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候誰是最能打的?

青義成


如果說漢末三分時代誰最能打,那就是誰的戰績最輝煌,殺敵最多,戰鬥效率最高。

那就只能是趙雲了。


把趙雲的戰鬥履歷展現出來,那可太嚇人了。在整個漢末三分時代,趙雲的戰績把所有的其他戰將都遠遠拋在後面。

看看趙雲的戰績表:

磐河之戰,趙雲初次亮相,救公孫瓚,戰平文丑、槍挑鞠義。

1. ⚔️文丑 —— 與趙雲戰五六十合,不分勝負

2. 🔪️麴義 —— 在混戰中遇到趙雲,被趙雲一槍挑翻


公孫瓚敗亡後,趙雲在臥牛山落草,刺死裴元紹,打敗周倉。

3. 🔪️裴元紹 —— 只一合,被趙雲刺死

4. 🛡️周倉 ―― 被趙雲連續擊敗數陣,身中三槍

穰山之戰,戰平許禇,突出重圍,槍挑高覽,擊敗張郃。

5. ⚔️許褚 —— 與趙雲大戰三十合,不分勝負

6. ⚔️許禇、樂進、李典 ―― 許禇與趙雲力戰,後樂進、李典加入圍毆

7. 🔪️高覽 —— 被趙雲從後方衝陣一槍挑翻馬下

8. ⚙️張郃 —— 被趙雲三十餘合擊敗

隨劉備到荊州後,在戰場上看到的盧馬,趙雲殺將奪馬。

9. 🔪️張武 —— 戰不三合,被趙雲一槍刺死,奪走坐騎的盧馬

在徐庶的指揮下,與曹軍作戰,殺死呂曠,擊敗李典。

10. 🔪️呂曠 —— 戰不數合,被趙雲一槍刺死


11. ⚙️李典 —— 約戰十數合,李典料敵不過,拔馬回陣

博望坡之戰,誘夏侯惇進入伏擊圈。

12. 🎈️夏侯敦 —— 與趙雲交手數合,趙雲詐敗

長坂坡之戰,趙雲懷抱幼主阿斗,七進七出,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13. 🔪️淳于導 —— 被趙雲一槍刺死,救下糜竺

14. 🔪️夏侯恩 —— 被趙雲一槍刺倒,順手奪了青釭劍

15. 🔪️晏明 —— 戰不三合,被起雲一槍刺死

16. 📌️張郃 —— 與趙雲戰十餘合,趙雲幼主在懷,不敢戀戰,拔馬而走

17. ⚙️馬延,張凱,焦觸,張南 —— 被趙雲槍挑劍砍,“衣甲平過,血如泉湧”,應該是有人受傷了

18. 🔪️鍾縉 —— 與趙雲戰不三合,被一槍刺死

19. 🔪️鍾紳 —— 追擊趙雲,被趙雲閃過戟尖,一劍將頭盔和腦瓜砍去一半

然後趙雲突圍而出,砍倒曹軍大旗兩面,奪槊三條,殺死曹軍不記名戰將四十餘員。

赤壁之戰,趙雲在烏林設伏攔截曹操敗兵。


20. ⚙️徐晃、張郃 ―― 徐晃和張郃為掩護曹操逃走,雙戰趙雲,後逃走

赤壁之戰後,趙雲與張飛攻取桂陽、零陵。槍挑刑道榮,生擒陳應。

21. 🔪️刑道榮 —— 被趙雲一槍刺於馬下

22. ⛓️陳應 —— 飛叉擲擊趙雲,被趙雲綽住,反手擲來,逃跑不及,被趙雲生擒

龐統死後,劉備急調荊州兵馬支援。趙雲隨諸葛亮入西川,生擒吳懿,救下張飛。

23. ⛓️ 吳懿 —— 只一合,被趙雲生擒活捉

馬超歸順後,趙雲與劉備迎接入城, 探馬來報,敵軍城外挑戰,趙雲出戰,酒未安席,趙雲已攜二敵將首級而回。

24. 🔪️劉睃 ―― 被趙雲殺死

25. 🔪️馬漢 ―― 被趙雲殺死

漢中之戰,黃忠去劫糧被包圍,趙雲去救,連殺敵將二人。徐晃、張郃不敢應戰。

26. 🔪️慕容烈 —— 被趙雲一槍刺死

27. 🔪️焦炳 ―― 被趙雲一槍刺死


28.🎈️張郃、徐晃 ―― 趙雲衝陣,徐晃、張郃不敢迎戰,看來是在烏林留下了後遺症

劉備彝陵兵敗,趙雲去救,斬將拒敵。

29. 🔪️朱然 —— 不一合,刺於馬下

諸葛亮南征孟獲,趙雲隨軍出征。

30. 🔪️ 金喚三結元帥 —— 被趙雲一合刺死

31. ⛓️孟優 —— 被趙雲生擒

32. 🎈️祝融夫人 ―― 趙雲詐敗

諸葛亮揮師北伐,年近七旬的趙雲不服老,率偏師出征,鳳鳴山一戰,滅韓氏滿門。

33. 🔪️韓瑛 —— 戰不三合,被趙雲一槍刺死

34. ⛓️韓瑤――被趙雲生擒活捉

35. 🔪️韓瓊 ―― 連射趙雲三箭都被閃過,被趙雲回射一箭,射中面門栽落馬下

36. 🔪️韓琪 ―― 被趙雲一槍挑翻

37. 🔪️韓德 —— 與趙雲戰不三合,被趙雲刺死

38. ⚙️八將圍攻―― 曹軍八將圍攻,趙雲全然不懼,八將詐敗

天水關一戰,趙雲中伏,被姜維擊退。

39. 📌️姜維 —— 伏擊趙雲,戰不數合,數神倍長,姜維大驚,率兵退走


馬謖失街亭,諸葛亮率軍緊急回撤,曹軍追來,趙雲奮勇斷後。

40. 🔪️朱贊 ―― 率兵追擊,被趙雲一槍剌死

41. 🔪️萬政 ―― 率兵追擊蜀軍,被趙雲一箭射中盔纓,摔入山澗

42. 🔪️蘇顒 —— 被趙雲一槍刺死

趙雲與三國時代的其他將領相比,有個顯著的不同之處:趙雲的武力值始終強盛不衰,從少年直至年近七旬,都非常能打。

如果說三國時代武藝最高強的,那是呂布。除了呂布,沒有任何人能扛住兩位超一流猛將的聯手夾擊而不敗。

如果說三國時代斬殺名將最多的,那是關羽。關羽堪稱名將剋星,死在青龍偃月刀下的有猛將華雄、大盜管亥、河北四庭柱中的顏良和文丑、刀祖蔡陽、重將車胄,而後水淹七軍,又擒于禁、斬龐德,威名震於華夏。

若說三國時代最勇猛兇悍的將領,那是張飛。唯一的一個能打跑呂布的狠人,從曹軍八將中殺出血路而脫身,當陽橋喝退曹軍百萬,驚死夏侯傑,威震天下。

如果說最能打的只能是趙雲了。無論戰鬥次數,斬殺敵將人數,擒拿敵將人數,救人次數,都是其他任何戰將望塵莫及的。而且趙雲的適用性很強,無論衝鋒陷陣,單挑廝殺,亂軍混戰還是突出重圍,樣樣精通。這一點比任何人都優秀。


要光彩,要充門面,可以選呂布、關羽為將。但要想放心,還是得選擇趙雲。


饞嘴肥貓鏟史官


三國之中誰是最能打的?對於這個問題,我想知道“能打”指的是擅長帶兵打仗,還是單挑將領,或者是衝鋒陷陣。當然我也可以將上述三點結合起來,認為滿足上述三點的最強者是關羽、張飛或者張遼裡面的一個。

到底是哪一個我真的不好評判。

先說說關羽。

關羽擅長帶兵打仗,不然劉備不會把荊州防衛工作交給關羽,而且讓關羽進攻襄樊之地。關羽也的確打的曹仁只能防守。還水淹七軍,生擒于禁和龐德。

斬將的記錄也毫不遜色,斬殺顏良。

衝鋒陷陣的記錄倒是不多。

接著是張飛。

張飛的帶兵能力也十分出眾,不是一個莽夫。進入益州後,生擒嚴顏。在任巴西太守時,數次擊敗張郃。

單挑記錄很豪華,單挑過呂布,斬殺紀靈,戰勝許褚。

至於衝鋒陷陣也不多。

最後是張遼。

張遼的帶兵能力絕對是值得肯定的。代替曹操指揮全軍攻破烏桓;抓住孫權軍隊立足未穩的機會,僅率八百騎突襲十萬軍隊;孫權撤軍時,發動第二次突襲,差點生擒孫權。

單挑戰將記錄不多,主要就是陣斬塌頓。

衝鋒陷陣最主要就是兩次。徵烏桓的時候,率軍攻擊烏桓大軍,並且斬殺單于塌頓。合肥之戰時,率八百人突襲孫權大軍。

這三人都是三國之中被後人肯定的名將,因此真的很難判斷誰是最能打的。我在這裡根據自己的喜好姑且認為是張遼吧。


秋心談歷史


“史海小白丁”答曰:要論三國時期誰最能打,在這裡我推薦兩個人,如果論單打獨鬥的匹夫之勇那當然是呂布;如果論綜合能力,那當推曹操,至於理由,且聽。

呂布之勇,在中國古代也是一個現象級的存在,估計只有楚霸王項羽可以與之匹敵。在當時,“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呂布壯士,善戰無前”;“呂將軍大將有神,不可擊也”等都是同時代的人物對於呂布武力最為直接的評價。然而,在戰場上決定勝負的不是僅僅靠主將的莽夫之勇即可取勝的,更多的還是要整體實力、謀略等等,這些決定戰爭成敗的關鍵因素上,呂布就顯得尤為缺乏,他沒有自己的固定地盤,同時他缺乏誠信、有勇無謀,這些性格上的缺陷決定了他在那個時代只能充當他人的棋子,這也成為他最終敗亡的原因。

再說說曹操,與劉備、孫權等人相比,曹操是三國實際開創之君中唯一一個被後代認定為軍事家稱號的君主,且一個“武”字的諡號充分定義了他的能力。他懂謀略、會用人、能屈能伸,以一隅之地最終統一北方,官渡之戰中以弱勝強充分展示了他的軍事才能、“挾天子以令諸侯”充分體現了他的的政治眼光,他能讓手下一干文臣武將對其忠心耿耿足見其領導藝術,他徵烏桓、裂匈奴,可謂三國時代綜合能力最強的人物。

唐代王勃對曹操有過這樣的評價:“魏武用兵,彷彿孫吳。臨敵制奇,鮮有喪敗,故能東禽狡布,北走強袁,破黃巾於壽張,斬眭固於射犬。援戈北指,蹋頓懸顱;擁旆南臨,劉琮束手。振威烈而清中夏,挾天子以令諸侯,信超然之雄傑矣。”

因此,我認為在三國,曹操才是那個綜合能力最能打的人。


史海小白丁


三國時期最能打的五個人,呂布也只能排第二,網友稱第一不得不服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用來形容三國時期最適合不過了,三國爭雄的時間是非常長的,長時間的戰爭必然會誕生很多戰功赫赫的武將,而三國時期名流千古的將軍是歷朝歷代最多的,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厲害的戰將多了,人們必然想將他們分個高下,雖然他們有些人,未曾教過手,但是按照他們各自的交手和對應的戰績,人們心裡大概也有個高低了,下面咱們盤點一下三國時期最能打的五位戰將。

第五位:馬超

馬超的戰力在三國中也是屬於拔尖的存在,在於曹操交戰的過程中,經過數次戰鬥,還能與許褚鬥個平手,這還是前面有好幾位將軍已經消耗過他的體力了,不然的話必備無疑。他和張飛交手時,兩人打了三十多回合也是不分勝負,甚至場面上佔一點優勢,有理由相信,他的實力在張飛之上,故此“神威將軍”排名第五。

第四位:關羽

“武聖”關羽的戰力自不必多說,過五關斬六將、溫酒斬華雄、陣斬顏良、文丑等等膾炙人口的戰績讓關羽在三國眾多猛將中戰力依舊排在前列。史書將關羽、張飛列為萬人敵,這是與項羽同一級別的猛將,可以說“武聖”之名,名副其實,關羽的戰力排在第四位。

第三位:典韋

典韋是三國初期除了呂布以外武力最出名的將軍,如果不是三英戰呂布,那麼在虎牢關前與呂布一決勝負的就是典韋了。典韋作為曹操的保鏢,救過曹操兩次,可以說要不是他,曹操早就被殺了。在曹操眼裡,典韋就是天下無敵的戰神,是曹操手裡武力值壓箱底的存在,曹操能在十八路諸侯中,佔據一席之地,就是因為典韋的存在。典韋的戰力排在第三位。

第二位:呂布

呂布在三國初期是天下第一的存在,各個諸侯爭霸中原時,最不想交手的就是呂布了。呂布的戰力在中國歷史上也是非常有名的,關羽、張飛尚且只能與他打成平手,可想而知,他的實力有多恐怖。董卓也是因為他天下無雙的武力,才想盡辦法將他收入麾下。但是因為第一名的存在,呂布只能排在第二位。

第一位:黃忠

作為三國後期才出名的武將,黃忠的實力絕對能排到第一。劉備分封五虎上將時,關羽不服氣劉備將黃忠排在第一,於是和黃忠單挑,兩人打了五十多回合,僅僅打了一個平手,這個時候黃忠已經60多歲了還有如此的實力,可想而知,他年輕的時候戰力有多恐怖。正是因為黃忠實力超群,才能在定軍山前陣斬夏侯淵這種天下聞名的猛將,黃忠的實力絕對算是三國第一。







當年惜今朝


要在三國之中選出一個最能打的人,無非是看誰的戰績最輝煌,戰鬥效率最高,戰鬥記錄最多這三點那麼能滿足這三點的人,肯定就是在:呂布、關羽兩人之中。


一,呂布

所謂“人中呂布,馬中赤兔”,雖然呂布在三國時期存活的時間不長,但是天下無雙的名號一直讓人印象深刻,也確實是如此,雖然呂布的戰績不算多,但是其輝煌程度,根本沒有第二個人能夠複製。

1.虎牢關下戰三英

諸侯聯軍討伐董卓時,呂布帶兵和諸侯聯軍交戰,先是和素有勇武之稱的公孫瓚打了起來,公孫瓚也算是當世名將,可是在呂布手中,戰不數會,就直接敗走。


公孫瓚敗走了,呂布就直接迎上了後來蜀國的五虎上將之一猛張飛。要知道張飛可是公認的萬人敵,在他二哥關羽眼裡,和自己的實力差不多,可輕鬆在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

呂布先是和張飛單挑了五十個回合,不分勝負,但是張飛明顯已經露出了不支之相,關羽看到了直接揮舞著自己那足足八十二斤的青龍偃月刀上去幫助呂布。關羽同樣是後來蜀國的五虎上將之一,更是在後來威震華夏,號稱呂布之後無敵手,是世人公認的武聖。

張飛和關羽這兩個三國時代最頂級的大將又聯手和呂布大戰了足足三十和回合,都硬是被把呂布打敗。這時候關羽、張飛兩個人的大哥劉備看不下去了有舉起自己的雙股劍,從側方上前助戰。


劉備雖然是張飛、關羽兩人的大哥,但是實力肯定是不如他的兩位弟弟的,不過劉備雖然算不上三國的最頂級大將,但是按照他在黃巾之戰和荊州躍馬檀溪之前的殺敵表現,就算還是能勉勉強強排上個次一流武將的,只是後來身為集團老大的他,肯定不可能輕自動手打架是,所以他的武力在世人的眼裡印象不深。劉備三兄弟圍住呂布,轉燈兒般廝殺。打了不少時間,都還是沒把呂布打敗,最後呂布更是成功突圍而去,連皮毛都沒有損失。

單單是獨戰三英這一項戰績,三國的所有武將裡,就沒有第二個人能夠做到。


2.獨戰曹操六大將

呂布引軍在兗州和曹操大戰時,曹操足足派出了已方最強的六員大將才把呂布給打敗。

先是虎痴許褚和呂布打了二十個回合,然後又是典韋出馬,兩將夾攻呂布,依然拿不下呂布,又派出了夏侯惇、夏侯淵、李典、樂進一起上前合戰呂布,才把呂布給打敗了。


典韋和許褚兩人,眾所周知是曹操賬下最強的兩員大將,先後負責保護曹操的安全,典韋更是號稱步戰第一人,在毛公評論的三國猛將排行榜上高居第三,僅僅只在呂布和趙雲之下。

許褚也排在第十二名,夏侯家的兩弟兄,分別高居十五名和十六名,樂進也是後來曹魏的五子良將之一,李典僅次於五子良將之下,差點進去排位。

這六位大將無一不是三國時代超一流或者一流的武將,這個陣容簡直堪稱奢侈,除了呂布,還有誰敢說自己能夠在他們的圍攻下活下來?這是三國時代沒有人可以複製的奇蹟,獨一份。


二,關羽

關二爺的名號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如果要在三國裡評出一個斬殺名將最多的人,關二爺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1.溫酒斬華雄。

諸侯聯軍討伐董卓時,剛剛會盟就迎來了極大的一個挑戰,董卓賬下,西涼軍第四大將華雄前來挑戰。這個華雄可不簡單,按照書中所說:此人生的虎體狼腰、豹頭猿臂、身長九尺,自古以來能有這幾個外貌特徵的,那個不是世間少有的猛將?

話說華雄出兵戰諸侯,更是連連讓諸侯聯軍損兵折將。先是手起刀落,把濟北相鮑信的弟弟鮑忠斬於馬下;再是將江東猛虎孫堅手下最強的四員大將之一的祖茂,一刀砍於馬下;又是不到三回合,就把袁術麾下的驍將俞涉給斬了;最後更是短短時間就把冀州太守韓馥手下的頭號猛將、上將潘鳳給斬殺了。

可戰績如此華麗的在華雄,在關羽手下,卻是連溫酒的時間都沒撐過去。這足以說明關羽的實力不一般。



2.被圍土山連連奮戰

劉備兵敗徐州之時,關羽沒有及時走脫,被曹操圍在了一座土山之上。

期間關羽先是和曹魏最強大將之一的夏侯惇大戰了十個回合,把夏侯惇大敗,夏侯惇在三國武將榜上排名十五。

又被徐晃、許諸兩人截住去路,關羽於這兩人力戰,直接殺退了這二人。徐晃是曹魏五子良將裡面最能打的存在,一直都有著不俗的戰績,在三國武將榜上也高居十九名,許褚更是不得了,高居十二位,更是曹操手下典韋死後,名副其實的第一猛將。

關羽前前後後不斷的和這三人交手,足足都大白天打到了晚了,不說戰績,單單這份耐力,都沒幾個人可以做到。


3.殺顏良、誅文丑

關羽被逼暫投曹操時,正好趕上曹操和袁紹大戰。當時曹操被袁紹麾下的大將顏良圍在了白馬坡,麾下的大將沒哪個能打得過顏良,就算是曹操麾下最強的武將之一徐晃,和顏良打了不過二十個回合就輸了。

沒有辦法的曹操只得找了關羽來給自己解圍。果然,關羽一出手,就知有沒有,直接說顏良文丑是插標賣首之輩,先是手起一刀,把顏良刺於馬下,後是三回合就戰敗文丑,然後腦後一刀,將文丑斬下馬來。

顏良文丑都是當世名將,河北四庭柱中最強的兩位,在袁紹賬下是最強的武將,可是卻就這樣被關羽輕輕鬆鬆的解決了。


4.年近花甲大戰龐德

襄襄樊之戰時,關羽直接大敗曹操一方的名將曹仁,直接給攻取了襄陽,逼得曹仁只能退守樊城。嚇得曹操急忙派大軍前往支援。

曹操派出的大軍中,其他不說,單單一個龐德,直接抬棺和關羽死戰。龐德是當時西涼除了馬超之外最強的大將,在當時的曹魏武力值首屈一指,不僅那時候大部分早期的將領早已經上了歲數,不再是壯年之時,氣血最旺的時候,而龐德卻正好是年富力強之時,正是武力值的巔峰期。

而那時候的關羽而已已經五十多歲了,這樣年紀的他,第一次就直接和龐德這個年富力強的龐德足足大戰了百餘個回合不分勝負,第二次也足足打了五十個回合不分勝負。

早已經不是巔峰期的關羽依然可以和壯年的小夥子中最強的一類不分勝負,可見其巔峰期到底有多可怕。


5.帶傷大戰徐公明

襄樊之戰,關羽水淹七軍之後,右臂中了毒箭,華佗見了也只能給他刮骨療傷,用刀把肩膀上的肉隔開,然後再一點一點的從骨頭上把毒給刮下來,可想而知有多嚴重。

刮骨療傷之後的關羽,戰力起碼下降了三成以上,這樣狀態下的他照樣和曹魏大將徐晃足足打了八十個回合不分勝負,簡直堪稱恐怖。


呂布和關羽在我看來,就是三國第一和第二的武將,就算是趙雲和他們比起來也差了一點,雖然趙雲戰績更多,但是和名將大戰的大場面,比這兩位還是差了不少。至於呂布、關羽他們兩到底誰更強,就不太好判斷了,個人認為可能還是呂布更勝一籌

圖:來源網絡


唯戀無名


如果說按照《三國演義》來看的話,三國裡面最能打的非呂布莫屬了,畢竟“馬中赤兔,人中呂布”
《三國演義》


裡的呂布,英勇無比,在虎牢關,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三打一,也只是略佔上風而已。還有轅門射戟,也是體現出了呂布過人的騎射能力。當然了,這只是《三國演義》裡的呂布,正史上,呂布並沒有這麼強,孫堅就戰勝呂布兩次。
第一次,董卓派呂布和胡軫去攻打孫堅,呂布不僅沒取勝,還輸的很慘。《後漢書》裡面有記載。第二次,《後漢書》另外的記載,孫堅攻打洛陽,呂布再一次被打敗。所以,個人覺得孫堅才是最能打的人物。


小葉95227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

單從羅貫中的小說《三國演義》來看,三國中最能打的前期是呂布,中後期則是趙雲,雖然呂布勇猛,但是他的出場比較早,結束的也比較早,一開始還能與劉備、曹操抗衡,但是真正到了三國鼎立的時候,呂布早已經被曹操處死,此後也就沒有了關於他的故事

不過要是從記載三國的正史《三國志》來看,關羽、張飛皆為萬人敵,張飛亞於關羽,從實戰能力來講,其實關羽是當之無愧的三國最能打之人,而且幾乎是萬軍之中,可以取上將首級的不二人選

一、三國演義中前期的呂布、中後期的趙雲最能打

1.呂布在演義中號稱武力第一,除了“三英戰呂布”,與關羽、張飛、劉備三人大戰不分勝負之外,呂布還曾經與魏國的六員大將,許褚、夏侯淵、樂進、李典、夏侯淳、典韋大戰,而且在這兩場大戰中,呂布皆能全身而退,在三國前期,呂布幾乎是無敵的存在,不過他並不是一個韓信那樣統帥一方的將軍,因此還沒到真正的三足鼎立,呂布就淡出了三國

2.趙雲在中後期堪稱三國最能打之人,李典、張郃全是他的手下敗將,另外在長坂坡之戰中,趙雲殺了個七進七出,斬殺曹操大將56名,而且懷裡還抱著阿斗,當然曹操沒有放箭也是趙雲能夠全身而退的關鍵,不過這樣的單挑實力,在三國當中實屬罕見,要知道關羽不過是過五關斬六將,而羅貫中對於趙雲武力的描述,比關羽更勝一籌,另外在諸葛亮北伐之時,趙雲依舊是主力大將,在馬謖失守街亭之後,面對曹魏包圍,趙雲將自己軍隊一人不少帶回蜀漢,輪武力與謀略,趙子龍確實值得敬畏

二、史書上綜合比較關羽當仁不讓武力最強

1.《三國演義》這部小說與正史《三國志》其實差別不小,除了許多虛構的情節無從考證之外,最大的差別就是打仗的方式了,演義中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兩方大將單挑解決戰鬥,其實這樣的方式在有了兵法謀略之後,已經徹底的退出了歷史舞臺,在佔據優勢兵力的情況下,根本不需要單挑去解決問題,而且武將除了自身武力之外,還必須要有謀略,指揮軍隊作戰的能力,像是劉邦手下的韓信,他的計謀才是克敵制勝的法寶

2.不過這也恰恰能夠反應,為什麼說關羽是史書上最能打之人,雖然三國時期已經不採用單挑,但是在為數不多的單兵作戰中,都有關羽作戰的身影,在陳壽的《三國志》中,關羽曾經於萬眾之中斬得顏良首級,顏良是袁紹手下大將,其作戰統兵以及個人武力都屬上層,當然這裡並不是關羽單挑取勝,其實這應該是古代的騎兵突擊戰術,關羽身先士卒,在極度危險的情況下,率領少與對方數倍兵力的騎兵,一馬當先斬首顏良

3.除了將顏良斬殺之外,其實關羽還在與曹操的作戰中,將於禁擒獲並且殺掉了龐德,當時如果不是東吳偷襲荊州,其實關羽很有可能建立一番功績,荊州本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不管是曹操、孫權都對其虎視眈眈,關羽之所以被委以重任,劉備大多也是看上了關羽的才能


零點的歷史


自然是呂布。俗話說馬中赤兔,人中呂布。那呂布威風不可一世,在東漢末年,堪稱第一。此人曾在虎牢關,一人敵對桃園兄弟。後人有句話說:“一呂二馬三典韋,四關五趙六張飛”。

李治亞文史博客



如果是按照《三國演義》的情節來說,相信大家一定都會選呂布或者趙雲,畢竟這兩個人當中呂布在虎牢關前三英戰呂布全身而退,後來又面對曹操手下六名大將圍攻而不落下風。而趙雲則是斬殺敵軍無數,單單是長板橋頭就殺死敵將五十多個,因此被稱之為渾身是膽趙子龍。

可以說這兩個人代表了絕大部分演義讀者對於絕世猛將的定義,那麼在真正的歷史當中到底誰更能打呢?是趙雲或者呂布嗎?以下依據相關資料,做簡要分析。

首先其實這兩個在正史當中都不是最能打的,綜合斬將數和斬殺敵將的質量來看,正史當中最能打的莫過於關羽關二爺了。

先別急著為呂布鳴冤叫屈,先來看看陳壽在《三國志》當中對於呂布的描述。的確,在《三國志》當中,呂布被稱之為飛將軍。可是要是說到他單挑的戰績,只能說是沒什麼值得吹噓的。接下來就來看一看史書當中唯一一次記載的呂布單挑。

據《三國志》原文記載:

郭汜在城北。布開城門,將兵就汜,言“且卻兵,但身決勝負”。汜、布乃獨共對戰,布以矛刺中汜,汜後騎遂前救汜,汜、布遂各兩罷。


也就是說,呂布和演義當中二流武將郭汜單挑,刺傷了郭汜,然後郭汜還被後面衝上來的友軍給救走了。這可和呂布在演義當中天下無雙的武藝有點差距,要知道演義當中,呂布斬殺二流武將可是砍瓜切菜一般。簡直就沒有一合之敵好嗎?誰知道到了正史當中居然表現得如此悽慘,可見羅貫中對呂布還是做出了很多的美化的。


不過正史當中的呂布還是有的地方與演義當中表現一樣的。比如他貪財好色,而且見利忘義。但是呂布轅門射戟確實是真正發生過的,由此能夠看出來,正史當中呂布確實有兩把刷子,但是遠遠沒有演義當中那麼天下無敵。雖然能夠夠到一流武將的水平,但是沒有演義當中那麼神勇。


其次再來看一看趙雲,在演義當中趙雲在長坂坡殺得七進七出,讓無數人為之著迷。

許多趙雲的粉絲紛紛打出了雲哥天下第一的旗號,但是真正的正史當中,根本就沒有七進七出這麼一回事,又是羅貫中為了人物的藝術形象在編故事。

《三國志》原文當中對於趙雲在長坂坡的記載如下:

及先主為曹公所追於當陽長阪,棄妻子南走,雲身抱弱子,即後主也,保護甘夫人,即後主母也,皆得免難。


根本就沒有殺得七進七出,曹軍也沒有血流成河。趙雲也沒斬殺五十多名敵將。原文的意思已經很明確了,趙雲保護主母和少主回到劉備身邊,根本就沒打起來。這七進七出的故事,不過是羅貫中的杜撰罷了,歷史上沒發生過的。

其實趙雲在正史當中更加偏向于帥材,基本上指揮能力大於武藝能力。他先後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坂坡之戰、江南平定戰,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效果都還不錯,但是要注意的是正史當中沒有趙雲的斬將記錄,所以要是硬說他武功蓋世,實在是有點牽強。


最後再來看一看正史當中,真正最能打的男人,他就是關羽關二爺。

眾所周知,在演義當中關二爺可以說武藝超群,有是斬華雄,有是殺顏良文丑,還有什麼斬龐德的。而在這其中,除了溫酒斬華雄是羅貫中從孫堅身上搬到關羽身上的之外,其他都在正史當中有所體現。

據《三國志》描述:

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

要知道當時顏良可以說是袁紹手下的大將,有著河北四庭柱之稱。關羽在萬軍之中取得上將首級,想一想都讓人熱血沸騰。單看這一戰其實就能看出來,關二爺在正史當中是真的能打啊。


而除此之外,曹魏大將龐德也是被關羽所殺。在這一段上面正史和演義差別並不算大,都是關羽水淹七軍,擒獲于禁,斬殺龐德。

而且其實歷史上關羽用的武器,十有八九也並非青龍偃月刀。而是以長矛或者戟這二者當中的一種。因為在東漢末年,因為受到工藝的影響,還沒有打造大刀的工藝。而直到唐朝,軍隊才真正開始裝備類似於青龍偃月刀的陌刀。而這種刀的主要作用還是應對騎兵,也就是俗稱的斬馬腿。從此來看,正史當中關二爺顯然不可能拿著數百年後的大刀征戰沙場,這顯然有是羅貫中為了藝術效果而做出的美化了。

那麼關於這個問題你怎麼看?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瞭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三國逐鹿


用正史說三國。

其實就目前的戰績而言,是三國後期曹魏揚州刺史文欽之子文俶,又被人叫做文鴦。那麼文鴦有多猛呢?

據《資治通鑑》的記載,毌丘儉和文欽反對司馬師的專權,在淮南起兵,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淮南二叛”,當時的毌丘儉派文欽討伐兗州刺史鄧艾,當時的鄧艾到達樂嘉城,而司馬師的大軍也抵達了樂嘉城,這個時候,文欽率領軍隊達到樂嘉以後,突然發現司馬師的大軍,一時之間就有些慌亂,但是當時只有十八歲的文鴦建議到趁著司馬師的大軍剛剛到達,立足未穩,立刻開始進攻,說不定可以打退敵人。於是文欽把部隊分成兩隊,一路由兒子文鴦進攻司馬師的大軍,文鴦率部隊在司馬師的大軍陣前擊鼓喧鬧,大叫司馬師的名字,並且突然進攻,司馬師當時新割眼睛上的瘤,聽得到消息,大驚失色,眼珠從眼睛裡迸,疼痛難耐,為了使軍心安定,他咬著被子忍受疼痛,被子都給咬破了。到了天明,文欽的部隊沒有來,文鴦只好後撤。

文欽想退往壽春,但是文鴦說他一定要打擊司馬師大軍的銳氣,於是率領十幾個騎兵一同殺入敵軍陣,所向披靡。司馬師大怒,讓左長史司馬班率領八千騎兵前去追趕文鴦,文鴦於是單槍匹馬衝入司馬班的八千騎兵中,連殺一百餘人,然後出來,司馬班於是再追,文鴦衝進敵軍陣營殺人,如此打了六到七次,司馬班就再也不敢追擊了。

師使左長史司馬班率驍將八千翼而追之,鴦以匹馬入數千騎中,輒殺傷百餘人,乃出,如此者六七,追騎莫敢逼。

如此七進七出,動輒殺死一百餘人,到底有多猛,多能打,可想而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