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故事|“老班長”上“新戰場”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 楊鎮遠 張曦元

“老公,孩子的奶粉和尿不溼都沒有了,咱媽的身子也得好好擦洗了。你什麼時候能回來趟啊?”2月14日,身在鄰鄉的張陽平,聽到妻子在電話裡的訴說後,輕輕地嘆了嘆氣。因為,他暫時還不能回去。

身板結實、膚色略顯黝黑的張陽平是會同縣地靈鄉紀委副書記,今年40歲。由於他當過16年的兵,在單位又一直保留著軍人作風,所以大家都習慣叫他“老班長”。

“當兵的遇到戰鬥就該往前衝,現在絕不能當逃兵。”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張陽平挺身而出,投入到這場戰“疫”中,卻不得不讓剛坐完月子的妻子在家獨挑重擔,照顧癱瘓在床的母親、右手殘疾的父親和剛滿月的孩子。至今,張陽平沒有回家住過一宿,只能在閒暇之餘,給妻子打打電話,看看父母、孩子的視頻。

到自己所聯的村挨家挨戶摸排外來人員、耐心向居家隔離人員及群眾做好宣傳解釋工作,督查各村“四級隊伍”到崗、值班值守、居家隔離、婚宴喪事辦理等情況,不定期對集鎮各超市、餐館、農貿市場等重點場所進行巡查,等等。這些都是張陽平近段時間來的常規動作。

1月29日,張陽平獲悉姚家村歐陽某準備為其已故母親辦喪事的消息後,立即同鄉紀委書記等人上門勸說,引導其喪事從簡從快辦理。最終,歐陽某隻喊了些幫忙的人,沒再按風俗操辦儀式和宴席。

“作為黨員幹部,我必須以身作則、堅守崗位。”2月1日,張陽平的曾祖母去世。他不但沒有回去,反而先後打了12個電話,勸導親人們一定要從簡從快辦理這場喪事,一度讓親人們很是不解,甚至對他產生埋怨。2月4日,曾祖母入土為安,而張陽平只能帶著內心的愧疚,繼續堅守在抗“疫”戰場上。

“咱當兵的時候,訓練那個苦啊......”層溪村村民朱某文是居家隔離對象。張陽平除了對其例行日常體溫醫學監測外,還時刻關注他的心理健康和精神狀態,時不時用電話、微信與朱某文聊聊當兵那些事兒等。此外,他還當起了朱某文的貼心“代購”,給他送去米、面、油、牙膏、洗髮露等生活物資和日常用品,使隔離不隔心、有行更有情。

“這場戰‘疫’是一場艱鉅的人民戰爭。我雖然退了伍,但當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必須站出來衝在一線,展現一名退伍軍人應有的樣子。”當有人問張陽平為什麼那麼拼時,他這樣說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