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裡你喜歡實盤強但不善說寫的,還是喜歡會說寫但實盤一般的?為什麼?

鷹擊長空LQIU


股票投資,分為兩種。

一種是短線操作。另一種是價值投資。

如果你是短線操作,必須每天都應對實盤,高拋低賣。 掌握股市K線圖等等一系列短線操作方法。這樣你才能有機會賺到錢。

如果你是價值投資,你做最大的努力就是多讀書。儘量去多讀像股神巴菲特,彼得林奇,費雪,霍華德等等一系列名人的書籍,來增強自己的投資知識。讓你掌握的知識在股市中賺錢!

無論你用哪一種方法?適合自己就可以了!


好書推薦哦


股市裡有實盤強不善說寫的人,也有能說會道實盤不行的人,當然也有實盤很強表達能力也很強的人。

1、實盤強,不善言辭的人,或者說實盤強,比較低調的人,還是有不少的,幾年前新浪實盤大賽的冠軍獨狼就是這樣一個人。在新浪財經採訪他的時候,他解答的時候,不僅不善言辭,而且表達能力也不強,甚至答非所問,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人,對K線成交量等技術指標,有著非常強的實戰盤感,對個股短期的走勢,有著非常準確的判斷,錯了也能及時執行止盈止損策略。

這樣的人,雖然自己很成功,也很低調,但是,卻很難把自己的心得和經驗表達清楚,這樣的人是一個股市的成功者,卻很難成為傳道受業解惑的老師。

熟悉的人之中,徐翔應該算一個吧!

2、能說會道實盤不行的人,我去,這可多了去了。當然,一部分人可能因為資格限制,不能進行實盤交易,但是據我瞭解,一些人還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這個不多講,你懂的。這些人說起股票說起技術來,頭頭是道,一個普通平臺的大盤走勢,能給你嘚吧嘚吧一個小時。

你經常電視裡看到的那些磚家,分析師,大V,大部分都是這樣的人。

有個自稱某直轄市的股俠,可以算一個了。不知道那個網紅李大校是不是這樣的人物。

3、實盤很強,表達能力也很強的人,這樣的人真是不多。他們有著豐富的實戰經驗,良好的戰績,以及口若懸河的表達能力,如果外形再帥一點,那更是無敵了。

不過這樣的人真的不多,首先是實戰真正牛X的人就不多,其次還要有表達能力,深入簡出,讓別人一下子就能聽明白你所講的動向。

如果那個廖英強不靠推薦個股讓其他股民接盤,也能做好股票(其實他的技術還是不錯的),應該算一個了!

不管是誰,肯定喜歡第三種了,對不對?


禪壹


做為一個有著近20年股齡的人,在這裡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過去在各類財經欄目看一些專業人士發表言論有時會覺得某某人說得不錯,但僅僅只能知道他的思維和方法,而沒見過實操的記錄,所以他們最終給人紙上談兵的感覺,隨著網絡等媒體越來越發達,我們在眾多相關的論壇裡,也能夠目睹一些人,雖然不善言辭,但做起股票來可謂風生水起,也一樣遭至眾多股民的熱捧,反正我本人看過不少大咖的直播或者寫的東西,也能一眼就辨別出誰的真實水平是真材實料還是僅僅靠寫寫書,賣賣資料和所謂自己的絕招技術,或者圈一大幫粉絲倚靠流量賺錢積累財富,話說回來,印象中當年經常看國海證券在某電視臺辦的一個財經欄目,每天股市收市不久就邀請一位證券行業的分析師和觀眾覆盤談看法,也看了很多位分析師的種種言論,印象最深刻的是張志林的觀點,我那時想,他如果做股票的話,一定也不會差,後來若干年後,在別的財經類欄目上再見到他的時候,才知道他真的辭去國海證券首席分析師的職務,去迎接挑戰到了一家不記得好像是私募基金任經理,也說了很多真正到市場裡之後的點點滴滴,當時股市行情整體也不好,但他還是有一定的收穫,分享了很多他的經驗,我覺得他就是那種既能遠程指揮軍隊又能親臨戰場的人物,挺敬佩的。


鷹擊長空LQIU


股市是一門生意。無數的人靠著股市吃飯。比如國家收的印花稅,增加國家稅收。券商收的交易費,是券商主要的利潤來源。龐大規模的散戶只有靠低買高賣掙差價來實現夢想!股市裡能說會道的有很多。他們是靠嘴吃飯的,比如網紅李大霄。他是券商分析,本身不炒股,他的收入來自於券商給他發的工資及他粉絲買他公司的產品。我跟蹤他很久了,他是標準的靠消息面研判股市的人,根本不懂技術,偶爾發表一點技術類的東西,肯定也不是他自己寫的。李大霄就是典型的會說會寫不會實戰的這一類人。但他活得很好!因為散戶喜歡!

而對於會幹但是不怎麼善於表達的人,這都是孤獨求敗的類型,這類人極少。比如徐翔,曾經中國寧波敢死隊隊長,私募老大哥,極其低調,他被抓之前很少露面。也不曾見他傳授什麼炒股技巧。對於廣大的散戶來說,他是神一般存在。散戶是一盤散沙,他們的喜好往往都是主力進攻的軟肋。散戶喜歡能說會道的,李大霄們的粉絲就狂漲。只做不說的,散戶無論喜歡與否,人家都不怎麼搭理散戶。於是散戶只好悻悻然離開。散戶的喜好就是散戶的死亡陷阱,在資本市場,拋棄個人主觀判斷,理性,客觀,系統性對待市場,方能長久立足資本市場!!


禪師微微笑


這個問題不管選哪一個,都不是肯定的。

如果你是自己投資股市,那當然喜歡跟著真正的強者去學習、去操作,這樣能學到真正用得到的東西,不過這肯定很辛苦,畢竟學習就是一個辛苦的過程,何況跟一個不善說寫的人,就更難了,但是一旦你學會了,那會有十足的長進,對你幫助會非常大。

能說會道喜歡打嘴炮,而實盤一般的人,其實就是紙上談兵的那類人,像三國中的馬謖。這類也是有人喜歡的,對於一些金融類、投資類的公司就喜歡這種,把一些事兒說到天上去,因為他們看重是你的口才,而不是內在的東西。

舉個例子,這兩類就像一個公司裡的技術工程師和營銷人員,如果你是想自己學習到真正的知識,你會向誰學習,沒錯,當然是跟技術工程師來請教了。如果你是想推銷自己的金融產品、金融服務等,那當然是選擇擅長能說會道的營銷人員了,他們雖然技術積累不多,但是能把產品給介紹賣出去。

所以,這裡沒有喜歡不喜歡,要看你自己是注重哪個方面了,根據自身的需求點去選擇合適自己的才最重要。想學習真東西,那選擇第一種;如果有其它用途,那可以選擇第二種。


老陳論股經


這個問題首先讓我想到了紙上談兵一詞。股市雖不是戰場,但經常被很多人形容為“戰場”。以前還真有人把國學《三十六計》《孫子兵法》《易經》融入到股市的操作方法裡。讓人覺得似乎很有道理。

我從二十幾年股市觀察來看,任何一種股市操作方法都不會長遠的讓我們盈利。成功賺到錢的例子基本上就都有個良好的心態長期持有業績好的股票。然後去愛國 ,愛家,做好本職工作。等到一定時候賣出股票獲利就好了。比如你需要錢的時候,股票翻倍的時候,有突發事件的時候。

這類投資者,我認為就是實盤強但不善說寫的,我個人喜歡這一類。

網絡自媒體的興起,比紙質傳媒為主的時代股票評論人更多了,人人都可以發表股市評論,怎麼能引起關注怎麼說,有一直看漲的,有一直看多的,有左右不知道說的是啥的。大部分人要的是流量。

他們自己有沒有股票都不好說,也許在網絡蹭股市的熱度,那麼多言論又似乎都有道理,是創作也是勞動,是勞動就該尊重,人家寫了就寫了。

這類投資者,我認為就是喜歡會說寫,實盤不知道的。

還有一類就是身邊的股友,你問他他說的頭頭是道,個股操作一團糟,有時還諱莫高深。

總之,在股市成功的例子在那擺著呢。



歌舞股


炒股靠自己!不要相信別人!看帖、加關注都是為了吸納別人的觀點,他人的論點不能作為自己決策的依據!

新股民需要學習,需要積累!剛入市投入資金不宜過多,自有資金兩成即可!盈利預期不宜過高,學習為主!

頭條裡各種大v,有幾個敢給你看交割單的?為了圈粉互掐的就更不要信了,如果實盤操作很強哪裡有功夫和別人瞎扯淡!實力派都是悶聲發大財的!各種短信股、微信股,回覆666都是違法的,打擊力度不夠用給了他們生存空間!

投資是一個磨練的過程,不要幻想一夜暴富!賠錢就是你交的學費、賺錢是你學成後的回報


睦恩


股市是個真金白銀的地方,當然喜歡實盤強但不善寫說的。

來股市的人都是一個目的,掙錢。要想掙錢就要實戰,實戰強才能掙錢。光說不練那是看把戲,一文不值。象李大宵、徐曉峰都是會說的,他們自已又不炒股,但比誰都會說,頭頭是道,這種人自已都不相信自己,從掙錢角度上看,這些人有什麼用呢。

當然有一種會寫寫理論,仔細認真分析行情和個股的人又和他們不同。這種人可真正教會我們一些知識,指導我們判斷形勢,從而去正確操作。雖然他們實戰不行,但他們另一個角度上比我們行,可以幫助我們彌補不足,這種人我也喜歡。

只要是有真才實料的我都喜歡,但從錢上面考慮,當然喜歡實盤強的人。我個人實盤也算可以的,你以後會喜歡的。


阿龍130300051


首先,我表明我的態度:我喜歡能用數學分析的技術型高手。

其次,我想說大眾中起碼有95%的人喜歡能說會道的所謂股市專家,喜歡數學分析的實力派高手的只有5%。

我們大羅世界中能夠源遠流長的東西可以分為三樣,分別為現象、數學和哲學;對應到現實中就是藝術、科學和宗教。95%的人喜歡現象,喜歡藝術,只有5%的人進入了數學的領域,能進入哲學領域的更少,只佔1%。

能說會道的所謂專家,水平一般,但喜歡的人多;會用數學分析的盤口高手,一則因為只有少數的人喜歡數學分析,二則因為他不善於表達,喜歡的人會更少。這就是現實。

但如果這個高手既會數學分析,又會表達,那就不得了啦,就如徐小明老師,他的粉絲是非常多的,他的博客點擊量一直是新浪財經的第一名。

所以,結論就是,股市分析還是要進入數學分析的領域,才能取得實效。



朱生捷


股票市場是個沒有硝煙的戰爭,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來到市場你要清楚你是來幹啥來了,你是來賺錢的不是來耍嘴皮子的,嘴皮子在強,筆桿子在硬,到股票市場照樣把你打的滿地找牙,還得實盤操作厲害在市場裡面才是硬道理,因為我們是來賺錢的不是來賠錢的。把嘴閉嚴,實盤操作厲害讓你能上天入地,財務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