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原則-《原則》學習

一、區分目標和慾望。

目標是你真的想實現的東西,而慾望是你想要但會阻礙你實現目標的東西。很多時候,慾望一般是一級效應。例如假設目標是身體健康,慾望就是吃可口但不健康的食物,這個是一級效應,這種結果不利於你實現健康這一目標。所以單從結果來看,目標通常是好的,慾望是不好的。過於看重決策過程中的一級效應,而忽略二三級效應的人,一般很難實現目標,因為通常情況下,一級效應和二三級效應往往是對立的,保持運動是二級效應,但我們

二、自我批評,從自我身上找原因。

毛爺爺從小就教導我們要善於自我批評,聰明人都明白,不好的結果大家都會受其影響,人人都有責任應對各種挑戰。這裡不贅述。

三、生活質量,取決於我們選擇質量。

一句老話:選擇大於努力。讀的學校、選擇的朋友、找的另一半,其實都是選擇的過程,選對一步,後面也許就能少走好多步。幸福感取決於自身期望值的關聯度,期望值高,就要努力超越;降低期望值,符合或低於自身客觀條件,比較容易獲得幸福感。我們一生會經歷百萬次選擇,最終結果構成我們的人生,從屢次選擇中學會如何選擇。

四、平庸與否,在於思維差距。

同一件事情,有人看到的是苦惱,有人看到的是機會。一是確認自己的天賦性格,有些人擅長做宏觀,有些人擅長做細節,創造力很強的人可能在細節上會吃大虧,處理好細節的人創造力上可能就受限;二是有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適應力主要是洞察力和推理能力。

達爾文自傳曾說過:在大自然的歷史長河中,能夠存活下來的物種,既不是那些最強壯的,也不是那些智力最高的,而是那些最能適應環境變化的。能感受到大環境的變化並適應是一種能力,主要是洞察力和推理能力。

要想成功,要想進化,就要突破極限,承受痛苦,方能獲得成長,舉重也好,直面難題也好,都不外乎如此。總之,我們在實現自己的目標相一致的前提下,就要承受一定的痛苦。


人生原則-《原則》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