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到現在,病毒傳到第幾代了?傳染性與毒害性是強了還是弱了?

浪遏飛舟389999


新型冠狀病毒自流行開始,已經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了,從最近疫情數據來看,每日新增確診患者呈持續下降趨勢,多地區呈現零增長的現象。此時會有很多人跟題主有一樣的疑問,病毒傳染性及毒害性有沒有變化?
其實,新型冠狀病毒,還是最初的新型冠狀病毒。在今晚剛剛結束的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聯合專家考察組新聞發佈會上,我國衛健委新冠病毒肺炎專家組組長梁萬年表示,目前對不同地區分離的104株病毒進行測序,結果顯示,其同源性高達99.9%,也就是說,病毒並未發生變異。


病毒沒有發生變異,其致病性也就沒有變化,依然具有較強傳染性,且人群中普遍易感。尤其是昨天清晨,武漢一名29歲女醫生因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而去世的消息,還有前幾日山東濟寧任城監獄疫情暴發事件,都給我們一次次的敲響警鐘。

時至今日,已經有77269人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有2596人死亡,且死亡患者中有168名為醫護人員…

雖然從疫情數據上來看,最近全國疫情已經有所緩和,但鍾南山院士一再告誡大家,目前並不能認為疫情拐點已經到來,疫情高峰可能在2月底出現,而未來的一個月時間內將會是防疫工作的攻堅期,大家一定要繼續加強個人防護工作,切不可鬆懈!


關注重症行者-阿鋒,獲取更多健康資訊。


重症行者阿鋒


已經有四代病例了。疫情:風險依舊存在,堅持才能勝利

.

現在全國防疫的情況是:疫情仍在發展,病毒愈發複雜,並且,也依然沒有特效藥。

一切跡象都表明現在仍不能放鬆警惕。雖然我們已經覺得熬了很久,但極大可能,目前還在抗疫上半場。

我們當然都堅信,以中國目前的實力和努力,完全可以打贏這場仗。但顯然,我們距離勝利還有一段時日,短期內,我們還必須得嚴防死守。

對沒錯,“死守,熬也要熬死病毒。”不上班的人最好繼續宅著,能不出門還是儘量不出門,不見人。

因為目前,重慶發現了65起聚集性疫情,上海聚集性疫情有45起。其中家庭聚集有38起,單位同事有3起。並且,因為聚集而導致互相傳染的案例,佔比相當高,而且一直在增加。

所以,想聚餐、聚會的,還是要堅定地緩一緩。

不要心懷僥倖,不要不以為然。疫情面前,每個人都有可能是受害者。 

堅持才能勝利!



經濟信息速遞


強了是弱了,現在主要看病人傳播的成度發現變異沒?通過c七看!對比一下!看症狀改變沒!如果沒變,證明還是那個病毒,弱指的是病人減少了!控制傳染源就是病毒變弱的標誌!‘病毒繁殖也會減弱。、目前看減弱了!傳染源控制了!病毒無法繁殖了。



幸福的小穎


這種問法就是不瞭解病毒的傳播特性。不存在第幾代的,比如一個人可能同時染上第29傳和第158傳的毒株的。而第158傳的,由於篩選的原因,可能傳染性強得多,也可能因變異衰退了。病毒一直在人傳人,難分代的,例如目前患者身上的毒株,從第139傳到3987傳都有,你說算第幾代?


dstdx72


我個人定代應該是這樣分代,第一個得病的人是第一代(原始病毒)這個人傳染給第二個人或多個人是第二代(屬於兒子輩),這第二批人傳染給第三批人是第三代(屬於孫子輩)。當然,也可以以變異來定代,就是第一個得病的人病毒什麼樣就定第一代,無論他傳染給誰或別人互相傳染只要病毒還是一代那樣沒有變化變異就還是一代病毒。個人認為按前者定代會逐漸減弱,這個弱是對人體增加了熟悉程度進而產生親和力同時也產生抵抗免疫力,往共存方向走。使宿主不致死但會成為攜帶者。我也不是搞醫的,估計是這樣的。


協作精神


疫情還沒出現拐點,是人民眾志成城,一線防控人員的工作到位,控制了疫情的蔓延。少去人多的地方,不聚餐,不餐會,不串門,在環境或居住環境可許下,適當運動,增強自身免疫力。不要讓辛苦一線的防控人員,眾多人民的付出,功虧一簣。


周才華4


病毒傳到幾代這沒法論,致病的毒素強弱取決於人的抗體,或許有的人根本不感染,有的感染自愈,有的死亡。烈性瘟疫都要死人,往後,隨著時間推移,致病率可能越來越少


謝祥試


從始至終,不會變。

但從始至終,都不能弄明白他的能量及所有特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