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邻家女孩出手,向卖菜大爷低头,大官是这样炼成的

钱塘江畔的浙北萧山,人杰地灵。乾隆时期,城西有户人家好善乐施,被称作“西门汤氏”。汤氏数世以经商为业,这一代却出了一个读书郎,名唤汤金钊。

汤金钊勤奋向学,很早就考取了秀才,更难得心地善良,洁身自好。

邻居家有个漂亮的女儿,因生计艰难,将被卖给外人。汤金钊不忍心坐视邻家女孩沦落风尘,仗义援手,给她家送去了钱。

不料她的父亲是个无赖,拿了钱,过后还是把女儿卖去京城。

女孩在京城几经辗转,入了和珅府为妾,由于长相清丽,受到宠爱。她没有忘记汤金钊,经常对和珅提起故乡汤秀才的恩德。

为邻家女孩出手,向卖菜大爷低头,大官是这样炼成的

和珅权势熏天,为爱妾还个人情不过是举手之劳,便写信给两江总督,要大力提拔汤秀才。过了一段时间,总督回信,汤秀才不识抬举,逃得无影无踪。

嘉庆帝亲政,看到查抄和珅时搜出的信件,表示很满意:“一个穷秀才竟有如此风骨,其志可嘉。”

得到皇帝肯定,汤金钊的天地顿时一宽,科场得意,仕途顺利,都不在话下。

这就是汤金钊的轶事。他二十二岁考取浙江乡试第一名解元,二十七岁荣登进士榜,人品学问得到嘉庆帝赏识,官至礼部侍郎,又屡次担任上书房师傅,教皇子读书,与道光皇帝有师生之谊。道光登基后,理所当然重用老师,把他调任吏部侍郎。

清朝中叶,吏治问题日益突出。各地官府多有亏空,官员们又要捞“养廉银子”,因此层层摊派,压榨百姓,加深了社会矛盾。军机大臣、户部尚书英和揣摩上意,摸准道光帝锐意求治的心理,提出一个建议:各省的州府排查陋规,把乱摊派乱收费的金额予以压缩、确定,地方官员今后照此征收养廉银,以免任意胡来。

汤金钊大为不满,立即站出来批驳:“陋规都是取之于民,地方官不敢公然强索,是怕朝廷知道后治罪。如果放开这个口子,贪官们更加明目张胆,肯定会在定额以外另加摊派。朝廷管得再严,只怕也难以禁绝。”

奏章一上,道光帝瞿然醒悟,手书批复道:“朝有诤臣,使朕胸中黑白分明,无伤于政体,不胜欣悦!”命令革去英和的军机大臣之职。

英和的这种论调,还挺有市场。就在同一年,协办大学士、两江总督孙玉庭又提出申请,漕粮运输,历来都加收运费损耗,难以禁止。不如明令按目前标准的八折征收,超出再予严惩,以此约束胥吏的狮子大开口。

汤金钊再次抨击:“如果明确同意加收,不法者更无顾忌,只会比以前加收更多。虽说超过八折予以严惩,但原本加收就要严惩。以前吓不住胥吏,以后怎么就吓得住了?康熙年间,曾有‘永不加赋’的明诏,这是大清延续国脉之根本。此事如果施行,只恐开了加赋的恶例。”

道光帝再次同意他的看法,此事也就作罢。

汤金钊当过尚书、左都御史等要职,并有协办大学士的衔头,相当于入阁拜相,另外还充任上书房总师傅,深得道光帝倚重。

这样一个地位显赫的高官,毕生清介俭朴,布衣粗食,并且做事低调,从不以富贵骄人。

有一天,他坐车经过宣武门大街,车子不慎碰倒了街边的菜篮子。卖菜大爷好生彪悍,一个箭步蹿上前,把驾车的仆人揪下来,一边骂一边打,嚷嚷着索取赔偿。

汤金钊在车厢里听见,掀起帘子笑道:“值多少钱?我赔你。”

大爷要价一贯,即一千文钱。

仆人几乎要气哭,说一篮子菜不过几文钱,怎么如此讹人。

大爷理直气壮地道:“哪怕只值一文钱,谁让你碰倒?我就要这么多!”说着又要打。

汤金钊笑着制止,说一贯就一贯,但此刻身上没带钱,不如跟着到家里去取吧。

大爷死活不肯,只答应就地赔偿,弄得老汤窘迫不已。

此时南城兵马司指挥赶来了,这个官相当于现代的区公安局局长。

指挥问明情况,连忙对汤大人行礼道:“这是个小人,卑职带回去重重治罪。”

大爷一看不好,顿时慌了神,连连磕头求饶。

汤金钊对指挥说:“不用麻烦了,你借我一贯钱给他即可。”

指挥一口允诺,拿钱交给卖菜大爷。大爷哪里敢拿,拼命推辞。指挥只好把钱递给汤金钊。

汤金钊把一贯钱硬塞给大爷,好言相劝,让他放心拿着。

大爷拿着钱,磕头告辞而去。

如果换了平常人,好事做到这个份上,足可以登车而去,留下身后的满街赞叹声。

汤金钊不是平常人,心细如发。他故意停车与指挥聊天,估摸着卖菜大爷已经走远,行踪难觅,方才告辞回家。这就预防了指挥去找大爷出气。

一个心系百姓的官员,必然也会不计个人得失,以国事为重。

林则徐虎门销烟后,英军以武力威胁。道光帝大为恐慌,将林则徐削职,起用主和派的琦善。然而琦善也不能妥善处理对英交涉事宜。

皇帝陷入了烦恼,某天问汤金钊,广东的事应该托付何人处理。汤金钊是主战派,认为还是林则徐值得信任。

道光帝已是惊弓之鸟,对这个回答颇为恼怒,开始疏远汤金钊。但毕竟是自己的老师,该有的待遇还是不缺。

汤金钊宠辱不惊,一直活到咸丰年间,被加封至太子太保。他历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德高望重,福寿双全。有大格局,方得大圆满。

为邻家女孩出手,向卖菜大爷低头,大官是这样炼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