更改

上週,Bitcoin Core、C-Lightning、Eclair、LND、libsecp256k1、比特幣改進提案(BIP)以及閃電網絡BOLTs都發生了顯著變化,其中:

  1. 作為Bitcoin Core版本發佈過程的一部分,Bitcoin Core #18104結束了為Linux構建32位x86二進制文件的支持,對應的32位Windows二進制文件在幾個月前就被刪除了。當然,32位Linux二進制文件仍然是作為Bitcoin Core持續集成測試的一部分構建的,因而用戶仍可手動構建它們,但由於缺乏使用和實際的開發人員測試,這些二進制文件將不再由項目分發;
  2. C-Lightning#3488標準化了C-Lightning對比特幣數據的請求,使其能夠在Bitcoin Core之外的東西上(作為後端)運行;
  3. C-Lightning#3500通過一個簡單的解決方案,解決了一個可導致通道資金髮送困難的問題。開發者在C-Lightning#3501中提出了另一種解決方案,但其目前正等待開發者進一步的討論;

更多開發更新內容,讀者可以參考:https://bitcoinops.org/en/newsletters/2020/02/19/。

談完了比特幣,我們再來看另一則傳言。

1、3 關於以太坊ProgPoW的傳言

上週,某外媒還傳出了以太坊開發者一致同意實施ProgPoW的“重磅”新聞,搞得以太坊礦機廠商們人心惶惶,礦工們也很關注。

而這次傳聞的來源,就是Ethereum Core開發組的第81次視頻會議,而這次會議主要討論了以下這些內容:

  1. 對一些EIP的審查:其中包括EIP-2200的更變、EIP-1962的更新、EIP-2315、EIP-2242、EIP-1057( ProgPoW);
  2. 下一次升級時間的探討;
  3. 開放式RPC;
  4. 測試更新等;

其中,EIP-1057( ProgPoW)就是大家的關注點。

所謂ProgPoW,它是以太坊現有PoW算法Ethash的一種替代實現,其目的是抵抗Asic礦機,而這一算法方案的審計,在去年9月份時就已經被公佈,然而它的存在,是有著非常大的爭議性的,其提出者和支持者認為,ProgPoW可以有效抵抗以太坊網絡的ASIC挖礦,從而促進網絡的去中心化,然而,以太坊社區當中並非只有這種聲音,反對的聲音其實是很多的。

因此,在上一次伊斯坦布爾分叉升級中,EIP-1057( ProgPoW)並沒有被列入其中,然後,其支持者就期望將其列入下一次硬分叉升級柏林(Berlin,大約在今年6月-7月份進行)。

但實際上呢,目前它遇到的阻力還是很多的,比如開發者Marius Kjærstad就疑惑道:

“為什麼人們還在推動ProgPoW?它已經被社區拒絕了。”

如果這還不能說服大家,那再看看以太坊聯合創始人Vitalik Buterin的評論:

“嘿,這東西之前不見了,而現在,天哪,又被安排到下一次硬分叉了???”

Vitalik表示,對於這一提案,他會持中立態度,而只批評決策過程。

嗯,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關於ProgPoW是否會被納入下一次以太坊硬分叉,目前開發者們之間存在著非常大的分歧,並不是個別開發者口中說的“已經達成共識”,個人傾向於認為,其短期不會被接受。

灑脫喜簡評:上週關於比特幣和以太坊的兩個傳言,實際屬於不同的情況,前者屬於無中生有,後者目前尚未定論,而關於這類開發進展消息,筆者建議大家關注bitcoinops和weekinethereumnews這兩個網站,而不是來自個別媒體的片面報道。

二、斯坦福區塊鏈大會學術成果展示

闢完謠,我們再來簡單瞭解下上週的一些區塊鏈學術研究內容。

北京時間2月20日-22日,第四屆斯坦福區塊鏈大會如期舉行,本次會議重點關注了區塊鏈系統中的安全工程和風險管理方法,探討通過加密技術的應用、去中心化協議、形式化方法和實證分析等,來提高區塊鏈系統的安全性。

而在這次會議中,來自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康奈爾大學、紐約大學、加州伯克利分校、Facebook、以太坊基金會等知名機構等學者分享了一些學術成果,例如:

更多內容,可以看這裡:https://cbr.stanford.edu/sbc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