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個醫院藥價大為什麼不從藥品生產廠家直接進藥,取消中間環節?

蘆世哲


商品流通過程中,流通在經濟市場中必不可少,起到橋樑,調劑,儲運,對沖,防範,穩定市場,抵抗市場風險等多方面作用,問題出在流通環節,確不是流通的錯,背鍋而已,牽涉醫保醫改等眾多深層次問題,既得利益方過於強大,這裡不便討論。舉個例子,在藥品流通過程中只有批發商有大批量採購的能力,藥廠可以一次拿到大批穩定的訂單,批量生產降低成本,醫院乃至個人的需求量小而雜,種類多,而且不穩定,不可能面對眾多供應商,藥品還有時效性,藥廠因為需求的零散性,也無法確認人員設備和原料的投入規模,設備投入過大虧損,規模小了成本又降不下來,各個層面都有屯多了過期,少了不夠用,還得有存儲的地方等問題,批發商就完美解決了。還有資本市場的作用也可算作流通環節,展開討論篇幅過大,大家自我補腦一下


愛吃鵝的大灰狼


這個問題其實是生產廠家到醫院的藥品配送問題。首先糾正一下提問中的錯誤,醫院是有從廠家直接配送的藥品,比如說部分大輸液、疫苗等等,但是相對整個醫藥市場來說,比例是很低的。

從目前的現狀來看,藥品生產廠家到醫院,大的來說,有三種模式:

1、一票制,即廠家直接到醫療機構,中間只開一次票,目前這種模式較少;

2、兩票制,即廠家到醫藥商業,再由醫藥商業配送到醫療機構,由廠家開票到商業,再由商業開票到醫療機構,一共有兩次開票,這個也是目前國家藥品監管體系要求的主流配送模式;

3、多票制,即廠家到醫療機構經過多個配送環節,這個情況也不少,主要的原因是中大型的商業網點不能到達一些偏遠一些的醫療機構,這裡就存在再次通過小型商業轉配送的情況。當然也有一些因為利益價差原因中間空轉,層層加價的原因,但是目前來看,這種情況越來越少了。

上述三種配送模式,從國家的態度來看,是推廣兩票制(目前基本上,除了一些地方大的偏遠省份,全國已經推廣),鼓勵一票制(就是直接由廠家配送)。但是,企業也有企業的難處,因為大多數藥品是多省銷售,面對的醫療機構客戶的非常多的,客觀上也沒有辦法配送,而且每個藥品生產企業只生產少數幾個或幾十個產品,但是醫院要用幾百幾千個藥品,如果都是由廠家來送,醫院也沒辦法管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醫院的貨款結算是有周期的,這個週期還比較長,少則幾個月,多則1年多,如果都讓廠家去承擔,客觀上廠家也承受不起。

事實上,兩票制的模式是科學合理的,醫藥商業公司在配送時,會同時配送數十家廠家的藥品,這對配送效率來講,也是最優的,而且在結算時,數十個廠家的藥品結算也由它統一結算,對於結算效率來說,也是最優的,而且作為專為的藥品配送單位,它對藥品配送質量要求也非常高,能確保藥品在配送環節的安全。

所以,綜上所述,表面來看一票制似乎挺合理,能壓縮中間環節,能節約藥品費用,但實際上,還是一句話,商業經濟需要專業化分工協助,才能有效進行,所以,目前我們國家主流的藥品配送兩票制是比較合理和科學的。

----歡迎關注“醫藥價值論”,及時瞭解醫藥股的內在價值和醫藥行業的現狀、趨勢等。


醫藥價值論


現在開始了,原來我吃了10年的阿伐他汀,剛開始吃的時候是每盒7片裝86元,每片12元多元多,前年降至68元,每片9元多,去年醫院招標採購,從去年10月起降至每盒7片6、7元每片9毛錢多一點。


湯圓2019


生產一流通一消費,藥品的三亇環節,老百姓反咉藥價貴,問題出在流通環節,一票制,二票制,多票制,以集中採購,藥價招標,都是反映流通的問題,藥價多一個環節,就增加運輸,貯存,貯備,配送,包裝,分發的成本。這些成本反映到藥價中,承擔者是患病的主體老百姓。

現在藥企與醫院二頭,相對透明與公開,對藥價影響可以管控,難點在流通環節。

針對流通環節,相信當今的大數據,以及快遞運輸能對降低藥價作出貢獻。

在稅收上對藥企,應當給予優惠政策,畢竟是關係到每亇中國人的生命健康與安全,民富則國強,這道理藥企,醫院都明白清楚。但願在流通環節對藥價的干擾,能控制在一定的範圍之內。讓老百姓看得起病,吃得起藥,生病有保障,到那時才真正實現了小康生活。


紅楓33371119


這樣百姓受益了,那些商家吃什麼


洪七公531


這還不明白?


用戶976182067135


你為什麼不從農民手上買大米,不去自己養豬,不去學醫自己醫自己,不去電廠買電......?難道你不知道什麼叫分級管理,提高效能?


用戶50315625419


關鍵定價的部門就先把價格提得太高為什麼呢?大家可以想。為什麼藥廠要用醫藥代表?一是因為價格國家本身定得就高利潤高,這樣給廠家有很大的利潤去跑關係。二是同樣成分的藥有好多廠生產名字還不一樣,醫生用哪個廠生產的就要靠醫藥代表來攻關了,誰給醫生回扣多就用誰的。為什麼藥到醫人手裡就這麼貴首先經衛計委獲批文再經各個省裡批准再經市裡同意最後還要醫院藥劑科同意進最後還要醫生願意開才能到病人手裡。這一圈下來可想藥品真正到患者手要加多少倍。這不是哪個人的問題。是醫療體制的問題。我想國家如果真想改一定會有辦法的。期待-


心情潘500


進藥無中間環節,回扣從那裡來,其實每個醫院內設置一個300平米,自購大藥房,小痛,小病的可自購藥品。醫院信任度比亍上藥店高,而病人自購藥吃不好,可在醫院找醫生看。何樂不為?


13540376201


如果藥廠直接進了醫院,有關部門官員怎麼能從三到四個流通環節中受賄索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