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卓爾:為什麼Core鍥而不捨地企圖增發BTC?

江卓爾:為什麼Core鍥而不捨地企圖增發BTC?

免責聲明:本文旨在傳遞更多市場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火星財經官方立場。

原文標題:江卓爾:為什麼Core鍥而不捨地企圖增發BTC?

Core想要增發BTC,這事我在1年前就預言過了,微博《在成功阻止區塊擴容後,猜猜Core的下一個目標是什麼,你們估計都猜不到》和文章《關於Core停止減半這事,我補充一下》。

最近Core又出來吹風了:

江卓尔:为什么Core锲而不舍地企图增发BTC?

我把上面這報道發一個完整版的,並講解(預言)一下:

1、為什麼Core會鍥而不捨地做增發(超過2100萬)BTC這種看起來很荒謬的事情?

因為Core認為BTC系統要求必須非常低,到能在樹莓派這種微型電腦上運行,可以在Tor(洋蔥匿名網絡)上運行,這樣政府就殺不死BTC。不被政府殺死是最高目標,所以區塊必須鎖死在1M不能擴容

當然,以極端的抗審核性為冠冕堂皇的目的,為Core自己的Blockstream公司牟利(BTC主鏈越弱,Blockstream自己開發的Liquid等側鏈就越值錢),也是Core的目的之一。

2、BCH社區認為比特幣只要能在普通電腦上運行就可以了,所以區塊現在就可以擴容到幾十MB這個級別,並且普通電腦性能逐年提升,以後還可以繼續擴容。

3、Core鎖死1M違反了中本聰的計劃。

中本聰定下了區塊擴容計劃,連代碼都寫了例子,這樣新幣挖完以後,“非常巨大的鏈上交易數(中本聰原話)” 提供的手續費,就可以維持礦工(POW)系統運行

4、現在BTC鎖死1M後手續費因為擁堵短時間激增,是一種透支和迴光返照。在1M的天花板下,最高手續費有天花板(1M限制下,總交易筆數有天花板,每筆交易收入也有天花板,例如幾百塊,再高用戶就會選擇離鏈交易、第二層網絡等替代方案)。

因此未來可能就會出現BTC總市值10萬億美元,而礦業總市值只有100億美元(甚至更少)的情況,花千分之一總市值就能51%攻擊做空、甚至殺死BTC

相比之下,BCH的手續費雖然現在看起來少,但沒有天花板限制,未來將按中本聰的計劃,靠海量用戶數,繼續健康增加。全國13億人每人給我一塊錢的故事,顯然更合理。

5、上一點可以做具體計算:最近1個月交易手續費618 BTC,按礦機3年回本計算,

礦業總市值618 BTC*12個月*3年=2.2248萬BTC,差不多是2100萬BTC總量的千分之一,也就是說在新幣獎勵手續費減半到很小後,只要千分之一總市值的礦機,就可以攻擊BTC。

6、所以鎖死1M後,唯一符合邏輯的路徑,就是增發BTC(停止減半),這樣才能維持住礦工(POW)系統運行。Core都是講邏輯的程序員,他們內部交流討論後,可以預期將基本達成一致意見

實際上背後由Core支持和匿名開發的Grin,就是Core停止減半政策的試驗品。Grin和BTC一樣都是從10分鐘1區塊50幣開始,唯一不同的是Grin不像BTC一樣減半。為什麼Core新搞的Grin不像BTC一樣減半?你細品:)

大家都要講道理嘛, 不擴容 + 不增發,你給個解決礦工收入低的方案?:)

7、Core希望什麼時候停止減半呢?根據Peter Todd的話直接計算一下就知道了

江卓尔:为什么Core锲而不舍地企图增发BT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