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首開“凡人英雄”記者會,也是種致敬

國務院首開“凡人英雄”記者會,也是種致敬

資料圖。圖為一社區為老年志願者支起理髮攤。圖/新京報網

“凡人英雄”,也該被“看見”。

據新華社報道,2月23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在武漢舉行了一場特殊的記者見面會。這場記者見面會的主角,是5位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生、護士、民警、快遞小哥和志願者。這場記者會的場地佈置也很特別,沒有以往的“主席臺”,5位武漢“凡人英雄”與主持人坐成一排,分享了許多質樸感人又飽含力量的抗疫故事。而一線的普通工作者登上國新辦記者見面會,這還是第一次。

不是所謂的“大人物”,而是奔忙在抗疫一線的“平凡者”,這次國新辦記者會也因此受到了海量解讀。

眾所周知,作為“國家級”的重量級發聲平臺,國新辦發佈會、記者會向來規格很高。在疫情爆發後,國新辦舉行的記者會,也成了戰“疫”權威的定期信息發佈渠道——會上通常會邀請國家部委或有關地方等重要負責人或相關領域權威專家參加發佈會,發佈相關信息、解答相關問題等,為應對疫情提供高度權威的解答。這既是必要的政務公開和信息互通,也能起到科學防疫的作用。

正因如此,權威疫情信息發佈,也成了此次戰“疫”不可或缺的“信息戰線”。其質量的好與壞、優與劣、快與慢、實與虛、單一與豐富等,既決定著政務信息公開的成色,也影響著國人戰勝疫情的信心和決心。

疫情發佈需要權威的官方聲音,也需要來自抗疫一線接地氣的聲音。防疫決策層級要“上浮”,但具體落實會“下沉”,要依託基層抗疫一線上的“守土者”——或許是守護者,或許是志願者,抑或是其他“逆行”者。公眾需要來自官方的決策部署等信息,也想聽到來自他們的切身感受,藉此窺探基層抗疫中的日常,瞭解“疫”線衝鋒者們的際遇。

而此次國新辦舉辦的“凡人英雄”記者會,就是通過這些來自一線人員分享自身的抗疫經歷,來豐富發佈會信息的渠道來源。到頭來,這些平民化的視角更接近普通群眾,也能直接真實反映此次防疫中不同層面的狀況,讓此次抗疫最前線的情況在公眾面前的呈現更加立體和真實。

本質上,國新辦記者會首次請一線的普通工作者做主角,也是種致敬:在權威發佈的場合讓他們登場,也是讓做了實事卻“無存在感”的他們被“看見”。

這次疫情,不論是醫護人員、志願者,或是外賣小哥和社區工作者,都是身居一線,冒著同樣的風險,有著同樣的擔當。如發佈會上的外賣小哥吳輝,大年初一的第一單,就是送到了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呼吸內科;90後志願者華雨辰,先後當過司機、測溫員、搬運工,為抗疫貢獻著一份自己的力量……

“燦爛星空,誰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給我最多感動。”很多醫生、護士、民警、快遞小哥和志願者等,都很平凡,但這次是他們挺起的脊樑與肩膀,支撐起了“戰疫”的向好態勢,庇護了人們的健康安全。

說到底,國新辦舉行的“凡人英雄”發佈會,是對以往記者會形式的一次開拓與豐富,也是對許多一線抗疫工作者的致敬。這也合乎公眾期許:疫情信息發佈,也需要多樣化、接地氣有溫度的聲音。而“凡人英雄”們的付出與努力,也該被“看見”和認同。

□餘明輝(職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