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講《輔行訣》中,人體“體用關係”的互為本末理解

在前3篇文章當中,我們給大家詳細講解了什麼叫體用關係,然後又擴展到了人體的體用關係理解。今天這篇文章是我們【《輔行訣》系列4】,繼續給大家提供體用關係的更深的理解。

沒看過前幾篇的朋友,依舊建議您按順序一一讀到此篇,就很容易懂了!

前言回顧:

昨天我們說“陽化氣,陰成形”,所以我們簡單的可以把我們的軀體看做“體”,我們人體的活動的動態、要做的事情看做是“用”,更把人體的氣化作用看作“用”。

在昨天那篇文章下面的評論之中,有一個朋友發表了非常精闢的言論如下:

講講《輔行訣》中,人體“體用關係”的互為本末理解

他的表述方式非常精妙,勝於我。特此放上來與大家共享,幫助大家理解。

也就是說,咱們的自我修復功能或者說氣化作用,主要的實施者是五臟,五臟就像我們身體裡的馬達和電路板,支撐著整個大機器的運行

於是它相對於身體的其他部分就處於更高的層次,是那個帶領大家幹活的人。

所以,我們把五臟看作“體”,把氣化作用看作“用”,把整個身體看作“用”的對象,把主語和賓語的用詞分開,會更加清晰明瞭一些。

而今天我們要講講,這個體用關係的雙方是如何互為本末的。

講講《輔行訣》中,人體“體用關係”的互為本末理解


一、什麼叫本末?

看剛剛的幾句話,你會覺得非常迷惑頭暈,好像要講什麼很困難的概念,但是其實不然。

首先“本末”是什麼意思?這兩個字在我們生活當中不時的會用到,似乎有些似懂非懂。

在中國文化的理念中,“本”是指宇宙本源或本體,“末”是指天地萬物。魏晉玄學主張“以無為本”。王弼認為形形色色的個別存在物(有)是現象(末),而在現象之後有更根本的東西是萬物的本體(本)。

今天咱們講的更通俗一些,它大概體現了下面兩種屬性:

1. 因果關係(亦稱始末、原委)

本為因,末為果

本就是原因,末就是結果,本就是事情的原委,末就是事情的發展和結局。

同時如果加上時間這個維度,它也帶著產生的“先後”的意思。

2. 主次關係(亦可稱輕重)

本就像樹根,末就像樹梢

當我們說“你不要本末倒置,忘了你應該做的事情”,我們指的是,做事情的時候要分清楚孰輕孰重,誰是主要的,誰是次要的。

我們也可以理解為對全局的“重要性”和“帶動性”,比如說樹根養好了,樹梢自然就會好。



二、可以體為本,用為末

在說到人體上面,體為本用為末,即“五臟為本,氣化作用為末

”的這種理解方式,是我們能比較容易理解的。

也就是說,人的五臟,或者說人的軀體,是咱們人體進行氣化活動的物質基礎

有了五臟六腑這些器官,我們的身體才能夠進行氣化活動,才能夠把這個機器運行起來,使營養輸送到身體的各個部位,使我們運動、閱讀、思考。

所以有句老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就是這個意思。



三、可以用為末,體為本

而從另一個方面來說,臟器本身的活動也是靠它的氣化作用來支撐的。

也就是說,氣化作用產生的物質,給我們的五臟提供了養料

或者說,五臟本身就是氣化活動所產生的結果,沒有氣化活動,我們的五臟就會失去物質來源。

這個其實很好理解,就像你在一個公司工作,你的老闆是這家公司的擁有者,他的資金和資產就是這個公司的體,而你們是幫這個工作進行對外活動的人,是運行這個公司的“氣”,你們就是這個公司的“用”。

你們的工資和福利是老闆給的,是公司發的,從這個角度來看,這是我們上一點所說的“體為本,用為末”。

而同時呢,如果沒有你們的工作,老闆的資金和資產也沒有來源。老闆需要你們幫他去掙錢,這樣才能維持他這個公司的正常運轉。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老闆必須要依靠員工,老闆所有得到的東西,都是員工為他創造的價值。

咱們員工的價值創造活動是“本”,而老闆是“末”。

有很多老闆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只以自己為本,員工為末,從來不知道自己所有的得到的東西都是員工給的。若是不知以員工為本,自以為是的老闆終會以失敗告終。

講講《輔行訣》中,人體“體用關係”的互為本末理解




四,體用互為本末

在《輔行訣》當中,陶氏所使用的體用學說在辯證治療時,就是這樣體用互為本末的概念。

也就是說,你能夠生出我,我也能夠生出你,你我互為因果,互為始末,互為原委

而由於他們都可以作為本,也都可以作為末,我們在診斷一個疾病的時候,也要分清楚體和用的輕重緩急,急重為本,輕緩為末,究竟誰是本誰是末,疾病的主要矛盾在體還是在用?

我們之後還會細節到五臟,五臟之間也有體用關係,更是互為本末的,《輔行訣》講的就是五臟間的這些關係,在後面的文章中我們會細細討論。

在一個健康的循環之下,體和用是相互平衡的。就像好的領導和好的員工相互配合,做好自己的工作,不僅能讓工作順順利利的都完成,還能讓公司不斷的增值越做越大。

身體的健康循環也是一樣,不僅能讓你精力充沛,讓氣化活動為你創造無窮的精力,讓你體能爆棚、思考敏捷,還能讓你的五臟六腑越來越健康。

講講《輔行訣》中,人體“體用關係”的互為本末理解


好了,我們今天就講到這,從明天開始,我們就講到《輔行訣》中五臟的體用關係了。

我是中醫玉路子,希望您在評論中不吝賜教,相互討論,共同進步!也盼您繼續關注指點我的其他文章,不勝榮幸。

(圖片源於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