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妾成群》:封建家庭制度之下,哪有齊人之福,不過是眾人皆苦

閱盡古今中外,看遍人生百態。點擊“關注”,與我共讀!

《妻妾成群》可以說是蘇童最著名的小說了,被張藝謀改編的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也成了影視經典。我很喜歡這樣濃烈的對比:紅燈籠映得四處喜氣盈盈,可是卻掩蓋不掉那沁骨的寒意。

《妻妾成群》:封建家庭制度之下,哪有齊人之福,不過是眾人皆苦

這篇小說篇幅不長,故事也簡單,陳老爺有四房姨太太,大太太毓如天天在佛堂捻著佛珠唸經,二太太卓雲是個表面和氣背地使壞的笑面虎,三太太梅珊高興就唱生氣就罵,最後因為偷情被投了井,而四太太頌蓮目睹這一切後直接瘋了,一轉眼,五太太文竹又娶進了門…

但如果僅限於此,這不過就是一部低配版的宮鬥劇罷了。這篇小說的高明之處在於,它以小見大,從頌蓮、從陳家映射出整個封建家庭制度對人的摧殘。

《妻妾成群》:封建家庭制度之下,哪有齊人之福,不過是眾人皆苦

電影裡頌蓮是由鞏俐飾演的,我覺得是極貼切的。在書裡頌蓮是這樣出場的:白衣黑裙的女學生,腳邊躺著一隻藤箱,臉圓圓的,不施脂粉,散發出紙人一樣呆板的氣息。電影裡的樣子,與我的想象一模一樣,她就這樣倔強的提著箱子一路走來,邁向自己命定的悲劇人生…

1.精神與肉體的雙重空虛困境

19歲的頌蓮和50歲的陳老爺之間存在愛情嗎?雖然看起來像是垂垂老矣之人對年輕新鮮肉體的一場獵豔,但我想答案卻並非那麼簡單。

張愛玲說,到女人心裡的路通過陰道。這句話未必沒有道理,情感與慾望通常都是交織的,尤其是對女人來說。從書中三段簡單的描寫,就能夠看出頌蓮的感情變化。

《妻妾成群》:封建家庭制度之下,哪有齊人之福,不過是眾人皆苦


作為一個富有性經驗的男人,陳佐千更迷戀的是頌蓮在床上的熱情和機敏。他似乎在初遇頌蓮的時候就看見了銷魂種種,以後果然被證實。難以判斷頌蓮是天性如此還是曲意奉承,但陳佐千很滿足。

頌蓮剛嫁進陳府時,是對陳老爺抱有期待的,雖然他年紀已經很大了,可是畢竟寵愛她。那時她剛剛喪父,繼母迫不及待把她嫁了出去,所以她是真的把陳老爺當做丈夫來依靠。

所以,從書裡的描述來看,頌蓮從來不曾抗拒,甚至可以說願意與他溫存,兩人的關係是相當和諧的。在陰雨天,陳佐千甚至能在頌蓮發燙的肌膚下摸到無數慾望的小兔在跳躍。

那時的他們,新鮮感尚未褪去,對彼此都有著蓬勃的慾望,和幾分期許和真心。

《妻妾成群》:封建家庭制度之下,哪有齊人之福,不過是眾人皆苦


這一夜對於他們兩個人來說都是特殊的一夜,頌蓮像羊羔一樣把自己抱緊了,遠離陳佐千的身體,陳佐千用手去撫摸她,仍然得不到一點回應。

後來,陳老爺偷偷翻了頌蓮的箱子,把他父親的遺物錯當男學生的信物給燒掉了。那天晚上,頌蓮第一次拒絕陳老爺的需索。

她確實不開心,卓雲和雁兒扎小人咒她,陳老爺又疑心她,還私自處理了她父親的遺物。但是這種拒絕,更像是在使小性子,這個小脾氣發的有恃無恐。

那時的她還像個任性的小女孩,不怕失寵,或者說她沒想過自己會失寵。

《妻妾成群》:封建家庭制度之下,哪有齊人之福,不過是眾人皆苦


陳佐千攔腰抱住頌蓮,頌蓮卻一下軟癱在他身上,嘴裡說,老爺別走,今天你想幹什麼都行,舔也行,摸也行,幹什麼都依你,只要你別走。

這一段出現在小說的尾聲,頌蓮失了寵,撩飛浦又失敗了,她突然生出一種深深的恐慌。在陳府的短短一年,她得不到愛,現在寵也沒有了,所以她期望至少可以用身體把他留下。

過去,陳老爺稍微提出一點要求,她連聽一聽都覺得害羞;可是現在眾目睽睽之下,她什麼都願意做了。當女人淪落到這樣一個地步,已經毫無自尊可言了

這樣的頌蓮,在精神與肉體的雙重空虛之下,陷入了永久的困境。

2.妻妾成群背後的眾人皆苦

真正陷入困境的,又何止頌蓮自己。事實上,

在這個家庭裡,沒有誰是真正幸福的。

大太太毓如已經年老色衰,頌蓮第一次見就悄悄向陳老爺說,她有一百歲了吧?像大多數的正室一樣,她吃齋唸佛罵小妾,提防著庶子的威脅。但在自己丈夫的眼裡,與家裡一件普普通通的擺設沒有什麼分別

《妻妾成群》:封建家庭制度之下,哪有齊人之福,不過是眾人皆苦

二太太卓雲拿的是真正的宮鬥劇本,一邊曲意奉承著字面意義上“不行”的老頭子,一邊設計著梅珊、頌蓮,前腳被頌蓮剪了耳朵,後腳又能假作親暱。在這樣的一個家庭裡,

她已然變成了倀鬼。

《妻妾成群》:封建家庭制度之下,哪有齊人之福,不過是眾人皆苦

三太太梅珊,倒是有過快意人生。她高興了就咿咿呀呀的唱戲,不高興了敢罵陳老爺的祖宗,後來她愛上了一個醫生,半晌偷歡時就像是真正活過來了,可是最後卻因為偷情被投井而亡。

頌蓮就不必提了,那麼陳老爺就快樂嗎?他有四房太太,但沒有哪一個是讓他真正省心的。家裡雞飛狗跳,他最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

你們誰也不好惹,我現在見了你們頭就疼。”他也很奇怪,女人娶了一個又一個,怎麼到最後都是這副樣子?

《妻妾成群》:封建家庭制度之下,哪有齊人之福,不過是眾人皆苦

就連下一代,也一樣不能倖免。陳老爺的大兒子飛浦,在這樣的家裡耳濡目染,看到女人就害怕,跟顧少爺牽著手走來走去,心裡喜歡著頌蓮卻又止步不前。

誰知道他會不會是下一個陳老爺呢?

3.封建家庭制度下的人性淪喪

說到底,這每一個人的悲劇、整個家庭的悲劇,一切的一切,都源於封建家庭制度對人的壓迫。父權決定了女人的前半生,夫權決定了女人的後半生。

《妻妾成群》:封建家庭制度之下,哪有齊人之福,不過是眾人皆苦

頌蓮原本在上學,可是父親一死,她便只能由繼母做主嫁人。有人哀其不爭,說她貪圖榮華富貴,不肯去做工養活自己,合該淪為這個下場。可是結合那樣一個時代,就連家裡的僕人也是削尖了腦袋,想依靠著老爺或者少爺向上爬,女人註定是沒有出路的。

當孃家不再願意給一個女人庇護時,就只能寄希望於夫家了。

《妻妾成群》:封建家庭制度之下,哪有齊人之福,不過是眾人皆苦

我就是不明白女人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女人到底算個什麼東西,就像狗、像貓、像金魚、像老鼠,什麼都像,就是不像人。

頌蓮失寵之後,有過這樣的一句感慨。餘華有本書叫做《我只知道人是什麼》,說的是納粹期間,一個波蘭人冒著生命危險救了猶太人,人們問他原因,他說:“我不知道猶太人是什麼,我只知道人是什麼。

人是什麼?人是有尊嚴的,不能被隨意欺凌與盤剝的。而在陳家,女人沒有這個資格,高興時你是寵物,不高興時你是擺設,可以把你捧上天,也可以把你投入井,不過都是陳老爺一句話的事兒。

所以在陳家,甚至說在舊社會的封建家庭制度之下,女人什麼都像,就是不像人。

在小說的最後,頌蓮圍著梅珊死去的那口井,轉了一圈又一圈。頌蓮說她不跳井,可是不跳井又能怎樣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