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人民醫院:11歲男孩:“爸爸,您一定要注意防護”

“爸爸,您什麼時候才能回來與我們團聚呢?”

“我們有好久沒有見面了吧!不知道您在醫院住,習不習慣!”

“您回來了,我一定會乖乖聽您話的。”

幾天前,一名小學五年級的學生侯思成給在抗擊疫情一線的醫生爸爸寫了一封信,字裡行間流淌地對爸爸的牽掛......

這位小男孩的爸爸侯浩彬是六安市人民醫院東院區感染科二病區隔離病房的醫生。自除夕那天起,侯浩彬沒來得及和家人打個招呼,就投入到救治新冠肺炎病患的戰“疫”中。

六安市人民医院:11岁男孩:“爸爸,您一定要注意防护”

1月25日,大年初一早晨,在病區值了24小時班的侯浩彬,接到通知,他所在的病區開始收治確診病人和疑似患者。如果不是這場疫情,他原本請好了公休假,帶著妻兒回到安徽阜陽老家與親人團聚。

“聽媽媽說,有一次您一夜收了三個病人,那一夜您都沒閤眼。”侯浩彬的兒子在信中寫道。由於病區人手緊張,每隔2天就要值一個24小時的班。1月27日晚上,病區收治三個疑似患者,接診病人、採集樣本、聯繫會診、觀察病情、測量體溫、上報情況......穿著防護服行動不便的侯浩彬,忙著救治患者,一夜沒有休息。

在書信裡,今年11歲的小思成,對爸爸平時的工作有所“抱怨”,“今天上早班,明天值夜班。有的時候本來不上班,可您還要去加班,一點兒規律都沒有”。可是這段時間,在陪同爸爸一起經歷這次抗“疫”過程中,小思成看到了和爸爸那樣,穿得像宇航員一樣,不怕危險,勇敢地戰鬥在前沿陣地的醫生叔叔阿姨,他有些原諒爸爸,改變以往對醫生這個職業“太不好”的看法。

六安市人民医院:11岁男孩:“爸爸,您一定要注意防护”

“兒子愛好讀書,市裡圖書館開館的第一天,我就陪兒子辦了一張讀書證”,往常的時候,侯浩彬會陪伴兒子讀讀書、打打球。侯浩彬和他的愛人在不同單位上班,家裡的孩子都是由爺爺奶奶照顧。今年春節前兩位老人回了阜陽老家,妻子前不久也去單位報到,留在家中的11歲兒子邊學習邊看護3歲的女兒。“爸爸您不用操心,有您兒子這個男子漢呢,您就安心工作吧”,侯浩彬讀到信時突然間覺得兒子長大了,“我有好幾天整夜睡不著,畢竟孩子還小,不放心他們留守在家,但那也沒辦法”。

在2月15日痊癒的7位患者中,年僅3歲的小患者樂樂(化名)和他的媽媽一起出院,臉上洋溢著喜悅,口罩後的笑容讓人倍感溫暖。10天前,樂樂被確診感染上新冠肺炎,住進隔離病房,接診的醫生是侯浩彬。“當時,這個小傢伙乖巧可愛,特別懂事,不哭也不鬧,安靜地與媽媽同住在一個房間”,侯浩彬介紹道,“由於隔離,病房裡沒有什麼玩具,我們醫生護士在查房的時候,把準備好的玩具和吃的東西帶給小傢伙,好讓孩子安心一點”。令人寬慰的是樂樂感染的症狀較輕,入院後第二天樂樂體溫恢復正常,經過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連續兩次核酸檢測呈陰性,達到出院標準。

樂樂走出隔離病區的那天,侯浩彬還幫他捏好了口罩。望著小朋友遠去的背影,侯浩彬想到家中有個同齡的女兒,兩眼泛著淚光,一直在醫院忙,無暇顧及到家,心中滿懷愧疚。

六安市人民医院:11岁男孩:“爸爸,您一定要注意防护”

侯浩彬每天在隔離病房高強度工作,還要承擔有可能被感染的風險。爸爸不在身邊的日子裡,小思成每天都提心吊膽,擔心爸爸的安全,每晚都和爸爸打電話。連續20多天沒有見到爸爸的面,小思成按捺不住想念奮戰在抗“疫”一線的爸爸,於是他就把想對爸爸說的心裡話以信的方式寫了一封家書。“爸爸,我想您了,您一定要注意防護呀!多吃蔬菜,保重身體,我和媽媽、妹妹等你回來”,稚嫩的話語,道出了兒子對爸爸的掛念和擔憂。

“兒子,爸爸不能陪你看書了,在家聽媽媽的話......”侯浩彬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在稍稍閒下來的時候,只能通過短短几十秒的微信視頻和兒子“見面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