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是如何悄悄的超過其他手機廠商的,除了核心技術外,是否有別的策略或獨到的手段?

綽號大明


之所以說華為悄悄,那是因為華為一開始做手機走的是運營商合約機的路線,不論國內國外都是如此。中興通訊也是一樣。國內最早做安卓機的公司,華為和中興,但不是國內賣,而是海外做合約機,華為的IDEOS,中興的Blade,海外出貨量都蠻大,質量都過硬。在國內手機銷售也主要是走運營商渠道,所以一般看不到華為手機的廣告。那個時候華為手機其實是牆內開花牆外香。

華為手機異軍突起,是從mate7開始。十8大之後,體制內對信息安全要求提高,當時高端機的主流是蘋果和更貴的三星臻觀系列。國外高端被禁用,一下就造成高端機的一大空白,國內品牌能頂上的只有華為和中興。所以當時有新聞,就是xxxxxx用努比亞手機,替代蘋果手機。當時能滿足需求的只有mate7,而當時正好遇上JDI缺貨,造成mate7產出嚴重不足,一時間造成洛陽紙貴。從那以後,華為手機就成為愛國機,這個趨勢今年還在持續,隨著孟案,顯得勢頭更猛。


fape


其實,所有的變量到最後都由時間,人和運氣(或者換個正能量的詞,機遇)構成。

為什麼蘋果牛?首先還是因為創始人賦予了蘋果創新的基因,蘋果產品無一不是工業和藝術的結合(特指喬布斯時代,蘋果產品的細節真的令人賞心悅目)。智能手機時代,蘋果又趕上了時代的機遇,恰逢其時的推出了第一款真正意義的智能手機,所以,蘋果手機獨特的地方不僅僅是產品本身,還有品牌價值,品牌價值就是樹立了蘋果是第一個智能手機創造者。不論哪個時代,行業第一總是會給予品牌帶來不可估量的溢價的。綜上所述,人,機遇,時間的沉澱都是不可複製的,強如蘋果,沒有時代賦予的機遇,喬布斯個人電腦時代同樣屢屢碰壁。缺少靈魂人物,哪怕蘋果已經有了深不可測的護城河,後喬布斯時代蘋果的創新也是乏善可陳。足見,這三個因素多麼重要。(時間是讓一切因素放大的東西)

同理,華為之所以成功,主要還是人,機遇,還有時間沉澱的因素。個人能力的表現,離不開華為出色的管理能力和股權激勵制度,但這個制度的形成,本質上還是人和時間的相互作用。機遇嘛,就是華為正好趕上了智能手機滲透率提高的時代機遇,同時中國手機上下游產業鏈得崛起(假如不是整個手機產業鏈的崛起給的機遇,即使是華為也不行)所以你看,華為管理層很優秀,趕上了機遇,同時因為時間的沉澱,華為各種制度和能力有了充分培育的過程,所以華為就崛起了。

有些人會列舉出其他因素,比如錢呀,關係呀,廣告營銷能力呀等等。其實這些因素都是時間,人的因素衍生出來的。就拿錢來說,有人自然就能拉到投資。廣告也得靠人的策劃。

當然了這是宏觀上的分析,具體華為做了哪些微觀上的決策從而脫穎而出,那是另外一個我不擅長的問題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