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企業復工復產難題?聽“企業家委員”講述自己的故事

連日來,上海企業紛紛響應政府號召,積極投身復工復產,其中不乏許多政協委員的身影。如何在疫情中有序恢復經濟生產,是擺在企業面前的一道“考題”。我們聚焦部分政協委員所在企業,講述他們的復工故事。非常時期,各級政協委員帶領所在企業堅定信心、共克時艱,打出復工“組合拳”,當好經濟“穩定器”,做足復產“基本功”,齊心協力贏得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月星集團:打出復工“組合拳”

口述:丁佐宏 在滬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常委,月星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總裁

整理:政協頭條見習記者 林海

疫情不僅是命令,更是一道特殊的“考題”。隨著全國有序復工復產,月星集團也積極有序組織企業員工開展復工復產,為保障恢復經濟生產與疫情防控兩不誤,我們打出了一套復工“組合拳”。

首先,我們針對全國商戶提供特殊支持政策。2月8日,我們發佈公告,對全國旗下環球港及月星家居商場實行多項特殊支持政策,主要包括“一保二免三減半”的做法。“一保”是指為奮戰在服務一線的商戶營業員和員工共計3萬餘人免費提供“新冠”肺炎專項保障保險,保單總額價值30億元;“二免”是指為商戶一線營業員免費提供口罩、消毒水等防護用品;“三減半”是指對旗下品牌商減半收租金及物管費、能耗費等。針對湖北地區的月星商業項目,我們還酌情給予更大力度的支持。

如何解决企业复工复产难题?听“企业家委员”讲述自己的故事

月星環球港入口處設置測溫崗

同時,我們從環境、消殺、物資配套等方面部署病毒防範工作,充分履行社會職責,保障消費者的健康安全。我們建立落實了嚴格的防控措施,積極落實人員測溫登記、公共防護用品免費提供、應急隔離設置等措施預案,針對客衛門把手、後勤通道、商場圍欄、母嬰室、電梯按鍵等重點區域,各商場每日落實定點消殺,保證商場內的空氣流通。

其次,我們堅守實業為本,充分發揮市場供應的“穩定器”作用。早在2月2日,我們就聯合上海百聯集團、上海新世界(集團)、徐家彙商城集團等40餘家實體商業企業,共同發出“攜手並進 共克時艱”倡議書,號召滬上實體商業盡最大努力滿足人民群眾的消費需求,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盡一份力。

作為一家商業連鎖化的大型企業,月星集團在全國的實體商業可謂項目眾、人員多,防控工作面臨很大挑戰。在抗擊疫情期間,我們每天統計到崗商戶營業員和在崗員工數,併為大家提供免費的愛心工作餐,為疫情防控期間的正常運營提供了保障。在我們的努力下,包括上海環球港在內的各地環球港項目均積極配合,堅持正常營業,充分發揮了市場供應的“穩定器”作用。

當前正處於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我們用一套助力防疫復工的“組合拳”,做出了有益探索,我們將繼續堅守初心,為打贏這場“戰役”履行好自身職責。我們始終堅信,中國經濟的基本面長期向好,民營經濟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萬達信息:信息服務“戰”疫情

口述:胡宏偉 市政協委員,萬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裁

整理:政協頭條記者 顧曉紅

我所在的萬達信息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領軍企業之一,主要產品和服務涵蓋醫療衛生、民生保障、智慧政務、市場監管等城市關鍵系統。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萬達信息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積極應對、快速響應。全員復工,只為以信息服務支持抗疫。

春節前,面對疫情態勢,公司第一時間成立了由我擔任部長的防疫作戰指揮部,統一指揮協調。指揮部成員作為所分管業務條線、部門的第一責任人,涵蓋全體高管以及前臺、中臺、後臺各部門負責人。根據部署,公司各業務條線建立健全了疫情期間應急處置策略和分級實施的應急預案體系,有序推進了聯防聯控工作落實。

疫情發生以來,萬達信息重點支持保障了上海、湖北、浙江、廣東等14個省市、160多個衛健委客戶的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安全、有序、高效運轉,快速響應了80多個衛健委客戶的疫情防控數據交換和數據治理的應急需求,按照各地衛健委客戶出臺的政策要求,新建和升級了40餘個基於全民健康信息平臺的新應用。

以上海為例,協助市衛健委打造上海市疫情防控健康大腦,實現入滬人員全方位監管;承擔市疾控的“上海市重點傳染病管理系統”產品開發,僅用10天就完成對接,為各醫療機構迅速傳報病例信息提供了強有力的信息支撐;為浦東新區強化聯防聯控,創新性建設“新冠肺炎防控聯動平臺”;幫助靜安區的健康靜安應急上線視頻問診;針對疫情防控,協助全市各區全面升級醫防融合相關平臺等。

與此同時,公司研發的“健康雲”作為一款“技術+服務”驅動的互聯網醫療健康產品,積極參與疫情防控。目前,“健康雲”已實現上海市16個區243個社區全覆蓋,而為協助各基層一線加強疫情防控力量、快速校驗個人身份、提升人員出入通過率、減少登記核查時間所設計的“隨申辦市民雲”APP,已為本市居民開通“隨申碼”功能。

我特別想提的是公司與湖北抗疫最前線的共同堅守,自今年1月中旬以來,萬達信息的優秀員工,駐場作戰一線,以全民健康信息平臺為基礎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並基於平臺數據匯聚能力,有力支撐不同階段不同部門的數據需要。疫情發生發展過程複雜多變,武漢市各相關單位對數據需要的實時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萬達信息在技術上保障武漢市平臺與醫院之間的實時數據通路,對武漢市61家指定醫療機構疫情準確上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全員復工同時,萬達信息面向全體員工,特別是武漢地區員工開展了疫情摸排和健康信息填報,徵集意見建議;持續做好復工、疫情防護應會知識普及、辦公場所消毒、入場體溫檢測等工作,向“一線部隊”提供一切必須的防護物資和其他保障手段,確保其辦公環境符合健康要求;智通平臺持續助力公司高效遠程辦公等。

面對疫情,作為一名政協委員、一名企業管理者,我要以最大的努力履職擔當,積極參與這場防控阻擊戰。

東方國際:當好經濟“穩定器”

口述:童繼生 市政協委員,東方國際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整理:政協頭條記者 戚爾達

疫情發生以來,我作為集團黨委主要領導,帶領東方國際集團和各所屬企業有力有序有效推進疫情防控工作。這一過程中,我始終堅持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線,與集團上下一起在考驗中展現國企擔當。

實際經營中,我們集團所屬企業也碰到不少困難。比如集團全資子公司上海紡投。疫情來勢兇猛, 又恰逢春節,對涉棉產業造成巨大沖擊,但上海紡投並沒有向集團“兩手一攤”,而是自己找路:他們在期貨市場2月3日恢復交易之前,便與江蘇、安徽、湖北等內地多家紡織企業客戶進行溝通,結合市場參與經驗,認為鄭棉期價在節後存在慣性尋底的可能,但低位同樣是採購良機,於是為一些下游客戶定製了各種應對解決方案,大家一起“撐”產業鏈。之後又經過一番操作,上海紡投不但保證了自身的平穩經營,也為產業鏈上下游的客戶保障了資金流。此外,上海紡投還在低位平倉了300噸棉花,確保了安徽東至雙江紡織半個月的用棉量,並及時通過鐵路將棉花發運,為紡織及時復工提供了有力支持。

聽了他們的彙報,我很高興!困難時刻,國企該做的不是躺和等,而是動起來、跑起來。這是企業在非常時期採取的非常措施,也體現企業在這個特殊時候的擔當,這種擔當緣於此前對市場的細緻觀察、深入瞭解和分析。不惟上海紡投,最近一段時間,集團各企業都有自己的“脫困智慧”,一手抓防控物資供應,一手抓正常生產經營,給了我們班子很大的信心。

2月8日,本市出臺《上海市全力防控疫情支持服務企業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即“28條”,其中鼓勵國有企業在協商情況下為實體經營的中小企業承租戶減免租金。前幾天,市國資委也根據“28條”的要求,制定了《關於本市國有企業減免中小企業房屋租金實施細則》。

我們東方國際是大型國企,在抗擊疫情保障供應的前線戰鬥,總體經營情況還算好。廣大中小企業同樣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部分,但此刻他們遭遇的困難更大。我們國企在關鍵時刻不能甩手、擺手,而是積極發揮穩定器作用,挺身而出做點什麼。

我們班子研究後決定,第一時間對旗下的產業園區、創意園區、商務樓宇的中小租戶進行排摸。據初步統計,集團各園區物業共有中小企業租戶3810家,每月租金為1.05億元。根據上述政策要求,集團將為入駐我司各類園區物業的中小企業租戶減免2020年2月和3月兩個月租金共計2.1億元。

2.1億元,這可不是個小數目,但共克時艱,此刻就得勒緊褲腰帶一起撐過去,免!我們在把這個決定告知中小企業租戶的同時,還了解他們的實際困難和需求,力所能及提供幫助,力爭其最終獲益。“童書記,這真是患難見真情!你們國企是‘模子’。”聽到他們這樣說,我更堅信我們的決定是正確的,相信疫情過去之後,東方國際集團與中小企業租戶會迎來更大的發展。

寶山建築:做足復產“基本功”

口述:馬俊昌 徐彙區政協委員,上海寶建集團寶山建築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整理:政協頭條記者 劉子燁

我所任職的上海寶建集團寶山建築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民營股份制建築施工企業。自新冠肺炎發生以來,公司管理層積極響應上海市委、市政府號召,成立公司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目前,我們公司一手做好復工工作,一手做好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同時做好員工思想工作。

在政府部門指導下,根據施工企業特點和公司實際情況,自2月10日開始,我們有序推進項目分批分時復工工作。對在滬工程項目,我們已經提前做好包括材料、人員、設備以及防控防疫用品等建築工程要素的復工準備工作。對於有些在滬應急維修保養類服務項目,為了不影響業主正常的生產秩序,我們想方設法調配上海籍施工作業人員到崗,實施施工作業。

在復工施工人員儲備方面,我們公司的上海籍施工作業人員,2月10日已經處於待命狀態。非疫情重點區域的員工,2月10日開始逐漸返滬並自覺執行2周居家隔離,現已基本滿足14天隔離條件,2月24日開始可以正常上崗作業。疫情重點區域的返滬員工,我們要求他們延遲返滬時間,全力杜絕輸入性疫情的發生。

在居家隔離疫情防控工作方面,我們按照屬地街道居委要求,安排返滬人員第一時間入住賓館或小區工房,對每一名返滬人員實行醫學隔離觀察。待觀察期結束一切正常後,再返回工地宿舍居住並返崗逐步開始工作。居家隔離人員健康狀況,由項目經理上報公司,由公司上報區衛健委。我們公司的項目經理每天向建設單位上報返滬人員數量及健康狀況,實現項目部、街道居委會、建設單位對疫情聯防聯控工作的三重監管。

對於已經復工的項目,我們公司繼續為項目部配送口罩,紅外線測溫儀、消毒洗手液、防護服、防護眼鏡、橡膠手套、消毒噴霧器等防控防疫物資,確保疫情防控工作始終不鬆懈。復工項目門崗的設置嚴格按照規定,採取施工區、生活區、辦公區單獨設崗,24小時有至少兩人來值守,進出口設在一處,把好門、管好人。

在全力做好復工準備的同時,我們努力做好員工的生活經濟保障和思想工作。我們以項目部為單位,以各項目經理為責任主體,由項目經理牽頭建立相關微信群,密切關注疫情動態和政府部門相關政策,做好非重點區域返滬隔離員工和重點區域尚未返滬員工的思想穩定工作。外省市返滬員工隔離期間,我們承諾按照原工作標準50%支付工資;對於重點區域尚未返滬員工,我們承諾按照上海市最低工資標準發放生活補貼。

連成集團:生產防控兩不誤

口述:張錫淼 嘉定區政協常委,上海連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

整理:政協頭條記者 遊思靜

我是嘉定區政協常委,也是上海連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我們公司是一家研究製造泵、閥和流體輸送系統、電氣控制系統和環保設備的多元化經營的大型集團企業。總部位於上海市嘉定區江橋鎮,下屬分公司30家,集團員工3000多人。

如何解决企业复工复产难题?听“企业家委员”讲述自己的故事

自上海市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機制後,我第一時間聯合集團公司管理層啟動應急預案,全面部署抗擊疫情的各項防控措施。制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應急預案》《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工作實施細則》,對本次疫情進行風險分析,收集政府發佈的疫情信息,由公司人力資源部連同行政管理部門成立應急領導小組,設置應急辦公室,明確小組各成員的崗位和工作職責,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全面保障本公司員工生命安全。

防控和復產兩不誤。根據上海市政府要求,集團公司復工時間為2月10日。1月27日,小組統計了全體員工健康情況,及時掌握員工及家屬放假期間的信息動態,以便公司第一時間給予支援,當日下發延期復工通知。2月5日,集團向全體員工發佈《告員工書》,傳達最新疫情進展及復工後的個人防控知識和措施要求。應急領導小組在復工前,緊急採購了口罩、消毒液、防護用品等物資,用於員工防疫安全。每日對辦公大樓、生產車間、停車場等公共區域進行集中清掃及消毒。按照江橋鎮企業要求,提交併獲批覆工備案和申請。

如何解决企业复工复产难题?听“企业家委员”讲述自己的故事

復工首日,總部上班員工180人,進廠前,進行體溫檢測,防護用品檢測,個人信息登記,上班期間,嚴禁非登記人員進入廠區,嚴格按照防控細則來實施管理。對外地返滬的員工,進行兩週時間的隔離,應急小組提供必須的生活保障物資。

同時,為了有效防控,公司關停員工食堂,進行員工自我隔離就餐方式。在安全的前提下,根據疫情發展趨勢和政府安排,後期逐步實施復工計劃,堅決以員工生命安全為第一原則,安全度過這個特殊時期。

在帶領企業做好抗擊疫情各項工作的同時,我作為嘉定區江橋鎮商會會長,發起倡議,呼籲鎮商會的會員企業們要主動承擔社會責任,並帶頭捐款10萬元,用於本區疫情所需。截至目前,江橋鎮商會的多家會員企業已經響應倡議,參與了捐款捐物行動。

華銘智能:跨區聯動破難題

口述:張亮 松江區政協委員,上海華銘智能終端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整理:政協頭條記者 潘良蕾

2月10日,我們公司下屬的智達信自動化設備公司正式復工,成為平湖張江長三角工業園區第一批審核通過批准復工的企業之一。

智達信自動化設備公司,是我們公司響應“G60科創走廊”和“長三角一體化”政策,於2017年在浙江嘉興平湖投資建設的生產基地。疫情爆發後,公司專門成立了防疫指揮小組,由我任負責人,安排專人組建公司員工防疫微信群,對員工進行督導和教育及健康登記調查,確保復工安全。此後,公司對所有進入廠區人員進行登記管控、測量體溫,廠區內實施各項消毒作業,員工食堂實行分批分時就餐,嚴格管控。

復工後各項工作穩步開展,在確保安全防疫的同時,逐步提升產能。然而就在此時,公司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麻煩”。

2月12日早晨,前往智達信平湖生產基地的公司班車,在途經金山興塔道口時,被告知由於疫情管控政策的變化,即日起所有返滬(進入金山)的人員必須承諾居家隔離14天。這徹底打亂了我們的復工生產部署。如果按此執行,勢必變成“上一天班隔離14天”,那些往返松江和平湖兩地通勤的員工將不得不停止工作,至少有超過100多名核心員工和管理人員將受到限制,佔到復工人員的60%以上。

當時,我和同事們心急如焚,立刻與金山相關主管機構聯絡溝通,但最終沒能解決問題。

我記得,那天我剛巧參加了由市政協副主席王志雄和松江區委區政府主持的復工復產座談會。會上,我將情況反饋給了區領導。區政協主要領導當即表示會與金山區有關部門開展溝通。他還提出,這種情況目前在長三角地區普遍存在,需要由各地政府主管部門協調,既保障防疫工作萬無一失,又要確保復工復產正常進行。

雖然在會上得到了答覆,但當時心裡還是沒底。然而,令我欣喜的是,到了第二天早上,員工在經過道口時被順利放行了,健康檢驗合格的員工不再被要求14天的強制隔離。這時,我懸著的一顆心總算放下了。

後來我還了解到,松江和金山兩地政府在後續幾天還曾就相關問題開展積極協商,最終達成了就疫情防控期間互認通行的聯動機制,從而徹底解決了相關公司生產經營的後顧之憂。

在疫情面前,雖然大家都碰到了種種困難,但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深切感受到各級政府、組織對於企業的關心、支持和幫助。我們堅信春天一定會早日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