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民生解決就業 都需要工作隊“搞掂”

保障民生解決就業 都需要工作隊“搞掂”

■貧困戶蘇亮求在餵雞。新春伊始,肇慶市民政局派駐懷集縣富禮村的扶貧工作隊已著手推進脫貧攻堅。

肇慶市民政局駐懷集縣馬寧鎮富禮村第一書記練毅和工作隊隊員陳榕生日常工作很忙——

南方天氣溼冷,到了晚間,肇慶市懷集縣馬寧鎮富禮村的氣溫更低,小雨嘀嘀嗒嗒落在村委會二樓的通氣頂蓋上,聽上去有點急躁不安。凌晨近1時,陳榕生處理完當天的疫情防控報表和往來人員登記信息,憨笑著對練毅說:“搞掂!”

富禮村由5個自然村組成,是懷集縣41個省定貧困村之一。而練毅和陳榕生分別是肇慶市民政局派駐富禮村的第一書記和工作隊隊員。除了防控疫情,保障貧困戶的基本生活、解決他們的就業問題,同樣需要練毅和陳榕生認真去“搞掂”。

■採寫:新快報記者 陳斌

日常防控: 騎著“小電驢”在村裡巡查

“戴好口罩,別在村口聊天了!”“身體出現發熱、咳嗽,一定要用電話及時報給村幹部知道,記得啊!”

騎著“小電驢”,車上帶著的喇叭不停播放著“防疫宣傳”,車把手上安裝著話筒,看到有村民聚集就喊話“散開啦,回家啦!”——這就是練毅和陳榕生這些天的“日常”。

“大年初四,在廣東省扶貧辦發倡議之前,我們已經提前回到村裡,這是我們自己決定的,因為感到疫情嚴重了,我倆都是退伍兵,更是黨員,就是要擔起這個責任。”練毅和陳榕生如是說。

“前兩天,我們村裡3名外出務工返鄉並且與武漢籍人員有過接觸的村民,剛完成醫學觀察,解除了隔離。”練毅告訴新快報記者。

標準動作:

翻米缸、掀被褥、問冷暖

除了抗疫防控,每天到貧困戶家中翻米缸、掀被褥、問冷暖,也是練毅和陳榕生的“標準動作”,“要確保我們幫扶的兩個村裡90多戶貧困戶的基本生活。”練毅說。

民以食為天,疫情當前,為保障肉菜等基本生活物資供應,練毅聯繫村經濟聯社,從周圍的養雞場、養牛場、蔬菜基地、農戶、超市等組織調動價格相對比較平穩的產品物資供應。

在村貧困人口中,有部分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和低保戶因疫情無法到鎮上銀行領取基本生活費,練毅和陳榕生便幫忙聯繫村銀行代辦點,按規定先行代支解決。

正值春耕生產關鍵節點,村有勞動能力貧困戶的就業問題也同樣提上日程,因疫情防控,以往有外出務工的貧困戶無法重返崗位,練毅他們一方面及時進行心理疏導,一方面協商村經濟聯社,為3名無法返回原單位的人員解決臨時就業問題。“根據不同需求,準備相應就業信息,如縣扶貧辦頒佈的懷集工業園區企業招聘信息、經濟聯社春耕計劃聘請人員信息等,目前為止,已為明確可以外出務工的2名人員開好了村委證明材料,讓他們能順利返崗,無法明確是否能外出務工的勞動力,就鼓勵他們把家裡的責任田整好,準備種花生或其它經濟作物。”

陳榕生告訴新快報記者:“富禮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共37戶119人,截至2019年12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9033.91元,貧困人口人均增收1544.27元,脫貧率達100%。”

春節前,富禮村已完成2019年分紅準備工作,陸續將項目分紅收入分批發放到有勞動力貧困戶賬上。練毅告訴新快報記者:“富禮村有勞動力貧困人口2019年度分紅人均1544.27元,較2018年底的867.52元增加了676.75元。另一個同樣是我們幫扶的塘崗村,有勞動力貧困人口2019年度人均分紅也達到1216.03元。”

精準扶貧:

正在建設新農村示範村

練毅告訴新快報記者,肇慶市民政局正在打造以富禮村、塘崗村連線的“馬寧鎮觀光產業園區”,並且針對農業產業調整和結構優化,前期已經扶建且目前運作良好的項目包括光伏項目、地黎橋養牛場及擴大生產項目、懷集工業園項目、樂天天農產品種植項目、富禮村商鋪、懷集縣興懷農業經濟發展有限公司項目及富禮村觀光種植農業園(一期)等。

新農村示範村建設也緊鑼密鼓地推進,富禮村現已建成文體廣場5個、文化樓5座、村公共廁所5間、垃圾屋5間、村衛生站1間,全村的路燈、村道和汙水池等公共服務設施配套也已完善並投入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