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修路老百姓還要交錢嗎?

用戶5512094369954


我們村裡鋪水泥路是不需要村民個人出錢的,統一由市裡撥款,工程投標的方式來為我們村裡免費修路。

以前我們上街趕集村裡都還是土路,每逢下雨天,路上坑坑窪窪的,搞得鞋子褲子上全是泥巴,真是寸步難行。

前幾年村裡搞村村通水泥路工程,一下子就修到了我家門口,雖然只有三米寬,但我們都很滿足了,從此告別了泥巴土路。

有的村民一家人住在一個山頭上,水泥路不方便修到他家門口,村裡也會免費為他家拉石子煤渣鋪一條路,現在的惠民政策真的是越來越好了,以前都不敢想的,現在都實現了。

別的地方是什麼修路政策我不知道,我只是實話實說我們這裡的情況,希望採納。


陽哥拍三農


要致富,先修路,現在農村修路老百姓是不需要交錢的,就拿我們村子來說吧,2008年左右修的路就沒有交錢,那時候鋪的是瀝青路面,不過由於沒有維護好,所以到了這兩年路面全部都壞掉了,在2015年的時候整條農村道路之間還挖開鋪起來了自來水管道,所以也對硬化路面的破壞性很大。


村子裡面的主路在2008年的時候是政府統一硬化修的,至於那些小路輔路,是在2010年左右政府免費修的,不過要自己出力,政府還給水泥,拉沙子,算是整個村子的人和政府的人一起修起來的,沒有交錢,真的是一個惠民工程。

在今年年中的時候,由於村子裡面的硬化裡面年久失修,政府統一把之前的瀝青路面給扒掉了。然後要把路面弄平整,最後用混凝土鋪路,改變了之前瀝青路面。要比之前更加整潔。


所以說農村修路村民們不用交錢,但是也要出力,不過這種情況比較少,給自己的村子修路出力當然在心裡面也是很高興的,畢竟修了路之後就可以買車了,村子也就乾淨整潔了。

這就是我的回答!我是萬寧寧,喜歡和你一起說說三農的那些事兒!歡迎大家關注點贊評論轉發!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發表自己不同的觀點!

寧寧說的話


取之於農,用之於農。

我是三農創作者,希望大家看看我的分享。

取長補短,你開了公司收入1萬元,可以什麼都不用做,你也很聰明,我打心♥裡佩服

我只是個農民,家庭條件差,1萬人民幣,可能要花3個月才能掙到,還要省吃減用,看的出來,你也很支持我,誇我很棒*^_^*

過家出臺稅收是把錢💰高效化,農民可以不掏腰包,但是企業主是可以掏腰包的,為了幫助農民,企業主也願意掏腰包。

在食物鏈完整的情況下,農民是不需要掏錢的,希望我的故事能給大家一些啟發哦⊙∀⊙!

感謝支持♥把問題分享給身邊的人,祝君好運。


贛南小雨辰


現在農村修路還要農民出錢嗎?

曾幾何時,農村各種提留和統籌,義務工、集資等嚴重困擾著剛能吃飽飯的農村,所以才會出現農民想盡辦法把戶口轉向城鎮的事情。而修路集資,曾經是多的一項集資行為,當時不光農村修路要集資,甚至國道、省道、縣道修建都要集資,說是自願,實際強行。我手裡現在還持有幾百元當初修建某地方鐵路的認捐手續,而其他沒有手續的捐款,早就不記得有多少了。

那麼,現在,農村修路還要農民出錢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國家一直在強調減輕農民負擔,從免除三提五統,到免除特產稅農業稅,再到農民糧有補助,農民免除了各種稅費和義務工。而對於農村修路,國家交通部有《農村公路建設管理辦法》,明確指出了農村修路的資金來源。

該辦法所說的農村公路,包括縣道、鄉道和村道,明確規定農村公路建設應當由地方人民政府負責。其中涉及到村道,辦法中說“村道由村民委員會按照村民自願、民主決策、一事一議的方式組織建設"。這裡的村道,大概就是題主所指的農村修路吧?不過,這只是說的修路的組織者,而對於修路的資金來源,該辦法也有明確規定:

農村公路建設逐步實行政府投資為主、農村社區為輔、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多渠道籌資機制。鼓勵農村公路沿線受益單位捐助農村公路建設;鼓勵利用冠名權、路邊資源開發權、綠化權等方式籌集社會資金投資農村公路建設,鼓勵企業和個人捐款用於農村公路建設。農村公路建設不得增加農民負擔,不得損害農民利益,不得采用強制手段向單位和個人集資,不得強行讓農民出工、備料。確需農民出資、投入勞動力的,應當由村民委員會徵得農民同意。

從該辦法的具體規定中我們可以看出,農村修路,在農民自願的基礎上,你是可以捐款的,如果你是有錢的農民,你甚至可以出資對某條農村道路進行冠名,這個在我們這裡並不少建,筆者所在的縣市農村,有不少村路就是農民企業家捐資建設。但是,這一切都是建立在農民自願的基礎上,明確規定了不得采用強制手段 向單位和個人集資,也不能強行讓農民出義務工。這就是說,農村修路,雖然對農民有利,但農民愛出錢不出錢,愛出力不出力,完全憑個人自願。如果你是有錢的農民,當然可以捐資修建農村道路,因為自古修路築橋都是善行中的主要一條。但是你不想出錢,任何組織和單位,不得強制命令農民出錢修路。

在筆者所在的縣市,這幾年所有的連村路全部硬化,實現了村村通工程,而農村的街道,也有很多進行了硬化,這一切都沒用農民拿一分錢,都是地方財政撥款進行的。所以,農民朋友應該感激黨的政策和地方政府為農民做的這些好事,在農村修路中,如果涉及到佔用農民或房屋、樹木等,儘量配合政府的工作,而政府也會依法對農村做出補償。


齊東晏子


硯在農村修路還收錢。河南省太康縣。九尚廟。


14750250859


我們這裡一人3000元,真是讓人心寒!


xsc-joy


出飯錢,工錢


用戶3237525837575


村上有領頭人,發動,擴路修路,自願捐資,上頭可能有撥款的,有旅遊開發公司有門路搞到點錢的,名義上說為了大家好走路


中國新農村人


看哪一種路了,一般有兩種:1.現在農村修路都有資金來源,大型的通村公路、通組公路都要經過項目申報、審批,然後是中央財政省級財政的資金由市級財政撥款到鎮級財政,驗收合格才能撥給施工方。資金來源有保障,項目質量有保障

小型的村級公路的修修補補資金來源於市財政下撥的一事一議獎補資金,流程基本一樣,有預算有審批,缺口一般不存在。

2.村民捐款修路,一般屬於很小的路,家門口的那種,現在我們家這邊就在修路,我們是不用出錢的。


鄉村陽陽


右上方紅色“關注”點一點,帶您瞭解更多農村農事、幫您解讀更多涉農政策。

現在農村修路還要農民出錢嗎?

要致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種樹。這是多年來的口號。那麼,農村修路農民用不用出錢呢?下面,筆者就來說道說道:



政府負責實施,不能收取。

2018年6月1日起新實施的《農村公路建設管理辦法》中明確規定,納入農村公路規劃的村道及其所屬設施建設費用由國家和地方政府承擔。

這裡的村道指除鄉道及鄉道以上等級公路以外的連接建制村與建制村、建制村與自然村、建制村與外部的公路,但不包括村內街巷和農田間的機耕道。



也就是說,國家和地方政府承擔村與村之間、村與外部連接的道路及附屬設施修建費用,這部分道路修建費用是不能向農戶攤派和收取的。

村民自發組織,區別對待。

從規定可以看出,國家和地方財政主要負責的是村莊以外的道路建設費用,是不包括村內和田地間的道路的。

所以,如果一個村子裡的人準備維修村內道路,國家和地方政府沒有多餘的資金投入,就屬於村民自發組織實施的行為了,因為涉及村裡每家每戶,所以,發起人是可以向農戶收取道路建設費用的。



一般情況下,修建道路的牽頭人都是村幹部或者當地有威望的人,所以,就會將村幹部的個人行為與其擔負的政府職能混淆,誤認為是政府修建道路收取費用。換句話來說,就是這個時候的村幹部,其身份是村民,而非幹部。

您覺得村裡修路該不該農民出錢呢?

歡迎“關注”農策分析,瞭解更多三農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