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社旗縣“三個強化”促進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

社旗縣“三個強化”促進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

河南經濟報記者張治中 見習記者周美嬌 通訊員曹爽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社旗縣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全面落實“三有一可”,堅持“三個強化”,優先安排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在全縣形成了貧困勞動力返崗務工的火熱浪潮,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確保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奠定了堅實基礎。截止2月23日,全縣累計輸送外出務工人員26535人,其中貧困勞動力3355人。

社旗縣“三個強化”促進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

強化組織領導 專班專責推進

為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脫貧攻堅工作的不利影響,社旗縣高度重視、科學謀劃、精心組織、周密推進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縣委縣政府多次召開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專題會議,認真研究上級政策,分析研判疫情形勢,聽取工作情況彙報,研究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有力地推進了全縣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縣政府第一時間建立“三有一可”工作機制聯席會議制度,成立由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關文波同志牽頭,縣科技工信局、縣人社局等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和各鄉鎮(街道)黨委(黨工委)書記參與的勞務輸出工作組,專班專責推進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

強化工作舉措 助力轉移就業

按照上級安排部署,結合縣情實際,細化完善工作舉措,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做到“兩手抓、兩不誤”。一是做好澄底統計。以鄉村為單位,健全以村組幹部、群眾代表、農村黨員和各級幫扶責任人為主體的農村人口信息排查網絡,逐級排查統計貧困勞動力勞動技能、務工意願和就業狀況等相關信息。止目前,全縣排查春節返鄉農民工5.08萬人,近期有外出務工計劃4.6萬人。二是規範體檢程序。對外出務工人員全部進行外出前健康狀況核查監測,設計“務工人員健康承諾書”和“健康證明”參考模板,簡化外出務工人員健康證明辦理條件和程序,嚴格落實“三簽字、兩蓋章”制度,確保輸送前人員健康,輸送時嚴格防控,輸送後可控可查。止目前,全縣累計辦理健康證明26535人。三是加強輸送管理。由鄉鎮統一組織外出人員和運輸車輛,縣裡統籌配備醫療、服務人員全程跟車,優先解決貧困勞動力交通費用。輸送過程中,嚴格控制車輛進出服務區和人員上下車次數,每次上車前都要進行全面消毒和體溫檢測,確保輸送過程中的的安全和健康。送達企業後,由隨車工作人員同企業簽訂接收手續。至目前,全縣已組織集中勞務輸送20批次1206人。四是創新活動載體。深入開展“春風行動”,主動與江陰、泉州、寧波、東莞、鄭州等用工地政府、企業聯繫,瞭解用工需求,溝通防控措施,協調組織勞務輸出,累計提供就業崗位7000餘個。

強化機制創新 確保工作成效

該縣疫情防控指揮部及時修訂印發《社旗縣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落實“三有一可”機制的工作方案》,在全縣形成了“群眾自願、村組統計、鄉鎮組織、縣級支持”的轉移就業新局面,確保了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成效。一是掛牌督戰機制。對全縣16個鄉鎮(街道)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進行掛牌督戰,堅持鄉鎮(街道)所在片區指揮長牽頭、分包鄉鎮(街道)縣處級領導督戰、鄉鎮(街道)黨政主職負總責的督戰工作機制,全面落實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各項工作舉措。二是黨建引領機制。開展“舉黨旗戰一線、亮黨徽當先鋒”活動,設立臨時黨支部和黨員先鋒崗,落實黨組織屬地責任、管理責任,全縣成立110個臨時黨支部(其中黨總支1個), 215個臨時黨小組,機關下沉中共黨員3748名,在疫情防控一線,逐村逐戶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和轉移就業政策,充分發揮了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三是信息追溯機制。率先開發“社旗縣務工人員健康溯源系統”,全面推廣南陽市“勞務一碼通”系統,及時將全縣務工人員基本信息錄入系統,實現務工人員工人員就業、健康情況等信息的批量管理,做到務工人員信息全程可追溯。目前,溯源系統已錄入46083名有外出務工意願人員的相關信息。四是督查問責機制。制定“三有一可”工作任務清單,縣督查中心聯合縣人社局重點對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推進情況進行重點督查,每天排隊通報,壓實鄉鎮(街道)和部門責任,確保工作落到實處。止目前,該縣已下發督辦通知38個,下發問責通知59份,問責單位4個,問責黨員幹部112人。


【新聞熱線:0371—53306921,15617709537 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