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平凡的世界》,對你的生活觀念有影響嗎?

探球真相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讀完《平凡的世界》,談不上對於生活有多大的影響,倒是有一些感觸,這種感觸就是:平凡的生活從來不是一種將就,而是一種別樣的幸福,這種幸福甚至在我們的感知之外,但是它一定是存在的。

01

孫少平從自己的家鄉跑到省城來做一個攬工小夥子的時候,他面對的是生活的殘酷,更意識到自己或許一生都會處在這樣平凡的狀態中,但是當他意識到這一切的時候,卻從來沒有感覺到沮喪,他感覺到的是一種不一樣的幸福。

當他走站在這個城市的時候,他看到很多像他一樣的青年,每天都面臨著生活的殘酷,但充其量不過是吃一些苦而已,而生存也有另外一番趣味。

自己能夠立在街頭準備勞動和生活,難道這不是另外一種幸福嗎?

雖然現在過著不太富裕的生活,有一些吃力的工作,但是卻是另一種平凡的幸福,孫少平用這樣一種心態,讓自己的內心適應這樣一種人生。

就好像對於生活中的很多人來說,很多人面對生活平凡,夾雜著些許貧困的時候,就特別沮喪和悲觀,認為人生平凡就太過於無趣,但是平凡有的時候不也是一種最大的幸福嗎。

“平凡”可以守著歲月靜好,有愛的人,有自己可以做的事情,當一個人沮喪的面對平凡的生活時,他就會用一種糾結和將就的態度來面對這一切,而悲觀的情緒帶來的是更加糟糕的結局,樂觀積極才會遇見一個更好的未來。

02

正是孫少平這樣一種積極樂觀的精神,同樣吸引了自己人生的難忘的一段幸福:田曉霞。

田曉霞本身就對少平有好感,後來少平到省城打工之後再次遇見田曉霞,兩人的通過短暫相處與交往,讓田曉霞再次感受到孫少平內心的堅強。

對於田曉霞這樣一個大學生來說,孫少平雖然地位看似低賤,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為了掙幾個錢而受盡折磨,但是他從來沒有將此看作是一種簡單的謀生活命,在他的世界裡,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他倒很熱愛自己當下的苦難,通過這樣身處底層的洗禮,孫少平也會蛻變成另外一個自己。

然而重要的是,孫少平處於平凡的艱難奮鬥之路時,仍然有一種樂觀和積極,讓田曉霞對他又是另眼相看。

或許孫少平逃不過大多數農村學生的命運,建家立業,生兒育女,在廣闊天地自得其樂,說不定會發家致富,但是也頂多成為村子裡面的“冒尖戶”,討論著吃穿住行這樣的庸俗生活,但是即便面對著這一切,也能用一種樂觀的精神去面對,這不也是一種幸福嗎?

這樣的心態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會有一種觸動,不要悲觀的把平凡當做糟糕,平凡也是一種幸福。

平凡的生活從來不是屈辱,更不是將就,換一種心態,我們會對平凡的生活有另外一番理解。


國學書舍


《平凡的世界》是對我影響最大的一本書。特別是孫少平在工地上一邊打工一邊借書看的畫面,更是根植在我腦海裡,很長一段時間揮之不去。

我初三的時候第一次看《平凡的世界》。那時候快中考了,但我不想考了,想像孫少平一樣,去打工,邊打工邊自己看書學習。當時想的是,同樣是從苦難裡掙扎出來,也同樣是從農村向城市,孫少平可以做到的事情,我也一定可以做到。於是,我逃離了校園,把所有書都搬回家了。

小學到中學,我的成績一直都很好,除了整天粗心大意,大錯不犯,小錯一堆外,我基本上算是個從沒讓老師和父母操心的好學生。可是我知道這些都是我的表面,我的靈魂,從我懂事起,就一直沒有安份過。

初三搬書回家的輟學小風波很快就過去了,直到老師找上家門,我媽才第一次知道我內心的真實寫法。我媽沒說什麼,只說我自已的路自已選擇,以後老了不要怪她就可以。

後來我又繼續回去上學了,中考分數還算考的不錯,志願報了箇中專,被廣西中醫學院錄取了。那個時候,幾千塊錢的學費還是太貴了,家裡負擔不起,我打消了去讀的念頭,把通知書收起來了。後來我去讀了高中,進了重點班,主要是學費便宜,學校還給免了雜費,一學期學費只要幾百塊錢。

可能是孫少平工地讀書那一幕的影響還是太大了,我在學校裡讀書的意志從來就沒有堅定過。很多次,我在日記裡寫到,我真的很害怕還沒等到我能獨力承擔風雨的時侯媽媽就倒下了。我一直都在想著逃離學校,我不想做父母的吸血鬼,我想快快長大。

我總覺得在校園裡安心讀書的我就是家裡最累的包袱,我不想上學,我想去打工,我只要求自已能養活自已,減輕父母身上的負擔。

終於到了高二那年,靈魂的不安又一次暴發了。我和另一個要好的女同學,也不知道哪來的勇氣,離家出走了。我們逃課閒逛了一天,然後回到學校旁邊的路口,從老師同學的眼皮底下,偷偷跳上了從博白縣城開往玉林市的班車。

到了玉林的時候已經有些晚了,在陌生的城市裡,我們倆像無頭蒼蠅一樣茫然亂轉,找不到火車站在哪裡。那時侯,已經是深秋了吧,我們兩個女孩子就這樣流浪在街頭,沿著馬路,四處遊蕩。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們走到了荒郊野外,馬路兩邊呼嘯而過的除了風聲,還有摩托車的引擎聲,車上小青年的口哨聲,嘻嘻哈哈的大笑聲。

那時候我們心裡已經很害怕了,剛好那一片有很多廢棄的水泥管道,一截一截的,每段都有半人高。於是我們就鑽到其中的一段水泥管裡面,躲在裡面過了一晚。那一夜我只記得風不停的刮,刮的我的臉很疼,我的腿上也被吹裂了,密密麻麻布滿了很多細小的傷痕。

總結:雖然我逃離校園的心可能一直都有,逃離的理由也有很多綜合因素,但我想最初可能就是孫少平給了我勇氣,讓我堅信了一個信念:我一個人在外面也可以像他那樣,只要自己不放棄自己,即使是野蠻生長也可以自學成才,多累多苦的環境都總不能抽不出看書的時間。


唱歌的小何


記得第一次看路遙的作品,是2004年剛上高中那會,同桌推薦給我一本路遙的《人生》,當時那本書也有年頭了,書內頁都被翻得發黃了。05年就自己買了一本平凡的世界,後來又買了一套三冊的《平凡的世界》,前幾年又看到新的電視劇《平凡的世界》,真的!我是特別喜歡看那個年代的書,人物性格多數都簡單純樸真實!

孫少安、孫少平都是務實的實幹,但我感興趣的人物是王滿銀,對於做人的品格上不能否認他是個二流子,但是他投機倒把賣老鼠藥的工作,也證明他是一位有志青年吧!特殊的環境,造就了他,但他被改造時的樂觀態度,還是值得我們認可的。逆境中也最能考驗人的承受力吧,就像孫少安的父親去幫他拉土嫌他丟人,但王滿銀沒有這種意識,這也說明對待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認知吧!

哈哈,總之人生需要慢慢體會!


黎傑


讀完《平凡的世界》這本書,對我的生活觀念影響很大。記得好像是在1988年,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出過這部小說。但由於我當時年齡太小,只是聽了一部分,沒有留下什麼深刻的印象。

1998年,我讀大二的時候,在學校門前的小書攤上發現了這本書。於是買回去開始閱讀。我用了兩週多的時間,才把這本書讀完。

書中描寫了平凡的世界裡許多普通人的平凡生活。書中沒有轟轟烈烈、力挽狂瀾的英雄事蹟,也沒有蕩氣迴腸、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有的只是我們現實生活中一群生動而鮮活的人物。他們有對命運的抗爭,對理想、信念的執著,對純真愛情的渴望,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他們雖然平凡,但不平庸。每當我遇到挫折時,總會拿出《平凡的世界》來讀幾頁。我自己也彷彿融入了這些人物的生活。

作者路遙結合時代的大背景,描寫了1975-1985年,從文革後期到改革開放,這十年間,社會發生的巨大變革,以及變革下對每個人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人生命運的衝擊與改變。

書中描寫了以孫少安、孫少平等人物為代表的普通勞動者。他們雖然出身貧寒,但卻堅守著自己的理想、信念,頑強的與命運抗爭著。他們雖然歷經磨難,確為了人生的夢想百折不撓、無怨無悔。他們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好像就發生在我們身邊。他們中,雖然有人成功,也有人失敗,但都演繹出精彩的人生故事!

書中人物的精神與品質,正式我們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它就像長江、黃河一樣,浩浩蕩蕩、源遠流長,永遠激勵、鼓舞著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

歡迎“關注愛爬樹的老貓”!


愛爬樹的老貓


我今年29歲,馬上30了,10年前讀過這本書,忘記在哪買的,什麼情況下買的,

但是我看到這個提問我趕緊去我車後備箱把書拿出來了,10年了,這本書我看了好幾遍,翻拍的電視我也看了2-3遍。

我本人是農村出來的,這本書對我有莫名的吸引,可能是因為農村出身所以對書中的情節產生共鳴,

這本他教會我應該怎樣堅強的面對生活,即使生活有各種不堪,也要堅強的去面對,在身處的環境和時代的大背景下我們應該如何取捨。在這個浮躁的社會有一顆安靜的心太難了,一段時間看一下算是安撫一下自己膨脹的慾望。(幸福的基本法則:清楚自己的能力,並管好自己的慾望)


福滿齋食品


這部小說,我在2006年的時候,花了1個多月時間看完了,我看過那麼多小說,只有這一部觸動了我的內心深處,吸引我的是作者的深厚工筆,把情景和人物內心描寫的淋漓盡致,以及反應了當時那個年代的生活狀態,整部小說圍繞著 生活,愛情,政治,進行描寫,也體現了當時那個年代的動盪時代,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那句話:“痛苦啊,往往是人成長的最好課程”,看完整部小說使我的內心得到成熟,讓我再遇到事情時知道怎麼處理,讓我感受到了什麼是愛,什麼是生活,什麼是親情。

這是我讀過,體會最深的小說,沒有之一


鴻雁北漂生活日記


一:孫玉厚

他是一個很好的父親,但和大多數農村父親一樣深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一直安分守己,安於現狀,還有一點懦弱者的影子,但他卻給了孩子選擇的權利,讓他們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所以他是一個好父親。

二:孫玉亭

他和他哥是一類人,雖然有接受過比較高的教育,最後還是沒擺脫自己農民的命運,主要原因還是自己不爭氣,思想頑固,雖然在村裡是一個領導,一直放不下自己的架子,面對新的生活,他不適應了,幸好有妻子幫他走回正軌。

三:田福軍

他是人民的公僕,真心為底層人民謀利益的好官,有自己的理想,並且以之為燈塔,堅持原則,隨著能力的提高,他帶領自己的人民走出了貧窮,實現了自己的理想,但是他也有犯錯的時候,能及時改正,他還是值得尊敬。

四:孫少安

他是一個有理想並且不安於現狀的後生,他有著不比尋常人的思想,不向貧窮和命運低頭,靠自己敏銳的洞察力和努力奮鬥,帶領著自己家人和自己的組員走出貧窮,併成為公社第一個冒尖戶,他是很多創業者的榜樣,也是我心裡的英雄人物之一。

五:賀秀蓮

作為少安的賢內助,她是完美的,對內:永遠是自己丈夫支持者,操持家務,贍養老人。對外:善解人意,溫柔大方,一點也不輸於大家閨秀。她是孫少安成功路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現在多少男人心中完美的妻子形象。

六:田潤葉

一個敢愛敢恨的現代女性,有自己的事業,敢於為自己的幸福與傳統思想去鬥爭,雖然還是輸了,但是她輸的很幸福,有一個以自己為中心的丈夫和一個完美的家庭,她的結局也凸顯出了現在大歲數女孩的感情生活,最後敗給了現實,沒有嫁給自己愛的那個人,卻找到了另一個幸福港灣。

七:孫少平

一個心中充滿了夢想,不甘於命運的安排,熱愛學習,總想爬上火車,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他做到了,擺脫了自己農民的命運,走向了工薪階層,但是他又把自己困在那個黑漆漆的礦坑裡,可能是愛情的打擊使他失去了鬥志,我一直認為他可以走得更遠。

八:田曉霞

她出生在條件優越的家庭,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在其父親的影響下,她熱愛工作,樂於奉獻,對於愛情,它不受世俗影響,堅持自己,並且為之努力奮鬥,她的形象也是多少當代女性的榜樣,並且向之學習。可惜老天總是捉弄人,一個完美的人卻難逃命運的捉弄,她的死讓我非常惋惜。

九:李向前

他擁有著和田曉霞一樣的出身,但是他的一生卻成了父輩的的犧牲品,他的人生是不幸的,他敢於為愛情犧牲的精神是值得敬佩,尤其是那句:“我可以為潤葉去死,你敢嗎?”問的孫少安啞口無言。他的愛情故事又是多少當代少年的體現,向現實低頭,和不喜歡自己的人共度一生。

十:王滿銀

他是整篇小說中最不被大家看好的一個人物,整天遊手好閒,好吃懶做,是全家人最討厭的對象,但是他卻擁有著現在男人夢寐以求的家庭。有一個死心塌地跟著他且不嫌棄他的妻子(即使他有XX),兒女雙全。我覺得他才是整篇文章的贏家。

我簡單的為大家列舉了文中十大人物事蹟及人物性格特點,希望能對大家閱讀有所幫助,這也是我目前心中《平凡的世界》。小說的世界總歸是虛擬的,我們的生活生活才是最真實的。

曾經網上有一個非常火的段子:“我們在讀小說時,一直以為自己是孫少安;可是回到生活,發現自己像孫少平;再被生活無情的摧殘之後,又覺得自己像王滿銀;最後發現自己連王滿銀都不如。”

生活中大多數人都是平凡的人,都有各自的人生,我們應該努力為自己的美好未來而努力奮鬥。最後用電視劇中經典的對話結束。願大家以後的日子都過的不平凡,加油,少年們!


零與壹哈哈哈


《平凡的世界》首次出版距今已經過去了30多年,時間雖然長了些,但熱度依舊不減。在豆瓣讀書裡,網友給《平凡的世界》打出了9.2的高分,比莫言的《蛙》居然還高出了1分,要知道莫言可是中國諾獎第一人。

起初我也是有些不理解,有些疑惑。但當我看完網友對《平凡的世界》的評價後,我算是明白了?《平凡的世界》之所以依舊很火,就是因為有龐大的讀者群,最為關鍵的是,大家讀完後,十有八有都是好評。

網友說:“這是我看了一遍又一遍的小說,每次看都會流淚,像自己身邊發生的事一樣,寫的真好。”

只有經歷了風吹雨打的人,才有切身感受,才能感動的流淚,才能真正讀懂《平凡的世界》。我相信排行十二就是這樣的人,為他點贊,我相信你的人生同樣精彩,加油吧!

網友說:“想想路遙,真是太厲害,如此艱苦條件,寫下這般神書。”

寫下這般神書,這句話說的極好,說的貼切。《平凡的世界》是不受文學界待見的,但《平凡的世界》卻神奇般的存在著,經久但未見衰跡,的確很神!

網名說:“《平凡的世界》在人生最黑暗的時候看過,感觸很深,值得推薦!”

人生黑暗時,有幸能讀到《平凡的世界》,就是老天在一直眷顧我們。

網友說:“原著幾次熱淚盈眶,金波和那姑娘唱著那遙遠的地方,曉霞去建築工地看見少平滿背的傷疤,少平看見曉霞的死訊,,,,,,!真是一本能觸動人心的好書!《平凡的世界》真是一本能觸動人心的好書,金波和藏族姑娘的愛情,少平和曉霞愛情,讓很多人憧憬,也讓很多人惋惜,也讓很多人流淚。

路遙大師嘔心之作,平生之最愛的作品,這個評價很高。

網友玉兔寶寶說:“用自己的心血書寫了一部長篇鉅作!可惜英年早逝了!”

路遙42歲就去世了,真可謂天妒英才!

網友對《平凡的世界》可謂好評如潮,今天就不一一列舉了。

看完這些好評,我想大家已經明白《平凡的世界》為什麼依舊很火!


天神不凡


明知生活的不易,也不要放棄頑強拼搏的努力;明知生活的艱苦,也不放棄勞作耕耘的決心。這也是看過《平凡的世界》之後,自己心底的一絲感悟。

小說是生活的縮影,《平凡的世界》中幾乎所有的人,都面臨了各種各樣的生活變遷,有幸福歡樂的時光,更有命運多舛的遭際:少安和秀蓮艱苦奮鬥,白天黑夜地辛勤耕耘,給自己的大家庭打了個新家,開辦磚廠也是經歷了一次破產又重新擴大了規模,投資辦了雙水村小學,和金俊武一起成為了新一代雙水村的領導人,但此時,秀蓮在孫家最揚眉吐氣的時候卻檢查出身患肺癌……武惠良和杜麗麗兩口子,在身邊人羨慕的眼光裡享受著都市生活,但不經意間卻面臨著家庭破裂的問題;潤葉喜歡少安,但最後由於各種現實原因,沒有和少安走到一起,跟了卡車司機李向前,在李向前健康的時候,對向前無限冷遇,而李向前由於車禍終於不能走路的時候,潤葉想通了,開始踏實和向前好好過日子;少平和曉霞在求學的時候認識,由於都喜歡讀書而交往密切,在黃原的偶遇進一步促進了兩個人的關係,在少平苦的時候,曉霞也對他不離不棄,在一切順利進行的時候,突發的洪水帶走了曉霞,陪伴少平的,就是師傅的孤兒寡母,以及三本日記,等等。其實要感謝路遙,他讓我們看到了一系列平凡而真實的生活。

生活,就是問題疊著問題,永不放棄,才是唯一的金鑰匙。每個人的生活,如果將時間線拉長,均會發生一系列可能諸如滄海桑田般的不可逆變化。而決定變化的,是每個人對於生活的看法以及選擇。這種看法及選擇,可能會以一種不顯著的形式出現,但卻真實地決定著人的生活軌跡。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縱觀小說裡的各種人物,他們的結局均不完美,總會有一些想不到的困難出現在他們面前。但就像作者結語中說的那樣,這一系列故事,能給予我的,就是明知生活的艱苦,也不放棄勞作耕耘的決心。

其實,《平凡的世界》裡,沒有一家是完美地落幕的,從讀書時期的少平開始,隨著作者的筆,和小說裡的各種人物一起經歷了一系列事情,到了最後,少平拿著曉霞的日記本,向迎接他的惠英嫂子和明明走過去的樣子,想到他心裡的波折,腦補了他自己提醒自己的那句話:生活還要繼續。心裡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樣。是的,小說通過一系列的事情告訴了我,這些主人公沒有不努力的,雖然即使是努力,他也不一定會得到他自己想要的,但,即使明知是徒勞,也能心平氣和地耕種,才是最值得學習的心態。想必,永遠將艱辛的勞動看作是生命的必要,即使沒有收穫的指望,也能心平氣和地繼續耕種,才是這部小說通過一系列平凡人物中的事例傳達的中心。

忽然想起東野圭吾《忘憂雜貨鋪》中的一句話:“放棄不難,但堅持一定很酷。”不也是這個道理嗎?


歲月靜好亦悠悠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關於平凡人們生活狀態的百科全書,有著非常豐富又深刻而且樸素的生活哲學和道理,從這部小說裡,我們可以窺探生命的本質,可以看到人性的光輝和弱點,更可以瞭解感情世界裡的純真和美好。

可以說,這本書對我的影響還是很大的,讓我更深刻的理解了生活,也更深刻的理解了人性,並能適時的去調整和糾正自己的生活。

第一:生命的本質在於永不停息的去奮鬥。

無論何時,能改變我們自己生活和命運的首先是我們自己,而我們改變自己的根本就是去勇敢的堅持和奮鬥。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只有不停的去努力奮鬥,我們就能看到生活饋贈的一絲陽光。

比如書中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最終通過奮鬥,找到了自己的人生。

第二:人性本來就具有的光輝和弱點。

人性的光輝中有善良,純樸,熱情和自我修養;而人性的弱點裡也有貪婪,放縱和不自知。

大多數時候,人性的光輝給我們生活的動力和方向。人性的弱點讓我們看清自我本身存在的缺陷。

這在小說裡,比如少安和少平的純樸,田潤葉對感情的單純,田曉霞對少平的發自內心的愛戀。還有蘭花的專一,蘭香的人窮志堅等。處處都體現了人性的光輝。

又比如王滿銀和孫玉亭的懶惰和投機取巧,則體現了人性的弱點。

第三:愛情在人生中的不可或缺和存在意義。

愛情千千萬萬種,但是無論有多少種,都是體現了每一個人追求幸福生活的一種方式和態度。

無論我們曾經在愛情的道路上走過多少彎路,但是隻要曾經擁有愛情,就是一種完美的人生經歷。

它啟迪我們尊重生活,尊重感情,理解慾望和人的精神需求。

更告訴我們,人生的任何種種情感,都是一種互相鼓勵,成全和救贖。

比如孫少安遇到了賀秀蓮,成就了一段柴米油鹽夫妻的動人愛情;田潤葉和李向前之間的兜兜轉轉,最終找到了成全彼此走下去的出口;孫少平與田曉霞之間的相遇,告訴我們真摯情感和理想感情的最終模樣。

所以,《平凡的世界》是一部深刻的生活小說,是我們最平凡的生活的真實寫照,對我們平凡的生活,也就有最直接,最近距離,和真實的影響。

也讓我們明白:塵歸塵,路歸路。所有的一切,都需要基於自身的生活條件和生存處境,去做適當的奮鬥和改變。愛情如此,生活如此。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歡迎以上交流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