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爱情:论素质,葛老师远在安杰之上

个人素质,看似很高级,却是体现在生活点点滴滴中的。比如,将垃圾准确地放到垃圾桶里和扔到垃圾桶旁边是不一样的,这就是个人素质的体现。

素质好像跟人们的生活离得很远,而且貌似素质的高低跟生活也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可是细想想你就会发现,素质好的人,他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的幸福感都是很明确的。下面我们就通过《父母爱情》中的安杰和葛老师两个人来看看,素质对于生活的影响。

父母爱情:论素质,葛老师远在安杰之上

01女神安杰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美好,不必羡慕

我们要明确的一点是,安杰有素质,但素质却不是最高的。在这部剧中安杰和葛老师都属于素质比较高的人,但是从细节处相比的话,我们可以看出葛老师的素质要远远的高于安杰,就连安杰的姐姐安欣都比她强。

这部剧是以安杰和江德福的爱情为主题,人们也都羡慕他们的生活,羡慕他们的爱情。可是,安欣和欧阳毅的感情深厚,两人的相处也是一种不错的生活模式,最起码他们生活幸福、精神愉悦,甚至可以说遇到了知己。而葛老师和王振彪虽是半路夫妻,却相处融洽,两人的感情也很好,不比江德福和安杰的差。

人们对于爱情和幸福的定义不同,并不是说安杰和江德福的感情就比别人好,他们的生活就比别人幸福,只能说人们对于感情和幸福的理解不同。

葛老师跟安杰一样出身都不太好,在那个海岛上她们两个人是一种异类。她们的性格最相近,主要就是因为她们两个都有文化,比较谈得来,最重要的,她们素质都比较高,所以显得跟其他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有些格格不入。

她们经常坐在一起喝咖啡、聊天,在普通人看来她们就是鱼找鱼、虾找虾,臭味相投。但她们两个人在生活中还是有很大差别的,而这种差别就是素质造成的,素质也对她们各自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对比之后你会发现,或许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安杰的幸福来之不易,葛老师的幸福却很容易掌握,最后谁羡慕谁还真不一定呢!那她们的生活跟素质又有什么关系呢?

父母爱情:论素质,葛老师远在安杰之上

02为人处事的态度不同,一个嚣张,一个低调

安杰和葛老师两个人最大的差异就是为人处事的态度,说白了就是她们对周围人和环境的态度。

安杰的出身非常好,生从小生活条件优越,也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所以跟身边的人相比,她有一种很大的优越感,尤其是在跟江德福结婚以后。她总说江德福是一个大老粗,动不动就对人家指手画脚,还讽刺人家没有文化,说话的态度也十分傲慢。

对邻居,不管是老丁的老婆王秀娥,还是王振彪的老婆张桂英,安杰都是持一种瞧不起的态度,觉得她们土,体会不了自己这种讲究的生活方式。

安杰对自己的子女们也总是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跟孩子们说话也非常嚣张,每次郑重的说话都有一种带刺儿的感觉,这一点亚菲最像她。

如果把安杰放到一个客观环境中看的话,她的素质就不那么高了,因为她太容易自满,那种自以为是让她无限嚣张,给人的感觉不好,给她自己也没带来什么好处!

葛老师就完全不一样了,她虽然出身没有安杰那么好,但是在那个海岛上也算是数一数二的人物了。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葛老师为人处事非常低调,人前人后从不多说少道,对人也十分和善。而且葛老师心地善良,喜欢帮助别人,她跟安杰的第一次见面是在安杰去挑水的时候,安杰不知道怎么操作,葛老师看出了她的尴尬,便主动上前帮忙。对待陌生人都如此,葛老师的为人自然没得说。

从始至终,葛老师对待身边的人都是一种非常低调的态度,不管是当受人尊敬的老师,还是被打压去抬大粪,人家一直都是不言不语的,不会因为身边环境的变化而导致心态变化,这是非常难得的,这一点她与安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父母爱情:论素质,葛老师远在安杰之上

可能有人会说,葛老师的低调是因为她没有一个江德福这样的丈夫为她撑腰,如果有,她也不一定就能这么低调,但事实证明,葛老师跟安杰真不是一种人。

葛老师后来嫁给了王振彪,王振彪的职位比江德福还要高,但是后来的葛老师却仍然保持着这种低调的生活态度,对待身边的任何事都非常坦然、优雅。

在同样的环境下,葛老师表现得比安杰好,这就能体现出葛老师是非常有涵养的,最起码比安杰有涵养。所以,安杰虽然有江德福的照顾与包容,但却跟子女们有很大的矛盾冲突,这与她为人处事的态度有很大的关系。

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你对待别人的态度能直接反应出你的人品和素质。既然你们能在同一维度相遇,那就证明你们是平等的,谁也没必要瞧不起谁,与人为善,挺好!

03对待丈夫的孩子态度不同,一个包容,一个反感

安杰和葛老师都是有涵养的人,可是在一件事上最能体现她们的差距,那就是对待离过婚的男人和继子的态度上。

安杰在跟江德福结婚之前知道了他离婚的真相,对于这一点,年轻的安杰接受不了,她觉得江德福是一个骗子,不愿意跟他再继续交往。可葛老师也是嫁给了一个丧偶的男人,人家对待王振彪和王海洋态度就非常的好,从不拿这个说事儿,更不会让他们难堪。

确实,安杰当时结婚的时候是年轻的小姑娘,选择的余地很多,而葛老师已经是一位老姑娘了,能找到王振彪这样的已经非常不错了。可是亚菲呢?

亚菲跟王海洋在一起的时候,安杰是极力反对的,她觉得即便自己的女儿已经是一位老姑娘了,可王海洋还是配不上她,因为王海洋结过婚,而且还有一个儿子。跟当初的葛老师相比,亚菲又有什么优势呢?可是在安杰眼里,她接受不了亚菲和王海洋的婚姻,也就是说安杰从本质上对离婚的男人就是排斥的,她接受不了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离过婚的男人,更接受不了当别人的后妈。

父母爱情:论素质,葛老师远在安杰之上

而且安杰和葛老师在对待自己丈夫的孩子上也表现出了极大的不同。安杰对江昌义非常排斥,葛老师对王海洋却选择了接纳。不过,安杰是因为不知道江昌义的存在,她觉得是江德福欺骗了她的感情,反应过激也是可以理解的。

葛老师呢,在结婚之前就知道王振彪有一个儿子,是提前做好心理准备的。当然她们对继子的态度不同有这方面的原因,可是后来安杰知道了江昌义不是江德福儿子的事实,她对人家的态度也没有多好。最主要的,安杰在看待葛老师和王海洋的关系上也带着一种偏见,从心里觉得他们的关系不好处,可葛老师却用事实证明了一切。

对待别人宽容是一个人最高的修养,也是素质高的体现,葛老师做到了,安杰始终没做到,所以葛老师能生活得从容,而安杰却总是在挑剔。

04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不同,一个轻松,一个抱怨

江德福总说安姐是大家闺秀,是一个有涵养的人,可是在日常生活中,安杰却是那个最喜欢斤斤计较的人。她不仅跟德华计较,跟江德福计较,甚至还跟自己的姐姐计较。

在安欣最难的时候,安杰怀了双胞胎,安欣来伺候她坐月子,本来是一件好事,却被安杰弄得很尴尬。安欣为葛老师端上一杯茶时说了一句请用茶,没想到安杰却跟葛老师说这是大户人家丫鬟说的话。安杰的这一句可能是无心之语,但也足以证明安杰有那种从心底里发出的优越感。

当时安欣的处境极其艰难且尴尬,安杰却生活在福窝里,安杰不该这样对自己的姐姐,更不应该伤她的心。后来在两人的谈话之中,安欣表现得伤心且无力,她觉得自己最后的尊严也被安杰践踏了,可面对安欣的难过,安杰依然保持着那种高高在上且毫不在意的优越感。当安欣捅破真相的时候,安杰恍然大悟,可她依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或者说没有那么诚心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她只是觉得自己玩笑中说了让姐姐伤心的话,她的道歉也不是发自真心的那种诚恳。

父母爱情:论素质,葛老师远在安杰之上

安杰对自己的姐姐都如此,可想而知她在生活中对其他人的态度。对于她个人而言,安杰可能是从非常优越的生活环境中一下子变成了渔村女教师,她不满,她抱怨。可是跟周围的人相比,她已经非常幸福了,但她依然不满。

对比之下,葛老师始终能对生活持一种坦然的态度,这是她的修养和素质给予她最大的恩赐。不管面对多么艰难的处境,她都能从容面对,既然改变不了别人,就尝试改变自己。当老师也好,抬大粪也罢,一切都会过去的,美好一定会到来,这种生活态度让她最终拥有了幸福的收获。

05晚年生活质量不同,一个舒心,一个糟心

素质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尤其是老年以后的生活。我们总说坏人变老了,人们不能理解为什么一些老人会做出一些出乎人意料的举动。有人说他们年纪大了,有人说他们跟不上时代,但是不管什么原因,老了不应该是各种格格不入的挡箭牌,正相反,一个人老年的生活状态恰恰体现了这个人的涵养和素质所在。

安姐和葛老师的晚年都过得非常幸福,但是安杰的幸福是基于江德福的包容与体贴之上的,而葛老师的幸福却是自己努力追求来的。所以她们的晚年生活看似都幸福,可实际上却是一个过得很舒心,一个过得很糟心。

从她们的话中可以得知,葛老师和王振彪的感情很深,两人经常出双入对,一起去买菜、锻炼,让人非常羡慕。安杰和江德福就做不到如此,安杰总是抱怨江德福是个地主老财,她一直在照顾江德福的饮食起居,买菜的时候他们俩也很少一起去,这一点安杰比不上葛老师。

父母爱情:论素质,葛老师远在安杰之上

王海洋离婚后独自带着孩子生活,回国后孩子就交给了葛老师带,葛老师对待这个小孙子非常好,就跟自己亲生的一样。人家带着孙子去练剑、买菜,在广场上玩,如果是安杰肯定做不到葛老师这样。当时安杰带着自己的孙女丫丫,可她却总是抱怨,还经常因为带孩子的问题和江德福争吵,也从没见她带孩子出来玩耍,这就是区别。

在带孩子这件事上,人家葛老师能以此为乐,不仅对继子王海洋态度真诚,对孙子也真心疼爱,人前人后都是同一个态度,丝毫看不出是后奶奶的感觉,而且她与王海洋的关系也相处得十分融洽。再看看安杰,一边抱怨带孩子辛苦,一边跟自己的儿子卫民不断发生冲突,素质高低立见高下!

素质就是个虚无缥缈的东西,可它确确实实在无形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素质不同,你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会不同,所以,不要再抱怨自己为什么过得不好了,还是多从自身找找原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