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一些農村為什麼低價把耕地租出去?而自己卻出去打工?

魏大磊生活錄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聊一下農產品的市場。這幾年農產品市場上的價格還是比較好的,基本處於一個平衡、穩定的狀態,沒有太大的波動。在看下農產品在地裡的價格,白菜1-3毛錢,有時候甚至送人都沒有人願意要。

不管市場上的價格如何波動,但是農戶地裡面的價格一直都是很低,長此以往,多數農戶都不在願意繼續種植農作物,願意以很小的價格轉租出去,出去打工。

如果用心算過你就會發現,多數農作物每年的收益都很難超過1000元,並且還是沒有除去人工費用。這樣就是說,假如你有10畝地,正常一年的收益就是1萬元左右,如果你在外面打工,按照每天150元來計算,一個月休息4天,正常上班26天,月消費900元,這樣你還能有3000左右的結餘。只需要上班4個月就可以達到你做農活1年的收入,如此以來就更加的沒有人願意務農,並且把土地租出去,還能有一定的收入,何樂而不為呢。

總之,農村外出務工的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經歷有限,只能有這樣淺顯的看法,望理解。


新農人錢軍祥


我是鄉農陳小平,我家也是農村,我家的田地是包出去的,五年十年的包出去的很便宜,主要是農田太少了只有兩畝,離家有點遠,所以包給別人種西瓜了,我們這邊農田都不多,所以很多人願意承包出去,或者白送給別人種,總比田地裡張草荒廢比較好





小農陳小平


這個情況是非常現實的。我們南方這邊一家人能分到的田最多就2-3畝地。像我家奶奶,爸爸,媽媽,哥哥一家(6人),姐姐(已嫁),弟弟(一家6人),我(一家4人)。一共19人才3畝地,種田一個季度是不夠自己吃的。所以爸媽成了村裡的種田能人,誰家丟荒的地他們就去種,現在都種了6畝地。自己的糧食是夠了,其實我們都反對他們去過度勞動,但是他們還是堅持去種田。期間爸爸肝覆水,疝氣手術住院2次花了2萬多(報銷60%),媽媽腳痛住院一週也花了差不多一萬。小孩的頭痛腦熱去醫院1-2000肯定跑不了,大人的就去小診所。我自己腰疼起不了床都是在家躺著不敢去醫院。疫情前咳得不舒服,去紅十字滴了5天花費4000多元,報銷後2700(真的是病不起)。每年光小孩子學習生活費都算得你心慌。越算越不敢算了。如果你只是一個普通農民,如果你只是想靠自己雙手耕種養活自己,那麼你和你的家人永遠要生活在村裡的最底層。沒有人看得起你,排擠你,取笑你。

我為什麼在廣州回鄉創業,就是因為我要解決這一大家子的生活。


hi妞妞


80.90農村的孩子都出去打工了,一畝地辛苦一年也掙不了多少錢,在家裡人情來往也很多,掙得不夠一家人開銷,一斤玉米賣9毛錢,1萬多斤玉米才賣1萬,播種,除草,收個割,曬乾,夏天雨季,天天搶雨,外面打工2個月就能掙1萬



羅丫頭


現在的年輕人不是逼不得已不會在家,指望種地很難養活一家人,一個家庭一般都是5到6人,依我們河南南陽鄧州像我家六口人,每人1.5畝地✘6=9畝,普遍秋收後種小麥,秋季種玉米花生。兩季農作物,小麥畝產500到1000斤,玉米也是,像我家每季的600因為不怎麼管理,兩季1200斤每畝地.小麥跟玉米的價格幾乎持平一般一塊,9✘1200=10800元,其中還有兩季的種子.化肥.農藥.耕地.麥收.秋收錢,澆水不提了因為收成少啊澆水的那些一般都是900斤左右每畝。(耕地每畝40,收40-50每年兩耕兩種160)除了給地給別人.自己種除了賠錢還是賠錢。除非你會別的項目!要麼地多,積少成多!

就是全部不投資,全是賺的一家人孩子要上學,老人要看病,還有人情世故也不夠啊所以放棄種地,外出打工創業成了年人唯一的出路,除非你愛好農業,那就不排除你能玩出花來!


半盞紅茶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我就是其中的一員。多年實踐證明在家種地不論多與少,都不與在外打工或做買賣,從投資,出力或是精神上在外比在家強,尤其是象我們家鄉那樣,自然條條就一個→地多,由於滏陽河原因,西邊地上水過不來,夲村老機井全壞,個人打的井電費很高,單從澆水就澆不起,再是生產要素成夲大,最後只能賠錢,所以象我們村的地也就不值錢了,現狀是一百元一畝無人問津,土地確權後,大家急盼大流轉,大承包,但至今無音,所以不得不出外打工設法維持生記,外出後家中的承包地已經成為:只要有人種哪怕白種都可以的嚴重情況。最後呼籲有智之士去我們那裡開發那塊寬擴肥沃的土地。


Fair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依我們當地為例,分析一下原因。現在已經有不少農民把土地低價租出,而自己選擇外出打工。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農村人均土地一畝左右,平時地裡沒多少農活,剩餘勞力太多。

二、這幾年農資價高,糧價低,種地收入太少。

三、農民工這幾年打工工資逐年增長,一年下來有好幾萬的收入。在家種十畝地也不如出外打工兩個月收入多,況且每戶就那三五畝地,一年也就是收入幾千塊錢。

四丶隨著國家政策的繼續改開,很多外資企業,合資企業用工需求量很大,外出打工找活,進廠很容易,有份穩定的工作,收入也穩定,現拖欠農民工工資的事已很少發生。所以外出打工是農村年輕人首選的職業。

五、為何低價租出,因為租金高了找不到人種,我們當地畝均租金三百元,光種糧食四百元就沒人種。

綜上所述,農民的根本出路就是80%的人出外打工,20%的上點年紀的人在家種地。如果沒有改革開放的好政策,中國農民光靠種那一畝地,猴年馬月也富不起來,種地只能解決溫飽。多虧了有處打工掙錢,否則青壯年農民將水牛掉井,有力沒處使。廣大農民真心感謝黨的好政策,又能種地又能打工掙錢。很多農民現在蓋樓房買轎車,國家振興鄉村,公路村村通,環境治理,美麗鄉村。城鄉差距越來越小。相信中國的農村更加美麗,廣大農戶終能成為小康之家。








文長法wcf


現在國家雖然說要加強對農村的改造和對農民的補助,但事實上小農經濟仍然佔我國大多數農村的主導地位。就拿我們東北來說吧,我家一口人分了一畝七分地,三口之家也就是五畝一分地,種玉米按最高產量算能產糧一萬斤。按糧價八毛計算,毛收入八千元,去掉種子,化肥,農藥,最低兩千元,人圴年收入不足二千元,這個數字算起來真的很可怕。假如遇到本年雨水光照等自然因素不調的時候虧損更多。所以現在大部分農民都是外出打工為主。


草原4503


這已經是很普遍的現象。隨著農村勞動力的老齡化,這種現象會更嚴重。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們來算一算種地一年的收入。

拿我熟悉的河南農村來說吧,一年種兩茬作物。一茬冬小麥,一茬秋玉米或者大豆。這都是比較容易管理的農作物。基本上不需要整天在田裡勞作,機器播上種子,苗子長出來打除草劑,和防治病蟲害的農藥。遇到天旱澆一水或者兩水,以後基本上就沒事了。

正常情況下,冬小麥畝產量一千多斤,收益大概1200元左右,秋季玉米一千多斤,收益大概900元左右。投資化肥、種子、農藥以及收割、耕種最低也要800元左右,這樣不算投入的人工費,每畝一年收入也超不過1300元。如果遇到天災收成不好,可能還會賠錢。一家人10畝地能收入多少?何況很多人家只有三四畝五六畝呢。

而打工呢,月工資5000,一年至少也有50000元左右的收入。兩個人呢?至少有80000吧?

所以說,在農村僅靠種地致富是非常困難的。

當然了,種植經濟作物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靜夜聽雨179500434


個人以為外出打工掙錢多,務農收入少

我個人說下我自己,我選擇出去打工,多掙錢。

一家四口人。兩個兒子,在山裡全部4.8畝地。種小麥,玉米收入再好也就5000元左右,家裡有時候要交養老保險,新農合,孩子上學零花錢,有個頭疼腦熱也得看病,這樣子下來基本就多少存款,以後自己的兩個兒子,還得結婚生子,家裡還得蓋二層樓,有的已經買車等等吧,我就覺得出去打工較好。

個人理由如下:

第一:耕種農作物收入低

前面我也把自己真實經歷說了,自己種地就沒多少收入,一年才幾千元,要想富,還得將土地租賃出去,自己外面去,務工。

第二:打工掙錢多

我和妻子進廠打工,兩個人務工,每月8000多,加上外面租房房子等開銷,自己每月還能存5000元,這樣子一年下來也好幾萬元。

第三:掙錢多可以解決實際問題

有錢了就可以幫助解決很多問題,比如:1,農村養老保險自己可以交點,為了以後養老。2,最重要看病難,現在有新農合,每年費用在增加今年每人280元。3,蓋房子,把房子從新擴大,粉刷。4,可以買車,出行方便。5,孝敬父母。等等吧。

所以說地租出去,外出打工掙錢多,可以支配好些生活。

個人觀點,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