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防止孩子喜歡上打遊戲?

名思教育錢老師


   現在家長因工作原因或生活原因陪伴孩子的時間比較少,孩子獨處的時間比較多,由於各種原因孩子往往會通過打遊戲來打發無聊的時間。這樣就需要我們認真對待和引導孩子儘快解除沉迷打遊戲的習慣。

首先,作為家長要先自己擺正心態,因為我們也是經歷過小孩階段,要懂得換位思考,小孩打遊戲上癮,會有很多原因的。作為家長,不要一開始就想馬上說服孩子不打遊戲。首先要了解具體情況,孩子也可以通過遊戲來學習和放鬆的。先觀察小孩子喜歡什麼遊戲,現在很多學習可以通過玩遊戲的方式進行的,比如學習詩詞、學習成語、學習編程等等;其次很多遊戲是可以鍛鍊小孩的觀察能力、反應能力、思考能力等等。

建議先在小孩接觸遊戲的時候可以靜靜地看下小孩玩,想一想小孩子為什麼會喜歡?通過觀察、瞭解具體情況後再分析下小孩在玩什麼遊戲?為什麼會喜歡?然後在平心靜氣的時候,在小孩沒有玩遊戲的時候再找小孩溝通,瞭解小孩子自己的想法;要尊重小孩,建議不要在小孩玩遊戲的時候去找他說,這樣會引起小孩的反感甚至對立,一般小孩都是好奇心很強的,你越不讓他玩遊戲他反而越想辦法去玩;同時千萬別在小孩玩遊戲的時候去搶他的手機!

在瞭解小孩的想法後再根據掌握的情況和小孩溝通,讓小孩明白玩遊戲的危害。這個時候特別需要我們家長的耐心,因為這個調整需要一個時間過程,明白這一點之後我們嘗試和小孩訂立一些規定,比如說什麼時候才能玩遊戲和玩遊戲的時間,逐步地縮少玩遊戲的時間;同時在小孩達成規定後給予一定的獎勵,慢慢培養孩子的自制力,養成自律的習慣。很多遊戲項目需要充值才可以玩,這時候家長要耐心和小孩分析如何合理地使用金錢,幫助小孩建立良好的金錢價值觀同時家長控制小孩的零用錢。其次我們家長要引導參與孩子的學習項目,慢慢轉移小孩的注意力,培養小孩的興趣愛好,增加家長和孩子的互動,通過一些親子活動增加更多的認識,比如琴棋詩畫、打球、游泳、跑步、跳繩、跳舞、唱歌、閱讀、玩魔方等等;也可以和小孩制定這些學習項目的學習規劃和時間,這樣可以進一步壓縮小孩玩遊戲的時間。

凡事有內因和外因,小孩喜歡玩遊戲可能和家長有關係,我們家長一定要重視,要以身作則,在小孩面前也儘量少玩遊戲;其次小孩子之間喜歡通過玩遊戲的形式認識更多夥伴或者通過玩遊戲進行比拼,這時候家長之間、家長與老師之間需要進行溝通和配合;要引導小孩的價值觀,向上學習,向榜樣學習,找些學習好的同學做榜樣和做夥伴。

最後,家長朋友一定要有信心、決心和耐心,不能操之過急,要治好孩子打遊戲的癮需要的是持續有效地監督,相信通過以上的方法逐步地調整過來。






悟空快來學藝


我做為一個資深遊戲菜鳥玩家,提一提自己的看法。現在是個信息化社會,手機、電腦、電視伴隨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前我們玩遊戲的工具主要是遊戲機和電腦,那時候家長經常去遊戲機室,去網吧去找,我記得以前上學時好多同學翻牆去網吧包夜,最後班主任老師直接夜裡找到網吧...來了個甕中捉鱉...哈哈,基本上鬥智鬥勇後都是老師贏。現在不一樣了,尤其是手機普及過後,到處都是遊戲。


簡單的比如微信遊戲到處推送消息,還有諸多網頁遊戲,鬥地主、消消樂的,到處都是。孩子們天生愛探索,也容易著迷。一旦孩子們控制不住自己的時候就沉迷進去了。那時候別說是放假,連吃飯睡覺都想著玩遊戲,愁的都是家長。

我這有幾個小建議:

1、建議不要給孩子配置智能手機,小朋友方便聯繫就行,功能不要太強大,否則消息一推送的話……很難預防。

2、可以引導孩子在電腦上有規律的玩一會遊戲。比如做完作業後玩上半小時。切記堵不如疏。

3、可以陪孩子玩一些休閒類的遊戲,不用升級的,這把玩過下次重來的那種,這種不容易著迷。

4、可以給孩子報一些喜歡的興趣班,或者參加一些有趣的課外活動,多參加積極健康的體育活動,正確引導,讓孩子在外面發現快樂,相信孩子就不會那麼沉迷於遊戲了。


我是五好員工


更新:之前聽說,有個學校投資很多設立了遊戲專業。

2016年8月,內蒙古錫林郭勒職業學院設立了全國首家電子競技專業課程,教學目標是培養職業運動員。該校電競專業共配備12名專業老師授課,6名教授遊戲科目,其餘教授電競經濟管理、賽事導播等課程,授課老師大多是一等一的電競高手,甚至有國家二級運動員。

不要高興先,還有卷子呢?

2016年9月,“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成為了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公佈的2016年度的13個增補專業之一,近年來火爆異常的電競行業終於在學術界打開缺口。缺口一開便一發不可收拾:各大院校紛紛開設電競專業,甚至連中國傳媒大學這樣的211高校都成了其中的弄潮兒。

2018年,上海體育學院播音主持專業(電競解說方向)也正式招生。


以後肯定成為一個大火的行業,為什麼不讓孩子玩兒遊戲呢?

正如逛街是女生的浪漫,遊戲也是男生的浪漫啊。


以我真誠真心,竭盡全力為您解惑。

打遊戲沒有什麼不好,只要不沉迷即可。

我倒覺得,如果有可能,能夠陪自己的孩子打遊戲,讓他知道打遊戲不是什麼罪惡,只是應該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情而已。

這一點兒尺度只要把握好,打不打遊戲都無所謂。

我們的目的其實不是不讓孩子打遊戲,而是讓孩子明白什麼時候做什麼事兒才是正確的。

叛逆的孩子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做家長禁止的事兒!這就是叛逆的本質。

因為他能讓家長憤怒,讓家長關注。如果你自己不能給孩子太多的關注,孩子的注意力自然會被其它有意思的事情所吸引。這個時候的任何措施都沒什麼用。

如果說找到讓孩子不那麼愛打遊戲,那就是給孩子最好的陪伴和關心。

以上為個人意見,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如果對你有幫助,不妨點個贊,關注一下閱讀修身。

閱讀修身:一個關注教育,高考考研考博,社會,小說,熱愛閱讀的教育領域創作者。


閱讀修身


這個回答,我想我最有權威了,因為我曾經也是個孩子,我曾經也玩遊戲也沉迷,並且我現在也會玩遊戲,而且我現在不再是孩子了。至於怎麼為了孩子防沉迷,下面是我的看法。



首先第一點,玩遊戲和沉迷遊戲,是兩個概念,家長不要混為一談。很多家長見不得孩子玩遊戲,覺得孩子玩遊戲就是不務正業,荒廢學業,玩遊戲就是學壞,甚至街邊路過看到哪裡有玩遊戲,都不許孩子看一眼生怕孩子“學壞”。其實,這是錯誤的!

如果孩子不喜歡玩遊戲,不愛玩遊戲了,那你才真應該擔心了,試問正常孩子有誰不喜歡玩遊戲?我們這一代小的時候。玩的不是電腦,是小霸王學習機,我們父母那一代,玩的是火炮,彈珠,鐵環,爺爺輩那一代,玩的可能是跳繩,沙包,泥巴,… 那都叫遊戲,我只不過時代在變遷,玩的內容不同罷了,愛玩那是孩子的天性。



可能又有家長會說,我沒不讓孩子玩啊,我只是不讓玩電腦手機遊戲,但是可以讓他玩籃球,玩足球這些遊戲啊。可是你想過沒,你是讓孩子頓頓吃蔬菜不吃肉,還是頓頓吃肉不吃一點蔬菜呢?我想都不行吧,這是一個道理。

其實孩子玩遊戲,第一的確是因為好玩。好玩的東西大人都會想玩,更別說是孩子了。其次是因為好奇,新奇。小孩子初出人世,對啥都感到好奇,而遊戲更能吸引他們。第三是因為小孩子沒有家庭,工作,社會等壓力,自然而然不會有大人一樣感到累,自然而然就會把身心投入到遊戲。最後因為小孩子缺乏自制能力。



我們作為家長,首先不應該斬釘截鐵一般的阻止孩子玩遊戲,那樣反而會適得其反,當然也不應該放任孩子。 大人們老是會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小孩子,不懂事”。這句話其實也不全然正確。小孩子精起來了叫猴精,比誰都聰明,懂起事來,又比誰都懂事。只不過他們經歷得太少了罷了。這時候,我們應該以父母,甚至以朋友的身份,和他們多多交流,言傳身教,切勿打罵。我想大多數孩子還是會明白你是為他好,會聽話的,至少嘴巴上會聽話。

而有些孩子嘴巴上聽話了,但是身體上卻控制不住自己怎麼辦。那我們就苦口婆心好好和他們談心,多多教育他們。一次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就三次。

當然了,家長不要覺得我談了很多次他依然整天玩遊戲,實在不聽話沒救了。作為家長,不僅要言傳,更要身教,這說的身教不是身體上的教育打罵,而是多陪陪孩子。 陪孩子多參加戶外活動,運動,哪怕是陪孩子看會卡通片看會電視也是好的。陪孩子看看書,陪孩子吃吃飯,陪孩子寫作業畫畫。其實大多數孩子都很樂意的。只不過大多數父母做不到陪伴。 當媽的可能整天做頭髮,去美容,去打麻將。 當爸的可能整天去開會,去喝酒,去應酬。還美其名曰我是為了孩子為了家庭在努力,結果孩子還這麼不爭氣。 我看你那是放屁。然後家庭差的,可能父母都整天在外面幹活掙錢,幹苦力掙錢。又有幾個做到真正的陪伴孩子了?孩子的教育不僅僅需要社會,需要學校老師,其實在成年之前,更多的是需要父母。 你們整天那麼累那麼忙掙錢,不就是為了孩子嗎?既然如此為什麼卻看不見眼前的孩子呢?



作為父母家長,一定要多多陪伴孩子啊。孩子學習,成長,懂事,也就是那十多年的時間。而你們一家人能整天其樂融融在一起的時間,我就是那十多年。教育陪伴不好,就會出現你們所謂的不聽話不懂事沉迷遊戲。 而且拋開這些不說。孩子稍微大點了,都會住校,也許一週一個月才能見到一次,再大點會留學,會工作,會成家立業,也許一年都見不到一次。好好珍惜吧

純手打,望採納

馬上2019新年了,提前祝所有看到這條回答的大家新年快樂


遇見你遇不見你


這個動心 真的很難,難到我寧願他一直玩遊戲。

(內心亂糟糟)

孩子玩起遊戲來有時候是連爹媽都不認識的。

如何控制,我只能說一開始就別讓他碰,讓他碰了你就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吧,或是狠點心把他送到全封閉的學校,或是你就每天二十四小時監督他。

其他說什麼定規矩啊,…………一系列的我覺得沒效果的。就像你要從一堆貓裡找一隻不偷腥的貓一樣。

或是如下圖所示,經常這樣對他,或許短時間他可能會戒掉,但想讓他徹底擺脫,我勸你清醒點,別做夢。



水晶宮二十九號


孩子沉迷遊戲基本都是家長缺乏管理造成的,不能一味的不允許孩子游戲。畢竟連大人也免不了會打遊戲。但可以選擇性的給孩子玩一些休閒的益智類的小遊戲,開發大腦增加趣味,又不會浪費很多時間。切記不能讓孩子沉迷網遊,追求虛榮。






崑山直播


雖然這個問題是防止小孩打遊戲,但是還是要正確的看待遊戲這個產品。

本身遊戲是沒有好壞的,關鍵是小孩對遊戲的態度和痴迷程度。

防止小孩打遊戲可以從三個方面出發

首先,是對遊戲的認知。不能談遊戲色變,越是想把遊戲和小孩分開,可以小孩因為好奇反而更感興趣。我們應該教育孩子正確的認識遊戲,玩遊戲的好處和壞處,要讓他產生一個正常的遊戲觀

其次,合理的讓他去接觸遊戲,引導小孩接觸一些有益的遊戲,不是所有的遊戲都會帶壞小孩。避免去玩一些容易痴迷過帶有煽動色彩的遊戲。形成個好的遊戲環境。

最後,就是教小孩學會自己安排他學習和遊戲的時間,家長多督促,並慢慢讓他形成個自律的習慣。這樣遊戲就成為對小孩有益的東西,家長也不用日防夜防了。

希望能對你有幫助,歡迎關注繼續交流!


夢裡夢外都是夢一場


三皇五帝時期,黃河氾濫,鯀、禹父子二人受命於堯、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負責治水。 大禹率領民眾,與自然災害中的洪水斗爭,最終獲得了勝利。面對滔滔洪水,大禹從鯀治水的失敗中汲取教訓,改變了"堵"的辦法,對洪水進行疏導,最終解決了洪水氾濫問題。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味的堵是解決不了問題的,防止孩子喜歡打遊戲是不太現實的事情,人都是有好奇心的,孩子的好奇心更重,你越不讓孩子玩遊戲,孩子就越想玩。我們只有正確的引導孩子,如何讓孩子既玩遊戲而不沉迷於其中,又不影響學習才是我們應該考慮的事情。這是一個艱鉅的任務…


鄉間小榭


孩子玩手機這個可以認定為普遍現象,現在家裡不是玩手機就是玩平板,孩子3歲左右基本玩的很熟悉,這個真的跟父母有很大關係,身邊朋友的孩子,家長看孩子鬧騰會放動畫片或者調出一個小遊戲給孩子觀看或者隨便玩,只要孩子不哭鬧,大人做大人的事,或者在和孩子相處時候大人也在玩手機看電視孩子跟的看,慢慢就學會操作導致一哭二鬧的要玩手機,家長只有給,環境因數很重要,所以家長也儘量不要帶孩子的時候玩,多互動交流,讀書認字講故事。


涼白開水甜不甜


為了防止孩子沉迷遊戲,首先,要給他們定規矩,一定要果斷給他們規定玩得時間和每天玩得次數,這樣有利於正確引導孩子玩遊戲,不至於沉迷於其中。再次,就是父母的陪伴,可以幫助轉移他們的注意力,不至於他們的注意力都持續在遊戲中,當然陪伴的方式有很多,父母們可以選一些益智的遊戲陪孩子們一起玩,或是可以帶他們出去遊玩,亦或是多和孩子們一起進行戶外活動,多陪陪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