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第三積溫帶水稻保持多少苗數?1公頃夠用嗎?

寒風14930


你這個問題沒看懂啊😊,現在一般插9*3的,大概一平米12到15穴,一般一平米保株數500你就贏了!


臣有本奏


黑龍江第三積溫帶,(2300~2500)主要分佈在中部溫和半溼潤稻作區。和西部溫暖半乾旱稻作區。包括:訥河市,依安縣,克山縣,拜泉縣,明水縣,綏稜縣,慶安縣,柳河農場,雙鴨山市,嶺西區,嶺東區,寶山區,四方臺區,853農場,852農場,綏濱縣,七臺河市,林口縣,穆稜縣,延壽縣,尚志市,通河縣,鶴崗市,寶泉嶺農管局,雞西梨樹區,虎林市,慶豐農場,同江市,建三江農管局,大興農場等。以上這些縣市,區,等基本上都主栽水稻。

那麼,黑龍江第三積溫水稻公頃保苗是多少呢?

從總體分佈看,雖然都屬於第三積溫帶,但是卻處在不同的分佈區域。也是說不同區域,有著不同性質的土壤,其中包括有機質含量高的肥田,和有機質含量低的瘠薄田。當然不同如區域也有,適宜本區域的主栽品種。其生育期127天至132天,有效積溫為2300~2500℃左右。主要品種以綏粳18中長粒形為主。品質優良,口感好,食味值高。



關於公頃保苗,這要看我們所種植品種的特徵特特性,分櫱能力強的品種栽插稀些,一般栽插規格為9*5每平方米,20穴,每穴20株,每平方米400穗。每穴栽插基本苗株數為3~4株,每畝大約為13333穴,每公頃大約為200000穴。每穴按20株秧苗計算=4000000株,如若每株穗粒數為70粒,千粒重為27克,每公頃產量為15000斤左右即7.5噸稻穀。

如若,品種分櫱能力中等,栽插規格9*4每平方米25穴,每穴18株,每平方米450穗。每穴插基本秧苗4~6株,每畝大約為16666穴,每公頃大約250000穴,如果我們還按每穗粒數平均70,千粒重27克,每公頃產量為17000斤即8.5噸稻穀。

如果能夠將9*5栽插規格水稻每穗粒數增加10粒,我們每公頃將多收穫2000斤稻穀。

總體來看,公頃保苗是否夠用,這需要我們,選擇適宜,分櫱能力強,優質,抗病高產品種,結合栽培管理技術,來調整產量形成因素間的矛盾。

分櫱能力強的品種攻穗數,和粒重的基礎上促大穗。

分櫱能力弱的品種在保證單位面積基本苗數的同時主攻大穗,和千粒重,彌補穗數的不足。



公頃保苗是否夠用,關鍵要看我們所要求的目標產量的多少。若果,你想打9噸稻穀,田裡的稻株生長量只有打8.5噸稻穀,這是顯然不夠用的。如果前者9*5栽插規格產量表現想再有所提升的,我們最後也只通過人為干預手段增加千粒重。來提升產量,按現在標準每增加1克千粒重,其公頃產量就會提升500斤左右。如果能夠提升4克,那就是增加2000斤稻穀。這樣最終也就彌補了穗數不足的缺陷。也就無所謂夠不夠,關鍵是我們能否做到,做好。

以上淺析,對此您有哪些不同觀點歡迎一同探討交流。


神農35


黑龍江省第三積溫帶的水稻種植需要保持多少苗數?這個還真不一定,第三積溫帶也分上限和下限地區,種植的水稻積溫也有差異。同時,不同的水稻品種由於分櫱能力、抗性等方面的差異也會對苗數有不同的需求。總的來說,常規粳稻品種適合密植、適口性好的優質水稻品種相對要稀植。

雖然說黑龍江省也把當地分出了幾個積溫帶,但是由於氣候的原因,整個黑龍江省的水稻種植區基本上都屬於寒地水稻種植區。在種植方式、移栽密度方面與吉林、遼寧兩省相比有著較為明顯的差異。黑龍江的第三積溫帶,主要集中在佳木斯、鶴崗、寶泉嶺、建三江、雙鴨山、牡丹江等部分地區,有效積溫在(2300-2500)℃,屬於溫涼區域,主要種植11-12片葉的品種。一般是第三積溫帶上限地區種植11-12片葉品種,第三積溫帶下限地區種植11片葉品種,部分冷涼區域可能需要種植10片葉的水稻品種。由於近些年氣候變暖,第三積溫帶的有效積溫也逐漸的有了一定的提高。

1、適口性好的優質水稻品種。在黑龍江地區,適口性好的優質水稻品種普遍集中在13片葉的水稻品種範圍之內。只是近幾年,黑龍江地區加大了12片葉的優質水稻品種的研發力度,才審定了三江6號、綏粳18、綏粳27、龍慶稻系列以及齊粳系列等部分優質水稻品種。也就是說,在我們黑龍江第三積溫帶地區,適口性好的優質水稻品種種植起步比較晚。

相對來說,12片葉的水稻品種的分櫱能力、穩產和豐產能力要比11片葉品種有優勢。即便是有一定的缺陷的適口性好的優質水稻品種,分櫱能力也比較強,也具有一定的穩產和豐產能力。但是這類品種大多數抗性相對差一些,比如說抗倒伏能力、孕穗期和揚花期對低溫冷害較為敏感等,所以,從穩產、豐產以及保證質量、減小倒伏几率的角度來講,這類品種建議適當的稀植。移栽以9*4或者9*5為主,穴保苗株數在4-5株基本上就能滿足穩產的需求。也就是說,9*4或者9*5的平方米穴數在21-27穴左右、平方米保苗株數在105-135株之間、平方米有效穗數在525-621穗左右,就能滿足穩產的需求了。因為是適口性好的優質水稻品種,很可能在抗倒伏能力方面有一定的劣勢,我們就需要採取稀植、大穗、提高結實率和出米率的角度來進行種植。

2、常規粳稻品種。常規粳稻品種的豐產能力相對於適口性好的優質水稻品種高一些,穩產性也相對更好。如果是種植12片葉的常規粳稻品種,建議移栽規格9*4,穴保苗株數在5-6株左右。通過適宜的穴距、適當的增加穴保苗株數,來提高平方米有效穗數,追求穩產和豐產。但是,建議您選擇抗倒伏能力強的、抗性好一些的水稻品種。至於說分櫱能力,12片葉的水稻品種基本上沒有太差的,都比11片葉的品種好一些;

如果是在第三積溫帶下限地區種植11片葉的品種,需要適宜的密植。因為11片葉的水稻品種由於受當地有效積溫的影響,分櫱能力相對差,特別是在第三積溫帶下限地區表現得極為明顯。這時候我們就需要減少穴距、適宜的增加穴保苗株數,來追求一定的有效穗數來穩產、增產。一般來說,建議移栽規格9*3或者9*4,穴保苗株數5株以上,部分分櫱能力差的品種建議達到6-8株/穴,最終的平方米有效穗數要達到650穗以上,才能有較好的穩產、豐產能力。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十公傾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