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紅與黑》,我想從書名開始


每當有朋友找我推薦書的時候,我都會毫不猶豫的推薦司湯達的這本《紅與黑》,這是一部值得每一個年輕人品讀和思考的書。

解讀《紅與黑》,我想從書名開始

司湯達

我們知道,當時法國士兵的軍服是紅的,可以認為是它代表著資產階級革命的力量。而復辟時期僧侶的衣服是黑色的,同樣,可以認為它著代表封建教會勢利。

這兩樣象徵著拿破崙時代野心勃勃的“康莊大道”曾經蠱惑並在持續地蠱惑著無數的年輕人,於連便是其中一位,出身卑微卻不甘墮落,如果僅僅是為了努力躋身上流社會以尋求更好的出路自然無可厚非,但是手法和結局似乎並不高明也不驚豔,甚至淒涼到“一敗塗地”。並非出於對宗教真正的熱愛,卻憑靠著驚人的記憶力可以背誦整本的拉丁文聖經,由此名震全城。那不過是供他爬上去的一根繩子罷了。

解讀《紅與黑》,我想從書名開始

1954年意大利版《紅與黑》劇照

我們從傳統的思維來看,這一書名暗示著的是兩大對立陣營的尖銳衝突,揭示了當時法國社會各階層錯綜複雜的矛盾關係。所以有人稱《紅與黑》是一本政治小說,更有諺語說“不讀《紅與黑》,就無法在政界混”,自然也是有合理性的。但是,如果僅此而已,我想司湯達也不能稱之為司湯達,那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精神將蕩然無存。

解讀《紅與黑》,我想從書名開始


所以我們必須重新思考。其實正是這樣“含糊其辭”的書名給了我們很大的思考空間,紅的東西有很多,黑的亦是如此,所以現實的紅與黑也必然孕育著抽象的紅與黑,於連作為從底層突擊出來的典型代表如何從手捧一顆紅心的“勵志”青年變成了手刃情婦(雖然未能得逞)、卑鄙又冷血的遊走在權貴之間,如同攪局者一般的“惡棍”形象,也同樣值得思考。所以這樣看來它更像是一部社會小說了。我認為這裡的紅,有指人的良知的一面,即於連的最初狀態和他在閃動惻隱之心的時候,而“黑”的則是黑暗的社會以及它對人性的絞殺,致使人變“黑”了,而這個黑了的人本能的展開了瘋狂的報復。這個絞殺也許在他尚未進入“貴圈”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也就是日後他眾多荒謬舉措的指導思想——底層思維。在卡夫卡的《變形記》中有“人的異化”這樣的主題,於連的身上又何嘗沒有呢?不同的是,這裡紅與黑不是割裂開來的,是交織著存在,最終的結局卻是以“黑”名義完成了“紅”的救贖。我們認真思考一下,於連儘管體驗了那麼多風風光光的時刻,他真的突破底層了嗎?從結局來看,似乎並沒有——他走上了斷頭臺,且以不上訴,不禱告的形式。紅的是那滿腔熱血,黑了的卻是一顆不再擁有了的純粹的心,甚至我們可以認為,他從來就沒有過那麼一顆純粹的心。他把女人僅僅作為戰利品,他自私、貪婪,是什麼造就了他的品性呢?難道不是那個飽受階級思想荼毒的社會嗎?毫不客氣的說從始至終他的底層思維沒有變過。他曾經試圖對黑暗社會進行反圍剿,並且從形式上看他成功了,因為他已經打到了貴族階層的內部,並且擁有了一定的呼風喚雨的能力。可是他始終與這樣的環境格格不入,虛榮常伴左右,內在野心與外在的虛偽終究撐不起偉大,因此他終究是失敗了的。失敗了的並不代表就是無意義的。黑暗的社會及其階層圍觀並斬殺了這樣一顆曾經炙熱的頭顱,而於連,那個能用拉丁文背誦聖經的人卻不再禱告了,本有機會申辯的他卻拒絕上訴 ,這個畸形社會孕育的“產物”最終成為了“殉道者”,而這個“殉道者”在充分暴露了社會的醜陋之後,不再奉承,不再申訴求告,他帶著滿腔熱血沉默了。瑪特兒買下了他的頭顱,按照她敬仰的瑪嘉瑞特皇后的方式,親自埋葬了自己情人的頭顱。他以一己之力撬動了這個森嚴的社會,這難道不是以“黑”的名義完成了“紅”的救贖嗎?

那麼它對我們的意義在哪裡呢?
我想,首先,階層流動在任何國家,任何時代都會存在,但是在階層流動的過程中我們往往會遇到巨大的阻力。 這個阻力有外在的,有內在的。其實外在的阻力才不可怕,尤其在中國這樣一個相信“事在人為,人定勝天”的偉大民族中。內在的阻力就是人自己了,“不忘初心”和把握好人生的航向往往比外在的打擊更能直抵人心。從一開始,我就不願認為它是政治小說,甚至連社會小說都不確切,對,他是人性小說,展示的是人的自私貪婪和難填的欲壑。所以正視階層流動和選擇恰當的方式促進流動很重要。
其次,當一個社會出現問題的時候,你選擇同流合汙還是願當中流砥柱呢?
最後便是救贖,有沒有魄力做“刮骨療傷”的救贖呢?


“如果他是一棵軟弱的蘆草,就讓他枯萎吧;如果他是一個勇敢的人,就讓他自己打出一條路來吧。”

——司湯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