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這個職業,工作能力重要還是工作態度重要?

小livia


工作能力和工作態度對於一名優秀的教師來說都是同樣重要的。

作為一名新生教師,可能工作能力稍有欠缺,工作能力會隨著教學任務的開展日益提高。所以,我來說一下工作態度,在工作能力欠缺是,就需要有一個良好的態度,不管是工作態度還是與人交流的方面,都需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新生教師在與同行教師相互交流中,不僅能夠提升自已的心境,更能夠明白待人處事的一個度。但是,相比較有資歷的教師,新生教師更能和學生有共同話題,對學生也比較寬容。所以,對於新生教師來說,需要扮演好學生心目中的角色,教學上是良師,私底下是益友。

教師教育的主體是學生,學習的主體也是學生,所以對於教師來說,對學生展現出什麼態度也決定著學生對這麼科目。每個教師都有自已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上,必須要兼顧全體學生。


跨越沈


教師這個職業,對教師本職工作的熱愛,這是第一重要。熱愛本職工作,這才可能會有積極的工作態度。工作能力,教學業務水平,文化程度,都是可以在今後的工作實踐中學習,提高,彌補。

如果不熱愛教師的工作,工作能力再強,文憑再高,都是紙上談兵。有能力不幹有什麼用?以前的每個大隊(現在的村)至少會有一所村小,村小的教師,有的會有一兩個公辦教師,有的全部是民師,都是從各個生產隊來的。

村小的民師並不全部都是關係戶,這些有關係當上民師,也並不全部都倚仗著關係不幹事。關係戶中當了民師,當然其中肯定會有文化程度不高,不幹事也不想學的,並不很多。當時村小的教師幾乎全部是初中生,有的剛初中畢業就被塞進了村小。

我是79年進了村小當代課教師,我是61年初中畢業,在農村務農18年。我所學的知識幾乎全部忘記了,真的。我的父母都是教師,當時也回鄉了。憑著對教師工作的熱愛,儘管工資很低,月工資29元。一年十個月工資,寒暑假沒工資。我真的刻苦學習,向老教師學習,彌補我的各方面的不足。

功夫不負有心人,當年的小學升初中統考,我任教的班級,(一個班21個人)語數兩科及格率100%,升學率100%。當時全縣一百多所小學,只有十幾所小學平均分及格,而我們班語文平均分則是64.5分,全縣第一。(數學63分)。沒有想到一炮而紅,我們學校,大隊,學區,出了名。

我也紅了,不過不走運,早一年的拿全縣第一的任課老師給轉正了,而我卻沒有被轉為公辦教師。我87年才轉正,當時我縣對民師的政策,是一刀切的,時間是以78年12月31日,之前算在編。之後不算在編。我79年3月進校,不算在編,不在“槓子”內,仍然屬於隨時淘汰的民師之列。

只不過因為拿了個全縣第一,學區不好下狠心辭退我,大隊領導也不同意。這才讓我一學期一學期地籤臨時教師任用合同,想想那時真的傷心。如果不是我熱愛教師工作,我早就不幹這臨時代課教師了。我的同學他就沒堅持下來,離開了學校。我這一村小,離開的民師同事很多。主要原因工資太低。

我08年退休了,我剛進學校的那些民辦教師同事,有一些人靠著對教師工作的熱愛,堅持下來了。真的,堅持到民師轉正很不容易。比我小不少的他們仍然沒有退休,大部分拿了小高。而我卻是小一退休。那些堅持下來的民師,他們的教學水平,工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都成了學校的骨幹,有的當了領導了。


笨笨潮爺1


筆者從教三十多年了,以我的認識體會覺得是態度比能力重要,特別是我們基礎教育要的是老師的態度,老師的敬業精神!

態度決定一切

不管從事何種行業,他的態度決定他的高度。生活中不少人剛畢業後,心比天高,或許能力可以,但是幹一行厭惡一行,對工作的態度不認真,到頭來吃虧的是自己。那麼對於教師的職業來說,工作態度是放在首位。特別是基礎教育,又不是搞科研發明,從事的是教書育人。這就要求我們老師愛崗敬業,滿腔熱情投入到自己的教學中 ,即使你學歷不高能力不強一樣能把學生教好,憑的就是你的態度。況且有些知識可以邊教邊學,教學相長。一個人的教學經驗可以虛心學習別人,只要你的態度端正,就能成為一名深受學生喜愛的老師。

能力強不代表你的工作出色

教師的工作比較瑣碎,傳道受業解惑。作為一名老師光有很強的能力不一定工作就出色。身邊就有不少老師好高騖遠,工作態度吊兒郎當,對自己的本職工作嗤之以鼻。甚至師德缺失,大事做不來,小事又不做,這樣的老師能成為好老師嗎?反之有的老師熱愛自己的職業,雖然是一名老師,工資待遇不高,從來不怨天尤人,有一份熱就發一份光。既然選擇了老師職業,就把這份工作做好,不要認為委屈自己了,大材小用,不把工作放在心上。學校安排的教學任務,挑三揀四,吃虧的任務不幹帶多學科不願意,這類老師你能力再強有啥用?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一個老師如有較強的能力加上認真的態度,那麼他一定是好老師。在學生中一定會有好的口碑,也是學生愛戴的老師。


江南煙雨220667845


現代社會的教育對於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師有責任心這是一個教師必備的基本因素,選擇了做教師在某種程度上就選擇了付出,這也是為什麼將教師形容成“園丁”的原因。

一個合格的教師要具備三心“細心,耐心,責任心”,細心的去發現每一個孩子的長處將他們都發揮出來,但是在這個教育的過程中難免有些反應不是太快的孩子,這時又需要我們教師的耐心,最後就是最重大的責任心,一個沒有責任心的人也是勝任不了教師這個職業的。

另外就是教師的能力,一個能力不足的老師第一教出來的學生靈活度不夠,第二則是學生不服導致管理不理想。這裡需要教師擁有三力“學習能力,執行能力,創新能力”。在做教師這個職業的過程中需要我們教師不斷的去學習新的東西,新的內容,從而加入到教學中去執行,這樣才能更好的培育學生,另外在執行的過程中斷然也會產生很多新的問題,這也就需要教師擁有創新能力,比如說朔州的那位帶著學生騎行的教師,在創新上面就做的很好,讓孩子們感受到了老師的愛,也在騎行的過程中學習到了更多的東西。

所以,當今時代要求的是智慧+良心的老師,綜合素質要求都是非常高的,這樣才能培育出智慧的學生,每一位老師應當為了成為智慧教師而不斷的努力前行。

如果大家覺得對你有幫助,請點個贊,也歡迎評論區提問

點擊頭像關注我,查看更多專業教育回答,總有跟你情況相近的

你的轉發,我的10w+

我是莫言,一個讓學習變得更簡單更快樂的老師


莫言No1


你好,我是君山,一線教師,來回答一下你的這個問題,給大家作為一個參考。

教師職業,到底是工作能力重要,還是工作態度重要?

這需要分情況討論。

首先,不敢是什麼職業,工作能力首先是一個保證。因為在就業之前,你的工作能力體現為你的專業能力,如果你連基本的專業能力也沒有,那麼不管是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你都很難進入。既然都進不了,那麼還談什麼工作態度呢?

所以,沒有能力,光有態度,你連想要好好工作的平臺都不會有。

其次,等你進入到教師行業之後。我們又需要進行分情況討論。

如果是私立學校,我認為,工作能力稍稍比工作態度重要一丟丟,當然,不是極端到工作態度惡劣得和領導作對的程度。

為什麼這麼講呢?因為私立學校競爭激烈、而且利益至上,學校關心的不是你會不會拍馬屁,更多關心的是你會不會給學校創造效益,所以,特別優秀的老師,在私立學校裡可以獲得非常高的待遇,有些特優名師甚至可以在學校裡“橫著走”,一般人根本進不了他的眼皮。而如果在私立學校裡,你沒有工作能力,上課半學期,家長投訴一籮筐,那麼不好意思,你再好的人緣、再好的工作態度,校長肯定也會讓你拍拍屁股走人。

私立學校,說白了就是一個公司,沒有價值就沒有留下的理由,工作態度再好也沒用。

如果是公立學校,那麼情況就有不一樣了,公立學校更像是機關單位,有特別踏實肯幹的,為了教育事業奮鬥終身的,但大部分人都不可能達到這樣的境界,一般能給你帶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不錯了。在公辦學校裡,養閒人也是很常見的現象。

所以,在公辦學校裡,工作態度有時比工作能力強太多。很多校長特別有官僚作風,他喜歡的不是你教書有多好,他喜歡的是他佈置的任務你能用多大的熱情、多快的速度、多忠誠的為他完成,如果你做不到,那麼對不起,各種評優、評職的機會就離你比較遠了。

最後,總結一下:

君山說的只是比較籠統的情況,各個學校,地區不同、情況不同,也都會略有差別。但是,大體就是這麼一個意思:

能力和態度,兩者其實是缺一不可。如果非要分個孰輕孰重,私立學校能力重一點,公立學校態度重一點。


君山老師


當然能力和態度都很重要,二者缺一不可!讓有能力態度好的人正常工作,才是領導的本事,但往往是現在的領導做不到這點!也可能是時勢所迫(中國是人情社會)。例如這三四十年的教師職稱制度,雖然學校一線教師多數是能力強、態度好,但學校高級教師名額都是領導佔領,雖然領導還年輕好多老教師接近退休,是老教師能力不夠態度不好嗎?當然不是,他們也曾年輕,過去成績也斐然,只是他們懂世事少,所以過了這村沒那店了,並且後任校長都要政績,要圍校長轉的和“態度”好的,所以老教師只有冷落了!現在沒進高一級職稱的老教師越來越多,是因為態度不好能力不夠嗎?並且還在一線幹著,有的還在幹著班主任?當然不是,那為什麼不教課或少教課的領導都可以“評”上高級呢?有不少還退居二線,還不是因為“態度好”!!!所以說能力是學練成的,態度是隨時可變的。似乎這中小學高級職稱(特別小學)是專為領導設定的。


龍城儒夫


教師職業是一個良心活。

忠心耿耿,盡心盡力是我

一生一世的從業態度。

因為全力以赴的態度,使我的

工作能力也與時俱進。不斷進步不

斷提高。老教師和老中醫一樣

經驗豐富,管理辦法多,教學辦法多



東昌芙蕖


我認為二者都挺重要的。但是,如果非要分出個高低上下的話,高中以下,應該是工作態度比工作能力更重要。

首先分享一個案例。在我們這裡,有一個老教師,每次考試,學生的成績都在前面。然後,無論是學校,還是上一級教育局,經常會組織教師們聽他的觀摩課。每次講課他也是儘量傾囊相授,把自己的教學過程展現給大家。可是,即使你按照他的流程去教學,依舊趕不上他。並且,因為經常會有教學交流和研討。我發現有的教師上課的教學過程不次於他,甚至更好。但考試成績還是不行。因為經常交流,我發現這位老師最厲害的是在管理上,對學生、對工作都非常負責。一旦他安排的事情,肯定會嚴格執行。所以,學生對於他,是又愛又怕,他的作業學生們肯定都要認真完成。所以,他的好成績更多來自於要求嚴格的工作態度。

現在的學校,教師們的學歷幾乎都達標,甚至,在一些好學校,初中教師的要求已經是研究生了。所以,對於教師而言,教材的知識不會太難。一個教師一般教上1--2輪,就能把本學科的知識要求掌握得差不多。在工作能力的差別上,很多教師差別並不大。反而很多時候,因為工作態度的不同,造成了教師之間的差別。

當然了,如果一名教師,既有工作能力,工作態度又認真負責,那他一定是一位學生和家長都滿意的教師。



好家長也要作好園丁


本回答僅就事論事,根據提問者提供的信息做判斷,還請各位老師勿對號入座。

老師沒態度,學生難學好;老師沒能力,學生難進步

看了家長的描述,肯定地說,您家孩子的這個老師不具備該學科的教學能力,孩子的成長是有周期的,交給這樣的老師實際上是在耗費寶貴的光陰,我若是家長,可能很難接受把孩子交給這樣的老師。

“講不到點上去,多數孩子聽不懂,課後作業批改不及時,上課進程也拖沓,佈置作業總是不清楚,帶的學生成績不太理想,工作效率也不高”,家長的描述裡面體現了幾個問題:

  1. 老師“抓不住重點,也講不清楚”自然“成績不理想”,說明老師不擅長教學、授課能力有所欠缺。

  2. 老師的“不及時,拖沓”,代表他缺少自律,自我成長意識薄弱;

  3. 老師“工作效率不高”和“看上去認真”“忙碌”,意味著他沒能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既沒把握住教學的重心和方向,又未能準確給自己定位。

家長的提問,代表對老師的工作態度是認可的,至少他沒有偷懶,認真在教學;而對老師的工作能力持懷疑態度,擔心這樣的老師誤了自己的孩子。


不偷懶,就是好老師了嗎?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這是荀子在他的《師說》當中對老師最簡單的界定,其中也暗含了老師這門職業的特殊性——作為一個要靠自己的“知識和素養”去教育和影響學生的人,其本身的知識儲備和授課能力,是極其重要的。

有些行業,可以如其他人說的那樣:態度好能力差,培養著用;態度差能力好,最好不用;態度能力俱好,要重用。前提是,這個工作沒有時間限制、沒有結果要求,能夠接受一定程度的瑕疵。

教育這個工作,有沒有時間限制?有沒有結果要求?又有多大的瑕疵容忍度?

  • 時間自不必說,學習從3歲開始,到22歲左右大學畢業,基本是大部分人的時限;
  • 學生最後考多少分,進入什麼樣的學校,必須有結果;

  • 孩子一直是家庭的希望,有哪個家長可以容忍過程中存在瑕疵呢?

一個好老師,可以讓學生感恩一輩子;而一個糟糕的老師,也會讓學生一直惦記,每次提起來,就說自己被他耽誤了——好好的學生,遇到不會教的老師,可不就耽誤了?

所以,如果可以的話,我真的希望公立院校對老師考核更科學點,在現實允許的情況下,儘量選擇教學能力優秀的老師,最大限度地保證學生的學習權益,不要誤人子弟。


家長要做好最壞的準備

理論上沒人希望老師誤人子弟,而且沒能力的老師本身也沒有成就感,教不出成績對他本人也是種傷害,所以,不會教學的老師是誤人誤己,不是嗎?

只是現實總有例外:

  • 有些人儘管水平低,但他自己不認為啊,他覺得只要努力教就好了,公職一般又很穩固,不會開除老師,你能耐他如何?

  • 有些地方窮山惡水,本來就沒人願意當老師,你再對老師要求過高,可能連教書的都沒有了,又要怎麼辦?

不能開除老師,不能更換老師,作為家長,就只能無所作為了嗎?我認為並不是。花錢不花錢都有解決方法,比如:

  1. 有個APP叫做“作業幫”,家長可以利用這個給孩子輔導;

  2. 有知乎、百度、今日頭條,各種問答板塊,可以直接求教;

  3. 可以請教學校其他班的授課老師,以及學懂了的同學;

  4. 可以藉助輔導書籍,省錢可以買二手書;

一句話,當客觀事實不可改變時,我們要從主觀上多做努力。老師不會教,只要你想學,總是有方法。


總之,在學習的道路上,誰都會遇到一兩個不太能幹的老師,誰都沒有辦法說直接換掉老師,那隻能從自己的角度尋找解決辦法,畢竟學業是自己的,沒必要花太多時間跟老師過不去。至少老師態度是端正的,總還有他值得肯定的地方。


素秋慈


堅持兩點論,教師的工作態度和工作能力都不可或缺。

堅持重點論,教師的工作能力比工作態度更重要。

良好的工作態度有利於提升教師自身的工作能力!

但是一個孩子對於教師而言, 只是所教班級的五六十分之一,對教師職業生涯而言,則可稱為滄海一粟。可孩子對家長而言,幾乎是百分之百!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教師工作能力不強,豈不誤人子弟,長此以往則貽害無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