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技法盆景在盆景界處於什麼地位?

一啪即合XXOO


既然是咱喜歡盆景,免不了就想要更多的瞭解和挖掘,包括一些造型的技法和流派,這其中肯定是少不了嶺南盆景,作為園林藝術的珍品,它始發於明清時期,獨特風格的形成就要延續到了建國以後,也多是因為在這以後的時期我們的生活才變得安定,開始越來越幸福,讓人們有了閒情逸致來進行創作,所謂的嶺南盆景的栽種範圍,主要是在廣州附近的珠三角一帶,也有一些廣西中南部的地區,風格的形成和當地的氣候溫度也有影響,製作的題材受環境的不同,方法也不一樣,形成了獨特的藝術個性,有“活著的山水畫”之稱,談到嶺南盆景的地位,小子我可不敢亂言,沒那個道行,最多也就是淺談一些自己的認識。

嶺南盆景的造型設計,比較講究的特點就是靈活運用,隨意造型,根據素材的不同,植物的生長習性,樹樁之間的個性,在不脫離基本原則和規律的前提下,師法自然的進行藝術盆景的創作,根據自己的審美標準,通過創作的造型表現出讓人們欣賞的“美”。

一、立意,它在製作前的立意,多是採用真實的場景,展現美麗的造型,根據植物本身的長勢,客觀的反應出現實和自然,將大自然的優美景觀濃縮在咫尺盆盎之中,然後通過近樹遠景的方式,採用蓄枝截乾的手法,提煉景觀中的精華,達到去偽留真的造型,讓枝條均勻的體現內在美,讓傷痕隱藏在造型當中,植物在自然環境中不同的生長經歷,也造成了各有特色的百態造型,嶺南盆景的因材施意,據材造型,正是避免了千變一律的弊端,讓其獨特的魅力整體表現出盆景的意境,正所謂“看山不是山,細觀又似景”。

二、技法,要注意,這裡一定不要認為我是在“教”,只是表達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夠和大家一起探討,小子我還沒那個本事,咱們一起交流就已經是我感到榮幸的了。

(1)、先是“學”學習國畫的意境,研究畫中枝條的走向,細心的進行一枝一葉的佈局,將國畫中的爭讓、呼應、聚散完美在盆景中展現,蒼勁的表達是由雞爪枝的短拙粗壯,飄逸的展現多為鹿角枝的修長流暢,活力的表現採用自然枝的隨心而意,整體讓作品達到形神具備的目的。

(2)、再是“等”嶺南盆景在追求造型的過程中,練的起耐心,修的了心情,根據造修的需求,當枝條的粗細不能滿足要求的時候,堅決不動手,直到它生長至粗細適中的時候,能夠讓枝條的過渡自然的造型,這個時機才是下手截斷的良時,嚴謹的作風不得不讓小白我升起敬佩之情。

(3)、再看“細”嶺南盆景美輪美奐的造型可不止是整體的感觀,局部的枝葉也都是經過精緻的打磨,包括每一處傷痕的處理,都是力求完美,根據植物後期的生長髮育,用心規劃植物的長勢,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消失,做到修剪不露痕,傷枝不露跡。

嶺南盆景的魅力特點還有很多,也等待著我去學習和進行發掘,咱這點認識實際上很是粗淺,慶幸的是,好在還能鞭策著自己一直向前,感謝您的閱讀,我前行的動力也離不開您的點贊、轉發和評論,讓更多的盆景愛好者一起交流,我們一起研究一起向前,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