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盆景造型有哪些方法?

農夫老嶽


古人皆愛梅,詠梅的詩詞從古至今絡繹不絕。因為它是歲寒三友中的一友,它是春花三傑中的一傑,它是四君子中的一君子。梅幾乎在我國各地都有生長,於是有著很多賞梅之地。然而很多人並不懂它,愛梅也要做到習梅,這是我們應該做到的對梅的欣賞與尊重。

儘管梅很常見,也許依舊有很多人未曾見過梅,對梅的認識只存在歷來的詩詞中。那麼我就先從梅的造型介紹。我們一直以來對它的期望很高,希望它是蒼勁有力而又古韻典雅的,希望它是變化多端而又保持自然。嫁接到盆景,我們就要對它進行一定造型上的修剪改變,來達到觀賞目的。

梅花盆景製作一般以砂陶釉花盆或是釉陶花盆為佳,作為盆景的植株建議在十一月至十二月之間栽種,而梅花盆景的製作造型可分為好幾種,以游龍式、三臺式、劈叉式為最常見。今天咱們就來一起來看看梅花盆景的製作方法吧。

梅花盆景製作前的準備工作

1、花盆選擇:梅花盆景適宜選用砂陶釉或是釉陶盆為佳,一般建議花盆不宜太淺,多用中深的六角盆、原盆、馬槽盆等常用製作盆景的花盆。

2、土壤選擇:梅花對土壤的要求並不高,以疏鬆、肥沃、排水功能良好的且富含腐殖質的土壤最為適宜。建議大家使用腐葉土和粗砂混合調配的混合土,外加少量的骨粉。

3、栽植時間:梅花盆景製作最好選擇在每年的11-12月進行製作為佳,開過花過後的梅花也可以用來當做盆景,不過在栽植前要對它進行一次修剪。

梅花盆景製作方法

梅花的造型手法一般採用“粗軋細剪”,當主枝幹達到一釐米左右的直徑時就可以攀紮了,側生枝條也可粗軋一下,用電線的銅線、棕絲線、紮帶都是可以的,其餘的枝條都採用修剪的方法修剪造型。對於翌年新生的花枝,大家可根據整體造型的需要,也可以用棕絲線攀扎定型。主枝幹的造型加工一般選擇在12月的時候進行,新枝條的造型加工則選擇在秋季9月份的時候進行,注意不要弄傷花芽。

游龍式

我國梅花盆景一般多以主幹宜斜橫,適宜枝葉的舒展,以安徽的傳統樣式游龍式為例,即主幹到頂部都以呈現S曲線數彎折,形態猶如一條遨遊太虛的游龍一般,很顯張力且富含生機。

三臺式

三臺式也是安徽派系的傳統樣式,梅花的主枝幹作2-3道彎曲,上部分的枝葉分成3片,高低交錯,層次鮮明,每片枝葉都製作成水平的橢圓狀,端莊且又平穩。

劈叉式

劈叉式出自蘇州的傳統樣式,將粗壯的且成不了型的梅花樁劈開,除去部分的木質部分,並加以精挑細琢,已達到“枯木逢春”的最佳意境。

  • 梅花的名品有很多,各個時期的名品也略有不同。一般地,將它的名品分為這幾大類:直腳梅、照水梅、杏梅和龍游梅等。直腳梅是最原始的一種,枝條是自然向上生長的。杏梅,杏和梅雜交的,存活率交高,比較方便栽培。
  • 等到了宋代是藝梅史上的高峰。著名詩人陸游一生寫下了一百多首關於詠梅的詩詞。甚至有詩人因為愛梅不惜當了隱士以梅為妻,對梅,他如痴如醉。到了元代文人墨客更注重畫梅,造型之美。梅的品位取決於整體神韻,同時這也鑑定改梅是否為名品的重要標準。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梅花不僅僅是花,那傲立於世的姿態,更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縮影。


表情姐59893537554


梅花盆景有很多造型和樣式,具體和分為以下幾種

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從《病梅花記》中瞭解到古人崇拜梅花,當“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欹為美,正則無景;以疏為美,密則無態。”宋代詩人範成達在《梅子編曲序》中寫道:“梅以韻勝,以格高,故以橫、斜、疏、瘦與老枝怪奇者為貴”因此,梅花盆景的造型應注重莖、根、枝。

(一) 、乾式造型

梅花盆景樁大多是從市場上購買的。現在有許多專業種植者為市場供應梅花樁。當然,這些梅花樁大部分都很大,但它們的年限一般不高。具體表現在缺乏滄桑感上。當然,這些可以在培育的後期人工生產製作。

梅花盆景莖有幾種風格:

1. 曲幹型:盆景主幹不規則彎曲,彎曲不要太大和需要對稱,追求自然為宗旨。

2. 斜幹型:疏影斜側,梅花的斜幹型。傾斜乾式的梅花盆景易於製作,只要在種植時傾斜放置即可。

3. 躺幹型:細枝玉葉,梅花樹幹緊貼盆面,頭仰著,回頭看,優雅美麗,姿態優美。

4.懸崖型:懸崖型梅花盆景,培育小樹時,壓下樹幹,放進盆後製成懸崖型。懸崖式梅花盆景具有高雅的魅力,受到古今人們的喜愛。

5. 垂枝型:一般選用真梅系梅花製作。它的樹枝自然下垂而優雅。垂枝梅花可以通過普通梅花出芽獲得。用梅枝製作盆景可以輔以盤扎,增加其下垂範圍,使其更加優雅。

梅花盆景的幹可以通過用刀切割和翹皮來實現。注意:雕刻或翹皮時,不適合一次完成整個樹幹。應自上而下操作一側,保持樹幹向上的輸水線路。操作線可以改變,如螺旋或纏繞。傷口結疤後,對另一邊也這樣做。如果你覺得滄桑不夠,你可以多次地重複操作。

(二) 根部

樹根樁應由從根上垂下並相互纏繞的老莖為好。露根能以各種形式展現梅花樹的古雅和清香。露根盆栽梅子主要是像鷹爪一樣把它的根掛在花盆的表面。當梅樁被放在盆上時,只能通過把它平行的根綁成傾斜的形式並培養它們來形成。

(三) 枝條

梅花盆景枝條的造型主要依靠修剪。梅花修剪主要在花凋謝後進行。修剪主要是通過剪短、疏枝、收縮、擦芽和掐心來完成的。








環球鄉村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聊聊“梅花盆景造型有哪些方法?”梅在古時稱它是春花三傑中的一傑,四君子中的一君子。梅幾乎在我國各地都有生生,於是有著很多賞梅之地。然而有的朋友並不是真的懂它,那麼愛梅也要做到習梅,才能從心裡欣賞它。

儘管梅很常見,也許依舊有很多人未曾見過梅,對梅的認識只存在歷來的詩詞中。那麼我今天就跟大家從梅的造型介紹。很多愛梅花友一直以來對它的期望很高,希望它是蒼勁有力而又古韻典雅的,希望它是變化多端而又保持自然。嫁接到盆景,我們就要對它進行一定造型上的修剪改變,來達到觀賞目的。

梅的盆景現代一般有三種製作修剪方式:分別為曲乾式、斜乾式和附木式。其實這也不是千篇一律的,我們可以根據各地人文底蘊略微修改來達到最適合的風格。但是修剪不宜過度,失去本我。作為一種供人欣賞的造型藝術應該取於自然。

梅花的名品很多,各個時期的名品也略有不同。一般可將它的名品分為這幾大類直腳梅、照水梅、杏梅和龍游梅等。直腳梅是最原始的一種,枝條是自然向上生長的。杏梅,杏和梅雜交的,存活率交高,比較方便栽培。

照水梅相對於其他是比較名貴的,枝條和直腳梅恰恰相反。是自然下垂的,連花開以後花朵也是,樹冠看似傘狀,整體觀十分惹人喜愛。龍游梅是曲枝梅的一種,比照水梅更為名貴。

介紹了梅的造型和名品,我想大家更想知道之所以成為名品背後的文化典故。梅花被譽為我國的第一國花。在三千多年前便有摘種梅花的歷史了,然而那時的梅是用來食用的。真正讓梅以花而聞名天下的是推遲到一千多年前的漢代了。從隋唐開始詠梅頌梅等一系列藝梅逐漸興起。

等到了宋代是藝梅史上的高峰,著名詩人陸游一生寫下了一百多首關於詠梅的詩詞。甚至有詩人因為愛梅不惜當了隱士以梅為妻,對梅,他如痴如醉。到了元代文人墨客更注重畫梅,造型之美。梅的品位取決於整體神韻,同時這也鑑定改梅是否為名品的重要標準。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梅花不僅僅是花,那傲立於世的姿態,更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縮影。好啦,今天關於梅花盆景造型的工藝就分享到這裡,希望大家喜歡。歡迎花友們分享您的經驗。

農夫老嶽:2020.02.2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