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變“教”為“導”家長:變“監”為“伴”


 “危”是“危難”,“機”是“機會”,如何才能轉“危”為“機”?在疫情面前轉變傳統的學習方式,抓住居家相處的機會,以科學友善用腦的原則指導孩子學習,讓每一個“天生的學習者”都成為人生學習路上的成功者,這是擺在每個老師、家長和孩子面前的共同課題。

  防“疫”期間,讓孩子在電腦前學習,學習科學的這些規律我們不能不遵守。在學習過程中老師處於主導地位,在戰“疫”期間學生的學習方式隨之變化的大前提下,要想讓孩子在家學習收到很好的效果,教師的網上教學首先要改變思路,要變“教”為“導”,啟發和調動學生生活中與知識點結合的“前擁知識”或體驗,自主探究、同伴研討,收到和在學校學習時一樣的學習效果,甚至通過這種方式學會科學方法,為學生一生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家長的轉變也是一個重要方面。家長的職責是監督和陪伴。因防疫而改變傳統的上學方式,但家長監督的職責沒有變,只是監督的方式、監督的內容發生了變化。家長要和孩子一起為“學習”創設一個良好的環境,並把過去只對“結果”監督變成全過程的“督導”。孩子遇到問題家長就是助教,家長要幫助孩子解決問題、處理問題。家長的“結果”監督,要側重在作息時間、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等方面上,對孩子學習過程的“監督”,則要把“監”變“伴”,把“督”變“導”。“停課不停學”只是一種改變學習的方式,也不是幾堂錄像課就能解決的問題。但恰好給了我們深入探究學習科學規律的機會,在學習型社會建設的過程中,老師要學、家長要學、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要學,才能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學習科學友善用腦強調孩子是學習的主體,“停課不停學”是教師、家長和學生共同面臨的學習方式的新轉變。教師要運用科學的學習理論指導網絡教學,使學習方式變化之“時”,成為我們教育理念提升、教育行為轉變之“機”;家長也要成為“學習者”,幫助學生面對疫情和災難,積極調適自己的心理,把危難變成孩子成長進步的機會。

作者:李薦,系北京市學習科學學會秘書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